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太阳能叁联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集热器,冷热电联供系统,Fuzzy-AHP
太阳能叁联供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武家辉,张强,王维庆,王海云,王帅飞[1](2019)在《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高效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以采用太阳能实现冷热电联供。当太阳能作为热源或辅助电源时,系统较为稳定且控制方法简单。但是当两种形式同时存在时,会导致太阳能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且成本升高。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对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PV/T-CCHP)的优劣进行评估。提出采用基于Fuzzy-AHP的多目标决策法(MCDM),建立PV/T-CCHP系统指标体系。以传统的分供系统作为参考,从四个角度分别评估了PV/T-CCHP系统运行性能、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行性能以及综合运行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PV/T-CCHP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21期)
温向阳,叶俊,陈微,梁拾念,陶勇刚[2](2019)在《太阳能与热电联供综合供能系统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杭州市丁桥医院太阳能与热电联供综合供能系统采用的5种关键技术措施,总结了该系统的创新性,并对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雷旺,李鹏,江海涛,罗琦,付亚宇[3](2019)在《家庭太阳能电-热联产联供云监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对家庭太阳能电-热联产联供系统实时数据采集、监测、分析以及智能管理的需求,研究了一种面向家庭太阳能电-热联产联供系统运行状态的云监测方案,阐述了系统总体架构、组成以及数据通信方式,分析了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服务器的搭建方法和.NET框架下PC客户端监测功能的开发方法,并完成了对系统研发和测试;经实验测试该系统运行可靠,验证了太阳能联产联供云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为家庭太阳能综合供能系统的能耗管理、高效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07期)
温向阳,叶俊,陈微,梁拾念,陶勇刚[4](2019)在《太阳能与热电联供综合供能系统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热电联供余热利用、太阳能及热电联供智能信息化应用、太阳能热电联供与普通锅炉组成的综合供能系统等五种关键技术措施的叙述,指出采用远程监控及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实时对负荷及能效进行分析与预判、提高运行维护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智能信息化应用,以及具有电力、燃气、太阳能等多种能源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互补且各套能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多能互补技术的两大创新点。最后文章从节能与环保两方面列举具体数值阐明太阳能与热电联供综合供能系统所取得的明显成效。该综合供能系统在医院建设节能中已得到了初步应用,符合国家"十叁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相关规划,具备良好的示范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19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7-18)
张涛,韩吉田,于泽庭,刘洋[5](2019)在《太阳能耦合燃料电池联供系统余热回收的运行参数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将太阳能与燃料电池相结合,构建太阳能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联供系统(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试验与仿真研究太阳能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联供系统余热回收的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中,储热水箱平均温度为45.55℃,热泵运行温度设定为40~45℃。仿真结果表明:增加PEMFC电堆单电池个数及氢气燃料分压力,可有效提高PEMFC电堆输出电压。提高PEMFC电堆的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同时,电堆的运行温度随之降低,同时也相应的延长了PEMFC电堆的启动时间。PEMFC电堆循环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45~55℃,当PEMFC电堆循环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50~55℃时,太阳能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40~45℃,PEMFC电堆的运行温度为80.47℃,氢气反应速率为0.015 4 mol/s,板式换热器热效率的合理区间为0.5~0.9。试验及仿真研究结果表明,40~45℃的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可连续不断地吸收PEMFC循环冷却水热量,确保联供系统正常运行。(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Yousef,Naji,Dabwan,Ahmed[6](2019)在《基于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的新型多联供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ecuring energy supply and speeding up the shift towards a sustainable,reliable,low-carbon energy systems are among the main rec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facing our world at nowadays.Amo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solar energy has set up itself as one of the most feasible energy resources.The dispatchable nature of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s makes them idyllically suited to form the backbone of a future clean energy.However,despite these promising attributes,the cost of energy from present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s remains expensive.In spite of several decades of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s development,a step-change in this area is required to drive down costs.Integrated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s are a promising new alternative,allowing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increased conversion.Hybrid operation is an additional attractive feature of integrated solar power plants,facilitating control and ensuring the power plants are existing to meet demand at any time occurs.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odifications of a gas turbine tri-generation plant via integrating it with two different 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CSP)technologies.These CSP technologies are namely,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PTC)systems,and Linear Fresnel Reflector(LFR)systems.In this regard,the annual performance of an integrated solar gas turbine tri-generation power plant with different electric generation capacities of gas turbine and solar collector's area have been examined using THERMOFLEX(?)software under weather data of different five locations worldwide.Furthermore,a conceptual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figurations of the integrated solar gas turbine tri-generation plan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presented in this study.Moreover,a comparative study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conventional CO2 capturing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i-generation plants for avoiding the same CO2 emissions avoided by the solar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integrating solar energy with the tri-generation power plants is economically feasible or not.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solar integration of CSP technologies with solar gas turbine tri-generation power plant results in a minor increase in cost of levelized electricity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tri-generation plant,nevertheless it reduces the levelized electricity cost by 62-71.5%relative to the fully-solar-powered PTC power plants and by 75.8-81%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stand-alone LFR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Moreover,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most economically-thermodynamically-environmentally feasibility configurations are ones resulting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ptimal solar field areas of PTC or LFR with the 130 MWe gas turbine electric generation capacity replacing the conventional tri-generation plant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Furthermore,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LFR with tri-generation plant is more economically feasibl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PTC for all gas turbine capacities considered.Moreover,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LFR technology with a conventional tri-generation power plant in high insolation regions has more economic feasibility(with more than 7.5%reduction in LEC)compared to equivalent conventional tri-generation plant integrated with CO2 capturing technology while achieving the same emissions reduction result.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proper location to apply optimally solar integrated is in regions with high levels of solar radiation and low ambient temperature.(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子健[7](2019)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数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能量输入仍然以天然气和轻油等化石燃料为主,对可再生能源的提及与利用较少。因此,研究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高效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有重要意义。通过举例论证,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互补分为5个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得出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04-21)
马铭璐,邓帅,赵力,林杉,张莹[8](2019)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太阳能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方法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解耦发展的新模式,促使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system,CCHP系统)研究成为热点。针对一种太阳能光热驱动的串联式CCHP系统展开研究,系统由槽式集热器(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PTC)、集热环路、储热罐、补燃锅炉、有机朗肯发电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全年供电。提出一套针对系统PTC面积、储热罐和补燃锅炉容量的工程设计方法,可分别采用能量利用效率、年值费用和效率与费用的耦合式作为系统的设计指标。基于该方法,针对一个实际建筑,以耦合指标为例,确定出系统关键部件容量,并应用上述叁种不同指标,对设计辐射、太阳能保证率和储能比例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了在设计阶段使叁种评价指标达到最优,随着设计辐射量的增加,选取的太阳能保证率也应增加。(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礼敏[9](2019)在《太阳能多联供系统膨胀机的性能分析与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多联供系统是一种冷热电多种能量供应的耦合系统,而热功转换系统作为关键子系统,不仅要与集热系统良好匹配,实现热能的高效转换,且要与供暖系统高效匹配,实现热能的高效传递。膨胀机的热力性能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多联供系统的性能,因此膨胀机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保证,根据实际条件选用合适的膨胀机实现能级的匹配对于提升能量利用率也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太阳能热利用的几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据此提出叁种不同形式太阳能多联供系统方案:集热器导热油驱动吸收式热泵、换热器产生热水驱动吸收式热泵和膨胀机乏汽直接驱动热泵的太阳能多联供系统。分析叁种形式的热力性和经济性得出,采用膨胀机乏汽直接驱动热泵系统减少了能量传递次数,直接降低了系统成本。本文提出将膨胀机乏汽驱动热泵形式和导热油两级加热形式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多联供系统。而膨胀机作为重要的热功转换设备,是影响太阳能多联供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然后针对当前广泛使用的螺杆膨胀机和向心透平进行研究,构建螺杆膨胀机和向心透平的工作模型,在设计工况一定的条件下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两个设备的变工况性能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确定不同进气压力、进气温度、排气背压、转速对膨胀机热力性能指标的影响。可以发现不同参数对螺杆膨胀机和向心透平性能的影响不同,比较而言,工况参数对螺杆膨胀机热力性能影响相对较小,而进气压力和排气背压对向心透平气动性能影响较大。最后,本文根据几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经验范围进行分析,得到了螺杆膨胀机和向心透平的最适宜工况范围和功率范围及不同场合下膨胀机的优选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先分析应用场合的边界条件,根据适宜工况范围和功率范围进行初步的选择,再根据对比选择原则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适宜的膨胀机。(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武静[10](2018)在《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对叁大化石能源过于依赖,加剧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为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能源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将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相互结合,提出了基于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为促进我国的能源结构合理转换提供一些新思路。首先,以能量梯级利用为原则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集成。将太阳能作为外加热源驱动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建立了太阳能热化学反应器子模型。同时与冷热电联供子模型进行耦合,以产生的生物质气作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燃料气,并对内燃机的余热通过余热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进行再利用。其次,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依据,分析了设计工况下系统各单元的能量损失、(火用)损失分布和变工况下(变电负荷率、变太阳能辐照强度)夏冬两季系统的热力学性能。最后,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火用)经济性分析。应用基于能品位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成本分摊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了冷热电叁大输出产品的单位(火用)成本,并对影响单位(火用)成本的因素(生物质燃料价格、非能量费用和运行年限等)进行分析,得出减小单位(火用)成本的方法,使系统的(火用)经济性分析更加完善。(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12-01)
太阳能叁联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介绍了杭州市丁桥医院太阳能与热电联供综合供能系统采用的5种关键技术措施,总结了该系统的创新性,并对效果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阳能叁联供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武家辉,张强,王维庆,王海云,王帅飞.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与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2].温向阳,叶俊,陈微,梁拾念,陶勇刚.太阳能与热电联供综合供能系统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9
[3].雷旺,李鹏,江海涛,罗琦,付亚宇.家庭太阳能电-热联产联供云监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4].温向阳,叶俊,陈微,梁拾念,陶勇刚.太阳能与热电联供综合供能系统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C].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19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2019
[5].张涛,韩吉田,于泽庭,刘洋.太阳能耦合燃料电池联供系统余热回收的运行参数模拟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6].Yousef,Naji,Dabwan,Ahmed.基于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的新型多联供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7].张子健.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C].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下).2019
[8].马铭璐,邓帅,赵力,林杉,张莹.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太阳能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方法及性能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9
[9].陈礼敏.太阳能多联供系统膨胀机的性能分析与匹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10].武静.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