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观论文-陈斯娜

社会主义和谐观论文-陈斯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主义和谐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观论文文献综述

陈斯娜[1](2019)在《高校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化,整个社会对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新一轮高校法治教育取得实效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然而,近几年随着国际社会的复杂多变、网络世界的消极诱惑、西方文化的侵蚀浸染,贫困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心理健康程度参差不齐,特别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的犯罪率呈现上升态势,高校贫困生犯罪问题令人担忧。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先进思想、精神、文化队伍的创造主体,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扶贫须扶智""脱贫须治愚",加强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传播与版权》期刊2019年09期)

张文斌[2](2019)在《民法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民法理念,分析了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民法理念视域下,和谐社会的构建形式,希望以下内容的论述可以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早日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6期)

林伟红[3](2019)在《“和合”思想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立统一的"和合"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关键方针,同时是传统哲学提倡的意识主流。统一战线自建立以来,其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原则,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把凝聚力量、争取人心作为自身的关键任务。实际上"和合"思想,是一种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其本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极大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项娟[4](2019)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培养怎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必须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必须长期坚持开展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大学生全面成才,有效的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中,实现"两个百年"计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尹晶晶[5](2019)在《在改革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重要的内容,随着劳动合同的签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确定了一定的关系。在改革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至关重要。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共同努力,双方应从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用人层面、诚信层面、创新层面等构建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加强对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实现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本文来源于《新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周欣[6](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对其进行研究及梳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谐思想的内涵,有利于我们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7期)

潘宏建[7](2019)在《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下的初中语文德育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引领方向,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德育教学实践。(本文来源于《启迪与智慧(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占美珍[8](2019)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及社会发展需求,还要协调人们社会活动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如此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若想从根本上推进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针对和谐社会法律机制进行完善,使法律机制能够对人们形成约束,进而使我国社会能够朝向和谐稳定方向发展。本文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9年09期)

姚敏[9](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家庭,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借鉴中国传统优秀家庭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并与当下社会现状相结合,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原则,产生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庭规范,以此唤醒人们对家庭理想状态的渴望,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由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结合成的最小的生活共同体。婚姻的缔结、家庭的建立不全然是既定事实的研究,更是价值观的研究,不能忽略人们对家庭的需要与渴望。本文以此为和谐家庭研究的起点,分别从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与价值理想的角度对和谐家庭展开分析。家庭是个集体,集体主义为和谐家庭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原则,和谐家庭的价值规范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具体化,对夫妻关系、老人孩子、家庭消费观念及亲属邻里关系确立了相应的价值规范,即夫妻有爱、尊老爱幼、克勤克俭和守望相助。基于原则和规范,人们对于家庭的状态一定有一个设想,且这个设想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不但有实现的可能而且合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从集体主义原则出发,通过具体的价值规范实施,最终实现家庭的价值理想,即和谐。此时的和谐家庭是个人全面发展,家庭成员关系融洽,个人与家庭辩证统一,家庭和睦持久及拥有良好家风家教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和谐家庭才是真正应该追求的和谐家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研究关系千千万万个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家庭和谐,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本文来源于《兰州财经大学》期刊2019-05-01)

马晓燕[10](2019)在《一部从风险社会视角透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力作——评《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于我国进入激烈社会转型时期的宏伟时代背景,对《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一书进行客观评价,认为该书研究视角新颖、研究视野比较开阔、对策具有现实针对性,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5期)

社会主义和谐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立足于民法理念,分析了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民法理念视域下,和谐社会的构建形式,希望以下内容的论述可以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早日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主义和谐观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斯娜.高校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的意义[J].传播与版权.2019

[2].张文斌.民法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探讨[J].法制博览.2019

[3].林伟红.“和合”思想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4].项娟.立德树人理念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

[5].尹晶晶.在改革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J].新经济.2019

[6].周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的研究[J].时代报告.2019

[7].潘宏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下的初中语文德育教学实践[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

[8].占美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青春岁月.2019

[9].姚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9

[10].马晓燕.一部从风险社会视角透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力作——评《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

标签:;  ;  ;  

社会主义和谐观论文-陈斯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