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栖霞地质公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质公园建设,地质遗迹,栖霞山,南京
栖霞地质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许应石,郭刚,孙欣欣[1](2018)在《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栖霞山地区地质研究历史较早,基础地质资料丰富,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首次对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67处,并划分为7大类13类15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5处,说明栖霞山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公园标准。论述了栖霞山地质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及建议,为栖霞山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赵腊平,蒋郭吉玛[2](2015)在《地质公园应当成为南京的“新名片”》一文中研究指出栖霞山位于南京东郊,紧邻市区,因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栖霞寺而得名,其山形卧虎藏龙,深秋漫山红叶瑰丽壮美,自古便有“第一金陵明秀山”的美誉,与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并称中国四大赏枫胜地。 悠久的佛教名胜古迹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令栖霞(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5-03-26)
胡菲菲[3](2010)在《山东栖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与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地质公园的物质保证,而地质公园的建设是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方式。地质遗迹资源是由地球内外力作用形成的,是研究地球演化历程的唯一珍贵的信息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山东栖霞地质公园具有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类型,但是公园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对山东栖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分析了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并对地质遗迹资源和敏感度作出了科学的评价,得出研究区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科研、美学、科普价值,地质公园属于较不敏感区。文章通过地质遗迹资源的评价和敏感度评价结果,分析地质遗迹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栖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给出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内容,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的相关理论,包括功能分区理论和环境容量理论。第二、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包括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和气候水文特征。第叁、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研究了栖霞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和基本特征,包括花岗岩地质遗迹资源、岱崮地貌和地热资源,并分别对其成因进行了查询、研究和总结。第四、分析了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和地质遗迹敏感度。第五、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指出了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结合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结果,提出了分级保护和环境容量控制保护方法以及各种保护措施。其中,绘制了分级保护规划图件,测算了公园各景区的环境容量值。第五、结论,指出了取得成果和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0-05-01)
栖霞地质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栖霞山位于南京东郊,紧邻市区,因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栖霞寺而得名,其山形卧虎藏龙,深秋漫山红叶瑰丽壮美,自古便有“第一金陵明秀山”的美誉,与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并称中国四大赏枫胜地。 悠久的佛教名胜古迹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令栖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栖霞地质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1].许应石,郭刚,孙欣欣.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J].华东地质.2018
[2].赵腊平,蒋郭吉玛.地质公园应当成为南京的“新名片”[N].中国矿业报.2015
[3].胡菲菲.山东栖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与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