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褐煤论文-闫政浩,何润霞,王丹丹,班延鹏,宋银敏

胜利褐煤论文-闫政浩,何润霞,王丹丹,班延鹏,宋银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胜利褐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胜利褐煤,低温氧化,微结构,转化特性

胜利褐煤论文文献综述

闫政浩,何润霞,王丹丹,班延鹏,宋银敏[1](2019)在《胜利褐煤低温氧化过程中微结构的转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内蒙古的胜利褐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定床反应装置对褐煤进行不同温度(200-300℃)下的低温氧化,利用FT-IR、Raman和XPS等方法对氧化处理后煤样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温度下低温氧化对褐煤微结构和质量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氧化后煤样的燃烧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对低温氧化过程中胜利褐煤的质量变化率影响较大,低于220℃时,褐煤的质量变化率很小,高于220℃时,质量变化率有明显的改变。特别在220-230℃,煤样的质量变化率由5. 80%(220℃)突变为42. 55%(230℃)。FT-IR/Raman/XPS表征结果显示,220℃氧化后的煤样中有明显的苯醌类结构形成,此结构的形成使苯环骨架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发生红移,且Raman谱图中D峰位置偏移,D峰和G峰两峰间距增大。氧化温度低于220℃的煤样表面C-O-和C=O的含量均增加,推测煤样在220-230℃质量变化率的突变主要与苯醌类结构的氧化分解有关。(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晗,何环,王江泽,谭凯丽,赵娜[2](2019)在《内蒙胜利褐煤生物产气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微生物群落在褐煤生物产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产气前后煤样性质的变化。以内蒙古胜利褐煤为产气底物,寺河矿区煤层气井排出水中富集产气微生物为出发菌群,在实验室开展褐煤生物产气实验,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产气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褐煤产甲烷量和产气前后煤样物化性质及其煤表面的菌体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胜利褐煤可以被所富集得到的菌群利用并产生甲烷,产气周期为49 d,期间累计产甲烷量为83. 1 mL,净产甲烷率为7.84 mL/g煤。褐煤生物产气微生物样本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主要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WWE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少量的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原始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经褐煤和基本培养基培养产气后,群落多样性降低。在微生物属水平上菌群结构变化较大,其中W22,Proteiniclasticum,VadinCA02,Tissierella_soehngenia,Clostridium, Dasulfovibrio等菌属在产气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内蒙胜利褐煤挥发分较高,富氢、富氧,煤表面结构松散有明显裂隙,有利于微生物附着降解,适宜进行生物产气试验。褐煤经微生物作用产气后,水分、灰分、挥发分均降低,固定碳百分比升高,H/C升高,S元素比例下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产气体系中煤表面附着大量短杆状和球状微生物,并存在类似微生物纳米导线的结构。(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会军,刘全生,李娜[3](2019)在《胜利褐煤碱溶酸析制备腐植酸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胜利褐煤(SL)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析"法进行解聚制备煤基腐植酸,考察了煤碱比、恒温时间、反应温度对褐煤解聚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解聚条件:煤碱比(wt%)为1∶0.2,恒温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260℃,在此条件下解聚率达到了82.63%.通过褐煤与脱矿褐煤(SL~+)的解聚性能对比研究,分析得出了褐煤中固有的矿物质对其解聚性能具有抑制作用.对煤样、制备的腐植酸与残渣进行FT-IR分析,结果表明:煤样、腐植酸和残渣在脂肪C-H、C=O和芳环C=C、C-H等官能团的振动峰位置和峰形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相似性.叁者官能团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董广英[4](2019)在《胜利煤田褐煤的清洁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胜利煤田位于锡林浩特北郊,含煤面积342 km~2,已探明储量159.32亿t,是全国最大、煤层最厚的褐煤田。褐煤发热量低,热稳定性差,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对空气污染严重。文章主要对矿区煤质的水分、灰分、挥发份、发热量、腐殖酸含量进行了分析,以这些褐煤资源为原料,开发出利用这些燃烧热值低的褐煤为原料,生产腐殖酸钠产品的工艺。腐殖酸钠在农业、牧业、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该工艺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赵波庆,李娜,陈琛,史肃龙,班延鹏[5](2019)在《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变及气体生成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褐煤的热解反应是褐煤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分析褐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变及气体生成机理,首先将胜利褐煤(SL)在固定床上进行热解制焦,利用800℃时SL热解气体生成速率曲线选取半焦终温,同时用气相色谱在线检测其所生成的热解气;其次结合煤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表征进行分析,将半焦的FT-IR分峰拟合计算;最后将计算参数结合热解气生成规律,提出了热解升温过程中各反应阶段生成气体机理和气体生成过程中煤体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SL具有羟基、脂肪烃、芳环、羰基、醚键等丰富的官能团,热解温度低于350℃,胜利褐煤中主要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 350~450℃,脂肪族侧链含氧官能团分解,热解温度450℃比350℃时煤焦中C=O相对含量(C1)降低78%; 560~800℃,热解反应主要以芳香烷基侧链含氧官能团裂解为主,热解温度800℃时煤焦中C—O相对含量(C2)比560℃时降低27%;热解温度710~800℃时,煤热解以缩聚反应为主,热解温度800℃煤焦中芳香稠和度(D2)比710℃时升高65%。对4种热解气生成过程进行研究分析,CO2主要来源于中低温区煤中不同结构的羧基官能团分解;高温区生成CO,来源于煤中酚类、醚类、含氧杂环等结构的分解; CH4主要由芳环侧链的甲基、亚甲基或连接芳环结构亚甲基的分解;高温区产生的约60%H2主要来自于煤中芳香结构的缩聚反应。(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高云强[6](2018)在《氧化石墨模拟胜利褐煤钙催化水蒸气气化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地区褐煤储量丰富,褐煤因其富含脂肪侧链与含氧组分的结构特点,致使其热稳定性差且反应性高,因而褐煤是气化制合成气的良好原料。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但往往耗能高,投入大,催化剂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投入、降低能耗和优化生成气组分。钙对褐煤气化具有显着的催化效应,且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多数研究认为钙与褐煤中有机质形成的“Ca-Complexs”是对胜利褐煤水蒸气气化起到催化作用的关键组分。鉴于褐煤组成结构复杂,本文选用结构较为简单的石墨和氧化石墨为胜利褐煤模型化合物,模拟钙催化褐煤水蒸气气化反应历程,研究钙催化气化活性结构特征,为钙催化气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脱矿物质胜利褐煤焦进行氧化,发现脱矿物质胜利褐煤焦样品经氧化后气化反应性变化不大,将脱矿物质胜利褐煤焦和脱矿物质胜利褐煤焦氧化样品添加一定量的Ca(OH)_2,发现脱矿物质胜利褐煤焦氧化添钙样品较脱矿物质胜利褐煤焦添钙样品氧元素含量有所提高,气化反应性能也有所提高,这表明钙在催化胜利褐煤水蒸气气化中与含氧组分有关。(2)对石墨进行氧化,发现石墨样品经氧化后气化反应性变化不大,将石墨和氧化石墨样品添加一定量的Ca(OH)_2,发现氧化石墨添钙样品较石墨添钙样品氧元素含量有所提高,气化反应性能大幅度提高,这表明钙在催化氧化石墨水蒸气气化中与含氧组分有关。氧化石墨样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不同温度热解,将热解样品添加一定量的Ca(OH)_2,发现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热解氧化石墨添钙样品氧元素含量下降,水蒸气气化反应性能也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综上表明钙在催化氧化石墨水蒸气气化中与含氧量有关。(3)氧化石墨添钙样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不同温度热解,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蒸气气化反应性变化不大,这表明热解温度对氧化石墨添钙样品水蒸气气化性能影响不大。对氧化石墨添钙热解样品经盐酸处理,发现热解温度低于900℃时,经盐酸处理后水蒸气气化反应性均有所下降,热解温度为900℃时,经盐酸处理后水蒸气气化反应性能变化不大,结合XRD、Raman、FT-IR等表征表明钙在催化水蒸气气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可能是氧化石墨在900℃热解过程中含氧组分与钙结合形成了某种可以不被盐酸洗脱的结构中间体。(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陈家明[7](2018)在《NaOH处理对胜利褐煤微结构和燃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褐煤的自燃与其组成及化学结构密切相关,深化对褐煤组成及化学结构的认识,对抑制褐煤的自燃及安全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用锡林郭勒的胜利褐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盐酸及氢氟酸脱除其所含矿物质,并对原煤、脱矿煤及不同温度热解煤进行NaOH处理,同时对NaOH处理后的脱矿煤进行热解处理,利用SEM-EDS、XRD、Raman、FT-IR和XPS等方法对所制备煤样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aOH处理过程中钠与煤中含氧官能团的结合形式及煤样微结构的变化,并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NaOH处理煤样的燃烧反应性能。同时,选用结构相对简单的均苯叁甲酸和氧化石墨作为煤的模型化合物,以进一步解析钠与煤中含氧官能团的结合形式对煤燃烧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NaOH处理对胜利褐煤结构和燃烧性能有较大影响。不同浓度NaOH处理后胜利褐煤均出现了燃烧滞后现象,且随着NaOH处理浓度的增大,燃烧滞后现象越明显,同时煤中羧基结构逐渐减少。(2)将胜利脱矿煤在不同温度下热解后进行NaOH处理,当热解温度低于400℃时,其燃烧反应性能出现滞后现象,钠与煤中的羧基官能团形成类羧酸盐结构。当热解温度大于400℃时,其燃烧滞后现象消失。进一步考察NaOH处理脱矿煤时发现,其燃烧反应性能同样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FTIR表征结果表明,NaOH处理的脱矿褐煤中钠与羧基官能团结合为羧酸盐,这种结构的形成有效的抑制了褐煤的燃烧反应性能。将NaOH处理后的脱矿煤进行不同温度的热解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形成的羧酸钠结构逐渐向碳酸钠结构转变。褐煤中钠结合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其燃烧性能。(3)用NaOH处理模型化合物氧化石墨及其不同温度热解焦,以考察钠在其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燃烧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经过NaOH处理,其燃烧反应性能没有明显的滞后现象。不同温度热解焦经过NaOH处理,其燃烧反应性能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而FTIR表征中表明有羧酸钠的存在。用不同浓度的NaOH处理模型化合物均苯叁甲酸,其结果与不同浓度的NaOH处理褐煤原煤相似,并根据均苯叁甲酸NaOH处理后的反应结构关系,推测出NaOH处理后胜利褐煤的燃烧反应过程与可能的结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常吉松[8](2018)在《胜利褐煤结构热演变历程及自燃倾向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自治区的胜利褐煤为基础研究对象,惰气气氛下制得不同温度的热解煤焦,采用固定床燃烧装置对其进行程序升温、梯度等温燃烧实验。脉冲吸附法测定样品的氧吸附能力,通过XRD、Raman、XPS、FT-IR等表征手段考察样品结构变化,揭示了胜利褐煤在热解过程中结构热演变历程及自燃倾向的变化。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伴随着结构的热演变,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煤样结构中的脂肪侧链及含氧官能团逐渐脱除,500-700℃热解温区煤焦结构主要以分子间缩聚为主;当热解温度高于700℃,煤焦D峰与G峰半峰宽迅速减小,f_a明显增大,表明煤焦石墨化程度明显加快。煤焦的氧吸附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L-600J氧吸附量最大。煤焦的燃烧反应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胜利褐煤在300-500℃的热解温区时其燃烧反应变化不大,SL-600J的起始燃烧反应温度明显增高,酸洗煤焦的燃烧反应转折热解温度点为500℃。酸洗添加LiOH、NaOH、KOH以及Ca(OH)_2改变了胜利褐煤的燃烧反应性能。为防止胜利褐煤自燃,其热解提质温度在600℃时效果最佳,酸洗煤样的热解提质的最佳温度为500℃。煤样中的固有矿物质对煤焦结构的热演变进程以及燃烧性能具有显着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矿物质的存在延缓了热处理过程中煤样石墨化进程,另一方面矿物质的存在改变了煤样的燃烧反应性能。氢氧化钠的添加延缓了煤焦的石墨化进程并显着提高了其燃烧反应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颖波[9](2018)在《铁、钙、铝对胜利褐煤结构热演变及自燃倾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胜利褐煤为研究对象,探究Fe、Ca、Al对胜利褐煤结构热演变及自燃倾向的影响。首先在不同温度及惰气气氛下热解制备实验煤样,使之发生结构热演变,然后通过程序升温及梯度等温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煤/焦的燃烧性能实验,利用FT-IR、Raman、XRD等表征方法,确定了煤/焦结构的变化和自燃倾向。添加铁元素的煤/焦实验结果表明:炼焦温度在室温至400℃内,Fe能够显着增加胜利褐煤/焦的燃烧性能,这个温区内铁对煤样的结构并无明显影响;炼焦温度在400℃-700℃范围内,煤中的含氧官能团随着炼焦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煤焦的主体结构由低聚类结构向高聚类结构演变;炼焦温度在700℃-900℃范围内,煤焦由高聚类结构逐渐向碳微晶结构演变,煤焦的石墨化程度迅速增大,FT-IR显示700℃时煤中苯环C=C骨架振动吸收峰明显减弱,苯环骨架已经大量破碎。Fe不仅能够增加胜利褐煤低温焦的自燃倾向而且能够增加胜利褐煤高温焦的自燃倾向。添加钙元素的煤/焦的实验结果表明:炼焦温度在室温至400℃范围内,Ca能够增加胜利褐煤/焦中高聚类结构的燃烧性能;炼焦温度在400℃-700℃范围内,煤中的低聚类结构逐渐向高聚类结构演变,FT-IR显示在这一温区内煤样红外波普振动吸收峰的个数逐渐减少;炼焦温度在700℃-900℃范围内,高聚类结构朝着碳微晶结构演变,但Ca能够减缓胜利褐煤高温焦的石墨化进程,抑制高聚类结构向碳微晶结构演变,梯度等温实验结果显示SL~+-Ca-900中仍有大约50%的高聚类结构物质。Ca能够明显增加胜利褐煤高温焦的自燃倾向。添加铝元素的煤/焦的实验结果表明:炼焦温度在室温至400℃内,Al能够降低胜利褐煤/焦的燃烧性能;炼焦温度在400℃-700℃范围内,煤焦的主体结构由低聚类结构向高聚类结构演变;炼焦温度在700℃-900℃范围内,煤焦的主体结构由高聚类结构朝着碳微晶结构演变。Al能够降低胜利褐煤低温焦的自燃倾向,增加胜利褐煤高温焦的自燃倾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邵婷婷[10](2018)在《亚/超临界乙醇中胜利褐煤与沙柳共液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亚/超临界乙醇体系中,采用单因素方法对胜利褐煤进行了液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固液比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利用外光谱手段分析了液化产物(Oil和PAA)成分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内,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转化率、油收率逐渐增加,当反应时间过短或者过长时,都不利于液化油Oil中的羟基脱除;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提高温度有利于加氢反应以及醚键的断裂脱除;随着固液比升高,羟基峰强度都有所增强,说明提固液比不利于羟基的脱除。(2)实验条件为固液比1:30,无水乙醇60 mL,转速在400 r/min,反应温度为290℃时,在最终达到了转化率和油收率分别达到了54.62%和54.52%,PAA在固液比1:30时达到最大为12.95%。在亚/超临界乙醇体系中,采用单因素方法对沙柳进行了液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固液比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重等手段分析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液化产物成分和液化残渣的变化。结果表明:(1)沙柳液化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90℃,反应时间为45 min,乙醇体积为60 m L,固液比1:30时的液化率为72.08%,油产率为25.63%,PAA产率为2.99%。(2)对液化产物和固体残渣做红外分析,在达到反应时间10min后的液化液体产物和固体残渣的峰型都没有大的变化,说明液化过程中沙柳组分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首先发生降解并且残渣中仍存有纤维素,产物成分主要含有醇、醛、酯、酚类、芳烃等。(3)对沙柳固体残渣做热重分析可知,纤维素的含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有降低的趋势,说明延长反应时间会促进纤维素的降解。在亚临界/超临界乙醇体系中研究沙柳和胜利褐煤的共液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了影响共液化反应的因素,如沙柳和煤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用量。通过红外分析、热重分析和XRD分析了液化产物组成和液化残渣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变化。结果表明:(1)液化反应条件为:沙柳与胜利褐煤质量比50:50,反应温度290℃,反应时间90 min,无水乙醇体积60 mL,转化率最高79.49%,油收率为58.24%,PAA为10.98%;(2)在此反应条件下,沙柳对胜利褐煤液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褐煤不能完全液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胜利褐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微生物群落在褐煤生物产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产气前后煤样性质的变化。以内蒙古胜利褐煤为产气底物,寺河矿区煤层气井排出水中富集产气微生物为出发菌群,在实验室开展褐煤生物产气实验,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产气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褐煤产甲烷量和产气前后煤样物化性质及其煤表面的菌体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胜利褐煤可以被所富集得到的菌群利用并产生甲烷,产气周期为49 d,期间累计产甲烷量为83. 1 mL,净产甲烷率为7.84 mL/g煤。褐煤生物产气微生物样本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主要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WWE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少量的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原始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经褐煤和基本培养基培养产气后,群落多样性降低。在微生物属水平上菌群结构变化较大,其中W22,Proteiniclasticum,VadinCA02,Tissierella_soehngenia,Clostridium, Dasulfovibrio等菌属在产气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内蒙胜利褐煤挥发分较高,富氢、富氧,煤表面结构松散有明显裂隙,有利于微生物附着降解,适宜进行生物产气试验。褐煤经微生物作用产气后,水分、灰分、挥发分均降低,固定碳百分比升高,H/C升高,S元素比例下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产气体系中煤表面附着大量短杆状和球状微生物,并存在类似微生物纳米导线的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胜利褐煤论文参考文献

[1].闫政浩,何润霞,王丹丹,班延鹏,宋银敏.胜利褐煤低温氧化过程中微结构的转化特性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9

[2].赵晗,何环,王江泽,谭凯丽,赵娜.内蒙胜利褐煤生物产气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J].煤炭学报.2019

[3].陈会军,刘全生,李娜.胜利褐煤碱溶酸析制备腐植酸试验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董广英.胜利煤田褐煤的清洁利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9

[5].赵波庆,李娜,陈琛,史肃龙,班延鹏.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变及气体生成机理分析[J].煤炭学报.2019

[6].高云强.氧化石墨模拟胜利褐煤钙催化水蒸气气化及机理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7].陈家明.NaOH处理对胜利褐煤微结构和燃烧性能的影响[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8].常吉松.胜利褐煤结构热演变历程及自燃倾向性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9].刘颖波.铁、钙、铝对胜利褐煤结构热演变及自燃倾向的影响[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10].邵婷婷.亚/超临界乙醇中胜利褐煤与沙柳共液化工艺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标签:;  ;  ;  ;  

胜利褐煤论文-闫政浩,何润霞,王丹丹,班延鹏,宋银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