传播权利论文-王雪君

传播权利论文-王雪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播权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播权利,人权,儿童,媒介素养

传播权利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君[1](2019)在《欧洲地区传播权利相关议题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权利起源于欧洲,此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学者达尔西提出的,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权已无法覆盖传播技术革命下传播关系的改变,传播权利因此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基本人权。随着传播权利相关议题发展的深入,传播权利的相关研究也向着人权研究和跨学科的方向发展,并且也有着继续深化研究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22期)

王卫明,程高祥[2](2019)在《网络传播平台的数据权利与数据义务》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是数字化的符号记录,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和外界进行交互并产生一定价值。计算机领域学者认为,"数据是指任何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内容,包括文本、数字、图像、视频、音频、软件、算法、动态模拟、模型等"(1)。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产生了规模庞大的数据。在数字化的网络传播时代,数据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由此引发数据窃取、(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22期)

范玉吉,王英鸽[3](2018)在《发展权利视角下的传播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尝试未曾间断,但国际传播的不平衡状况始终存在。我们发现:长久以来国际传播秩序的建立,始终无法摆脱历史和地缘政治框架的束缚,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利益链条的两端各执一词,难以平等共享信息化社会的红利。本文认为,可以尝试通过对传播权理论框架的系统建立和延展,搭建起能引起广泛共识的权利根基。文章从叁代人权理论出发,将积极属性的传播权定义为一种新型发展权,并认为其价值基础主要体现在倡导国际传播的平等性、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化以及推动人类群体协同合作叁方面。(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8年10期)

罗然[4](2018)在《公众阅读权益视域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路径探索——评《信息网络传播与数字图书馆权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丽霞的《信息网络传播与数字图书馆权利研究》一书,采用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法律合理保护的基础上,着力通过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着作权人、邻接权人和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的获取问题,力图基于公众阅读权益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寻找发展之路,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8年06期)

杜桂华[5](2018)在《电子书传播与权利穷竭原则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权利穷竭"是版权法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图书馆等公共文化部门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法律依据。然而,当权利穷竭原则适用于电子书的传播与利用时却遇到了复制权、无形载体以及作品所有权等方面的法律障碍,从而对图书馆的服务构成负面影响。为此,我国应重构基于数字信息传播利用的权利穷竭原则,促进电子书流通,基本措施包括:在我国法律中明确权利穷竭原则的地位、制度设计侧重于保护公共利益、建立电子书传播利用的技术规则等。(本文来源于《河南图书馆学刊》期刊2018年07期)

[6](2018)在《解构与重构:技术、传播与权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互联网全面崛起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全新的网络时代与网络空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空间业已成为主权国家赖以生存的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新的战略空间的诞生、形成、发展与完善,是新技术应用之果,也是海量、全面的技术变革之因。新的战略空间的诞生、形成、发展与完善,加速了传播的范式、格局、策略、权力与手段的变革,不仅改写了传统意义上的权力中心,而且颠(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朱巍[7](2018)在《自媒体滥用传播权利的成因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互联网经济形态看,自媒体传播属于广义分享经济的一种,包括微信、微博、直播等在内的自媒体传播内容是知识分享、生活分享和表达分享的组成部分。从网络传播形式上看,自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最大的不同是,网络平台所扮演的角色从内容提供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既是传播的受众,也是传播的主体。在自媒体昌盛的当下,因滥用表达自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8年18期)

张草[8](2018)在《中美儿童权利类公益广告传播策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实施的第8个年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幼有所育”,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水平。参与儿童权利保护的社会力量愈发多样化。但与此同时,近年来社会上频发的儿童权利侵害事件却牵动着社会公众敏感的神经。善达网发布的《2017儿童权利舆情报告》显示,通过对“中国儿童权利”相关传播文本内容的分析提取,儿童权利热词主要与“留守儿童保护”、“校园欺凌”、“治理校园暴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公平”等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在2017“儿童权利十大热点事件”中,有七例为负面事件,红黄蓝、携程亲子园、南京南站候车室猥亵女童等恶性事件全面引爆舆论,可见,我们为儿童权利所作出的努力远远不够,儿童权利保护任重而道远。公益广告以引领社会风尚为己任,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则好的公益广告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难以估量。儿童权利保护的发展健全,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尤其离不开各种公益组织与公益活动的推动。目前,我国已经了一些比较完备的儿童类公益组织如中华少年儿童救助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但儿童公益广告的发展却多来源于以政府主导策划的官方媒体,优秀公益机构参与公益广告制作的空间十分有限。相比之下,美国公益广告历史悠久、诞生之初就有关于儿童权利方面的主题涉及。且创作手法多样、主题涵盖丰富、传播策略成熟。值得中国儿童公益广告学习。要想更好地推动儿童权利保护的发展,中国儿童权利类公益广告必须从传播主体、创作主题、创意策略与目标受众几个方面借鉴美国优秀的广告作品,使传播目的更好地传达,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价值所在。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研究方法实施与设计流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得本文结论更具说服力。第叁章为本论文的主要章节,是中美儿童权利公益广告的对比分析。笔者从公益广告实施主体、公益广告涵盖主题、广告创意传播策略及目标受众四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研究样本中所选取的儿童权利公益广告进行横向对比。得出可视化的结论,并结合社会学、教育学及跨文化的相关理论,对中美两国相关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差距中得出中国儿童权利公益广告如何更好地发展。第四章为本文的结论。根据以上几章的研究对比,笔者对中国儿童权利类公益广告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分别依据分析的四个方面,从主体、主题、创意策略及受众出发,思考总结中国儿童权利公益广告如何践行进步。我国当下儿童侵权事件频发,儿童权利的保护亟不可待。本文从这样的实际出发,以跨文化研究为坐标,对今后中国儿童权利类公益广告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冠男[9](2018)在《中华田园女权词意考——网络环境传播中女性权利的污名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田园女权在今日的网络环境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贬义的词汇,考察其在网络空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发现这个词汇的出现恰恰是女性权利问题的中国化困境。网络环境传播中,对待某一个群体不应该简单打上污名化的标签,分析其来源和背后生成机制才更有利于其问题的解决。(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张潮,孟繁宇[10](2018)在《网络传播环境之下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传播技术为社会娱乐的发展推波助澜,各类娱乐节目通过网络视频传播技术的传播,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然而,由于当前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儿童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对于网络信息的识别力度也不够,极易接收到不良的网络信息,从而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介绍网络传播环境带给儿童的不利影响,分析我国当前网络传播环境之下对儿童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从而提出具体的法律规制建议,以期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08期)

传播权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据是数字化的符号记录,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和外界进行交互并产生一定价值。计算机领域学者认为,"数据是指任何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内容,包括文本、数字、图像、视频、音频、软件、算法、动态模拟、模型等"(1)。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产生了规模庞大的数据。在数字化的网络传播时代,数据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由此引发数据窃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播权利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君.欧洲地区传播权利相关议题现状研究[J].传媒论坛.2019

[2].王卫明,程高祥.网络传播平台的数据权利与数据义务[J].青年.2019

[3].范玉吉,王英鸽.发展权利视角下的传播权[J].新闻界.2018

[4].罗然.公众阅读权益视域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路径探索——评《信息网络传播与数字图书馆权利研究》[J].山西档案.2018

[5].杜桂华.电子书传播与权利穷竭原则的重构[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

[6]..解构与重构:技术、传播与权利[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

[7].朱巍.自媒体滥用传播权利的成因与对策[J].青年.2018

[8].张草.中美儿童权利类公益广告传播策略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9].张冠男.中华田园女权词意考——网络环境传播中女性权利的污名化[J].新媒体研究.2018

[10].张潮,孟繁宇.网络传播环境之下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

标签:;  ;  ;  ;  

传播权利论文-王雪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