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车削力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车削力,预测,小波神经网络,工程陶瓷
车削力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琛,尤轲,田俊超,马廉洁[1](2015)在《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工程陶瓷动态车削力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了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CA6140车床对氟金云母陶瓷进行了干车削试验,并用叁向测力仪测量了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变化趋势。基于小波包中的Wpbmpen函数对切削力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切削力信号在降噪后有明显改善,能更形象地表达出切削力的变化趋势。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对切削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值、信号降噪处理值和试验值都非常相近,说明切削力在预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小波神经网络预测前对切削力信号的降噪处理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谭方浩,焦黎,王西彬,罗智文,刘志兵[2](2014)在《基于B样条曲线建模预测复杂型面动态车削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型面切削中斜角切削剪切滑移变形的切削力模型的局限性,建立了基于刀具—工件接触区域动态特性的切削力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复杂型面车削中动态接触区的多种情形,采用B样条曲线插值参数化的方法构建刀具—工件接触区域动态边界的统一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切削层面积、接触刃长度和摩擦力方向角等模型参数。利用直线车削试验确定预测模型的切削力系数和刃口摩擦系数,对包含有凹形型面、凸形型面和圆柱面的复杂型面车削进行了切削力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相比误差在10~15%以内,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4年12期)
刘军海,张广鹏,施庆峰,邹天下,周晟[3](2009)在《一种新的车削力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削力预测方法并给出了新车削力预测的基本步骤。该方法基于一次车削实验,通过确定出刀具前刀面上叁个切削力系数,即可实现不同刀具角度参数及不同切削用量参数条件下的车削力预测。切削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车削力预测方法可行且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车削力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复杂型面切削中斜角切削剪切滑移变形的切削力模型的局限性,建立了基于刀具—工件接触区域动态特性的切削力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复杂型面车削中动态接触区的多种情形,采用B样条曲线插值参数化的方法构建刀具—工件接触区域动态边界的统一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切削层面积、接触刃长度和摩擦力方向角等模型参数。利用直线车削试验确定预测模型的切削力系数和刃口摩擦系数,对包含有凹形型面、凸形型面和圆柱面的复杂型面车削进行了切削力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相比误差在10~15%以内,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削力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琛,尤轲,田俊超,马廉洁.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工程陶瓷动态车削力预测[J].工具技术.2015
[2].谭方浩,焦黎,王西彬,罗智文,刘志兵.基于B样条曲线建模预测复杂型面动态车削力[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
[3].刘军海,张广鹏,施庆峰,邹天下,周晟.一种新的车削力预测方法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