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现代主义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哈琴,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渊源
后现代主义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莹[1](2019)在《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哈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来源丰富,综合了多种现代与后现代理论学说的影响,而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来自解构主义之后的思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本观、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的话语观和历史观以及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相互交织,构成哈琴整个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基石,并体现哈琴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贡献和独特阐释也正是源于对他们的理论精华的吸取。(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Carl,Ratner,宋群[2](2019)在《当代社会病态的普遍化——基于生物医学、文化政治、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叁种模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篇文章力图把"当代病态"这一议题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尝试清楚地阐释它。我阐述了一个文化政治模式,即(a)为什么病态以多种形式,并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b)如何干预泛滥的病态,并最终根除它。此模式借鉴了埃里克·弗洛姆的工作成果,他阐明:在许多或大多数社会里,病态是如何成为正常社会的,心理的活动的特征的。这篇文章还讨论了两种流行病态模式,它们误解病态,非正确,因而不能纠正、根除或预防病态。第一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标准生物医学模式。第二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模式,它否认所有病态,并坚持认为所有行为包括病态是个体选择和主动性的积极表现,必须得到确认和接受,而不是纠正。(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坤达[3](2019)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传统文化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主义带来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使得生产出的产品趋于千篇一律。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后现代主义又重新开始重视装饰,文质兼备成为产品的重要标准。人们重新审视了世界各国的文化,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不是存在差距,而是存在差异。发展好本国本民族的设计艺术显得日益重要,当今中国的设计教育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先进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国的意匠与先进设计相融合,重塑中国设计的辉煌。(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9年09期)
张秀娟[4](2019)在《设计美学与都市文化的连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文化潮流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主义设计是都市文化得以显现的物质载体,又是都市文化塑造的题材源泉和灵感诱因,更是后工业社会审美文化的重要形式。它所呈现的善的美学及绿色和谐生态美学与当代都市文化的研究旨趣不谋而合。"都市美学"正在成为当代国际美学界普遍关注的生长点,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应成为都市文化研究和美学研究链条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邢继扬[5](2019)在《基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理论谈德芙巧克力广告的文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告是商品和品牌的展示形式,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受众对产品的认知和消费行为。本文基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从激发消费者深层欲望、批量复制导致现实感消失、大众化与深度感消失这叁方面剖析德芙巧克力广告形象设计中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1期)
冉聃[6](2019)在《浅析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赛博空间蕴含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赛博空间里,人类的身体被技术改造,意识被上传至网络并且可以永存,甚至生命也得以复制。赛博空间的人类被重新建构为后人类,技术解构了人类的主体性,技术的未来发展可以让人类超越自己的身体,甚至放弃身体。赛博空间意味着人与科技的共生关系,本文试图梳理人类重构主体性的线索并思考如何维护和重建人文价值与人的主体性。(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2期)
宋莹[7](2019)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化类综艺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文化类综艺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因其兼具文化性与娱乐性的双重属性,刮起了一阵"文化综艺风潮"。从早年的《百家讲坛》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类节目的火爆荧幕,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逐渐消解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构建了全民娱乐的场域。本文将我国系列文化类综艺放置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讨论文化类综艺在后现代主义下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李小露[8](2019)在《管虎电影疯癫形象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被社会排斥的边缘群体,米歇尔·福柯认为疯癫者的身份性质与社会意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权力关系互动运作的结果。管虎作为第六代导演之一,其电影里的疯癫形象一方面映射了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人类的迷茫、焦虑和日益加重的疏离感,另一方面隐喻了当今社会某种秩序问题与病态的群体意识,具有深刻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象征意义。本文以后现代主义文化为研究视角,分析管虎电影中疯癫形象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点。第一章,论述了米歇尔·福柯的疯癫理论,梳理社会历史发展中疯癫者被排斥的过程。戈夫曼的污名化理论作为疯癫理论的发展,揭示了疯癫污名化形成的原因,不是其本身精神错乱的特质决定的,而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断被区分强化定性的。第二章,全面呈现管虎电影中不同类型的疯癫形象。比如失去物质标签后丧失了主体价值意义的牛飞、在兵荒马乱中坚守契约努力求存的农民牛二、在理性集体中被排斥规训的“他者”牛结实、在现代社会坚守“过时”信念的“老炮儿”。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疯癫,而是真我的寻找、命运的挑战、人性的解放和小人物的坚守。第叁章,为本文重点,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管虎电影疯癫形象的特点。例如,英雄和痞子之间界限不再清晰分明,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现代主义对于美的崇高追求,被后现代主义抛弃,卑琐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美学风尚之一;元叙事模式被打破,碎裂成一个个具有寓意的符号;传统的秩序受到疯癫者的反抗,权威无法压抑他们内心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个体在历史与命运面前总是微不足道,艰辛活着下处处透露命运的荒诞无稽;理性不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蔑视理性,疯癫于狂欢中彰显生命的激情。第四章,从导演个人的经历体验、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浸染以及社会转型对个体的挤压叁方面分析管虎电影疯癫形象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成因。第五章,探讨了管虎疯癫形象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意义,透过疯癫形象我们能体悟到管虎对艺术人生的独特感悟与强烈的人文主义观念,并进一步分析管虎电影疯癫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明薇,纪颖[9](2019)在《后现代主义与莎士比亚戏剧之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对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的理解不断进行批判与解构的文学批评形式。它期于达到一种完全忠于读者自身理解感受的文学创作形态,是人们追逐自由生活至上的彻底实现,也是追逐无意义世界之美的体验。莎士比亚戏剧流芳百世,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西方文学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解读始终有着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批评视角出发,初探莎士比亚戏剧中创作主题和写作手法中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读者们于新时期仍旧能感受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在后现代主义批评视域下,莎士比亚戏剧焕发出新的魅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栾海英[10](2019)在《消费文化变迁对青年旅游消费的影响——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青年旅游者已经成为主导旅游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经历了社会文化巨变,身处颇具争议的后现代消费社会。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得青年群体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拉动消费的主力军,青年群体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将对未来的旅游消费产生不可忽略的引导作用。所以探究消费文化的变迁对青年旅游消费的影响,有助于揭示青年群体的消费方式演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也能够为以后旅游营销人员制定有效策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后现代主义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这篇文章力图把"当代病态"这一议题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尝试清楚地阐释它。我阐述了一个文化政治模式,即(a)为什么病态以多种形式,并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b)如何干预泛滥的病态,并最终根除它。此模式借鉴了埃里克·弗洛姆的工作成果,他阐明:在许多或大多数社会里,病态是如何成为正常社会的,心理的活动的特征的。这篇文章还讨论了两种流行病态模式,它们误解病态,非正确,因而不能纠正、根除或预防病态。第一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标准生物医学模式。第二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模式,它否认所有病态,并坚持认为所有行为包括病态是个体选择和主动性的积极表现,必须得到确认和接受,而不是纠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现代主义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莹.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J].北方文学.2019
[2].Carl,Ratner,宋群.当代社会病态的普遍化——基于生物医学、文化政治、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叁种模式的比较分析[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
[3].李坤达.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传统文化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参花(上).2019
[4].张秀娟.设计美学与都市文化的连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文化潮流的形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邢继扬.基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理论谈德芙巧克力广告的文化特征[J].名作欣赏.2019
[6].冉聃.浅析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J].汉字文化.2019
[7].宋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化类综艺的特性分析[J].传媒论坛.2019
[8].李小露.管虎电影疯癫形象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9
[9].张明薇,纪颖.后现代主义与莎士比亚戏剧之文化内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
[10].栾海英.消费文化变迁对青年旅游消费的影响——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