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述史论文-谢嘉幸

中国口述史论文-谢嘉幸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口述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乐派,话语分析,传统话语,西方话语

中国口述史论文文献综述

谢嘉幸[1](2019)在《中国乐派口述史研究的话语分析与访谈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乐派研究是中国音乐学院2019年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以百年来中国乐人本土文化复兴之实践总结为基础,探索中国音乐话语体系构建。本文认为,作为该课题重要组成部分的口述史研究,仍然需要从话语分析入手。中国乐派及其近代以来中国音乐发展的叁大话语背景—传统话语、西方话语及政治话语各自都有其复杂的话语体系。该口述史研究应该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史实探究、文化阐释以及生命记忆展开,以探明构建中国乐派学术共同体之路径,实现其落实于"中国人民公共生活母体"并自立于世界乐坛之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9年06期)

陈新萌[2](2019)在《改革与开放:中国武术历史生存状态及当代启示的口述史分析(1966-1976)》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武术的发展因历史的更迭在不同时期呈诸着不同的生存样貌。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口述史方法发掘武术新史料,研究历史新问题,定位于1966年-1976年间特殊历史时期的武术发展进行研究。一方面为研究文革武术史相关文献资料的缺乏进行细节的填补,另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武术的更好发展做出温故知新的价值阐发。针对自1998年以来,获得武术最高段位的中国武术九段武术家做口述历史的访谈,以国家武术研究院首批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中国武术十大名教授作为访谈对象,进行文革史的结构化深度访谈,利用口述和文献互证的方法,还原文革时期的武术各方面的生存状态,梳理、分析文革武术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以此反思武术的人文精神,提出新时代武术发展传承的意义启示。研究认为:1.文革时期的武术经历了国家政策导向改变的发展停滞阶段;政治运动所需的工具化改革阶段;革命走向趋势转变的教学活动初步恢复阶段;革命后期政治环境更迭的武术竞赛交流全面开展欲寻突破的再发展阶段。在历经禁锢与解放、屈从与坚守、破立与改废的十年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在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辉煌发展下,对中国武术生存状态的当代启示是建立在历史反思、人本思考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背景下的新时代的定位与发展。2."文革"是目标理想与现实结果的冲突产物:一个通过权力运作,集中社会力量和资源完成革命目标,并运用斗争手段和国家意志,形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实践,将群众参与政治赋予国家层面上的合理性。在权力意志的推动下,完成了统人、治人、实现对人的改造的目的,从而产生与本意严重背离的实际成果。武术家群体的碎片化口述组成了文革时期武术和武术人的生存图景。而对文革武术历史的解说则由不同的"诠释群体"去共同构建、共同还原。对于文革武术史的研究,从武术行业本身来说是丰富、弥补、完善了武术历史的文革史料,并发掘了对当代武术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从文革史研究的角度来讲,则从体育与武术文化的角度切入,丰富了文革史的研究成果,更为全面、深刻、广泛地实现了"多重关照"下的史学研究意义。3.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现代化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武术需要在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发展中寻求发展的立足点。从教育的层面来看,武术的育人功能可以很好地在学校发挥作用,强调对人的影响与改变,用正确的教育观潜移默化的增强文化修养,而非强求传承与普及平台的一致性。无论是东方传统还是西方经验,在当前复杂社会中如何打好文化牌,考虑如何将武术人的正义、正气、担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光明磊落的心坏、堂堂正正的气度传递发扬。用实际行动贯穿于武术教育的始终,更好地发挥武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从科研的层面看,武术研究应保持多元化、多视角的学术视野,从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多维度地完善武术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强调研究者的独立性,勇于表达自己经过深入思考的学术观点,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跟随所谓潮流和形势走。形势是受众人影响的,只有具有独立思考的研究百花齐放时,才不会因一枝独秀而影响学科学术的发展,正如国学大师汤一介语先生所言:"政治上可以有指导思想,学术上不能有指导思想,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平等、自由的对话交流方式和学术自主氛围是需要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共同建立的。对于新时代的武术行业人来说,无论是身处何种职位,从事何种专业方向,都需要养成"以特定专业作为理性反思起点"的反思精神。反思一方面是个体自我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完善;另一方面是交流:与同行交流、跟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学习交流。通过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主张进行反思,才能使得学术立场更加公正、更具有包容性、更为容纳更多不同的见解与言论,才能促进学科的更好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名[3](2019)在《《中国NGO口述史(第二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内容简介:中国NGO的创业者们,是一群用梦想改变社会、用行动书写历史的公民。如今他们中的许多已届高龄,有的甚至已不幸仙逝。他们曾拥有的梦想、曾采取的行动,是中国公民社会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先驱性的历史,是以公民个人为主体展现的中国NGO的创业史。如何记下和展示这一段留在当事人记忆中的历史?这是口述史研究的真正价值和使命之所在。(本文来源于《大社会》期刊2019年09期)

李珂,连凌云[4](2019)在《《中国劳模口述史(第一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高度,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多次围绕中国梦、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是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党员干部之友》期刊2019年09期)

[5](2019)在《全球互联网口述史(OHI) 钱华林:推进中国互联网进程的技术掌门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简介:钱华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曾任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是中国互联网重要的开创者之一,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的完全连接。主持建立了我国的域名体系,担任我国与Internet的技术和行政联络员,并组织中文域名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两岸四地中文域名联合会主席等职。独立及联名发表科技论文一百多篇,获得中科院及国家科技进步奖十多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文来源于《网络传播》期刊2019年08期)

王舒畅[6](2019)在《音乐口述史在中国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学术研究思想的影响下,音乐口述史在我国音乐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强化音乐口述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是新时期中国音乐学术界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音乐口述史为研究对象,就其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3期)

艾克拜尔·米吉提[7](2019)在《方寸邮票的世界——读《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一文中研究指出那一天,我们从瑞士过来,越过莱茵河上游一座桥梁进入列支敦士登公国(这是世界第六小国家,桥头便是国界)。邮票是列支敦士登的特色产品,也是该国支柱产业,自1912年起,列支敦士登即以发行优美的邮票闻名于世。我便想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邮票设计师、雕刻师,凹版雕刻画家和水墨画家董琪要写的一部关于邮票雕刻凹版研究的书,我曾经鼓励过她,(本文来源于《中国政协》期刊2019年10期)

欧阳绍清[8](2019)在《音乐口述史在中国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述史"(Oral History)作为西方"新史学"浪潮孕育的产物而发展成具有现代意义、严格意义和规范的学科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作为学科,它发端于美国而辐射西方,并有专业的口述史学会、杂志和机构。作为研究方法,一般认为,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资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文本,口述资料能够提供一般研究使用、能对某一人物或事件重新加以阐释的确定,能够提取和保存历史的人或事的记忆。在中国,具有口述史意义的研究历史大约叁十余年,在所谓"多源多流"影响下得到蓬勃发展,以历史学为核心辐射于其他学科领域。在当下,口述(本文来源于《福建艺术》期刊2019年01期)

吴楠[9](2019)在《推进中国口述史本土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徐州1月27日电 (吴楠)1月20日,由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主办的“口述历史与革命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年会”在徐州举办。口述史工作从自发逐步走向规范,现已建立起较为统一的工作守则、技术规范。中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1-28)

邹茂,刘冬梅[10](2019)在《2018“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4日,2018"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会议在云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办,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点联合承办。共有27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特邀嘉宾与点评专家各3名,项目课题组成员21名,分别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本文来源于《民间文化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中国口述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武术的发展因历史的更迭在不同时期呈诸着不同的生存样貌。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口述史方法发掘武术新史料,研究历史新问题,定位于1966年-1976年间特殊历史时期的武术发展进行研究。一方面为研究文革武术史相关文献资料的缺乏进行细节的填补,另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武术的更好发展做出温故知新的价值阐发。针对自1998年以来,获得武术最高段位的中国武术九段武术家做口述历史的访谈,以国家武术研究院首批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中国武术十大名教授作为访谈对象,进行文革史的结构化深度访谈,利用口述和文献互证的方法,还原文革时期的武术各方面的生存状态,梳理、分析文革武术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以此反思武术的人文精神,提出新时代武术发展传承的意义启示。研究认为:1.文革时期的武术经历了国家政策导向改变的发展停滞阶段;政治运动所需的工具化改革阶段;革命走向趋势转变的教学活动初步恢复阶段;革命后期政治环境更迭的武术竞赛交流全面开展欲寻突破的再发展阶段。在历经禁锢与解放、屈从与坚守、破立与改废的十年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在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辉煌发展下,对中国武术生存状态的当代启示是建立在历史反思、人本思考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背景下的新时代的定位与发展。2."文革"是目标理想与现实结果的冲突产物:一个通过权力运作,集中社会力量和资源完成革命目标,并运用斗争手段和国家意志,形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实践,将群众参与政治赋予国家层面上的合理性。在权力意志的推动下,完成了统人、治人、实现对人的改造的目的,从而产生与本意严重背离的实际成果。武术家群体的碎片化口述组成了文革时期武术和武术人的生存图景。而对文革武术历史的解说则由不同的"诠释群体"去共同构建、共同还原。对于文革武术史的研究,从武术行业本身来说是丰富、弥补、完善了武术历史的文革史料,并发掘了对当代武术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从文革史研究的角度来讲,则从体育与武术文化的角度切入,丰富了文革史的研究成果,更为全面、深刻、广泛地实现了"多重关照"下的史学研究意义。3.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现代化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武术需要在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发展中寻求发展的立足点。从教育的层面来看,武术的育人功能可以很好地在学校发挥作用,强调对人的影响与改变,用正确的教育观潜移默化的增强文化修养,而非强求传承与普及平台的一致性。无论是东方传统还是西方经验,在当前复杂社会中如何打好文化牌,考虑如何将武术人的正义、正气、担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光明磊落的心坏、堂堂正正的气度传递发扬。用实际行动贯穿于武术教育的始终,更好地发挥武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从科研的层面看,武术研究应保持多元化、多视角的学术视野,从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多维度地完善武术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强调研究者的独立性,勇于表达自己经过深入思考的学术观点,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跟随所谓潮流和形势走。形势是受众人影响的,只有具有独立思考的研究百花齐放时,才不会因一枝独秀而影响学科学术的发展,正如国学大师汤一介语先生所言:"政治上可以有指导思想,学术上不能有指导思想,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平等、自由的对话交流方式和学术自主氛围是需要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共同建立的。对于新时代的武术行业人来说,无论是身处何种职位,从事何种专业方向,都需要养成"以特定专业作为理性反思起点"的反思精神。反思一方面是个体自我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完善;另一方面是交流:与同行交流、跟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学习交流。通过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主张进行反思,才能使得学术立场更加公正、更具有包容性、更为容纳更多不同的见解与言论,才能促进学科的更好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口述史论文参考文献

[1].谢嘉幸.中国乐派口述史研究的话语分析与访谈策略[J].中国音乐.2019

[2].陈新萌.改革与开放:中国武术历史生存状态及当代启示的口述史分析(1966-1976)[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王名.《中国NGO口述史(第二辑)》[J].大社会.2019

[4].李珂,连凌云.《中国劳模口述史(第一辑)》[J].党员干部之友.2019

[5]..全球互联网口述史(OHI)钱华林:推进中国互联网进程的技术掌门人[J].网络传播.2019

[6].王舒畅.音乐口述史在中国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9

[7].艾克拜尔·米吉提.方寸邮票的世界——读《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J].中国政协.2019

[8].欧阳绍清.音乐口述史在中国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福建艺术.2019

[9].吴楠.推进中国口述史本土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10].邹茂,刘冬梅.2018“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会议综述[J].民间文化论坛.2019

标签:;  ;  ;  ;  

中国口述史论文-谢嘉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