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个人化抒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清女性,战乱诗,抒情,性别化
非个人化抒情论文文献综述
朱君毅[1](2018)在《晚清女性战乱诗抒情的性别化与个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女性战乱诗是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等战乱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是对作者在战乱中的旅行、疾病、饥饿、亲族丧乱的书写,以及愤恨、忧愁、伤痛、迷茫等情感的抒发。相比同时代男性诗人的战乱诗,其书写更加细节化,情感因而更加细腻;在对战事的书写、对亲人的悼亡中,其情感往往显得不可抑制;她们往往在同一首诗中寄寓多重感情,呈现出"复调式"的特点。这种特有的视角,使其在战乱诗中的抒情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化特征和个人化倾向。(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庆华[2](2012)在《回忆、意象与抒情的叁重变奏——柏桦诗歌个人化写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诗人柏桦,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开始在诗坛上奔突,试图寻找当代诗歌的风骨。但柏桦的诗歌创作始终难以摆脱童年的恐惧和痛苦。即使步入中年,柏桦难以继续激情,但童年回忆、下午夏天的意象和对抒情近乎偏执的追求都成为他诗歌的独特场域。回忆、意象、抒情的叁重变(本文来源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期刊2012年00期)
王玫,庄筱玲[3](2011)在《拟古:一种非个人化的抒情策略——以陶渊明《拟古》九首、鲍照《拟古》八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类不标明确切摹拟对象的拟古诗,陶渊明的《拟古》九首和鲍照《拟古》八首是这类拟古诗的重要代表。陶渊明《拟古》九首在题材、主题、抒写模式上对先行作品多有继承,并且通过时空的推远、角色的虚构、语言和意象上的承袭营造了"似古"的氛围,其浑言"拟古"并非政治上的掩饰,而是体现了将个人经验融入普遍人生境况的努力。鲍照《拟古》八首在"似古"氛围的营造上更为精细、复杂,在语言风格和意象使用上更重"改写"而非承袭,这与南朝诗风巧构形似的变化有关,也与鲍照本人对诗歌"戏剧性"的追求有关。两组《拟古》八首所言之"志"虽有差别,对"往古"的想像也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诗人超越平庸卑琐现实的渴望,并通过这种"非个人化"的抒情策略完成了某种自我形塑。(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董燕[4](2007)在《论卞之琳诗歌的“非个人化抒情”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卞之琳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作为30年代新诗现代主义潮流中的代表人物,卞之琳的诗歌观念和艺术追求的最大特色,就是对非个人化抒情方式的探索与开拓,这也是他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本文从“非个人化抒情”入手,一方面分析卞之琳诗歌现代主义的理论内涵和客观性的美学特征,另一方面结合诗歌文本,深入探讨促使非个人化抒情效果生成的诸种可能因素和自觉策略,期待新的视野能够拓展其诗歌的文本内涵及其意义。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叁章,分述知性、意象、戏剧化叁种抒情策略,叁章呈并列关系。第一章探讨知性与“非个人化抒情”的关系。“知性”是指诗人在诗歌创作及文本构成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偏重知性思考的特征。卞之琳诗歌在知性的追求上,强调知性与感性的融合,抽象思辨与哲学玄想的表现,注重“经验”的传达和“思想知觉化”的策略,以机智、反讽、悖论等手段,导致对传统抒情的放逐,形成客观的非个人化抒情效果。第二章阐明意象与“非个人化抒情”的关系。“意象”不直接抒情,而以“客观对应物”的承载蕴藉来间接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卞之琳诗歌在意象的表现手法上,可分为描述性、隐喻性、象征性叁种层次类型,随着诗人主体情感隐藏的逐渐深入和观点理念的不断开掘,客观暗示性效果递增,诗作客观的非个人化抒情效果也呈依次强化的趋势。第叁章分析戏剧化与“非个人化抒情”的关系。“戏剧化”是指尽量避免直截了当的正面陈述而以相当的外界事物寄托作者的意志与情感。卞之琳诗歌除在遵循戏剧性表达原则以外,还运用了多种具体的戏剧化手法,如戏剧声部、戏剧情境、戏剧场面、戏剧结构,以其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促成了诗作客观的非个人化抒情效果的生成。在论述上,本文以抽象的理论梳理与具体的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在揭示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抒情”策略整体面貌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这些策略与非个人化抒情效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非个人化抒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重庆诗人柏桦,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开始在诗坛上奔突,试图寻找当代诗歌的风骨。但柏桦的诗歌创作始终难以摆脱童年的恐惧和痛苦。即使步入中年,柏桦难以继续激情,但童年回忆、下午夏天的意象和对抒情近乎偏执的追求都成为他诗歌的独特场域。回忆、意象、抒情的叁重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个人化抒情论文参考文献
[1].朱君毅.晚清女性战乱诗抒情的性别化与个人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李庆华.回忆、意象与抒情的叁重变奏——柏桦诗歌个人化写作初探[J].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2012
[3].王玫,庄筱玲.拟古:一种非个人化的抒情策略——以陶渊明《拟古》九首、鲍照《拟古》八首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董燕.论卞之琳诗歌的“非个人化抒情”策略[D].安徽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