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肺动脉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肺动脉隔缺损,胸骨,动脉导管未闭,先心病
主肺动脉隔论文文献综述
索朗[1](1995)在《主肺动脉隔缺损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39岁,医生、已婚。因发现心脏杂音35年,发绀19年,反复气急,下肢浮肿18个月于1992年5月14日入院。35年前感冒后出现气息,就诊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先心病,性质不明.19年前出现劳累后D唇发组,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对学习、工作无影响,故未行(本文来源于《西藏医药杂志》期刊1995年S1期)
宋国才[2](1992)在《主、肺动脉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肺动脉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小儿病很少见,现将我们所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性,3个月。因反复咳嗽、气促、口吐白沫1月入院。1月前因受凉后反复咳嗽,为非痉挛性声咳,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多汗,但无喘憋、紫绀,亦无浮肿、尿少,病后精神差,食欲较好,无呕吐及腹泻。患儿为第1胎,足月平产,新法接生,出生体重3kg,无窒息,3个月会笑。父母均体健,非近亲婚配,母亲怀孕期间未患过感冒及风疹,未服过任何药物和接触过放射线。(本文来源于《湖南医学》期刊1992年01期)
倪廷枢[3](1975)在《主肺动脉隔缺损——17例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17例主肺动脉隔缺损的临床经验。女9例,男8例。确诊时的年龄为12天至35岁。其中11例由心插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确诊,3例在手术时确诊,另3例婴儿在尸检时确诊。17例中9例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包括主动脉弓中断2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1例。(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期刊1975年04期)
吴恩惠,赵长江[4](1964)在《主——肺动脉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7岁,已婚,天津人,于六年前感劳累后心跳气短。在初次妊娠后,有头晕、(口恶)心、呕吐、逐渐浮肿。生产顺利。一年后第二次妊娠,心跳气短加重,时感胸闷,产后稍好转。第叁次妊娠,病情更为加重,全身肿胀,治疗后症状减轻,分娩顺利。产后不能平卧,咳嗽,喀痰带血,上腹部胀疼,经中药治疗症状稍好转。两年来,已失劳动能力。近半月来咳嗽、浮肿加重。体检:体温36.4℃,脉博9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4/65毫米汞柱。发育尚好,营养欠佳,慢性病容,神志清醒合作,头颈无异常。胸廓对称,肺(-),心界扩大,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胸骨左缘第一肋间处有细震颤,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极响亮之机器样连续性杂音,向左胸前区放射。心尖区无杂音,但可闻来自左第二肋间(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杂志》期刊1964年01期)
主肺动脉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肺动脉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小儿病很少见,现将我们所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性,3个月。因反复咳嗽、气促、口吐白沫1月入院。1月前因受凉后反复咳嗽,为非痉挛性声咳,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多汗,但无喘憋、紫绀,亦无浮肿、尿少,病后精神差,食欲较好,无呕吐及腹泻。患儿为第1胎,足月平产,新法接生,出生体重3kg,无窒息,3个月会笑。父母均体健,非近亲婚配,母亲怀孕期间未患过感冒及风疹,未服过任何药物和接触过放射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肺动脉隔论文参考文献
[1].索朗.主肺动脉隔缺损一例[J].西藏医药杂志.1995
[2].宋国才.主、肺动脉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一例[J].湖南医学.1992
[3].倪廷枢.主肺动脉隔缺损——17例经验[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1975
[4].吴恩惠,赵长江.主——肺动脉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症[J].天津医药杂志.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