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凝胶论文-代晓凝,刘丽莉,陈珂,李媛媛,郝威铭

蛋白质凝胶论文-代晓凝,刘丽莉,陈珂,李媛媛,郝威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质凝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燥方式,蛋清粉,凝胶特性,表面疏水性

蛋白质凝胶论文文献综述

代晓凝,刘丽莉,陈珂,李媛媛,郝威铭[1](2019)在《不同干燥方式对蛋清粉蛋白质凝胶特性及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干燥方式下的鸡蛋清蛋白凝胶特性与结构的变化和相关性,采用热风干燥法(hot air drying,HD)、喷雾干燥法(spray drying,SD)和冷冻干燥法(freeze drying,FD)对鸡蛋清进行干燥处理,测定产品的凝胶特性及结构。结果表明,SD和HD较FD蛋清粉凝胶硬度分别提高了49. 47%、23. 87%; SD蛋白凝胶的失水率较FD降低了20. 3%(P <0. 05);分析L*为FD> HD> SD; SD和HD蛋清粉表面巯基含量显着高于FD; SD蛋清粉的变性温度比HD和LD略有升高; 3种样品在340 nm处荧光峰强度为FD> SD> HD; 3种样品中SD蛋清粉蛋白酰胺Ⅰ带α-螺旋比例最小,说明SD对蛋粉的二级结构影响更大,且SD凝胶基质密度最大。SD促使蛋清蛋白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可更好地改善其凝胶特性,为鸡蛋清粉的深加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9期)

高琦,于昊蕊,陈佳男,王晓文,张俊伟[2](2019)在《山药水溶性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山药水溶性蛋白质(Yam Soluble Protein,YSP)的凝胶特性,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山药中的水溶性蛋白质,利用流变仪和质构仪研究了YSP浓度、p H和NaCl浓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结果和其中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YSP的最小凝胶浓度为8%;动态流变学的结果表明,随着YSP浓度增大,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显着增大(p <0.05),表现出更优越的粘弹性,另外,蛋白质凝胶的硬度和持水性也增大;在p H=9时,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硬度达到最大;当NaCl浓度超过0.05 mol/L时,凝胶的硬度降低。本研究结果有助于YSP在食品工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周绪霞,陈红,陈婷,吕飞,顾赛麒[3](2018)在《脂质对食品中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非稳定流体的稀释体系。凝胶特性是食品蛋白质的重要功能性质之一。研究表明,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凝胶体系中,脂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会通过影响蛋白质凝胶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而影响食品的品质特性,且其相互作用受凝胶体系中脂质种类、脂质含量、乳化剂、离子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影响。本文在介绍蛋白质凝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脂质与蛋白质共存的几种典型食品凝胶体系中脂质参与蛋白质凝胶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阐析了脂质与蛋白质凝胶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脂质与蛋白质凝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生产高质量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邵瑶瑶,赵燕,徐明生,徐丽兰,汪雄[4](2017)在《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凝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胶化行为是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特性之一。蛋白质凝胶化的形成受到多种理化因素影响,其中金属离子是影响蛋白质凝胶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在阐述蛋白质凝胶化行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凝胶的微观结构、物化特性、聚集行为、分子构象和主要分子作用力的影响,并对其研究价值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凝胶化的影响机理及提高蛋白质凝胶制品的加工特性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李哲,管伟江,吕超[5](2016)在《蛋白质凝胶电泳的实时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染色法被认为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后检测凝胶中痕量蛋白质的最可靠和最普及的方法。虽然后染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着极好的检出限,但为了在凝胶中获得理想的蛋白质荧光条带,它们需要在凝胶的染色及脱色步骤中耗费大量时间。通过共价键修饰的前染方法步骤少信噪比更佳,但是往往会改变蛋白质的本身结构,并导致电泳过程中凝胶内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变化。此外,无论是荧光前染或后染方法都受限于使用高浓度的荧光染料时的聚集荧光猝灭效应。我们使用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四苯基乙烯-十二烷基磺酸盐(TPE-SDS)分子进行蛋白质的前染,这种AIE发光分子通过很强的疏水作用与蛋白质白结合并在其疏水内腔中聚集,而且不改变蛋白质的本身结构。在365nm紫外灯下可以实时对凝胶电泳的进度进行可视化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期刊2016-07-01)

李春红[6](2016)在《叁种真菌类中药材的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赤芝(Ganoderma lucidum)、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和羊肚菌(Morchella vulgaris)叁种真菌类中药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蛋白类成分为叁种真菌类中药材主要的化学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且有可能成为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对叁种真菌类药材中蛋白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另一方面,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双向电泳(2-DE)是蛋白质组学的经典技术。鉴于此,本课题以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采用SDS-PAGE和2-DE技术对赤芝、冬虫夏草和羊肚菌叁种真菌类中药材中的蛋白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首先综述了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然后总结了目前植物源活性蛋白的分析方法;最后对赤芝、冬虫夏草和羊肚菌叁种真菌中药材进行了简要介绍。论文的第二部分为赤芝蛋白质的凝胶电泳分析。首先分别通过SDS-PAGE和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EF-PAGE)技术分析14个产地赤芝样品的蛋白质组分,然后采用2-DE技术进一步分析赤芝的蛋白质组分。SDS-PAGE实验结果显示14个赤芝样品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5.0-92.7 kDa之间,所含的蛋白质条带数量以及部分样品的蛋白条带丰度存在较大差异;IEF-PAGE显示赤芝蛋白质的等电点主要分布在pI 4-7.5之间;2-DE结果进一步表明14个产地赤芝样品含有的蛋白点个数以及丰度存在差异,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区分和比较不同产地赤芝提供依据。论文的第叁部分为冬虫夏草蛋白质的凝胶电泳分析。首先通过SDS-PAGE和IEF-PAGE技术分别分析26个不同产地天然冬虫夏草样品中的蛋白质组分,接着考察了聚乙二醇(PEG)分级法提取虫草蛋白,最后通过2-DE技术进一步分析虫草全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26个产地虫草样品的蛋白质分子量主要分布在6.5-97.2 kDa之间,含有的蛋白条带数量以及光密度曲线分布基本相似,部分蛋白条带的丰度存在差异;IEF-PAGE结果显示26个虫草样品的等电点主要分布在4-7之间;10%PEG 4000分级提取蛋白结果显示PEG并不能增加虫草蛋白点被检测的数量且实验步骤较为繁琐;2-DE分析全蛋白获得的蛋白凝胶图谱显示26个样品含有的蛋白点个数和丰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匹配的蛋白点以及相对应的表达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不同产地的虫草样品主要分为西藏和青海两大类。论文的第四部分为羊肚菌蛋白质的凝胶电泳分析(SDS-PAGE、IEF-PAG和2-DE)。SDS-PAGE结果显示TCA/丙酮法提取蛋白所获得的凝胶图谱背景较清晰,7个羊肚菌样品含有的蛋白条带以及光密度曲线基本相似;IEF-PAGE结果显示羊肚菌蛋白基本为酸性蛋白,其等电点主要分布在p I 4-7之间;2-DE结果显示羊肚菌样品含有的蛋白点个数和丰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结果可为羊肚菌种类的鉴别及质量评估提供参考。论文的第五部分为结合2-DE和MALDI-TOF-MS/MS技术研究中药延胡索抗血小板聚集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加药组与空白组之间共有52个差异蛋白(表达差异1.8倍以上),MALDI-TOF-MS/MS鉴定出51个蛋白,并发现这51个蛋白与细胞骨架、钙离子、血小板激活等信号通路相关。最终得出P2Y12受体可能是延胡索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直接靶点之一,之后介导Gαi信号传导来调节血小板聚集信号通路。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通过SDS-PAGE和2-DE技术区分和比较了不同产地的赤芝、冬虫夏草和羊肚菌,不仅可为叁种真菌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也丰富了中药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另一方面,本文结合2-DE和MALDI-TOF-MS/MS研究了中药延胡索抗血小板聚集的信号通路,为后期研究中药延胡索活性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通路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5-01)

龙门,宋野,杜庆飞,周頔,蔡华珍[7](2016)在《鸡蛋松花蛋腌制中蛋白质凝胶特性及颜色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鲜鸡蛋为原料,采用现代"锌法"腌制工艺加工鸡蛋松花蛋,并分析松花蛋内蛋白质凝胶变性、色差等随腌制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腌制过程中,松花蛋内游离碱度、硬度、弹性、咀嚼性等显着上升,蛋白质凝胶能力逐渐降低(P<0.05),在腌制28 d后变化趋势逐渐稳定(P>0.05);松花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主要表现在腌制0~14 d,大于86.6 k D的蛋白质逐渐分解;随着松花蛋内碱度的增加,小分子肽类物质(14.3、10 k D)不断累积,蛋清及蛋黄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腌制21~28 d后无明显的变化;腌制时间对鸡蛋松花蛋颜色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蛋清及蛋黄颜色变化与腌制时间、游离碱度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显着负相关;主要表现为在腌制过程中L*、b*值变化趋势与a*值变化趋势相反,蛋清及蛋黄整体颜色变化(白度值)趋势成负相关。(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骆卢佳,陈凌,小川广男[8](2015)在《鱼肉蛋白质凝胶结构的保水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肌动球蛋白和肌球蛋白凝胶的结构以阐明鱼肉凝胶网状结构的保水机制。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不管何种盐浓度条件下,在肌动球蛋白及肌球蛋白凝胶中,架桥点间平均分子量有所增加,相关长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当水分含量继续增加时,凝胶中的相关长开始减小。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此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水分含量中,不仅仅是构成凝胶结构的蛋白质分子链在伸长,同时预示着蛋白质分子链也有所开裂。(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5年24期)

李可[9](2015)在《类PSE鸡胸肉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PSE禽肉现象影响冷鲜肉的感官品质,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损害禽肉加工功能特性和降低产品出品率,在世界各个国家禽肉工业中普遍发生,越来越受到肉品科学研究人员和禽肉生产者的重视。目前类PSE禽肉品质问题是肉与肉制品蛋白质功能特性研究领域的巨大挑战,研究类PSE鸡肉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变差机制以及应用新技术加工来降低禽肉工业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比较类PSE鸡胸肉与正常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蛋白质热诱导凝胶特性,评价类PSE鸡肉对深加工产品的影响,其次对类PSE鸡肉与正常肉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性质变化进行研究,揭示类PSE鸡肉蛋白质凝胶特性变差的原因,然后以类PSE鸡肉与正常肉肌动球蛋白为研究对象,探明类PSE鸡肉与正常肉肌动球蛋白热诱导凝胶形成差异机制,最后应用超声波技术加工类PSE鸡肉,改善类PSE鸡肉蛋白质凝胶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类PSE鸡胸肉与正常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蛋白质凝胶特性差异研究为了系统地理解类PSE鸡肉与正常肉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差异,从某大型肉鸡屠宰企业选取类PSE(L*>53,pH24h<5.7)鸡胸肉与正常肉(46<L*<53,5.7<pH24h<6.1),分析类PSE鸡肉与正常肉的化学成分,然后按照肉糜加工工艺统一配方和加工条件,比较类PSE鸡肉糜与正常肉糜的pH值、颜色、凝胶强度、质构特性、保水性、盐溶性蛋白质溶出量以及热诱导凝胶能力。结果显示:与正常鸡肉相比,类PSE鸡肉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P<0.05)。类PSE鸡肉用于加工时,肉糜的L*值显着增加(P<0.05),肉糜的pH值和不同方式提取的盐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P<0.05)。类PSE鸡肉糜的动态流变模式不同,加热末尾阶段储能模量(G')与损失模量(G")降低,而且储能模量在25-54℃未出现峰值,表明类PSE鸡肉蛋白质发生过度变性,凝胶形成能力变弱。加热后类PSE肉糜的凝胶强度、硬度、弹性、粘结性和咀嚼性显着降低(P<0.05),凝胶强度降低了约46%,硬度降低了约40%,持水能力显着降低(P<0.05),蒸煮损失相差约7%。加热后类PSE鸡肉糜的颜色差异性降低,亮度值L*不受原料肉颜色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类PSE鸡胸肉严重损害了蛋白质凝胶特性,跟盐溶性蛋白质溶解性降低密切相关,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类PSE鸡肉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性质变化。2.类PSE鸡肉与正常肉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性质变化研究研究类PSE鸡肉与正常肉加工过程中提取的盐溶性蛋白的组成成分、肉糜蛋白质热稳定性、蛋白质与水分之间相互作用、微观结构和蛋白质构象变化,来阐明类PSE鸡肉蛋白质凝胶特性变差机制。SDS-PAGE结果显示类PSE鸡肉糜与正常肉糜提取的盐溶性蛋白质成分相类似,表明类PSE鸡肉凝胶特性变差不是由特定的某一蛋白质发生明显缺失造成的。类PSE肉糜加热形成聚集状的凝胶基质,而正常肉糜形成有许多蛋白质纤丝的凝胶网络结构,表明类PSE鸡肉盐溶性蛋白提取量和凝胶强度降低。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显示,与正常肉凝胶相比,类PSE肉凝胶的弛豫时间T2和代表自由水的峰面积比例显着增加(P<0.05),表明加热后类PSE肉糜蛋白质与水分之间的结合能力降低。DSC分析显示类PSE鸡肉不仅是肌球蛋白和肌浆蛋白变性程度高,而且肌动蛋白在加工过程(盐水)中变性更加明显,表明类PSE鸡肉凝胶特性变差是由多种蛋白质变性的综合效应导致的。拉曼光谱分析显示类PSE鸡肉糜中较少含量的α-螺旋结构展开和β-折迭形成,降低疏水基团和酪氨酸残基的暴露,改变了脂肪族氨基酸和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从而使盐溶性蛋白溶出量降低以及热诱导凝胶的质构特性和保水性变差。3.类PSE鸡肉与正常肉肌动球蛋白的凝胶差异及其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探明类PSE鸡肉与正常肉蛋白质凝胶差异,提取类PSE鸡肉与正常肉肌动球蛋白,研究比较两种品质鸡肉肌动球蛋白的凝胶强度、保水性、蛋白质损失、粒径分布和粒度大小、动态流变学、热稳定性以及在加热过程中聚集程度、化学基团和分子间作用力。SDS-PAGE显示类PSE鸡肉与正常肉肌动球蛋白的组成成分相似。类PSE鸡肉肌动球蛋白的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显着降低(P<0.05),加热后汁液中蛋白质损失增加(P<0.05),表明类PSE肌动球蛋白加热参与凝胶形成的蛋白质含量减少。类PSE鸡肉肌动球蛋白的动态流变学模式与正常肉肌动球蛋白不同,起初与最后温度阶段储能模量降低,在40-60℃区间储能模量发生转变时的温度减小。类PSE鸡肉肌动球蛋白粒度变小(P<0.05),最大转变温度Td显着降低(P<0.05),表明类PSE肌动球蛋白结合紧密,热稳定性变差,加热时更容易发生聚集。浊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类PSE鸡肉肌动球蛋白浊度在40-60℃区域聚集加快,显着高于正常肌动球蛋白(P<0.05)。加热过程中肌动球蛋白质活性巯基先增加后下降,疏水性一直上升,类PSE鸡肉肌动球蛋白在40-60℃时活性巯基含量显着高于正常肌动球蛋白,巯基含量和疏水性增加快于正常肌动球蛋白,而加热后期类活性疏基降低量和疏水性小于正常肌动球蛋白。分子间作用力分析显示加热过程中离子键和氢键逐渐降低,疏水作用力值先增大后降低,其中疏水作用力值在两种品质肌动球蛋白凝胶形成过程贡献最大,然而类PSE和正常肉肌动球蛋白疏水作用力差异并不明显,类PSE和正常鸡肉肌动球蛋白的离子键和氢键在加热后期都存在显着差异,这影响了肌动球蛋白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类PSE肌动球蛋白凝胶特性变差。4.高强度超声波处理改善类PSE鸡肉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为了探究新颖的方法改善已经发生蛋白质变性的类PSE鸡肉蛋白质凝胶特性,研究应用高强度超声波处理对类PSE鸡肉糜样品(7.5%蛋白质和2%盐)的凝胶强度、保水性、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高强度超声波处理(750 W,频率20 kHz,振幅60%,0、3或6 min)增加类PSE鸡肉糜样品的凝胶强度,提高其保水性(P<0.05)。超声波处理改变了类PSE肉糜样品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的模式,增加粘弹性。超声波处理后类PSE肉糜样品加热形成的凝胶微观网状结构更加均一和紧密。SDS-PAGE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后类PSE肉糜样品的盐溶性蛋白质中肌球蛋白含量降低,这表明超声波处理并没有增加盐溶性蛋白质溶解性。高强度超声波处理显着增加类PSE肉糜样品的pH值,降低了粒度使体系均一,改变类PSE肉糜样品蛋白质二级结构,降低了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迭、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含量,因而高强度超声波处理可以改善类PSE鸡肉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4-01)

杨秋菊[10](2014)在《基于特征的蛋白质凝胶图像配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作为蛋白质组学的核心技术,对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蛋白质点的等电点和相对分子量的不同把蛋白质从一块凝胶上以点状的形式分离开来的所得到的图像就是双向凝胶电泳图像。因为一块凝胶上的蛋白质点的数量非常庞大,所以基于计算机的蛋白质凝胶图像分析对于蛋白质组学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凝胶图像的计算机分析主要由图像预处理、蛋白质点的检测和定量、凝胶匹配等组成,其中蛋白质的匹配是凝胶图像分析的重要内容。在得到双向凝胶电泳图像之后,首先根据蛋白质点在相应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对蛋白质点的结构和特征变换进行比照,找出差异蛋白质点;然后再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及环境检测提供数据基础。图像配准技术使得差异蛋白质点可以快速而准确的被提取出来,从而为蛋白质的分析提供了保证。本文以凝胶电泳图像蛋白点为研究对象,对凝胶图像的配准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凝胶图像蛋白质点配准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阐述了图像配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即图像变换的类型、图像配准的基本流程和图像配准的分类等相关知识。(2)研究了基于互信息的图像配准算法和基于Harris算子的图像配准算法。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基于互信息的图像配准算法可以实现自动配准,配准精度高。但是这种方法在计算互信息时需要所有的像素点都参与,而且每一次优化搜索都要计算一次互信息,所以这种方法的计算量比较大,配准速度慢。虽然基于Harris算子的图像配准算法实现简单,配准速度快,但是由于在特征点检测时所设定阈值的大小,容易发生丢失特征点信息或者出现伪特征点的现象。(3)结合基于互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和基于Harris算子的图像配准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对基于SURF特征的图像配准算法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配准速度,另一方面不会像基于Harris算子的图像配准算法那样出现伪特征点,提高了配准效率。但是由于基于SURF特征的图像配准算法在计算Hessian矩阵时得到的特征点的响应偏小,所以提取的特征点比较少,使得配准效率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改进的SURF算法在检测SURF的特征点时对近似的Hessian矩阵行列式做了加权处理,在增加匹配点对数的同时减少了误匹配点。基于SURF特征的图像配准算法在特征点匹配是用欧氏距离作为相似度量,计算量大,配准速度慢。改进后的SURF算法,在特征点匹配时,用曼哈顿距离代替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来计算两个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配准的复杂度,提高了配准速度。同时对曼哈顿距离进行加权处理,确保了配准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蛋白质凝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山药水溶性蛋白质(Yam Soluble Protein,YSP)的凝胶特性,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山药中的水溶性蛋白质,利用流变仪和质构仪研究了YSP浓度、p H和NaCl浓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结果和其中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YSP的最小凝胶浓度为8%;动态流变学的结果表明,随着YSP浓度增大,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显着增大(p <0.05),表现出更优越的粘弹性,另外,蛋白质凝胶的硬度和持水性也增大;在p H=9时,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硬度达到最大;当NaCl浓度超过0.05 mol/L时,凝胶的硬度降低。本研究结果有助于YSP在食品工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质凝胶论文参考文献

[1].代晓凝,刘丽莉,陈珂,李媛媛,郝威铭.不同干燥方式对蛋清粉蛋白质凝胶特性及结构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2].高琦,于昊蕊,陈佳男,王晓文,张俊伟.山药水溶性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

[3].周绪霞,陈红,陈婷,吕飞,顾赛麒.脂质对食品中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核农学报.2018

[4].邵瑶瑶,赵燕,徐明生,徐丽兰,汪雄.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凝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7

[5].李哲,管伟江,吕超.蛋白质凝胶电泳的实时可视化[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2016

[6].李春红.叁种真菌类中药材的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D].重庆大学.2016

[7].龙门,宋野,杜庆飞,周頔,蔡华珍.鸡蛋松花蛋腌制中蛋白质凝胶特性及颜色变化[J].食品科学.2016

[8].骆卢佳,陈凌,小川广男.鱼肉蛋白质凝胶结构的保水机制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

[9].李可.类PSE鸡胸肉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10].杨秋菊.基于特征的蛋白质凝胶图像配准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标签:;  ;  ;  ;  

蛋白质凝胶论文-代晓凝,刘丽莉,陈珂,李媛媛,郝威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