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脉冲天线论文-韩鹏,武俊伟,何蓉

单脉冲天线论文-韩鹏,武俊伟,何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脉冲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控阵天线,辐射单元,移相器,馈电网络

单脉冲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韩鹏,武俊伟,何蓉[1](2019)在《单脉冲无源相控阵天线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可形成和、差波束的无源相控阵天线的研制,给出了研制过程中阵面口径分布的优化、天线辐射单元考虑互耦的设计方法、馈电网络设计,给出了一些设计和仿真数据及对应的测试结果。天线平面近场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天线和、差波束±45°扫描时性能优良,关键性能指标得到较大提升。(本文来源于《雷达与对抗》期刊2019年03期)

张阔,况泽灵,刘振阳,于伟[2](2019)在《V波段单脉冲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波段设计验证了一款单脉冲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提出一体化平面型和差网络设计技术,并与天线集成设计,不仅实现了天线的单脉冲功能,与传统的V波段反射面天线相比,天线保持了高增益、高效率特性,剖面高度有效降低60%以上,有利于减小伺服系统的压力;旁瓣电平降低9dB以上,有利于提高天线的抗干扰性能。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天线性能优良,适合应用于机载、弹载、导引头等平台。(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邵金维[3](2019)在《双频双极化和单脉冲径向线缝隙天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卫星、雷达等无线系统的不断发展,对天线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代无线系统的天线设计中,不仅要保证天线的性能,还要拓展天线的功能性,如果天线在保证增益效率等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具有双频双极化、单脉冲等功能,将会大大拓展天线的使用范围,满足各类系统的要求。径向线缝隙天线(Radial Line Slot Antenna,RLSA)是一种平板缝隙阵列天线,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被用作Ku波段的卫星天线以来,因为其高增益、低损耗、低剖面、结构简单等优点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无线系统中。目前对RLSA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对其性能的提升,但是现代无线系统对天线的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在传统径向线缝隙天线的基础上对天线结构进行修改使其具有双频双极化、单脉冲等功能对于拓展RLSA的应用范围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基于上述介绍,以拓展RLSA的应用范围为目标,在基于传统RLSA基本原理和缝隙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双频双极化RLSA、单脉冲RLSA、球面共形RLSA和模块化分布式RLSA进行分析与设计。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对RLSA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发展进程进行了介绍,为后面拓展RLSA的使用范围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在环状排布的径向线缝隙天线(Concentric Array-Radial Line Slot Antenna,CA-RLSA)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连续旋转技术,设计了一款效率较高的共口径面的双频双圆极化RLSA。随后将其应用到球面口径上,设计了一款球面口径双频双圆极化RLSA。最后对球面口径双频双圆极化RLSA的复合应用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双频双圆极化RLSA具有复合应用的可行性。接着在传统线极化RLSA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幅度单脉冲体制设计了一款线极化单脉冲RLSA。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在具备单脉冲功能的同时,驻波特性较传统线极化RLSA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将共口径面的双频双圆极化RLSA与幅度单脉冲体制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双频双圆极化RLSA并加工测试。最后,对RLSA的使用限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设计模块化分布式的RLSA解决问题。设计了长宽比为1:1的RLSA模块单元并通过模块化组阵的方式设计了长宽比为2:1和4:1的矩形口径RLSA。仿真结果显示两个矩形口径下的RLSA均具有良好的辐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9)

寇鹏飞[4](2019)在《W波段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W波段中94GHz附近是大气窗口所在的频段,其大气衰减较小,是雷达应用的理想选择。为了满足远距离、高分别率的测距和测角要求,由反射面与单脉冲馈源组成的混合反射面天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在某些具有严格剖面限制的雷达系统中,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是关键的核心器件。本文针对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W波段双圆极化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辐射部分选择为圆极化效率较高的紧凑型2×2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纵缝阵列;其单脉冲比较器由SIW定向耦合器与相应移相器构成。最后基于单层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技术,进行了W波段双圆极化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的实物加工及测试分析,并设计加工了与之相匹配的反射面天线。实测结果表明,在94GHz该反射面天线和波束增益为35.6dBi,法向轴比为1.5dB,差波束零点深度优于–20dB。2)研究了一种W波段宽带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辐射部分为2×2宽带阶梯喇叭阵列;宽带低剖面单脉冲比较器由两种宽带低剖面波导魔T组成。最后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工艺进行了W波段宽带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的实物加工及测试分析。实测结果表明,该馈源的相对工作带宽可达到21.7%,带内和波束增益范围是13.5dBi~14.9dBi,差波束零点深度优于–28.5dB。(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孟洪福,陈阳,窦文斌[5](2019)在《W波段双极化单脉冲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测目标的极化特性,研制了工作在W波段的双极化单脉冲卡塞格伦天线.天线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喇叭、正交模耦合器及和差器组成.天线主反射面口径为137 mm,馈源为五喇叭形式,正交模耦合器采用渐变波导匹配方案,和差器通过平面型定向耦合结构实现.通过将馈源喇叭、正交模耦合器及和差器集成设计,减小了连接损耗,压缩了天线纵向尺寸.测试结果表明,天线驻波带宽约3. 7 GHz,极化隔离度优于35 dB,和波束增益大于37. 9 dBi,副瓣电平优于-15 dB,差波束零深优于-25 dB.天线在W波段实现了较好地双极化单脉冲性能.(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郑翕文[6](2018)在《W波段单脉冲反射面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下视雷达是目前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多数的系统或方案中,其天线均采用反射面天线,为直升机下视雷达设计一款高性能的反射面天线很有必要。在传统反射面天线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影响反射面天线性能的各项因素,并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和调整关键参数达到最优电性能的目的。本文所设计的W波段单脉冲反射面天线正是用于直升机下视雷达,它的电气性能直接决定雷达的整机指标。该反射面天线由偏置反射面、多模馈源、和差网络与支持结构组成。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所设计的偏置反射面天线的零深达30dB,达到同类型天线的先进水平。由于馈源采用多模喇叭设计,优化的模比将最大限度调和和差矛盾,高性能的波导魔T,具有结构对称性,其幅度一致性与相位一致性的优越性能,使偏置反射面天线具有很好的性能。2.采用偏置反射面的设计思路,可以减小因馈源及其支持结构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简化了天线性能的计算过程,可利用表面电流法能迅速得出反射面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差零深及副瓣电平等等。3.通过对反射面天线各组成的加工工艺的分析,对于馈源应采用的加工方法提出了建议,分析了影响电气性能指标的关键尺寸的容差;对于加工反射面的各种材料特性进行分析,合理选择适合W波段工作的反射面材料及各种材料的优缺点。4.通过仿真,验证反射面天线整体的电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利用仿真软件反射面天线各组成部分进行电性能优化,并进行了容差分析,确定了天线调试过程中调试点。本文中得出的结论,可为反射面天线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4)

张照明[7](2018)在《单脉冲通信天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脉冲反射面天线发展至今,从多喇叭到单喇叭多模形式的转变,使得单脉冲天线的发展上升到新高度。单脉冲单喇叭多模天线采用圆波导中的高次模作为差模实现自动跟踪,它既有很高的跟踪精度,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和、差矛盾。本文主要研究反射面单脉冲天线的跟踪技术,其中关键器件主要包括TE21模耦合器、差网络、圆极化器、波纹喇叭以及OMT。先对每种器件独立仿真设计后,再将它们组合进行馈源的整体联合仿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TE21模耦合器的研究与设计:设计TE21模耦合器时主、副波导分别选用圆波导和矩形波导,在其公共壁上开32孔,实现主波导差模TE21模的能量耦合到副波导中TE10模能量的转化。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强耦合,耦合孔的尺寸采用了加权Bessel分布,孔距采用四分之一波导波长λ。在HFSS中对TE21模耦合器建模仿真,对TE21模的耦合损耗及插损在0.3dB内,同时对主模TE11模的抑制度在-45dB以下。2.差网络的研究与设计:利用魔T具有ET和HT的功率合成的特性,搭建差网络。先将TE21模及其简并模分别合成一路,然后再给它们一个路径差产生90°相位差,通过魔T后产生两种极化,即左旋差和右旋差信号,进而实现差模跟踪。最终在HFSS中仿真结果显示,各输入端口到差信号输出口的传输损耗均在0.06dB以内。3.馈源中其他器件的研究与设计:圆极化器采用金属膜片作为移相元,尝试用方波导和圆波导进行设计,并对他们的电性能进行比较,选择性能较优的来使用。也根据一些学者的设计经验,设计了斜槽波纹喇叭和方波导形式的OMT。最后将所有器件通过过渡段连接,对馈源整体结构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匹配以及辐射特性较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文锴[8](2018)在《Ku波段低副瓣单脉冲阵列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脉冲天线是一种同时多波束天线,其只需要一个回波脉冲就可以获得目标全部的位置信息。单脉冲天线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脉冲雷达测角的精度和定位的准确性。波导缝隙天线具有结构紧凑、低剖面、加工方便、成本低、增益高和便于波束赋形等优点,常被用作单脉冲阵列天线的阵列单元。本文针对实际工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天文联合基金(U1631115)资助下,设计了一款Ku频段的单脉冲平面阵列天线,研制了单脉冲平面阵列天线中的核心部件,即高效率、低副瓣波导缝隙直线阵列;设计了和差网络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单脉冲平面阵列天线的总体结构,该平面阵列天线由4根完全相同的波导缝隙直线阵列及和差网络构成,每根直线阵列由46个交替分布在波导宽边轴线两侧的波导宽边纵向缝隙组成;和差网络由波导魔T和波导功率分配器组成。2)为了获得高效率、低副瓣的阵列天线特性,利用天线综合理论中的泰勒分布综合法得到了46单元直线阵列中每个阵列单元的归一化电流,从而计算出了每个阵列单元的导纳值,并利用阵列天线方向图乘积定理和有限元法分别计算出了直线阵列的辐射方向图。3)在阵列单元之间存在互耦的情况下,为了精确进行缝隙设计,采用短路法计算了缝隙的谐振长度,并在短路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负载法更加精确地计算出了不同偏置距离和谐振长度的缝隙的导纳值,从而插值设计出了直线阵列中每个缝隙的几何尺寸。4)设计了由波导魔T和波导功率分配器组成的和差网络,先设置魔T和功率分配器的几何结构及其初始值,然后以散射参数为优化目标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几何参数。5)利用单根直线阵列的测试结果得到了单脉冲平面阵列天线方位面的方向图等性能参数,同时利用和差网络的仿真结果计算出了平面阵列天线俯仰面的方向图等性能参数,从而完成了整个平面阵列天线的设计。(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8-04-20)

潘俊[9](2018)在《基片集成波导特性研究与单脉冲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片集成波导(SIW,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平面导波结构。具有高Q值,低损耗的特点使其广泛用于滤波器、功分器等无源微波器件的制作,更重要是其加工简单、具有低剖面结构使其易于与有源电路结合从而在微波器件小型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单脉冲雷达系统通过发射和接受脉冲信号,便能得到目标的水平、方位、距离的空间信息,从而广泛应用于飞行导航、导弹追踪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单脉冲天线往往体积庞大、沉重而且加工难度大、成本昂贵,因此考虑使用基片集成波导技术改善传统的单脉冲天线设计方法。本文使用SIW设计并仿真了两款单脉冲天线,分别工作在Ka波段和X波段,中心频率为34.5GHz和10GHz。选用的介质板材料为Rogers的CLTE-XT高频板材,相对介电常数为?_r=2.94。Ka波段单脉冲天线厚度h1=0.76mm,总体尺寸为159.7mm×87mm×0.76mm,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增益为20d B,俯仰面和波束副瓣电平小于-29.6dB,方位面副瓣电平小于-20dB,俯仰面差波束零深为-33.5dB,方位面差波束零深为-55.3dB,实际测试结果显示和方向图增益最大值的方向与仿真结果一致(小于2°),差方向图零点方向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小于2°),虽然增益和旁瓣电平有所恶化,但总的趋势基本上和仿真结果保持一致。X波段厚度h2=2.29mm,为提高X波段单脉冲天线辐射面的有效面积,X波段单脉冲天线的辐射面采用圆形阵面形式,同时将功分网络、和差网络、相位调节结构和辐射阵面分别设计在对应层,各层之间通过耦合孔实现能量的传递,最终实现了6层结构的单脉冲天线结构,总体尺寸为直径Φ=144mm,厚度h=14.4mm,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增益17.6dB,俯仰面和波束副瓣电平小于-22.6dB,方位面副瓣电平小于-24db,俯仰面差波束零深为-31.7dB,方位面差波束零深为-26.9dB。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对SIW的结构特点和传播特性进行研究,指出其工作在对应波导的基模工作模式时与波导存在相似性,借助与经验公式和HFSS电磁仿真得出SIW与波导之间存在的等效关系。2、分析阵列天线理论和驻波缝隙阵列理论,通过编程计算出SIW辐射缝隙长度、宽度、中心偏移量等参数,同时利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和优化,完成了X波段10缝隙、8缝隙以及6缝隙的一维驻波缝隙阵列设计仿真,Ka波段段12缝隙一维驻波缝隙阵列设计仿真。3、利用SIW技术实现和差网络设计,因为要同时实现俯仰面和方位面的低副瓣,所以需要功分器实现符合泰勒分布的功率分配,利用SIW实现了1分8不等功分功分器设计,同时对各路输出端口进行相位调节,使最终俯仰面的电流分布满足泰勒分布的相位要求,最终完成整个单脉冲天线的设计和仿真。同时设计了微带形式的和差网络和微带形式的高隔离度、大功分比功分器Wilkinson功分器。本文的特色有以下几点:第一、为了提高辐射面的有效面积,X波段由10缝隙、8缝隙以及6缝隙的一维驻波缝隙阵列组成圆形面阵,有效利用了辐射面的面积。第二、结合具体的设计情形对驻波缝隙阵列理论的Stevenson公式进行改进,使通过该公式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更加符合。第叁、利用SIW设计了1分8不等功分功分器,使功分器各个输出端口的输出电流符合泰勒分布,进而实现在俯仰面的低副瓣辐射特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周鹏[10](2018)在《单脉冲波导缝隙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波导缝隙天线是通过在波导表面开出不同形式的缝隙向外辐射电磁波形成的,因此这种天线天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特点。同时其口径分布通过缝隙进行控制,比较容易实现高增益低副瓣的要求。基于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优势,该天线广泛应用于导弹、舰艇、飞机等对结构要求高,环境复杂的地方。本文完成了Ku波段单脉冲波导缝隙天线的设计及加工,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从单脉冲波导缝隙天线的理论入手进行分析,介绍了单脉冲定向的基本原理和叁维空间单脉冲馈电网络的结构。利用巴比涅原理将对缝隙天线的研究转换成对振子天线的研究,推导出缝隙天线的辐射原理。然后对波导上不同形式的缝隙进行分析,推导出不同缝隙的等效电路模型。同时利用不同的缝隙组合成阵列,并对这些阵列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完成了波导缝隙天线阵面设计。利用泰勒综合对天线的口径分布进行计算,确定缝隙的数目和激励分布。将波导缝隙模型转成传输线模型,推导出缝隙谐振电导(电阻)与激励分布的关系。分别建立5x5和5x6的小阵模型,模拟缝隙之间的耦合效应。对辐射缝隙和耦合缝隙的参数进行提取,得到缝隙电导(电阻)和缝隙位置参数的关系,完成阵面设计。第叁部分完成单脉冲馈电网络设计。对标准波导魔T进行扁平化改进,利用耦合缝隙连接E臂和H臂,得到两层结构的平面波导魔T。利用叁个平面波导魔T和一个H-T结构完成单脉冲馈电网络的设计。第四部分完成天线的加工。构建天线整体模型进行仿真同时完成误差分析,将天线分为五层进行加工,每层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最后完成天线的测试,俯仰面和方位副瓣电平优于-15d B,零深优于-24d B,在和端口驻波带宽有1.5GHz,符合设计预期。(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单脉冲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V波段设计验证了一款单脉冲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提出一体化平面型和差网络设计技术,并与天线集成设计,不仅实现了天线的单脉冲功能,与传统的V波段反射面天线相比,天线保持了高增益、高效率特性,剖面高度有效降低60%以上,有利于减小伺服系统的压力;旁瓣电平降低9dB以上,有利于提高天线的抗干扰性能。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天线性能优良,适合应用于机载、弹载、导引头等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脉冲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韩鹏,武俊伟,何蓉.单脉冲无源相控阵天线研制[J].雷达与对抗.2019

[2].张阔,况泽灵,刘振阳,于伟.V波段单脉冲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技术[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9

[3].邵金维.双频双极化和单脉冲径向线缝隙天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寇鹏飞.W波段低剖面单脉冲集成馈源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5].孟洪福,陈阳,窦文斌.W波段双极化单脉冲天线设计[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6].郑翕文.W波段单脉冲反射面天线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7].张照明.单脉冲通信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8].李文锴.Ku波段低副瓣单脉冲阵列天线设计[D].安徽工业大学.2018

[9].潘俊.基片集成波导特性研究与单脉冲天线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周鹏.单脉冲波导缝隙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标签:;  ;  ;  ;  

单脉冲天线论文-韩鹏,武俊伟,何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