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论文文献综述)
许文杨[1](2020)在《网络医患会话中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患会话是有效的医疗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Perloff et al.,2008)。成功的医疗咨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患互动的质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医疗咨询的发生地点和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线医疗问诊因其便利高效性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且这种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医患之间充分和谐的交流。鉴于此,本研究试将网络医患会话与身份构建相结合,主要探究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网络医患会话中身份构建的话语表征形式及其特点;第二,身份构建过程中所实现的人际功能及其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启示。身份在互动的展开过程中得以动态协商构建,并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收集的100条线上医疗问诊案例的观察,本研究发现网络医患会话中医患双方的身份在三个层面上得以构建,身份构建过程呈现出三大特征:身份选择的多样性、身份构建的灵活性和身份构建的交互性。在宏观层面上,网络医患会话中存在两个显着的身份类型,即默认身份和变异身份。在医疗机构中,默认身份代表传统的专家-新手身份;而作为缓解机构权威的变异身份包括三个身份对:教育者-学生身份、朋友-朋友身份和服务者-顾客身份。中观层面上,医生和患者通过使用语用和语义两种语言策略构建不同的身份。语用策略是指具有语境依赖性的话语方式,如言语行为、指示语、缓和语;语义策略倾向于稳定的语言使用,如医学术语和服务性内容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各种语言策略中具体的话语选择在微观层面上为身份构建提供了实现方式。语用身份是一种行事资源,医患双方通过以上四种身份的构建实现特定的行事目的,分别概括为:获取患者信息、提供医学建议、寻求最大程度的帮助、传授医学知识、寻求进一步解释、缓解焦虑和压力、获取积极反馈和销售药物。这些具体的行事目的最终指向当前医疗问诊的有效性,即患者的问题得以解决。身份作为一种人际资源,对会话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建立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对网上医患会话中身份的话语构建分析,本研究还以人际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从人际关系、人际情感与态度和人际评价三个方面考察医患身份构建的人际功能。具体来说,在医疗问诊情境中,医患双方不同的身份选择影响着医患之间的权力关系,实现了机构权威管理的功能,具体包括权威协同和权威缓和。此外,医患身份的构建显示出双方的站位选择和社交关系,从而实现了移情和离情的人际情感与态度功能。最后,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引发礼貌和不礼貌的人际评价。通过对身份构建过程中人际功能实现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医患双方的信任和尊重是促进医患和谐的有力保障。基于网络医患问诊会话中语用身份构建的实证分析,本研究丰富了医患会话的研究内容,对医患双方如何选择合适的身份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建设性意义。然而,身份构建的方式多样,并不局限于语言层面上的沟通。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非言语手段对医患身份构建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医患双方的身份选择,促进医患和谐。
彭芳[2](2018)在《不痛不痒的小“疙瘩”竟然如此危险》文中研究说明一名56岁的大叔在左边脖颈摸到一颗蚕豆大的肿块,不痛不痒,因为不放心就到浙江医院来查一查怎么回事,进行全身检查后发现病情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CT提示肺内多发占位,磁共振提示胃壁增厚。临床医生认为这些肿块像是转移来的,而且是恶性的,但根据临床经验无法判断原发灶在哪里,怀疑是淋巴
彭芳[3](2018)在《警惕肿大的淋巴结》文中指出数月前,一名56岁的大叔来到医院,他在左边脖颈摸到一个蚕豆大的肿块,不痛不痒,想想还是来医院查一查怎么回事,检查后医生发现他的病情远比他想象中要严重得多:肺内多发占位,胃壁增厚,医生怀疑他的病情不太好:这些肿块像是转移来的,而且是恶性的,根据临床经验却无从判断原发灶在哪里,医生高度怀疑淋巴瘤,这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医生建议胃镜检查,
李昕[4](2018)在《吊诡人生》文中研究指明和青年人聊天,我知道自己还没到摆老资格的年龄。但谈起一件事,我的口气总是让青年人吃惊。我说自己半个世纪前得过一场癌症。半世纪前?那是20世纪的60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时!癌症,就是恶性肿瘤,几十年来发病率一直在提升。最新统计,全球癌症发病率在10万分之200到300之间,成了多发病和常见病,这可能和医疗手段进步、检出率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有关,当然也和环境因素变化有关。记得50年前,肿瘤专家告诉我,那时全球癌症发病
苍耳[5](2016)在《舟城文本》文中认为第一卷第0章何为彼岸我垂垂老矣,两眼昏花,步履蹒跚。每天黄昏在大西洋海边拄着龙头拐杖漫步,眺望浩渺无际但幻影迭出的大洋波面。我的白天属于美洲鹫盘旋不已的弗吉尼亚(Virginia),属于拥有美人鱼雕塑和二战屡立功勋的64号航母的诺佛克(Norfolk);夜晚则属于太平洋西岸的舟城,属于客厅墙上那幅有关舟城的油画—矗立于扬子江边的一座雄峻古塔。那是舟城不可替代的唯一地标,你看塔下灰蒙蒙的成片屋舍因它而不再卑微、昏暗,甚至有了一种朝上飞升的感觉。这
恨铁[6](2015)在《人之将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他终于如愿将老父老母接进城享福,母亲却患病去世,父亲也查出癌症。人之将死,落叶归根,父亲不顾人言可畏,一定要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这是怎样的一种爱,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承受各方的压力?一那个深夜,易晓桥是被一个稀奇古怪的梦闹醒的。睁开眼睛时,耳边还隐约弥漫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响动,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鸡破壳而出。懵头懵脑间,他想仔细梳理一下,还没想好从哪里切入,发现卧房门口真不那么安静。脑
恨铁[7](2015)在《人之将死》文中提出一那个深夜,易晓桥是被一个稀奇古怪的梦闹醒的。睁开眼睛时,耳边还隐约弥漫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响动,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鸡破壳而出。懵头懵脑间,他想仔细梳理一下,还没想好从哪里切入,发现卧房门口真不那么安静。脑里一闪,心里一紧:难道是送梦人离开时的脚步?这一自我发问,浑身的皮肉都阵阵发麻。腾身坐起,顺手打开床头灯,晃眼之间又是一惊——原本关得好好的卧房门已被推开小
张作民[8](2014)在《省级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这个手术彻底颠覆了晓米的生活。病人是个22岁的足月产妇。手术指征说是巨大儿,预测4200克。可晓米认为这个指征并不绝对。产妇没有糖尿病,没有RH溶血病,更不是大血管错位,而且屁股超大,完全可以自然分娩。但她只说了一句,就被科主任卢大成顶了回去:"我主刀,你来当助手。我们下午一点准时上台,你通知麻醉科,让家属签字吧。"在科里,主任的话就是圣旨,晓米只有服从的份儿。开腹的第一步是做腹壁切口。卢主任让器械护士换了21号刀片,一刀直达腹直肌前鞘。这让晓米意外,因为如果是她——其他医生也是如此——这样做的话,一定会招来上级
王宏[9](2014)在《宝宝耳后长“黄豆”无需过度担心》文中提出许多育儿论坛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帖子:"急!宝宝的耳后有2个黄豆粒般大小的肿块,怎么回事?会不会是淋巴瘤?"医生称,在门诊中也经常有家长问这个问题,这个"黄豆粒"其实是耳后淋巴结肿大,较多出现在学龄前儿童,是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留下的后遗症,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无需治疗,家长无需过度紧张。
张熙穆[10](2014)在《健康问与答》文中指出如果你有问题向专家请教,欢迎给我们来信,或者发送邮件至healthykids@126.com,我们将收集的问题有选择地发给专家,并刊发在杂志上。耳后有肿块需要手术吗?Q我家宝宝2岁多,他右边耳朵后面有个一肿包,直径1.5厘米左右,外表皮肤颜色正常,不按不疼,手摸着感觉会移动。有的医生说是淋巴结肿大,有的医生说要做手术。请问这个肿包是什么?需要手术治疗吗?
二、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医患会话中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4 Outlin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Conversatio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2.2 System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2.3 Pragmatic approach to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2.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
2.5 Interim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Working definition of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3.2 Pragmatic identity theory |
3.2.1 Origin of pragmatic identity theory |
3.2.2 Components of pragmatic identity theory |
3.3 Interpersonal pragmatic theories |
3.3.1 Three aspects of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
3.3.2 Rapport management theory |
3.4 Analytical framework |
3.5 Interim summary |
Chapter Four Identities in online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4.1 Classifications of identities in online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4.1.1 Default identity |
4.1.2 Deviational identities |
4.1.2.1 Educator-student identities |
4.1.2.2 Friend-friend identities |
4.1.2.3 Server-customer identities |
4.2 Properti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online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4.2.1 Diversity |
4.2.2 Flexibility |
4.2.3 Intersubjectivity |
4.3 Interim summary |
Chapter Five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
5.1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online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
5.1.1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management |
5.1.1.1 Authority alignment |
5.1.1.2 Authority mitigation |
5.1.2 Emotional expression |
5.1.2.1 Empathy |
5.1.2.2 De-empathy |
5.1.3 Interpersonal evaluations |
5.1.3.1 Politeness |
5.1.3.2 Impoliteness |
5.2 Implications for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
5.2.1 Implications for doctors |
5.2.2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
5.2.3 Implications for medical establishments |
5.3 Interim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Implications |
6.3 Limitations |
6.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4)吊诡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6)人之将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7)人之将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8)省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尾声 |
(10)健康问与答(论文提纲范文)
耳后有肿块需要手术吗? |
为什么接种了乙肝疫苗却没有抗体? |
尿里经常含有蛋白怎么治疗? |
乳糖不耐受是怎么造成的? |
为什么宝宝哭的时候没有眼泪? |
晚上睡不踏实是怎么回事? |
四、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医患会话中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研究[D]. 许文杨. 暨南大学, 2020(07)
- [2]不痛不痒的小“疙瘩”竟然如此危险[J]. 彭芳. 健康人生, 2018(10)
- [3]警惕肿大的淋巴结[J]. 彭芳. 健康博览, 2018(05)
- [4]吊诡人生[J]. 李昕. 长江文艺, 2018(01)
- [5]舟城文本[J]. 苍耳. 百花洲, 2016(05)
- [6]人之将死[J]. 恨铁.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5(10)
- [7]人之将死[J]. 恨铁. 湖南文学, 2015(09)
- [8]省级鉴定[J]. 张作民.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5)
- [9]宝宝耳后长“黄豆”无需过度担心[J]. 王宏. 家庭科技, 2014(10)
- [10]健康问与答[J]. 张熙穆. 父母必读, 2014(01)
标签:医患沟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