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疗法规范化的探讨与思考

蜂针疗法规范化的探讨与思考

席娇娇艾长山(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130000)

【关键词】蜂针疗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014-02

蜂针疗法历史久远,其方法是将民间蜜蜂蛰刺法与中医针灸学原理结合起来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蜂针疗法具有简单、低廉、相对安全、有效的特点,而逐渐被中外医疗界、养蜂界、蜂品产业界及民间百姓所重视,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随着治疗观念的改变,提倡绿色疗法、自然疗法理念的深入,近十年来发展较快,然而在蜂针疗法被广泛运用的同时,预防和治疗蜂针引起的过敏反应、局部感染、疼痛等不良反应十分重要。临床上关于蜂针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并不少见,但往往是个案报道,尚缺乏蜂针疗法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因此,对于蜂针疗法的规范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蜂针疗法治疗各种疾病的疗效,还可以推广蜂针疗法的合理化应用,而且大大减少蜂针疗法的不良反应。

1蜂针疗法剂量、方法及疗程的规范化

蜂针疗法的治病过程千万不可求之过急,从1~2只蜂开始逐次加量。蜂针疗法用蜂量,目前尚无统一定量,用于每个人对蜂毒的耐受性有一定的限度,而不是蜂量越多越好,当蜂毒量超过人体解毒能力时,就会出现不良反应。蜂针疗法用蜂量因患者体质、病种和病情不同而异,灵活掌握,科学施针。

1.1蜂针剂量

应从最低剂量开始(1针),按照隔2~3天治疗1次,每次增加1只蜂的原则,根据病情的需要,可增加到10针-20针不等,但要掌握的是如果1针已经生效,不要强求加到l0针,10针已生效的不要强求加到20针,生效后不再加量,应灵活调整蜂针量,直至痊愈。

1.2蜂针方法

张金禄[1]总结蜂针针法的特点是进针浅,针药并用,操作时蜂与镊的相互配合、使用力度的把握、蜂针的垂直度、蜂针液刺入量的个体差异判断和患者的密切合作是其要点。并总结了蜂针针刺基本八法:散刺法、点刺法、直刺法、围刺法、排刺法、对称刺法、循经筋刺法、减毒刺法。

1.3蜂针疗程

蜂毒在体内大约可以维持3~5天,所以对于易过敏人群应间隔3~4天治疗1次,不易过敏人群应间隔2~3天治疗1次。蜂针保健可隔4~5天1次[2]。特殊情况可一日两次,7-15次为一疗程,疗程的长短视病种病程不同而异,有些病种只需3-5次即可治愈,一般患者需一个疗程,有些患者需要2~3疗程才能痊愈:若疗程长的,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3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不论采用何种蜂针治疗方法,接受治疗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具体应根据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而定,疼痛可致人休克,每个人对疼痛敏感度不同,所以,治疗时每针间隔时间也不同,原则是:待第一针疼痛消失后,再用第二针。疼痛敏感的人,间隔的时间宜长,不怕痛的人可连续蜂针不用间隔。特别提醒:在一个部位反复蜂针后,其疼痛敏感度明显下降,蜂针10次以上,痛感大大降低。

2减轻蜂针疗法不良反应的规范化

蜂针疗法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初次接受蜂针疗法的患者,过敏反应较多,应从小剂量开始。蜂针疗法的不良反应的轻重与患者的体质、个体免疫程度、蜂针数量、疗程长短、部位选择、施针人员技术相关,针对这些原因,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1减轻疼痛

在蜂针治疗前在针刺部位进行外用止痛药涂敷以减轻疼痛,如利多卡因麻醉剂或者中草药等;或者采用点刺法、散刺法以减轻疼痛;或者用循捏皮肤等方法;也可以用局部冷冻或者冰敷的方法以减轻疼痛。

2.2减少感染

蜂螫处伤口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搔抓,避免接触水。若出现伤口红、肿、热、痛等反应者,给予局部用3%氨水、童便、中草药外敷或外涂(青苔、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马齿苋等),或用驱风油、万花油等涂擦,因蜂毒呈酸性,用碱性物质可中和期毒液,使其不至于蔓延。

2.3防止休克

2.3.1注意控制蜂针剂量:初期蜂针量勿过多,小量渐进,经过一个月后可适当加量。如出现过敏反应则应该减量,蜂针并非多多益善。

2.3.2注意受针者的机体状况:受蜂针者的机体状况是直接引起过敏反应的本因。体质虚弱、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大汗、饥饿、泄泻、手术后,大出血后等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

2.3.3注意间隔一定时间治疗的蜂针量:过去曾接受过蜂针疗法,隔了较长时间再来针者,是较容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尤其是在体质下降的情况,当然人的个体差异较大,是否出现反应依个人的情况而判断。

3蜂针疗法治疗病种的规范化

蜂针疗法一直被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及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的药理研究扩大了蜂针疗法的药理作用范围,证实其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机能、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辐射均有良好的作用[3-4]。有研究表明蜂毒对抗肿瘤、抗艾滋病也有一定治疗前景。

蜂针疗法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枯草热,神经官能症,痉挛性结肠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舒缩性鼻炎,过敏性紫癜,牛皮癣[5],遗尿,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6]硬皮病,白塞病[7]等疾病。其中蜂毒在治疗风湿病、类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中疗效甚佳。

4蜂针疗法施针人员的规范化

对蜂针治疗的技术掌握,也与蜂针反应的程度有关。施术者轻,循序渐进者,患者反应轻;否则反应重。如果初期能掌握用蜂针的点刺法及散刺法,少、稳、轻、浅地进行蜂针治疗,那么就能让患者反应轻微,甚至在无明显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就顺利地渡过蜂针的反应期。

蜂针疗法是医疗行为,不管是医务人员或养蜂人或是参加过蜂疗培训的人,都必须认识到蜂针疗法是一种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蜂针治疗的隐患,重视蜂针治疗的安全性,尤其是要求严格控制蜂针的用量,让他们了解蜂针不良反应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降低安全隐患。通过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让他们了解蜂疗,热爱蜂疗,使用蜂疗。进行蜂针疗法的机构,必须办理医疗机构许可证,并有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8]。

5蜂针疗法治疗前后护理的规范化

蜂针的疼痛,大家都略有所知,对于初次接受蜂针疗法的病人,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恐惧蜂针的疼痛及其毒副作用。因此,在进行蜂针治疗前,应先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告诉病人蜂针的治疗作用、原理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对于蜂螫处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搔抓。

蜂针的过敏反应是人人畏惧、必须克服的难题,也严重地限制了蜂疗事业的发展,阻碍了广泛接受蜂针疗法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蜂针治法的试敏。提高蜂技术,有利于安全有效而顺利地进行蜂针治疗。所以今后要深入探讨蜂疗的过敏机制,寻找切实可行的减轻过敏的方法,使古老而原始的蜂针疗法,为人类的健与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蜂针疗法属于边缘学科,历史悠远,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蜂针疗法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但蜂针疗法的报道中,一般临床疗效、药理毒理作用以及个案过敏反应较多,而实验性资料少,如何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如何减少其不良反应,还需进一步认真的探讨。如何将蜂针疗法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并将其推向世界,发挥这一民间特色疗法的优势。要在实践和研究中,让这一自然疗法日趋完善,更显示它应有的生命力。此外,要确定蜂针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除了进行短期疗效观察外,还要对病人进行长期追踪观察,这些是有待进行的研究。只有进行规范化研究,才能扩大蜂针疗法的使用范围,使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世界的公认[9]。

参考文献

[1]张金禄.蜂针针法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5(5):322.

[2]柯善英.蜂针疗法的临床反应[J].蜜蜂杂志,2011,2:32

[3]HENKWG,TODDWJ,ENRIGHTFM.Themorphologicaleffectsoftwoantimicrobialpeptides,hecate-1andmelittin.onEsch-erichiacoli[J].ScanningMicrose,1995,9(2):501-507.

[4]JUVVADIP,VUNNAMS.MERRIFIELDELHydrophobiceffectsonantibacterialandchannel-formingpropcrtiesofcecropinA-melittinhybridsl[J].PeptSci,1996,2(4);223—232.

[5]马百芳.蜂毒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2):125

[6]魏炜.精制蜂毒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J].中医药学报,1993,(5):28

[7]张秀兰.蜂毒注射液治疗白塞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1):55

[8]苏英奇.人体蜂针之安全关键.养蜂科技.2002,(5):29

[9]王金庸.中医蜂疗面临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挑战.中国2005,(7):33-34.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编号2012-118

标签:;  ;  ;  

蜂针疗法规范化的探讨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