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际变异论文-李明刚,管兆勇,梅士龙

年代际变异论文-李明刚,管兆勇,梅士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代际变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性,Rossby波活动

年代际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刚,管兆勇,梅士龙[1](2016)在《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性年(代)际变异及其与环流和Rossby波活动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旱涝异常不仅与降水的频次和强度有关,在多种时间尺度上,其与降水的持续性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基于1979~2013年6~7月中国东部249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及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5年降水持续性的长期变化及其相联系的大尺度环流型和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结果表明:近3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时段平均持续时间变短而无雨时段变长,体现出了降水持续性的减弱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趋势变化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980和1990年代持续性降水事件偏多,而在2000年以后偏少的年代际变化有关。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特征变异相联系的异常环流型在我国东南部及南海地区分布较为类似,而在偏高纬度和偏低纬度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相似之处在于:在两个时间尺度上,在对流层中高层均存在显着的反气旋性环流控制我国东南部地区,而在中低层均存在由海洋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流辐合,并在高层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向海洋辐合。不同之处是:年代际尺度上,自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在乌拉尔山以东及蒙古地区分别存在反气旋性环流和气旋性环流,且赤道印度洋地区的对流层中低层存在显着的气旋性环流;而在年际尺度上,由低层到高层位于贝加尔湖东、西侧均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但海洋性大陆的东北部,低层出现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辐合的气流的源,高层则为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辐合的气流的汇。Rossby波扰动能量频散特征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年代际尺度上,中纬度地区自大西洋至蒙古地区存在一个正—负—正—负的Rossby波列,波能东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影响,而在中低层,自低纬地区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波能传播相对较弱;在年际尺度上,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Rossby波活动的局地性特征更为明显。在低层,波扰能量经由南海向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更明显,而在对流层高层源于贝加尔湖西侧的波扰能量传播相对较强。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刻认识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异常持续及与之相联系的洪涝灾害的形成机理。(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徐祥德,王寅钧,赵天良,程兴宏,孟莹莹[2](2015)在《中国大地形东侧霾空间分布“避风港”效应及其“气候调节”影响下的年代际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中国区域霾日空间分布的大地形影响与季节特征显着,在西风带背景下高原大地形东侧背风坡可构成"避风港"效应,其可能是中国东部区域霾日高频区域性分布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中国区域冬季为霾日高频时段,春、夏、秋季大部分区域为霾日数低频区,但近1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加剧,中国东部霾高发时段由冬季延伸至春、秋、夏季,其呈现出大气环境恶化的"强信号"特征.虽然中国区域霾日数年际变化趋势主要依赖于污染源排放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区域CO2排放强度加大,但中国东部霾日频数年际变化却表现出波动型相对"平稳"缓升特征,此阶段中国东部对流层中下层出现了大气温度距平垂直结构"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其有利于中国东部大气扩散或对流;而近10年阶段中国东部出现霾天气与大气污染排放同步加剧异常变化,2001~2012年期间中国东部对流层中下层则呈"上暖下冷"类似"逆温盖",即大气温度距平垂直结构出现年代际"逆转"趋势,此大气温度垂直结构年代际特征可能加剧了大气污染排放的环境影响效应,引发了中国东部大范围霾天气变异现象.(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5年12期)

毕聪聪,鲍献文,万凯[3](2015)在《渤海盐度年代际变异对环流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并利用1950年代~1990年代后共5个年代的渤海盐度统计资料,诊断计算了不同时期的渤海密度流分布及其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夏两季渤海盐度的年代际变异特征及其对环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自1980年代以来,渤海的盐度格局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盐度的水平梯度减小,渤海内部盐度由明显低于海峡区向普遍高于海峡区转变。渤海密度流在冬季较弱,对总环流的贡献较小,而在夏季较强,并在总环流中占优。夏季,渤海密度流随盐度变异有所改变,在1990年代后环流系统在海区中部、渤海湾以及莱州湾呈现出局部的差异,原有流动明显减弱。夏季渤海重要断面的密度流流量和盐通量值整体上呈减小趋势,渤海与外海间的平均水及盐交换量由1950年代的7.85×104 m3/s、2.49×106kg/s降至1990年代后的7.09×104 m3/s、2.27×106 kg/s。(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王腾[4](2014)在《青藏高原上空温度年代际变异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1948~2012年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60站地面温度及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的温度变化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上空温度的变化对周围环流场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分析对中国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对流层中上层里温度整体上有上升的趋势,但在各个季节区别较大,冬春两季升温明显,而夏秋两季更多的表现的是一个高-低-高的温度变化趋势;青藏高原上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西南季风等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中国各地区降水变异。(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 中高层大气及其与对流层的耦合》期刊2014-11-03)

李恬,赵天良,杨晓霞,王宏,李长军[5](2014)在《近53年山东省霾季节性特征的年代际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认识山东省霾日长期变化特征,从而为政府决策和空气质量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山东省80个气象站53年(1961─2013)的观测资料分析,利用多项式及线性回归拟合、定义表示随季节和年际变化程度的变量如季节变化率、年际变化率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3年来山东省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山东上个世纪明显的冬季霾高发的典型季节性特征演变为本世纪模糊的季节差异,即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秋季,夏季和春季。全省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年代的84.0%,70─80年代的72.4%~73.6%,到90年代跌至56.4%,而在本世纪的13年低达42.3%,体现了山东霾日变化季节性的年代际特征,即近53年季节差异在不断减小,霾趋于常年化发生的大气污染事件。霾日季节性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还表明:近53年山东霾日呈持续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呈显着的增长趋势,1990年之后上升缓慢,但维持霾高发的水平。霾日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济南地区,济宁-泰安-莱芜一带,枣庄-临沂一带,青岛地区和聊城西部地区,其中,高中心依次为济南的80.9 d·a-1,临沂的78.2 d·a-1和青岛的69.0 d·a-1。山东中东部的霾日年增长率整体高于西部地区,鲁中、鲁南及半岛南部地区是霾日年际增长高值区。山东省霾日年际变化趋势以夏季增长率最高,大部分地区的年际增长率都在4.5%·a-1以上,其次是秋季、春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冬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普遍增长率最低,且大部分地区的变化率值为1.5%·a-1以上,近53年来山东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霾日模糊季节性变异。(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简茂球[6](2013)在《中国冬季气温变异的年代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50年冬季近地面气温在1987年也经历一次显着的增温。基于1961—2009的气温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本工作分析了在东亚的显着增温背景下中国冬季气温年际变异的演变特征,以及相联系的东亚冬季风活动的变化。中国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异型存在年代际变化:在1987年以前,除青藏高原地区外,气温的主要变异型是全国同相变化模态;而在1987年后,有两个主要(本文来源于《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13-07-17)

黄丹青,朱坚,况雪源[7](2010)在《江淮梅雨期各类持续性降水频数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异及其可能原因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1960~2007年江淮地区梅雨期各类持续性降水,展开了各类持续性降水年代际变异的研究,并从低层大气季节内扰动的角度,着重探讨了持续5d及以上降水频数年代际变异的特征及可能原因.研究发现,气候平均而言,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总频数逐渐减少,并且频发区从江淮的北部地区逐步向南部地区移动.各类持续性降水频数年代际趋势揭示出2000年后长持续时间降水明显减少的事实,随之增加的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持续2d的降水过程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的持续3~4d的降水.同时发现,低层风场季节内扰动的增加和减少直接与持续较长时间降水频数的年代际变异相关,尤其是在2000年后,季节内扰动信号明显减弱,持续时间较长的单峰低频信号逐渐被持续时间较短的多峰结构所取代,从而导致近年来(2000~2007年)长持续时间降水显着减少.并且,低层斜压性的年代际差异也与长持续性降水频数的异常相吻合.近年来,江淮地区斜压性明显减弱也为持续5d及以上降水的减少提供有利的背景场.(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0年35期)

付建建[8](2009)在《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海温的异常出发,研究了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和东亚冬季风的年际变异的影响,借助大气环流模式和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用1979至1998年20年的气候月平均海温作为强迫场,来检验GFDLAM2模式对东亚冬、夏季风的模拟能力,发现该模式能较好的模拟东亚冬、夏季风的气候特征。(2)借助GFDLAM2模式,通过集合试验探讨了全球海温、热带海温、热带外海温变化对发生在1970s中后期的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异的影响,结果显示全球海温在气候平均的变化的确能引起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异和与之相关联的大气环流变化。相比热带外海温的影响,热带海温的变化对南亚高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3)利用观测分析和AGCM试验,研究和讨论了2007/2008年强La Ni(?)a事件和前期北大西洋异常增暖对“0801”雪灾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La Ni(?)a事件能部分解释“0801”南方偏冷和降水偏多及有关的部分大气环流异常,如高原南支槽加强、蒙古高压增强及西太平洋区域呈“负-正-负”西南-东北走向的异常环流型。但它不能解释乌拉尔地区的异常环流形势。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前期北大西洋的异常增暖对乌拉尔环流正异常的形成维持有重要影响。于是,“0801”雪灾的形成可能是包括强La Ni(?)a事件、北大西洋异常增暖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将ENSO的分为强、中等强度,合成分析了其对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影响,东亚冬季风对强El Ni(?)o(La Ni(?)a)事件的响应上,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资料的历史合成分析结果非常一致,对于中等强度的ENSO事件,东亚冬季风对其的响应要复杂的多,不能仅依赖ENSO信号来判断东亚冬季风环流情况,必须考虑其它因子的综合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5-20)

唐民,吕俊梅[9](2007)在《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异模态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球陆地月平均降水资料、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SSTA)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探讨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率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联系。研究指出: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异模态以及PDO均在1976年前后呈现显着的年代际转折,并且东亚夏季风降水与PDO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PDO能够在对流层低层激发出与年代际东亚夏季风环流较为相似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年代际变化可能受大气外强迫因子PDO在对流层低层的外源强迫作用影响,最终导致东亚夏季风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化。(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07年10期)

徐祥德,施晓晖,谢立安[10](2006)在《夏季风变异对春季海陆表面气温年代际非均匀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海陆热力差异“驱动”季风的观点出发,采用EOF-SVD模型及相关分析综合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趋势及其对海陆表面气温非均匀性结构变化的响应问题。采用年代际尺度时间滑动滤波处理后的夏季风场、春季表面气温场进行EOF模型时空特征分离,计算结果表明东(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季风及其模拟”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6-10-01)

年代际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发现中国区域霾日空间分布的大地形影响与季节特征显着,在西风带背景下高原大地形东侧背风坡可构成"避风港"效应,其可能是中国东部区域霾日高频区域性分布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中国区域冬季为霾日高频时段,春、夏、秋季大部分区域为霾日数低频区,但近1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加剧,中国东部霾高发时段由冬季延伸至春、秋、夏季,其呈现出大气环境恶化的"强信号"特征.虽然中国区域霾日数年际变化趋势主要依赖于污染源排放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区域CO2排放强度加大,但中国东部霾日频数年际变化却表现出波动型相对"平稳"缓升特征,此阶段中国东部对流层中下层出现了大气温度距平垂直结构"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其有利于中国东部大气扩散或对流;而近10年阶段中国东部出现霾天气与大气污染排放同步加剧异常变化,2001~2012年期间中国东部对流层中下层则呈"上暖下冷"类似"逆温盖",即大气温度距平垂直结构出现年代际"逆转"趋势,此大气温度垂直结构年代际特征可能加剧了大气污染排放的环境影响效应,引发了中国东部大范围霾天气变异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代际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刚,管兆勇,梅士龙.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性年(代)际变异及其与环流和Rossby波活动的联系[J].大气科学.2016

[2].徐祥德,王寅钧,赵天良,程兴宏,孟莹莹.中国大地形东侧霾空间分布“避风港”效应及其“气候调节”影响下的年代际变异[J].科学通报.2015

[3].毕聪聪,鲍献文,万凯.渤海盐度年代际变异对环流结构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王腾.青藏高原上空温度年代际变异特征分析[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中高层大气及其与对流层的耦合.2014

[5].李恬,赵天良,杨晓霞,王宏,李长军.近53年山东省霾季节性特征的年代际变异[J].生态环境学报.2014

[6].简茂球.中国冬季气温变异的年代际变化[C].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13

[7].黄丹青,朱坚,况雪源.江淮梅雨期各类持续性降水频数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异及其可能原因的探讨[J].科学通报.2010

[8].付建建.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

[9].唐民,吕俊梅.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异模态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J].气象.2007

[10].徐祥德,施晓晖,谢立安.夏季风变异对春季海陆表面气温年代际非均匀变化的响应[C].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季风及其模拟”分会场论文集.2006

标签:;  ;  ;  

年代际变异论文-李明刚,管兆勇,梅士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