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论文-张晋

七星河论文-张晋

导读:本文包含了七星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七星河,张建东,莱西,村党支部,农业镇,合村,西红柿,崔家集,招商,建档立卡

七星河论文文献综述

张晋[1](2019)在《初到,心就拴在了“七星河”上》一文中研究指出“伙计们都来了吗?咱们开会吧。”12月6日上午8点50分,脚穿一双运动鞋、拎着简单提包的青岛市扶贫协作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建东来到莱西市经济开发区七星河新村,开始正式履行新村党委书记职务。他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新同事一起商量村庄发展大计。(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9-12-07)

陈晓梅,于君宝,于淼,杨继松,周迪[2](2019)在《洪河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漂筏薹草沼泽土壤金属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7年7月15~19日,在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漂筏薹草(Carex pseudocuraica)沼泽,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V、Cr、Co、Ni、Cu、Zn、Ga、Sr、Pb、Al、Na、Mg、K、Ca、Ti、Mn和Fe共17种金属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漂筏薹草沼泽土壤中Al质量比相对较高,分别为9 467.8~17 473.2mg/kg和17 823.4~23 673.5 mg/kg,Co质量比相对较低,分别为4.32~6.69 mg/kg和4.10~4.92 mg/kg;土壤中的Na、Mg、Al、K、Ti、Mn、Fe、V、Cr、Co、Ni、Ga、Sr和Pb含量之间显着正相关,表明其可能具有同源性,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雍[3](2019)在《历史时期聚落形态考古的七星河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凤林城——1998~2000年度发掘报告》(以下简称《凤林城》)是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聚落考古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完稿后,现任项目负责人赵永军希望我能为报告写序。我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学上出现的聚落考古有所关注,对中国大陆学者独立进行的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聚落考古也有亲身感受,所以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但写起来却不是那么顺畅,写写停停拖延到现在,原因是之前对一些和聚落考古有关的问题没搞清楚。现代汉语里的"聚落"指人类的居所,此(本文来源于《北方文物》期刊2019年03期)

覃后亮,韦朝强[4](2019)在《七星河水位调节坝工程闸门及启闭型式比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七星河消落区水位调节坝的建设任务、功能及景观要求。论述了工程的总体布置、闸门型式、溢流坝段坝顶结构等的方案比选,并推荐平板闸门+液压启闭机方案作为实施方案。工程建成后,既满足了防洪要求,又可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本文来源于《广西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3期)

燕超,纪春波,张翼翔[5](2019)在《我国东部重要的雁类栖息和繁育地——黑龙江宝清七星河湿地》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块生境优良、生态原始的芦苇沼泽类内陆湿地,其自然生境及丰富的鱼类资源,为迁徙雁类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及能量补充食源。大量的雁类种群在迁徙过程中选择七星河湿地作为停歇觅食地,七星河湿地保护区成为我国雁向北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马小龙[6](2019)在《七星河流域梯级水库设计洪水分析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七星河流域有7座小一型梯级水库,这些水库均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防洪标准低,渗漏严重,溢洪道设施不全,需对该流域各个梯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各个水库洪水分析要纳入统一的流域计算,入库洪水计算的正确直接决定各个梯级水库除险加固的规模。提出梯级水库库坝群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方法是由本级水库与上级水库区间洪水复核和上一级水库下泄过程迭加而成,迭加时,不考虑河道的传播时间。以第二梯级祁家沟水库为典型库分析计算该库入库洪水,形成《七星河流域水文分析报告》,供各个梯级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使用。(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04期)

宋晨,邢波建,于鹤晨,陈辉,高智晟[7](2019)在《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育雏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4年5月28日~6月5日和2015年6月1~6日,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利用红外照相设备,对5对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进行了合计15 d的白琵鹭早期育雏行为的全天定点观测,利用得到的照片和视频数据,研究白琵鹭育雏行为。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5月28日~6月5日,白天白琵鹭成鸟同时在巢所用时间显着多于夜间;2015年6月1~6日,白天、夜间白琵鹭成鸟同时在巢所用时间相近;2014年观测日的成鸟同时在巢、梳羽、鸣叫、修巢行为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2015年观测日,而在两年观测日中,成鸟休息、哺育行为所用的时间差异不大;在2015年观测日,夜间白琵鹭成鸟坐巢行为所用的时间[(81.81±8.71)min/2h]远多于白天[(47.36±10.78) min/2h];在两年观测日中,无论是在夜间还是在白天,白琵鹭都有近一半的时间在休息;白琵鹭多在白天修巢,夜间几乎不修巢;如果天气较为炎热,成鸟还会为雏鸟遮阳;在白琵鹭雏鸟出壳的前6 d中,雏鸟站立和行走所用的时间在第2天最多,鸣叫所用的时间总体上在不断减少,梳羽所用的时间在第3天最多;水位下降、相邻的农田放火烧秸秆和收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因素将导致白琵鹭筑巢区转移,从而影响白琵鹭巢区安全和繁殖行为。(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孟瑶[8](2019)在《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2017年春季(5月)、夏季(7月)、秋季(9月),于七星河自然保护区选取1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大型底栖动物样本的采集和水体理化数据的获取,对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密度、生物量等群落特征以及时空分布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水体理化指标、指示生物及生物指数对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水质进行综合监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本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66种,隶属于14目32科,主要为4个类群: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分别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环节动物门(Annelida)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其中水生昆虫种类多达42种,占总物种数的63.64%,此外发现12种软体动物和11种环节动物,甲壳动物仅1种。各季节的优势物种大多属于腹足纲,如春季的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夏季的乌苏里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ussuriensis)和秋季的卵萝卜螺(Rodix ovata)等。并且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均有发生时空差异。对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摄食功能群共有6种(捕食者、刮食者、直接集食者、过滤收集者、撕食者、杂食者),以捕食者居多(28种),其次直接集食者和刮食者分别为12种和10种。全年密度最大的为刮食者(5379ind/m2)。同样6种运动功能群(粘附者、掘穴者、爬行者、游泳者、攀附者、潜水者)中,粘附者、掘穴者和爬行者的种类数均较多,分别为17、16、14种。全年粘附者的密度远高于其余类群,总密度高达7128ind/m2。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各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差异不大,在种类和密度上,捕食者、刮食者和直接集食者为主要的摄食功能群类型;粘附者、掘穴者和爬行者是主要的运动功能群类型。并且各季节、各样点的优势摄食功能群为捕食者,优势运动功能群则为粘附者。底质成分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类型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发现底质中腐殖质含量越多、水生维管束植物类型越丰富的环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越丰富、功能性状越多样化。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样点(如7#沟渠)中功能群类型明显多于不含腐殖质的样点(如1#西起点),植被丰富多样的样点(如5#栈桥起点)中功能群比植被单一稀少的样点(2#上游)更多。本研究选择了 9种水环境理化指标,根据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对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水质进行评价,多个理化指标显示水质评价以I类水为主,水平差异和季节差异都不大,通过具体数据分析,说明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水体已经存在轻微污染。本研究利用指示生物对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其中发现的清洁种主要属于蜉蝣目(如中华细蜉Cais sinensis)和蜻蜓目(如黄翅蜻Bractythemis contaminata),但是分布并不普遍;而耐污种发现了寡毛类(如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eianus)和摇蚊幼虫(如步行多足摇蚊Polypedilumpedestre),其种类较多但分布较少。综合指示研究地的水质趋近于清洁水体,但不具备清洁指示物种大量繁育的条件。本研究选取5种生物指数进行分析,各指数侧重方向不同,得出结果略有差异,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结果均为清洁水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生物学污染指数BPI的评价等级则为轻污染;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示水质趋向中污染。总体来看,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水质受到轻微污染。(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孙雅薇[9](2019)在《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功能群研究及水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位于七星河流域中下游南岸,是叁江平原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湿地之一。近年来,受村镇扩张,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化现象严重。本研究根据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共设置采样点10个,分别于2017年春(5月)、夏(7月)、秋(9月)叁季对浮游生物及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采样调查,分析讨论了浮游生物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水体理化指标与生物学指数对保护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调查期间,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73属130种,其中绿藻门与硅藻门种类数最多,分别为59与40种,裸藻门12种,蓝藻门7种,金藻门5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和黄藻门各2种。浮游植物种类数春季(97种)>夏季(73种)>秋季(53种)。浮游植物丰度在0.6×104ind./L~506.4×104 ind./L之间,年平均值为44.81×104ind./L,生物量在 0.018mg/L~8.057mg/L 之间,年平均值为 1.24mg/L。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共划分浮游植物功能群25个,其中优势功能群10个。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呈现出D/MP/P/Y—D/P→X2/Y的季节演替规律。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显示,影响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功能群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水温、浊度、酸碱度和氮磷营养盐。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后生浮游动物29属46种,其中轮虫种类最多,为37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4种。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数夏季>春季>秋季,分别为38、29、21种。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在43.00ind./L~5495.00ind./L之间,年平均值为564.49ind./L。生物量在 0.028mg/L~4.655mg/L 之间,年平均值为 0.69mg/L。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共划分功能群5个,分别为轮虫滤食者(RF)、轮虫捕食者(RC)、小型浮游动物滤食者(SCF)、中型浮游动物滤食者(MCF)、中型浮游动物捕食者(MCC),呈现出RC/MCC→RF/RC/SCF/MCC→RF/MCC的季节演替规律。将环境因子与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显示,影响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水温、电导率、浊度、氯离子和氮磷营养盐。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水温(WT)、氯离子(Cl-)、铵根离子(NH4+)存在显着季节差异。使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浮游植物功能群Q指数对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为中营养水平,污染程度较轻。(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张译文[10](2019)在《七星河流域保护地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七星河流域保护地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5月、7月和9月在叁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8个采样点,进行鱼类和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七星河流域保护地鱼类群落共有鱼类14种,隶属4目6科11属,以耐低温、耐低氧的小型底层鱼类为主体,优势种为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hni)、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湖鱥(Phaxinus percnurus)、黑龙江花鳅(Cobitis lutheri)和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mohoity);群落鱼类物种组成较为稳定,但物种多样性整体偏低。RDA排序结果显示pH、总氮、总磷和电导率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黑龙江鳑皱(Rhodeus sericeus)、花江鱥(Phaxinus czekanowskii)、北方须鳅(Barbatula barbatula nuda)、北方花鳅(Cobitis granoei)、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及乌鳢(Channa argus),皆与总磷正相关,除葛氏鲈塘鳢、北方须鳅、北方花鳅和北方泥鳅以外的其他种类均与CODcr、BOD5、总氮、pH及电导率负相关,全部种类与水温负相关或无关,葛氏鲈塘鳢与全部环境因子皆无相关性。通过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对TP、TN浓度不同的5种假设情景中鱼类Shannon-Wieners指数响应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当七星河流域保护地水体TN浓度在1.00 mg/L~2.00 mg/L,TP 浓度在 0.20 mg/L~0.40 mg/L 时,该湿地鱼类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建议将七星河流域保护地水体TN浓度控制在1.00 mg/L左右,TP浓度控制在0.20 mg/L左右,既可促进鱼类物种多样性健康发展,又可尽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七星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17年7月15~19日,在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漂筏薹草(Carex pseudocuraica)沼泽,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V、Cr、Co、Ni、Cu、Zn、Ga、Sr、Pb、Al、Na、Mg、K、Ca、Ti、Mn和Fe共17种金属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漂筏薹草沼泽土壤中Al质量比相对较高,分别为9 467.8~17 473.2mg/kg和17 823.4~23 673.5 mg/kg,Co质量比相对较低,分别为4.32~6.69 mg/kg和4.10~4.92 mg/kg;土壤中的Na、Mg、Al、K、Ti、Mn、Fe、V、Cr、Co、Ni、Ga、Sr和Pb含量之间显着正相关,表明其可能具有同源性,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七星河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晋.初到,心就拴在了“七星河”上[N].青岛日报.2019

[2].陈晓梅,于君宝,于淼,杨继松,周迪.洪河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漂筏薹草沼泽土壤金属含量研究[J].湿地科学.2019

[3].陈雍.历史时期聚落形态考古的七星河模式[J].北方文物.2019

[4].覃后亮,韦朝强.七星河水位调节坝工程闸门及启闭型式比选[J].广西水利水电.2019

[5].燕超,纪春波,张翼翔.我国东部重要的雁类栖息和繁育地——黑龙江宝清七星河湿地[J].农业与技术.2019

[6].马小龙.七星河流域梯级水库设计洪水分析计算[J].陕西水利.2019

[7].宋晨,邢波建,于鹤晨,陈辉,高智晟.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育雏行为研究[J].湿地科学.2019

[8].孟瑶.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9].孙雅薇.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功能群研究及水质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9

[10].张译文.七星河流域保护地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七星河论文-张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