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病经方运用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蒋姗,李云,郭杰,刘晓谦,王悦,樊佳,闫利华,王智民[1](2022)在《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论》,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全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之功。该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为明确吴茱萸汤的"病-症-方-药"内在关系及其现代临床适应症、临床参考用量提供依据。全文以"吴茱萸汤"为关键词,搜集了2000~2020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出现的253例完整病例,涉及中药处方292首。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病案数据库,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主证范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辨证特点、发病规律、用药规律等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呕吐、泄泻、痛经、恶阻等病证;症状以"虚、寒、逆"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神疲乏力、手足厥冷、纳差、面色晦暗、眩晕、恶风寒、腹痛、大便溏泄、腹胀、寐差及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等;发病主要集中在女性及中年人群;用药大多随症加减,原方药物剂量以吴茱萸6~15 g,生姜10~15 g,党参10~15 g或人参9~12 g,大枣4~6枚为常见,加味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半夏、白术、茯苓、甘草、川芎等。
张思琪[2](2021)在《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用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着,被誉为“方书之祖”,其中的用药特点为:用药精少,药专力宏,书中的方药也被称为“经方”,几千年来一直被应用于中医临床。《石室秘录》是清代医家陈士铎所着的以治法为纲的一部医书,记载了诸多方剂及具体的药物用量,书中应用多种大剂量药物进行治疗,展现了其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体现了陈士铎独特的药物用量特点;其中记载的诸多疾病在现代社会仍然普遍存在,其用药剂量对现代临床治疗与之相同甚至相类似的疾病依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并且《石室秘录》中经常出现《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陈氏也常常托张仲景之名来阐释药物作用及治则治法,两书所用到的药物重合度比较高。而经方常用50味药物的用量规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张仲景的临床用药经验,因此可以将两者的用药规律进行对比,进而研究分析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用药特点。目的①通过比较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与《伤寒杂病论》、《药典》(2020年版)中的用量,并对药物进行分类,以了解不同时期剂量之间的差异性,完善药物用量理论相关的研究,为现代临床制定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剂量提供依据;②通过一系列数据了解到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的药物用量,这对临床中医师学习陈士铎的用药治病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拓宽治疗思路;③通过对《石室秘录》中大剂量应用的药物进行整理,以说明《伤寒杂病论》中大剂量药物使用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助于现代临床突破小剂量的桎梏,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①采用人工检索的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石室秘录》中出现的经方常用50味药物的剂量录入Excel表格并建立数据库;②只录入汤剂,丸、散、膏、丹等剂型概不录入;③数据处理:用SAS8.2统计软件统计其频次、常用量、平均用量、剂量区间、常用剂量范围等;④数据统计完成后进行分析,将《石室秘录》中的用量分别与《伤寒杂病论》、2020年版《药典》进行对比。结果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与《伤寒杂病论》中的比较:①从常用量看,除猪苓在《石室秘录》中的常用量略大于《伤寒杂病论》外,其余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常用量均小于《伤寒杂病论》。②从平均剂量看,除当归、黄芪这两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平均用量大于《伤寒杂病论》外,其余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用量均小于《伤寒杂病论》。③从剂量分布区间看,两者的剂量分布区间完全没有重合区域的药物有9味,并且这9味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剂量分布区间均大于其在《石室秘录》中的剂量分布区间。大多数药物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剂量分布区间大于《石室秘录》。④从常用剂量范围看,所有药物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常用剂量范围的下限值均大于《石室秘录》,另外,除黄芪的常用剂量范围的上限值在《石室秘录》大于《伤寒杂病论》,其余药物的常用剂量范围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上限值均大于在《石室秘录》中的上限值。大多数药物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常用剂量范围大于其在《石室秘录》中的常用剂量范围。经方常用50味药物的常用剂量范围在《石室秘录》与《药典》中的比较:从剂量范围差值来看,有19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剂量范围差值大于《药典》,其中差值最大的药物为黄芪。有9味药物在《药典》中剂量范围超过其在《石室秘录》中的剂量范围,其中剂量范围差值最大的为石膏,两者的剂量范围相差18.9g;另有8味药物的剂量范围差值在《石室秘录》与在《药典》中的剂量范围差值相近。并且大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范围在《石室秘录》与在《药典》中均有重合,且重合部分相对较大,只有细辛的常用剂量范围在两者中完全没有重合,并且二前者剂量范围为后者的9~11倍。从药物的分类来看,比较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与《伤寒杂病论》中的剂量,结果显示《石室秘录》中剂量大于《伤寒杂病论》剂量的药物最多的为补虚药,为7味,《伤寒杂病论》中剂量大于《石室秘录》剂量的药物最多的为解表药,为8味;《石室秘录》中剂量大于《药典》剂量的药物最多的为补虚药,为7味,《药典》中剂量大于《石室秘录》剂量的药物最多的为清热药,有7味。大剂量应用的药物有金银花、熟地、白术、石膏、人参、细辛等,且这些药物的最大剂量值均在100g以上,金银花治疗疮疡时用至10两(373g),熟地治疗肾水亏耗时用1斤(596.8g),白术发挥其健脾祛湿、利腰脐作用时用至半斤(298.4g),石膏清阳明火热时用至半斤,人参发挥其补元气、回阳救逆作用时用至5两(186.5g),细辛为有毒药物,治疗头痛经久不愈则用至一两(37.3g)。结论通过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与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常用量、平均用量、剂量分布区间以及常用剂量范围的比较可以发现,大部分药物在《伤寒杂病论》中的用量要显着高于其在《石室秘录》中的用量,其中解表类药大于《石室秘录》中剂量的药物最多,而《石室秘录》中补虚类药大于《伤寒杂病论》中剂量的药物最多。通过对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常用量范围与在2020年版《药典》中比较,发现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用量与《药典》中规定的剂量比较接近,其中补虚药的剂量在《石室秘录》大于在《药典》中的药物最多,清热药的剂量在《药典》中大于在《石室秘录》中的药物最多。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治疗重病、久病、危急症及疑难杂症时善于应用大剂量药物,这与张仲景“大剂量”的用药特点有相似之处,提示张仲景大剂量用药有其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丰富了临床用量理论,有助于中医临床突破小剂量的桎梏,从而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窦豆[3](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李佳忻[4](2021)在《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探究《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经方,并检索、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所包含的中药和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其用药规律,并且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经方防己黄芪汤治疗淋巴水肿,为临床的治疗应用和药物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材料与方法:1.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以“肿瘤、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癌”分别和“淋巴水肿、水肿”为关键词,并在检索结果里以“经方”为主题词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文献。除去重复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的纳入文章。总结出用于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经方。2.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以“肿瘤、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癌”分别和“淋巴水肿、水肿”为关键词,并在检索结果里以“中医”“方剂”“中药”为主题词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文献。除去重复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的纳入文章。对照《中药学》以及《中国药典》规范中药名称,使其标准统一化。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Microsoft Excel2013中,统计出各味中药的使用频数,筛选出核心药物并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3.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找到防己黄芪汤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构建药物靶蛋白与疾病靶蛋白(PPI),然后进行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总结出桂枝类方,黄芪类方,柴胡类方和附子类方,四大类方。其中,桂枝类方中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类方中可用柴苓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逍遥散。黄芪类方中可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附子类方中用真武汤,用于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2.文献总体结果,共搜集1371篇文献,剔除重复的和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共有109篇文献。共收集方剂114首,整理出中药189味,共有41味药在此次统计中出现的频次≥10次,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当归、茯苓、川芎、桑枝、桂枝、白术、泽泻、桃仁、赤芍。核心药对有黄芪-桑枝,黄芪-当归,桃仁-红花等,核心角药有黄芪-桃仁-红花、川芎-桃仁-红花等,四味药物组成的核心药物有桃仁-川芎-赤芍-红花等,这些核心药物配伍可包含的经典方剂有防己黄芪汤、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柴胡龙骨牡蛎汤、防己茯苓汤等。3.防己黄芪汤中活性成分得到黄芪20个、防己3个、白术7个、生姜5个、大枣29个、甘草92个,删除重复的活性成分,保留142个。淋巴水肿的靶点拥有1303个,防己黄芪汤与淋巴水肿相交的靶点64个。构建防己黄芪汤治疗淋巴水肿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得到共有181个节点和1098条边,包括1个疾病结点,6个药物结点,110个活性成分节点,64个靶点结点,Degree中位数为6,通过筛选,核心活性成分为MOL000098(槲皮素)、MOL000422(山奈酚)、MOL000497(甘草酮)、MOL002773(β-胡萝卜素)、MOL004328(柚皮素)、MOL000358(β-谷甾醇)。GO生物富集分析共得到GO条目2317个,其中涉及到生物过程2167个,细胞组分有66个,分子功能包括83个。主要参与的生物功能有蛋白连接、基因转入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分析到通路46条,其中包括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PD-1检测点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1.总结了桂枝类、柴胡类、黄芪类和附子类,四大类经方。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体质或出现的类方方证进行治疗。淋巴水肿兼见脾阳虚证可选用桂枝类方,兼见肝郁气滞可选用柴胡类方,兼见脾气虚可选用黄芪类方,淋巴水肿兼见脾肾阳虚型可选用附子类方进行治疗,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辨症施治选择类方中的具体方剂。桂枝类方中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类方中可用柴苓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逍遥散。黄芪类方中可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附子类方中用真武汤。2.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到的最多的中药是黄芪,通过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物配伍可组成的经典方剂包含防己黄芪汤、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柴胡龙骨牡蛎汤、防己茯苓汤等。3.基于网络药理学,得到防己黄芪汤中防治肿瘤术后和(或)淋巴水肿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甘草酮、β-胡萝卜素、柚皮素、β-谷甾醇。主要参与蛋白连接与基因转入等生物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分析到通路46条,其中包括MAPK信号通路、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PD-1检测点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
古育慈(KuYu-Tzu)[5](2021)在《基于属性偏序原理的六经辨治皮肤病临床探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伤寒论》是一本融合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中医临床着作,其辨治体系为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不独专于辨治外感六淫,对临床的疑难病症亦有重大指导意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敏教授崇尚中医经典,喜以六经辨治临床常见疑难病症,在遣方用药上喜用经方,并且不拘于原方,擅长对其进行加减运用,尤其是在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治疗上,效果显着。因此本课题基于数学属性偏序原理的知识发现方法,对刘敏教授辨治皮肤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收集、分析和总结,以期推广刘敏教授六经辨治皮肤病的经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是将文献研究与临床病历分析相结合的回顾性研究方法,首先,收集与六经辨证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六经辨证的发展源流,探讨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运用,尤其是以六经辨证为辨证方法治疗皮肤病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通过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敏教授门诊与皮肤病相关的病历信息及处方用药,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数据录入,建立相关数据库,提取方药症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分析资料。第三部分,基于上述文献研究及回顾性研究内容,总结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相关规律,对分析资料所得的结果进行解读,总结归纳刘敏教授运用六经辨治皮肤病的经验。研究成果1.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的体征特点本研究收集的验案涵盖湿疹、痤疮、荨麻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在太阳证中皮肤瘙痒常与皮肤起疹、皮疹色红合并出现,也多见皮疹融合成团块、皮疹脱屑、皮肤糜烂或干燥、皮肤斑点、肤色丹红的症状,也会出现皮肤水疱、皮疹如刺等湿热或热盛症状;阳明证中表现多为皮肤丘疹,且常伴皮疹稠密;少阳证中大多表现为皮疹色红,且常伴皮肤起疹、皮疹瘙痒,还多见皮肤丘疹、皮疹融合成团块的症状;太阴证中最常见皮肤蚁行感,其次是皮肤丘疹、皮疹色红、皮疹瘙痒、皮疹稀疏的症状;少阴证中最常见皮肤丘疹,其次是皮疹色红,另外亦常见皮肤蚁行感、皮疹搔之不知痛痒的症状;厥阴证中多见皮肤蚁行感,且常伴皮肤起疹、皮疹瘙痒的症状。2.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的皮损部位特点皮肤病的皮损部位与经络循行基本一致,太阳证主要表现在四肢阳面、背部、肩部、腰臀部;阳明证主要表现在头部及面部;少阳证主要表现在面部、胁部、身体两侧少阳经脉循行之处;而三阴证中的皮损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四肢,太阴证主要表现在四肢阴面和面部;少阴证主要表现在下肢阴面、面部、胸部;厥阴证主要表现在阴部、大腿根部、面部。3.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寒、热、汗症状特点关于皮肤病伴随的寒、热、汗症状,在太阳证表现为典型的太阳病提纲证,多见恶寒、恶风,亦或有微热症状,少汗或多汗皆可出现;阳明证表现为汗多、但头汗出等热象;少阳证表现为恶寒、有汗、手足心热,其中火热内郁的手足心热仅在少阳证中出现;太阴证表现为腹部冷、恶寒、四肢清冷,且多伴自汗症状;少阴证表现为恶寒及四肢厥冷;厥阴证表现为五心烦热、腹部冷,反映了厥阴证寒热错杂的性质。4.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疼痛特点皮肤病伴随症状中较少伴随疼痛症状,若出现亦常与本经经络循行相一致,关于皮肤病的痒与痛的产生机制在文中亦有提及,因其在大脑皮层的兴奋区有重叠,因此发现疼痛症状易与皮损部位和经络循行相一致。5.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饮食、口味特点皮肤病在六经辨治中多见口干、口渴引饮的症状,反映皮肤病与体内津液的耗损有关联,其中阳证多表现为渴喜冷饮,阴证多表现为渴喜热饮,另外少阳证有典型的口苦症状。6.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精神、情志及睡眠特点在皮肤病的六经辨治中多伴睡眠问题,太阳证除有失眠外,还有睡中易醒的症状;阳明证多有心情烦躁,另有睡中流涎的症状;少阳证的情志症状最多,除心烦外,还有焦虑、喜叹气、性急、易怒的症状,睡眠中常伴多梦;三阴证多有夜间醒后难继的症状,另外少阴证常伴神疲,厥阴证常伴多梦、易惊。7.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全身不适症状六经辨治皮肤病最多出现的不适症状为身体困倦,除因受岭南地区气候多湿的影响外,还与皮肤病患者体内津液耗损及水分代谢失调有关。其他方面,少阳证多伴头晕,太阴证多伴腹胀和下肢沉重,少阴证多伴腰酸,厥阴证多伴心悸怔忡、胸部胀闷。8.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五官不适症状在皮肤病的六经辨治中少伴五官症状,仅以少阳证多见,以咽部堵塞感为多见,其次为咽干,咽干症状为少阳病提纲症之一。9.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声音、气味症状特点在皮肤病的六经辨治中伴随的声音、气味症状,在太阳证多伴咳嗽、气喘息粗,阳明证多伴口气臭、矢气多,太阴证多伴嗳气、矢气多,即太阳证多伴呼吸道症状,而阳明证及太阴证多伴胃肠道症状。10.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二便特点在皮肤病伴随的二便症状中,大便异常较多见,小便异常相对少见,其中在太阳证及少阳证伴随的二便异常症状较多。太阳证多伴大便时结时稀或干燥、小便多黄;阳明证多伴大便干燥或腹泻等阳明热盛、湿热内蕴的症状;少阳证多伴大便时结时稀、小便黄;太阴证、少阴证多伴大便溏薄,太阴证多伴小便起泡,少阴症多伴尿多、夜尿多;厥阴证多伴大便时结时稀。11.关于六经辨治中皮肤病伴随的女性症状本研究所收集的病案中暂未发现伴随的男性症状,只有在少阳证和少阴证中有伴随妇科症状,经血夹块和经行腹痛较常见,少阴证还多伴经行腰酸,其次是经前乳胀、月经量少、经血色淡;少阳证最常见的症状是经血夹块,其次多伴经行腹痛、经色暗红、经前乳胀,另外少阳证带下症亦较多。12.关于六经辨治皮肤病刘敏教授常用的方剂与中药太阳证常用的中药是桂枝、炙甘草、大枣、赤芍、苦杏仁、麻黄,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其中桂枝常与炙甘草、大枣、赤芍合用组成桂枝类方,也常与炙甘草、大枣、赤芍、苦杏仁、麻黄合用组成麻黄类方治疗皮肤病。阳明证常用的中药是炙甘草、黄芩、黄连、葛根、赤芍、丹皮、茯苓,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以上药物常组成葛根芩连汤类方治疗皮肤病。少阳证常用的中药是柴胡、黄芩、炙甘草、大枣、桂枝、赤芍、红参,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常以赤芍、桂枝、大枣、柴胡、黄芩、法半夏、红参和(或)党参组成柴胡类加减方治疗皮肤病。太阴证常用的中药是干姜、炙甘草、附子,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附子常与干姜、炙甘草、红参、白术合用组成附子理中汤加减方治疗皮肤病。少阴证常用的中药是红参、赤芍、龙骨、牡蛎、茯苓、附子,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附子常与牡蛎、龙骨、干姜合用,也常与茯苓、赤芍、红参、黄芪合用组成茯苓四逆汤加减方、真武汤加减方治疗皮肤病。厥阴证常用的中药是干姜、黄连、黄柏、乌梅、党参、花椒、附子、细辛,数学属性偏序原理反映黄柏常与干姜、附子、细辛、黄连、当归、党参、花椒合用组成乌梅汤加减方治疗皮肤病。结论太阳证常见皮肤病体征有皮疹瘙痒合并皮肤起疹、皮疹色红,皮损部位常与太阳经脉循行一致,典型症状表现为太阳病提纲证,伴随症状有口干、口渴、渴喜冷饮、失眠、呼吸道症状,核心病机为营卫不和,常用方剂为桂枝类方治疗。阳明证常见皮肤体征有皮肤丘疹并伴皮疹稠密,皮损部位常见于头面部,典型症状有腹痛、大便干燥或腹泻、完谷不化、矢气多、口气臭,伴随症状有汗多、但头汗出、口渴引饮、心烦、失眠、睡中流涎,核心病机为阳明热盛、湿热内蕴,常用方剂为葛根芩连汤方加减治疗。少阳证常见皮肤体征有皮疹色红、皮肤起疹、皮疹瘙痒合并出现,皮损部位常为身体两侧少阳经脉所循行之处,典型症状有口苦、咽干、咽喉堵塞感、头晕、视物模糊、恶心,伴随症状有少腹疼痛、偏头痛、胁痛、心烦、焦虑、性急、易怒、经血色暗、经血夹块、经行腹痛、经前乳胀、带下症状,核心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常用方剂为柴胡类方加减。太阴证常见的皮肤体征是皮肤蚁行感,皮损部位主要在四肢阴面、面部,典型症状有恶寒、四肢冷、腹部冷、腹痛、腹胀、嗳气、矢气多、大便溏薄,伴随症状有下肢沉重、口干、渴喜热饮、自汗、汗多,核心病机为脾虚寒湿,常以附子理中汤方加减治疗。少阴证常见皮肤体征有皮肤丘疹、皮疹色红、皮肤蚁行感、皮疹搔之不知痛痒,皮损部位分布在面部、下肢、全身、胸部,典型症状有恶寒、四肢冷、神疲、身体困倦,伴随症状有腰酸、腰痛、尿多、夜尿多、经行腰酸、月经量少、经血色淡,核心病机为心肾阳虚,常以真武汤方加减治疗。厥阴证常见皮肤体征为皮肤蚁行感、皮疹瘙痒、皮肤起疹,皮损部位常见于阴部、大腿根部、面部,典型症状有五心烦热、心忡、胸部胀闷、腹部冷,伴随症状有腹痛、汗多、舌痛、失眠、夜间醒后难继、多梦、易惊,核心病机为寒热错杂,常以乌梅丸加减治疗。通过以上归纳的皮肤病六经辨治要点,可以发现部分症状中有明显三阳、三阴证的区别,所以诊断皮肤病,应该先别阴阳,再定六经,再依症状排查,其中皮损部位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最终确认皮肤病的六经分型。刘敏教授辨治皮肤病,首先辨别六经分型,而后选用该经方药,继而随症加减。在临床运用中,经方合用亦较常见,刘敏教授在治疗皮肤病时常以柴胡桂枝汤方加减,也常以经方与时方合用,如常以附子类方、真武汤方合封髓丹,理中汤类合益气聪明汤等。另外,治疗皮肤病时也注重调血,常使用四物汤类加减,比如四物汤、当归饮子、桃红四物汤,或者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比如丹参、三棱、莪术等。还常佐以祛风止痒药,比如荆芥穗、防风等。刘敏教授在皮肤病治疗中亦关注睡眠问题,处以安神宁心之药,比如加入酸枣仁、龙骨、牡蛎等。最后总结刘敏教授在治疗皮肤中使用的经方类方,其中最常用的是桂枝类方、麻黄类方、柴胡类方以及附子类方。以上总结了刘敏教授六经辨治皮肤病的临床思路及组方用药特点,有利于推广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便于中医学子学习领悟如何以六经辨治皮肤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皮肤病的临床治疗。
李令康[6](2020)在《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心医学,即心理心脏病学(psychocardiacology),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的深层联系,也包括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联。基于中医学“形神一体”的观念,以及“心主血脉”、“心藏神”的藏象理论,所谓“双心”本是一个整体,中医一直在实践着“双心”同治。近年来,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开展了一定的临床实践和理论阐释工作。目前中医对双心疾病病机主要有营卫不和、肝失疏泄、五脏互损几种认识,治疗上以脏腑辨证为主,但尚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本研究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为运用经方治疗双心疾病开拓思路,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研究第一部分论述了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第二部分对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进行系统梳理,整理出心神病症伴发心胸病症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分析其证候规律和病机特点。第三部分是对《伤寒杂病论》中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对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常见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从中筛选出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在讨论部分,着重总结和提炼双心疾病的病机和证治规律。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有:胸中窒,烦;胸满,默默,心烦;胸满,烦惊,谵语;悸;烦,悸;惊,悸;心痛,烦;胸中痛,喜太息。2.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甘草汤证、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四逆散证。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汤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当归四逆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人参汤/理中丸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半夏厚朴汤证、黄连阿胶汤证、乌梅丸证、桂枝茯苓丸证。3.双心疾病是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常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方面的反映,发病过程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其病机可归纳为四类:(1)营卫不和,心气受损;(2)枢机不利,气滞心胸;(3)本经自病,心君受邪;(4)痰瘀内阻,使道不通。4.治法上,双心疾病初期注重调和营卫;发展期注重解郁疏机,顾护中焦;深入期一方面注重扶助真阳,交通心肾;另一方面扶正驱邪,利水、活血、化痰以恢复使道、经脉之通畅。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次系统梳理《伤寒杂病论》中双心疾病相关病症、方证,阐明了证候特征与证治规律。首次系统挖掘现代临床运用《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为运用经方治疗本病开拓了思路。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研究双心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中医病机演变,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钟岢屹[7](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束永康[8](2020)在《基于王孟英《舌辨》与经方医案为考察中心的望舌辨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目的通过普查盛增秀主编的《王孟英医学全书》,撷取其经方医案,运用计算机软件录入年份、病、症(舌)、证、方、出处等要素,并剖析王孟英舌诊着作《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想,着力探究王孟英“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症(舌)—一方(经方)对应关系”的望舌辨证思想,以及王孟英的经方运用特色,梳理其临床思辨特点,弥补原始经方舌诊缺如之憾。二、研究方法(一)文献普查法:本课题运用查阅文献资料的传统研究方法,以王孟英《舌辨》中王氏对舌诊的相关论述及王氏经方医案为研究对象,撷取王氏医案中灵活运用仲景理法及经方的医案,统计分析其舌象,并揭示《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维,深入研究王孟英运用经方的临床思路与诊治特色。(二)文献计量法:全面研读文献,纳入标准为王孟英医案中含有经方药物的医案先归纳整理,再筛选其中含有经方所有药物及君臣药物的医案,以此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三)中医理论分析法:结合中医传统诊断、辨证理论,阐明王孟英望舌辨证思想。(四)整体探讨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王氏医案着述体例与舌诊思想的形成过程,结合经方医案个案研究,探究王孟英辨证思维。(五)比较研究法:比较《舌辨》中王氏记载舌象的论述与王孟英经方医案望舌辨证运用情况,相互印证王孟英望舌辨证的思想,力求揭示王孟英望舌辨证在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三、研究内容本课题是中医文献整理与中医临床交汇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经方主要指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王孟英的经方医案主要见于《回春录》《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乘桴医影》(以下简称“王氏医案5种”)之中,其中使用经方加减之案达350案。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王孟英医案着述体例及特点展开王孟英医案编年体体例着述特点的论述,细读王孟英医案所用措辞,对病机分析的词句,观察患者病情描述过程,着重研究王氏经方医案舌象的描述,对照患者信息,撷取同一患者、同一家族经方案例互参,进一步发掘王孟英医案中患者信息提供的临床价值。(二)经方医案中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及“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注重舌诊既是王孟英诊治疾病的特色,又是王氏医学理论与临床技能臻于完善的重要体现。鉴于王氏医案编年体例,拟探索王孟英运用舌诊的动态变化规律,拟借助图表与统计舌诊频次,总结王氏望舌辨证思想,发现王孟英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在医案中体现更多望舌辨证的诊断特色。类方是对同一类型经方的总称,如石膏类方包括了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竹皮大丸。重点选取王孟英运用石膏类方、栀子类方、半夏类方、芩连类方、白头翁汤、苇茎汤等含有舌象记载的经方医案,梳理疾病、证型、舌象、经方之间的联系,主要研究疟疾病、痢疾病、咳嗽病、胃痞病、感冒病“病——症(舌)——证——方思维模式”。然后侧重通过对绛(红)舌、黄苔、黑舌(苔)、白苔、苔厚、苔腻等舌的临床意义探讨,论证“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选取王孟英舌诊纠误经方医案,通过望舌辨证纠误,以充实《伤寒论》经方体系的纠误指征。(三)王孟英《舌辨》的文献学考查本部分着重对王孟英《舌辨》一书进行文献学研究,从《舌辨》蒋光煦跋中得知蒋光煦于王家村宗祠发现该书稿抄本,并未能将《舌辨》刊入《别下斋丛书》中,盛增秀《王孟英医学全书》在校注说明文中提到该书署王士雄撰,近人吴克潜注,于1926年出版。盛增秀认为《舌辨》一书中内容摘录历代舌诊有关着述内容而较少新意,故未将《舌辨》纳入《王孟英医学全书》。本课题研究的对象《舌辨》版本为1926年上海大众书局发行的吴克潜增注本《舌辨》,对《舌辨》版本、成书背景、发行人、增注者进行史料调查,体现《舌辨》的文献学价值。(四)《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想《舌辨》为王孟英的舌诊专着,由该书王氏序文中可知其内容多辑录历代舌诊专着的论述,该书舌象论述内容主要分为9个篇章,分别论述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灰色舌、红色舌、紫色舌、微酱色舌苔、蓝色舌苔、妊娠伤寒舌这9种舌象。王孟英的舌诊思想主要体现在书中的序言部分以及每章的总论部分,该书序文部分主要突出了王孟英运用舌诊弥补先贤较少望舌辨证选方的临床诊断思想,并通过阐述足阳明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阳明无不系于舌的理论,以揭示舌诊为临证之必要,引用王孟英对阳明病的观点,并加以论述,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舌辨》中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红色舌、微酱色舌苔总论部分,可逐渐深入了解王孟英“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五)王孟英运用经方的临床特色选取王孟英石膏类经方、栀子类经方、半夏类、黄连类经方医案对该4类经方的运用特色及其“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进行剖析。四、成果(一)编制了王孟英经方医案信息表(见附录)、《回春录》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仁术志》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王氏医案三编》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归砚录》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乘桴医影》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二)辑录王孟英经方医案共计350案,其中《回春录》49案、《仁术志》150案、《王氏医案三编》81案、《归砚录》52案、《乘桴医影》18案。(三)辑录王孟英经方医案中含有舌象的医案154案,发现在各医案集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日臻完善。《回春录》5例,占比10.20%;《仁术志》74例,占比49.33%;《王氏医案三编》44例,占比54.32%;《归砚录》20例,占比38.46%;《乘桴医影》11例,占比61.11%。(四)疟疾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疟疾病——绛红舌——热盛津伤证——石膏类方”、“疟疾病——黄苔舌——暑热证——石膏类方”、“疟疾病——腻苔舌——痰气交阻证——半夏类方”、“疟疾病——黑苔舌(干)——阳明证——石膏类方、栀子类方、黄连类方”、“疟疾病—一黑苔舌(滑)——元阳亏虚证——附子类方”;痢疾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痢疾病——绛红舌、黄苔舌——火热伤阴证——白头翁汤”、“痢疾病——腻苔舌——湿热阻滞证——白头翁汤”、“痢疾病——黄苔舌——湿热阻胃证——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橘皮竹茹汤”、“痢疾病——白苔舌——气虚湿阻证、痰热证——橘皮竹茹汤”;咳嗽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咳嗽病——黄苔舌——阳明证——石膏类方”、“咳嗽病——黄腻苔舌——痰热壅肺证——苇茎汤”、“咳嗽病——绛红舌——心胃郁热证——白虎汤”、“咳嗽病——绛红舌(无苔)——阴虚阳亢证——甘麦大枣汤”、“咳嗽病——腻苔舌——痰湿蕴肺证——半夏类方、橘皮竹茹汤、苇茎汤”、“咳嗽病——白苔舌——暑湿证——石膏类方加竹茹”;胃痞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胃痞病—一绛红舌——暑热证——白虎汤”、“胃痞病——腻苔舌——痰气交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胃痞病——腻苔舌——痰气交阻证——半夏厚朴汤”、“胃痞病——腻苔舌——痰热证——小陷胸汤”、“胃痞病——黄苔舌——痰热证——橘皮竹茹汤”;感冒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感冒病——黑苔舌——火热伤阴证——百合类方、栀子类方、竹皮大丸”、“感冒病——黄苔舌——阳明证——石膏类方”、“感冒病——绛红舌——火毒证——黄连类方、栀子类方”、“感冒病——腻苔舌——痰湿蕴肺证——半夏类方”、“感冒病——腻苔舌——痰食互结证——枳实栀子豉汤”;(五)“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绛舌、黑苔舌—一百合类方”、“腻苔舌——半夏类方”、“绛舌、黑苔舌——栀子类方”、“绛舌、黄苔舌——黄连类方”、“绛舌、黄苔舌——石膏类方”、“黄苔舌、白苔舌——橘皮竹茹汤”;(六)王孟英善于运用石膏类方清暑治疟;使用半夏类方化裁,豁痰开胸,透热以外达;运用栀子类方条畅气机;黄连类方清利湿热,清心安神;(七)“病——症(舌)——证——方思维模式”是王孟英望舌辨证思想的集中体现,该思维模式有助于经方使用的精准化、标准化,避免固化经方的临床使用方法,为临床活用经方提供一个新思路;(八)对照《舌辨》与王孟英经方医案中舌诊运用情况,发现《舌辨》中舌诊的理论分析与经方医案舌诊的实践运用具有对应关系;从王孟英经方医案的舌诊运用情况来分析得出“症(舌)——方(经方)”对应联系;(九)注重王孟英医案中患者信息,研究同一病人多个病案与同一家族病人病案,突出诊治疾病要关注体质与家族疾病谱、家族遗传倾向的重要性;(十)1926年上海大众书局发行出版的吴克潜增注本《舌辨》具有较大文献价值,以浙江着名藏书家蒋光煦存本为底本编辑出版,并由海宁名医吴克潜增注补遗,其发行人也在上海大众书局发行了多个出版物。(十一)探讨《舌辨》中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与红色舌舌对应的病证,得出王孟英认为白苔舌为寒郁皮毛,热气不得外泄,以及白舌亦有死证;黄苔舌未被论述于太阳、少阳经,但是可见于阳明火盛乘于土,主里热证;黑苔舌为危象舌象,预后较差;红色舌多为心胃之热,若伴积苔则为助热内蒸;微酱色舌苔为太阴食停胃腑之证。五、结论《舌辨》揭示了“症(舌)——方(经方)”的对应关系,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王孟英通过阐述足阳明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阳明无不系于舌的理论,彰显“舌最有凭,确是审证之第一要诀”的重要性。在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红色舌、微酱色舌苔总论中所论述的舌象机理,与王氏阳明病理论相贴切,具有王孟英个人学术特色。王孟英医案的编着体例为编年体体例,以时间推演方面来看,王孟英医案的先后时间顺序为:《回春录》——《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和《乘桴医影》,相应地越来越多医案记录舌象,在时间轴线方面看,王孟英医案逐渐凸显舌诊在医案中的指导作用。经方医案中疟疾、痢疾、咳嗽、胃痞病、感冒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体现了王孟英望舌辨证诊断学思想,这5个疾病的黄苔舌、白苔舌、绛红舌、黑苔舌、腻苔舌所对应的证型,是指导经方使用的客观指征。“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为“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的研究作了铺垫,有助于加深对王孟英望舌辨证思想的理解。王孟英经方医案体现了“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其中“绛红舌——黄连类方”,“黄苔舌——石膏类方”与《舌辨》的绛红舌主心火,黄苔舌主阳明胃火的论述相一致,印证了《舌辨》中望舌辨证的临床参考意义。医案5部中含有83个经方医案通过望舌辨证纠误,以充实《伤寒论》经方体系的纠误指征。
郭麒[9](2020)在《基于方证相关的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酸枣仁汤是医圣张仲景的着作《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失眠。酸枣仁汤流传后世,被历代医家所沿用。历代医家在运用酸枣仁汤治疗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发现,酸枣仁汤除了能够治疗失眠之外,还可以治疗其他临床各科的疾病。直至今日,酸枣仁汤仍然被运用于现代临床各科的疾病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揭示酸枣仁汤的方证规律。方法:本文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1.酸枣仁汤的文献研究,一共分为三个方面论述。第一,探究酸枣仁汤其方渊源,并对其相关条文进行简要分析;第二,酸枣仁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以历代医家及其文献中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该方证中用药、症状及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研究;第三,梳理历代医家对酸枣仁汤的衍化与发展。2.酸枣仁汤现代医案研究:以“酸枣仁汤”为主题词,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三大数据库,年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用Excel建立数据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酸枣仁汤的文献研究表明:酸枣仁汤的主要病位在肝,病机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失眠”、“烦躁”、“咽干口燥”。共整理出27首历代酸枣仁汤的衍化方,可知历代医家不仅在药味加减和组方配伍上对酸枣仁汤有诸多发展,而且还创制了丸、散、煎等剂型,衍化之方除治疗失眠、情志异常类疾病外,还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2.酸枣仁汤现代医案研究表明:Excel数据表共纳入101篇文献,共146例病案。经统计发现,现代临床应用中常见中医病名为:不寐、郁证、绝经前后诸证;西医病名:失眠症、围绝经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基本病机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临床多在原方基础上加味,多加白芍、当归、茯神三味药物。当代医家应用酸枣仁汤的基本指征是失眠、烦躁、咽干口燥、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医案统计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酸枣仁汤证的病位主要在肝,病机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其典型临床症状为不寐、烦躁、咽干口燥等症状。通过对现代医案的统计分析,发现酸枣仁汤的治疗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临床各科,其中以不寐使用最多。酸枣仁汤的主要临床运用指征为:失眠、烦躁、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脉弦细。酸枣仁汤的常用剂量为酸枣仁30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5g、甘草6g。
蒙传鹏[10](2020)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撰的成药药典,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探究《局方》一书的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情况,以期从方剂来源角度认识《局方》所载方剂、明确《局方》选方特色,并通过对《局方》中的经方应用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为当今中医临床工作者应用经方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以《局方》为研究对象,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①文献综述部分,对与《局方》相关的文献和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掌握近年来《局方》的研究进展;②方剂来源研究部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方剂来源研究的意义与分类进行论述,从而对本课题之方剂来源研究做出具体定位,并以彭怀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主要参考书,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研究以确定各方剂之来源;③经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从剂型服法、主治病证和经方加减方三个方面对《局方》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2)统计分析法: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分别将《局方》各卷方剂按方源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并将《局方》各卷之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局方》全书方剂来源情况表,据之分析《局方》选方特色,从而对《局方》一书产生新的认识。(3)对比分析法:将《局方》所载内容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关原文进行对比,并根据两者的异同点,分析、总结《局方》对经方的应用情况。结果:(1)现有的关于《局方》的研究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成书、版本、附录内容、病证、方药、成就与评价等多个方面,但与方剂来源相关的研究数据较少,并缺乏关于经方应用情况的系统研究;(2)《局方》所载788首方剂中,20首方剂之来源难以确定,23首方剂源自约19位古人,22首方剂源自13种已佚古籍,723首方剂源自32种现存古籍;(3)已知方剂来源为《局方》的方剂共512首,约占该书方剂总数的65%,且此类方剂在《局方》各卷(第九卷除外)中的占比均在一半以上;《局方》所载宋代方剂至少为669首,约占《局方》所载方剂总数的85%;《局方》中的经方共计28首,除《局方》本身外,仅次于源自《太平圣惠方》的方剂数目;(4)在经方的剂型服法方面,《局方》将汤剂类经方全部改用作煮散剂,每次服药量大多在12克(即宋代之三钱)左右;《局方》注明了各方剂的服药时间,如理中丸为“食前”服,小青龙汤为“食后”服,小半夏加茯苓汤为“空心”服,等等;(5)《局方》对经方主治病证的记载,体现了其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继承,这种继承总体上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局方》补充或扩展了经方的主治病证,总结了部分经方的功效及其所治病证的病因病机;(6)《局方》中的一些方剂可视为薯蓣丸、葛根汤、五苓散、甘姜苓术汤、麻黄汤等经方的加减方,这些方剂无疑是对经方的继承和发展。结论:(1)《局方》之方剂来源十分广泛,该书汇聚了宋代及宋之前的众多优秀方剂;从方剂传承的角度看,《局方》对方剂的创新远大于继承;从方剂产生时间来看,《局方》中的方剂大多产生于宋代;通过各方源之间的比较,可知《局方》相对重视经方。(2)《局方》将汤剂类经方改为煮散剂使用,不仅扩展了经方的应用形式,亦对当今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煮散剂具有疗效可靠、节约药材、方便快捷等优点,若能合理地使用煮散剂,将有利于解决中药材浪费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接受度。(3)《局方》在继承仲景原文的同时,亦补充或扩展了经方的主治病证,并记载了大量经方加减方,对当今中医临床应用经方极具参考价值。
二、杂病经方运用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病经方运用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收集 |
1.2 医案纳入标准 |
1.3 医案排除标准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病证分布规律 |
2.2 症状分布规律 |
2.3 舌、脉分布规律 |
2.4 吴茱萸汤证一般发病规律 |
2.4.1 依据不同人群的发病规律 |
2.4.2 依据主证的发病规律 |
2.5 吴茱萸汤一般用药规律 |
2.5.1 吴茱萸汤原方药物用药规律 |
2.5.1. 1 吴茱萸 |
2.5.1. 2 姜 |
2.5.1. 3 参 |
2.5.1. 4 大枣 |
2.5.2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配伍规律 |
2.5.3 吴茱萸汤服法规律 |
3 总结 |
(2)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用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陈士铎背景介绍 |
2 陈士铎着作介绍 |
3 陈士铎与傅青主 |
4 《石室秘录》的现代文献研究进展 |
4.1 学术思想 |
4.2 现代药理学研究部分 |
4.3 病证以及治疗方法 |
4.4 方剂及相关应用 |
4.5 治法及相关应用 |
4.6 其他 |
4.7 药物用量特点 |
5 经方常用50味药物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用量规律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3.2 录入方法 |
3.3 标准化及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50味药总论 |
4.2 统计结果概述 |
4.3 单味药各论 |
4.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石室秘录》大剂量用药举隅 |
1 金银花 |
2 熟地 |
3 白术 |
4 石膏 |
5 人参 |
6 细辛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张思琪个人简历 |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文献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内服中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方药规律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防己黄芪汤防治淋巴水肿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对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基于属性偏序原理的六经辨治皮肤病临床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六经辨治皮肤病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六经辨治文献研究概况 |
一、六经辨治之源流 |
二、六经辨治的扩展应用 |
第二节 六经辨治皮肤病文献研究概况 |
一、经方治疗皮肤病 |
二、六经论治皮肤病文献 |
三、六经分经论治皮肤病要点 |
第三节 数学属性偏序原理的研究概况 |
一、属性偏序原理的概念 |
二、属性偏序原理的应用 |
第二章 六经辨治皮肤病的临床病例研究 |
第一节 刘敏教授六经辨治皮肤病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刘敏教授六经辨治皮肤病的研究结果 |
一、纳入验案的临床数据频数统计分析 |
二、方剂频数分析 |
三、中药频数分析 |
四、刘敏教授治疗皮肤病的六经数学属性偏序结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刘敏教授六经辨治皮肤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
1.太阳证之皮肤病患者 |
2.阳明证之皮肤病患者 |
3.少阳证之皮肤病患者 |
4.太阴证之皮肤病患者 |
5.少阴证之皮肤病患者 |
6.厥阴证之皮肤病患者 |
病案赏析 |
第三章 讨论 |
一、讨论六经辨治皮肤病临床应用范围 |
二、关于六经辨治皮肤病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统计学检测证明 |
附件 |
(6)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双心疾病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双心”的认识 |
1.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临床特点 |
1.2 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 |
2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研究 |
2.1 《伤寒论》中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
2.2 《金匮要略》中心神病症与心胸病症 |
2.2.1 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
2.2.2 心神疾病 |
2.2.3 心胸疾病 |
2.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原文证候分析 |
2.3.1 胸中窒,烦 |
2.3.2 胸满,默默,心烦 |
2.3.3 胸满,烦惊,谵语 |
2.3.4 悸 |
2.3.5 烦,悸 |
2.3.6 惊,悸 |
2.3.7 心痛,烦 |
2.3.8 胸中痛,喜太息 |
3 基于《伤寒杂病论》原文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 |
3.1 桂枝甘草汤证 |
3.2 栀子豉汤证 |
3.3 小柴胡汤证 |
3.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3.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
3.6 小建中汤证 |
3.7 炙甘草汤证 |
4 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 |
4.1 桂枝汤证 |
4.2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
4.3 当归四逆汤证 |
4.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
4.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4.6 大柴胡汤证 |
4.7 柴胡桂枝汤证 |
4.8 人参汤/理中丸证 |
4.9 四逆汤证 |
4.10 真武汤证 |
4.11 四逆散证 |
4.12 半夏泻心汤证 |
4.13 半夏厚朴汤证 |
4.14 黄连阿胶汤证 |
4.15 乌梅丸证 |
4.16 桂枝茯苓丸证 |
讨论 |
1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的规律与特点 |
1.1 心神、心胸病症与六经病 |
1.2 心神、心胸病症与杂病 |
2 《伤寒杂病论》方在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领域应用规律 |
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
3.1 营卫不和,心气受损 |
3.1.1 营卫不和与心脏病证 |
3.1.2 营卫不和与心神病证 |
3.1.3 辨治絜要 |
3.2 枢机不利,气滞心胸 |
3.2.1 枢机不利与心脏病证 |
3.2.2 枢机不利与心神病证 |
3.2.3 气机郁滞与火热内郁 |
3.2.4 辨治絜要 |
3.3 本经自病,心君受邪 |
3.3.1 本经自病与心脏病证 |
3.3.2 本经自病与心神病证 |
3.3.3 辨治絜要 |
3.4 痰瘀内阻,使道不通 |
3.4.1 水饮 |
3.4.2 血瘀 |
3.4.3 痰饮 |
3.4.4 辨治絜要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伤寒论》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二 《伤寒论》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三 《金匮要略》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四 《金匮要略》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新加汤适应证 |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王孟英《舌辨》与经方医案为考察中心的望舌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王孟英舌诊运用思维及经方运用研究现状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王孟英舌诊运用思维相关研究 |
1.3.1 王孟英舌诊运用研究 |
1.3.2 王孟英望舌辨证思维研究 |
1.4 王孟英经方运用的研究 |
1.4.1 王孟英经方医案统计分析 |
1.4.2 王孟英运用经方的个案分析 |
1.4.3 王孟英临床特色研究 |
第二章 王孟英《舌辨》文献学考查 |
2.1 《舌辨》成书背景 |
2.2 《舌辨》版本 |
2.3 《舌辨》的发行人 |
2.4 《舌辨》的增注者 |
第三章 《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想 |
3.1 《舌辨》总论的望舌辨证思想 |
3.2 《舌辨》各篇的望舌辨证思想 |
3.2.1 白苔舌 |
3.2.2 黄苔舌 |
3.2.3 黑苔舌 |
3.2.4 红色舌 |
3.2.5 微酱色舌苔 |
3.3 《舌辨》与王孟英经方医案 |
第四章 王孟英经方医案望舌辨证研究 |
4.1 王孟英经方医案信息表的制作 |
4.1.1 患者姓名及页码信息的纳入标准 |
4.1.2 医案年份的纳入方法 |
4.1.3 病的纳入标准 |
4.1.4 证的纳入标准 |
4.1.5 舌象的纳入标准 |
4.1.6 经方的纳入标准 |
4.2 王孟英医案着述体例 |
4.3 王孟英医案着述特点 |
4.3.1 直述病机 |
4.3.2 描述舌象 |
4.3.3 患者信息的考察 |
4.4 病——症(舌)——证——方模式 |
4.4.1 疟疾病 |
4.4.2 痢疾病 |
4.4.3 咳嗽病 |
4.4.4 胃痞病 |
4.4.5 感冒病 |
第五章 各部医案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
5.1 王孟英经方医案“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
5.1.1 《回春录》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
5.1.2 《仁术志》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
5.1.3 《王氏医案三编》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
5.1.4 《归砚录》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
5.1.5 《乘桴医影》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
5.2 察舌匡谬 |
第六章 王孟英运用类方的临床特色 |
6.1 王孟英运用石膏类方特色 |
6.2 王孟英运用栀子类方特色 |
6.3 王孟英运用半夏类方特色 |
6.4 王孟英运用黄连类方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基于方证相关的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酸枣仁汤的文献研究 |
1 酸枣仁汤的源流 |
1.1 出处 |
1.2 历代医家对酸枣仁汤证的分析 |
2 酸枣仁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
2.1 酸枣仁汤方药分析 |
2.2 酸枣仁汤的方剂学研究 |
3 酸枣仁汤的衍化发展 |
3.1 晋唐时期 |
3.2 宋元时期 |
3.3 明清时期 |
4 小结 |
第二章 酸枣仁汤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纳入 |
2.5 数据分析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酸枣仁汤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性别统计分析 |
3.7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4.1 酸枣仁汤方证特点 |
4.2 酸枣仁汤的舌脉分析 |
4.3 酸枣仁汤的药物化裁特点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酸枣仁汤国内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局方》之研究现状 |
1 成书研究 |
2 版本研究 |
3 附录的研究 |
4 病证方面的研究 |
5 方剂与药物方面的研究 |
5.1 剂型与煎服法的研究 |
5.2 具体方剂的研究 |
5.3 具体药物的研究 |
5.4 方药特点与配伍规律的研究 |
5.5 方剂来源研究 |
6 《局方》之成就与评价 |
6.1 《局方》之成就 |
6.2 《局方》之评价 |
7 其他方面的研究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局方》方剂来源研究 |
第一节 方剂来源研究的意义与分类 |
1 方剂来源研究之意义 |
2 方剂来源研究之分类 |
第二节 《局方》各卷方剂来源研究 |
1 治诸风方 |
2 治伤寒方 |
3 治一切气方 |
4 治痰饮方 |
5 治诸虚方及治痼冷方 |
6 治积热及治泻痢方 |
7 治眼目疾方及治咽喉口齿方 |
8 治杂病方及治疮肿伤折方 |
9 治妇人诸疾方 |
10 治小儿诸疾方及诸汤诸香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全书方剂来源汇总 |
2 《局方》选方特色分析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局方》中经方的应用 |
第一节 剂型服法特点 |
1 经方的剂型服法 |
2 煮散剂的应用 |
第二节 主治病证探析 |
1 治伤寒方十二首 |
2 治一切气方三首 |
3 治痰饮方二首 |
4 治诸虚方三首 |
5 治秘涩方一首 |
6 治咽喉口齿方一首 |
7 治杂病方二首 |
8 治妇人诸疾方四首 |
9 总结 |
第三节 经方加减方举隅 |
1 薯蓣丸加减方 |
2 葛根汤加减方 |
3 五苓散加减方 |
4 甘姜苓术汤加减方 |
5 麻黄汤加减方 |
6 桔梗汤加减方 |
7 小青龙汤加减方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杂病经方运用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J]. 蒋姗,李云,郭杰,刘晓谦,王悦,樊佳,闫利华,王智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04)
- [2]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石室秘录》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 张思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D]. 李佳忻.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基于属性偏序原理的六经辨治皮肤病临床探析[D]. 古育慈(KuYu-Tz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6]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李令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基于王孟英《舌辨》与经方医案为考察中心的望舌辨证研究[D]. 束永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基于方证相关的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D]. 郭麒.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的研究[D]. 蒙传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