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绅士化现象

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绅士化现象

一、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中产阶层化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胡小武,何平[2](2021)在《从“绅士化”到“超级绅士化”——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更新“奢侈化”趋势研究》文中指出大城市空间更新的"绅士化"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空间生产"与"经济增长"过程。当前很多研究把"绅士化"理解为城市内城空间更新进程中,因为经济增长需求而"破旧立新",并由中产阶层"侵入"且逐渐"接替"的空间变迁过程。虽然国外"绅士化"遭遇了住房不公平、原住民利益受损、文化流失等批评,但迄今国内学术界对国外"绅士化"转变为"超级绅士化"现象缺乏深入研究。"超级绅士化"本质上是城市规划更新、地价增长与空间"奢侈化"的衍化过程。在中国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更新,"腾笼换鸟"策略已成为共识的城镇化后半程,更需要深刻理解大城市中心区更新的"超级绅士化"所引发的"空间奢侈化"变迁趋势。

袁亚琦[3](2020)在《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棚户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是一项能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撬动新型城镇化、增加住房供给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并防止贫困扩大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棚户区改造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学术方面,棚户区改造也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但对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正负效应也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是被拆迁居民在空间及文化上均被排斥和剥夺,还是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城市贫困的最大功臣。西方关于棚户区、贫民窟等类似主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且新时代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与西方国家城市的贫民窟治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借鉴城市社会空间、企业家政府和府际关系等理论,尝试通过对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机理、效应的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过程与综合效应,以及贫困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作用机理,丰富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案例,深化延展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研究内涵。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对大时间跨度和人口普查、低保、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申请等大量翔实的宏观数据,以及选取案例地块的全过程跟踪式调研、访谈数据的处理,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住房改革初期、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四个阶段分析南京棚户区的演化历程和格局;按照土地权属将棚户区划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棚户区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棚户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差异及拆迁安置居民迁居特征。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个层面,构建棚户区改造实施的综合驱动力模型和解释性框架;继而讨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空间、经济、社会效应和不利影响。最终通过对国家-地方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分析和审示,提出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政策、拆迁安置政策和资金政策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棚户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居住空间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棚户区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区的空间耦合关系完全确立,内城边缘和城市近郊区的“城中村”成为棚户区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权属的棚户区在空间分布、居民属性、迁居模式和实施效应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棚户区改造中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政策偏向存在失配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空间资源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竞争语境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为完成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以及在政策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一个产物,驱动机制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社会生产因素以及个体行为因素。通过府际关系、空间政策、安置政策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棚改中的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王雪[4](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提出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何梓曜[5](2020)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绅士化现象研究 ——以成都市洛带古镇为例》文中提出旅游绅士化是绅士化的一种特殊社会空间现象,指发展旅游业造成了一些地区的重建,并使其周边街区发展成为相对富裕、独立区域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外来人口迁入而本地居民迁出,引发了中产阶级对相对低收入阶级的替换,导致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巨大变化,并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学者对旅游绅士化的研究较为成熟,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为了更好的研究国内旅游绅士化的本土特色,本文结合质性研究与问卷调查,对成都市洛带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绅士化现象进行诊断与讨论,重点关注旅游绅士化在当地所引起的社会效应。本文在完整梳理国内外旅游绅士化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洛带古镇,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总结了其旅游绅士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并建立起街区主体、商业消费、生活空间三要素(HBS)的研究框架,分析探讨洛带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绅士化现象、特征、推动力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洛带古镇的旅游绅士化是以政府为主导、大型地产商直接推动、文化消费间接推动的,其社会正面效应明显,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在绅士化发展过程中路径依赖明显,原住民话语权缺失、利益遭受损害。由此本文提出了政府、社区居民、投资商三个角度的改进建议,核心在于强调绅士化进程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当地的以原住民为主的弱势群体,原住民是当地客家文化的创造者及继承者,街区的文化习俗、社会空间都有赖于原住民的社会生活,旅游绅士化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原住民的获得感,将发展红利分享给社区居民,并致力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

石美施[6](2019)在《成都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中产阶级群体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也在加深,城市建设中中产阶级与弱势群体的需求矛盾产生了绅士化现象。绅士化是一种伴随着中产阶层替换低收入阶层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现象,它不仅仅出现在居住区的升级改造上,商业服务设施的升级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对阶层更替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本研究引入商业绅士化的概念作为绅士化研究的延展,关注迎合中产阶级的消费偏好而进行的城市商业空间更新和低收入阶层被中产阶级代替的过程。事实上,城市中心城区的功能正在向金融商业转变,这使得消费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空间景观和人口结构的重要元素,以商业为主导的旧城再开发项目在中国城市中比比皆是。这种大规模的、持续的商业空间再开发取得的经济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对弱势群体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为了防止激化社会矛盾和影响和谐城市建设,本文以强调社会公平和维护弱势群体为主的最广大群体利益作为研究立场,从阶层变迁的视角研究城市更新中大规模的商业再开发的发展特征、产生机制和影响,从理论角度丰富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和消费空间转型的理论研究,从实践角度为未来城市更新技术、实施和政策方面提供参考。本文研究思路如下:本研究选择成都市大慈寺周边地区作为商业绅士化的实证研究案例,通过文献政策、网络问卷、半结构访谈进行数据收集,以定量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第二章为研究绪论,回顾了国内外绅士化和商业绅士的概念、发展衍化、过程特征、产生机制和后果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为实证部分提供了理论研究框架。实证研究部分为第三章至第六章,第三章分析了成都城市更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相关发展背景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个发展阶段;第四章聚焦在大慈寺周边地区的商业绅士化发展过程,分析了土地利用、商业业态、社会阶层、景观四个方面的发展特征;第五章通过分析商业绅士化过程中政府、开发者和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动机和推动作用研究商业绅士化的产生机制;第六章以周边老旧小区及其居民为研究主体,探求商业绅士化对其的影响。最后,对本研究的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诚实的评价和讨论,并对未来商业绅士化的研究提出展望。

王晨[7](2019)在《中产化驱动的英国城市更新策略研究及经验借鉴 ——以伦敦金丝雀码头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产阶层的快速成长以及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我国城市更新改造中出现的中产化现象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关注。中产化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造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改善了城市空间景观风貌,使得城镇化发展到达更高水平的平台;另一方面,中产化造成了城市中社会阶层的更替,使得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被迫搬迁,失去了平等使用城市优质空间资源的权力,不利于社会公平与融合的发展,大量人群的更替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内学者较早地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对中产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对其特征、机制、效应的探讨,而对于如何有效管控中产化的发展却鲜有涉及。为了实现中产化在城市更新中的正面效应最大化,并有效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阶层演替、文化断层、社会分异等负面影响,本研究对英国城市更新策略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以伦敦金丝雀码头的中产化更新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其更新进程以及在中产化驱动下采取的一系列更新策略,旨在从中汲取经验,为我国中产化更新的理性发展提供借鉴。首先,针对国内外中产化与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综述,包括其概念界定、发展进程与机制、相关政策策略等,并对于中产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城市更新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中产化现象的出现,是中产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中产化作为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活力与创造力的举措,正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一种策略与趋势。国内外更新进程的比较研究显示出我国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滞后性,因此对于西方已经过实践检验的发展经验进行借鉴是有必要的。其次,对于英国城市更新策略与中产化驱动更新的具体案例进行了解析。通过对英国城市更新策略发展历程的梳理,归纳出其演进过程中的动力机制演变——从福利主义到市场与社会利益相结合,以及从激励引导到管控调整的中产化更新。在对整体发展环境进行了解读之后,聚焦于典型中产化更新案例伦敦金丝雀码头,深入剖析其更新进程与相应发展阶段的策略机制,从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物质环境、治理管控等角度分别对实施策略进行归纳与探讨。研究发现,中产化驱动下的城市更新策略制定分为两个阶段:更新前期,为了获取建设资金以及激发城市衰败片区的社会活力,往往采取“促进”中产化的策略来吸引私人投资和中产阶层群体进入;到了更新后期,中产化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显露,这一时期往往采取“管控”的策略,有效管理中产化的发展以保障社会公平。这一过程的本质是政府、市场、中产阶层新来者、当地社区及居民之间的利益博弈。最后,结合我国中产化更新的发展现状提出可借鉴的发展策略。通过分析我国中产化驱动的城市更新的普遍性、积极意义和现状问题,反映出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接着对中英中产化发展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对比,判别可借鉴的方向和需警惕的问题。基于这两个前提,提出我国中产化驱动的更新策略制定应从“效率本位”转向“公平正义”,从“精英主导”走向“多元参与”,并进一步提出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中产阶层和资本入驻、重视地方政府作用与社区参与、平衡中产阶层与原住民利益等具体的策略导向。结尾部分归纳总结了本研究最主要的结论,以及创新点和不足,并结合不足之处提出了对于未来进一步研究发展的展望,即构建中产化更新的理论框架、重视调控政策的研究以及关注中产化发展的需求端要素。

郭友良,李郇[8](2018)在《转型期城市居住用地更新的空间加密化研究——广州市金花街改造再考》文中研究表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市金花街改造项目(19882003年)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主导下改造方案的调整过程和改造空间特征,探讨居民诉求和政府旧改政策对旧城空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花街居民的原地安置诉求和城市政府依此设计的以民生为导向的改造安排,乃是影响旧城空间的重要原因;在准市场化融资方式和福利化拆迁安置方式下,城市政府提出的有关提供公共服务设施、解决居民临时安置问题和让居民原地安置的要求,使改造规划多次提高改造容积率,以保持改造经济平衡;改造后的金花街在房屋和人口两个维度呈现空间加密化的态势,即存在原地安置房叠加融资商品房、原地安置居民叠加购房迁入居民的社会空间现象,金花街改造并未出现以外来中产人口大规模替代原住低收入人口为基本特征的绅士化过程。最后,从引入转让开发权和鼓励微改造两方面对当前广州的旧城改造提出政策建议。

刘蕾[9](2017)在《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特征、机制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不老村为例》文中提出传统乡村发展模式引发诸多矛盾,导致乡村衰落现象频现。乡村物质空间衰败、社会民生问题凸显、特色丧失与文化断裂等问题似乎都在昭示着:衰落甚至消亡是大部分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问题的凸显引发了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其中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城市有识之士正在尝试以“回归乡土、反哺乡村”的方式探索多元的乡村复兴道路。这些有资本、有文化又有乡土情结的“城里人”就是绅士化语境中典型的绅士群体,他们的“返乡”运动正是我国现阶段乡村绅士化现象的真实写照。乡村绅士化概念缘起于英国,它描述了中产阶层迁居乡村地区,并引发乡村社会阶层结构改变及乡村空间、文化等多方面转变的现象。然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乡村绅士化多是基于自由市场的绅士群体自发选择行为,其中绅士群体是乡村绅士化过程最常见的触发者和主导者。而我国的乡村建设实践表明,政府在乡村绅士化中扮演了主导角色。深入探究这种中国特色乡村绅士化现象,不仅是对我国乡村发展特殊现象的透视和解读,也是绅士化理论研究的一次“本土化”尝试。此次研究尝试将政府主导推动并实现的乡村绅士化现象定义为“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并遵循“特征—机制—效应”的逻辑框架进行研究。文章选取南京不老村为实证案例,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梳理该地区的乡村绅士化过程,并分析该类乡村绅士化现象的特征、机制与效应。首先纵向梳理了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结果和过程两方面分析现象特征,并且总结该现象特征与西方乡村绅士化的异同。研究发现:①结果特征相似。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实现了乡村物质空间更新、社会结构重组和产业发展转型,这些转变结果与西方绅士化的特征相似;②过程表现特殊。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实现过程伴随着快速整体的空间更新、先出后进的人群替代和商业化的业态植入,这些过程与西方乡村绅士化有明显不同。进而横向剖析了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分析各主体的角色与作用。不同于西方乡村绅士化中的组织关系,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背后是政府主导下多元参与的增长联盟。其中政府是绅士化的操控者,中介是政府的辅助者,绅士群体是被引导的迁入者,而原住民是政策性的迁出者。在分析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建构出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形成机制,并认为乡村发展政绩、“企业化”行为、地方发展决策权是政府主导乡村绅士化的主观动力,而体制环境下的路径依赖、土地制度改革下的政府实践、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战略选择则是政府主导乡村绅士化的客观因素。最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出发,探讨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产生的效应。从微观层面看,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并没有出现西方乡村绅士化中原住低收入阶层被排斥和挤压的负面效应,而是落实了原住民的城镇化意愿,促进了原住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并且规避了社会矛盾的产生;从宏观层面看,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推动了城市要素回流与多元反哺,促进了乡村价值回归与动力内生,并最终实现了城乡关系重构与乡村复兴。因此基于不老村的个案观察,本文认为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是乡村内部资源重组与乡村复兴的有益尝试。本文正文共约49000字,图表57幅。

周春山,边艳,张国俊,胡锦灿[10](2016)在《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产阶层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群体,其不断增长的居住空间需求对社会空间结构具有较大影响。本文研究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为政府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城市更新等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集中度指数分析了广州市2010年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布及特征,并将中产阶层聚居区划分为教育、职业、收入和混合4个亚类聚居区。其次,将2010年中产阶层聚居区与2000年的聚居区比较,发现2000-2010年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与地域类型演变呈现以下特征:1中产阶层聚居区区域范围有所扩大,呈现郊区化与向中心性并存现象;2老城区外围、珠江两岸及经济开发区是中产阶层集中分布的区域;3中心城区内城中村外来人口的集聚带来中产阶层的逐渐消失;4 4个亚类中产阶层聚居区呈现街道数目改变和类型转换的变化;5中产阶层聚居区呈现强稳定型、弱稳定型、衰减型和增长型4种不同地域类型的变化。最后,本文从社会阶层分化、房地产市场、全球化、传统社会空间历史延续以及个体力量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对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异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中产阶层化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中产阶层化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从“绅士化”到“超级绅士化”——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更新“奢侈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概念梳理与发展历程
二、城市更新过程中“绅士化”研究回顾
三、城市更新进程从“绅士化”向“超级绅士化”衍化
四、“超级绅士化”:城市空间价格“奢侈化”反思

(3)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棚户区改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手段
        1.1.3 棚户区改造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
        1.1.4 棚户区改造的效应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贫民窟与棚户区(Slum/shantytown)
        1.3.2 棚户区改造(Shantytown Transformation)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范畴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贫民窟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的形成机制研究
        2.1.2 贫民窟的社会问题研究
        2.1.3 贫民窟的治理措施研究
        2.1.4 贫民窟的演变趋势研究
        2.1.5 国外研究相关评述
    2.2 国内棚户区研究综述
        2.2.1 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
        2.2.2 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
        2.2.3 棚户区改造效应研究
        2.2.4 国内棚户区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Urban Social Space Theory)
        2.3.2 城市企业主义理论(Entrepreneurialism Theory)
        2.3.3 府际关系理论(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第3章 南京棚户区演化历程及格局特征
    3.1 新中国成立前:棚户区区位初显到形成的漫长历程
        3.1.1 南京古代城市格局中棚户区区位初显
        3.1.2 民国时期南京棚户区形成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棚户区中心集聚的规模扩大期
        3.2.1 改革开放前南京城市棚户区分布格局
        3.2.2 计划经济时期零星棚户区的拆除与重建
    3.3 改革开放至住房制度改革前(1978-1998):棚户区内聚成片的相对集中布局期
        3.3.1 内聚成片的空间布局
        3.3.2 拆一建多的棚户区改造
    3.4 住房改革初期(1998-2008):由内向外跳跃式扩迁的突变期
        3.4.1 连片棚户区的逐步消失
        3.4.2 差别化的棚户区改造
    3.5 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2008-2018):内点外片的空间优化期
        3.5.1 小尺度点状集聚为主的棚户区分布格局
        3.5.2 尚未拆迁的零星棚户区
    3.6 南京棚户区格局与改造过程分析
        3.6.1 南京棚户区格局演化过程
        3.6.2 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特征:典型核心边缘结构
第4章 “棚改”实施以来南京棚户区社会空间特征
    4.1 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空间特征
        4.1.1 空间分布特征:“由内及外”、“内小外大”
        4.1.2 改造前后对比:“环境改善”、“功能提升”
    4.2 拆迁安置居民社会特征与迁居特征
        4.2.1 社会群体特征:人口老龄化、较高贫困率
        4.2.2 安置迁居模式:中心到边缘、分散到集中
    4.3 基于土地权属的棚户区类型划分及差异
        4.3.1 国有土地棚户区和集体土地棚户区
        4.3.2 两类棚户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
    4.4 西街与南河两个实证案例的对比
        4.4.1 国有土地棚户区:西街片区
        4.4.2 集体土地棚户区:南河片区
        4.4.3 西街与南河案例的差异总结
第5章 棚户区改造的机制分析
    5.1 政治环境驱动力
        5.1.1 土地储备制度的空间效应
        5.1.2 府际治理的综合推动
        5.1.3 基于成本考虑的差异化安置政策
    5.2 社会生产驱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空间实现
        5.2.2 企业主义的政府运作
        5.2.3 实现空间正义的均衡发展需求
    5.3 个体行为驱动力
        5.3.1 贫困家庭生活改善的契机
        5.3.2 一般家庭迁居的资金来源
        5.3.3 中产阶层财富积累的机遇
    5.4 棚户区改造的综合驱动模型
第6章 南京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效应
    6.1 空间绅士化与郊区化效应
        6.1.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
        6.1.2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6.1.3 城市居住郊区化拓展
    6.2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效应
        6.2.1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6.2.2 带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6.2.3 提升棚户区居民经济收益
    6.3 居住与城市品质提升效应
        6.3.1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6.3.2 避免城市内城衰败
        6.3.3 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6.4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6.4.1 拆迁过程的社会矛盾问题
        6.4.2 困难群体的利益剥夺问题
        6.4.3 城市贫困的转移集聚问题
        6.4.4 安置居民的社会成本问题
第7章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优化建议
    7.1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南京的地方实践
        7.1.1 国家层面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演变历程
        7.1.2 南京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地方实践
    7.2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审视
        7.2.1 自上而下政策的执行偏差:范围界定模糊带来的“搭便车”
        7.2.2 失衡的空间政策:规划的空间正义问题
        7.2.3 不同安置政策带来的“身份歧视”:权益保障的供需失配
        7.2.4 基于成本的拆迁安置政策后效:内城原住民的边缘化处境
    7.3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优化建议
        7.3.1 棚户区改造中府际关系的优化
        7.3.2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规划
        7.3.3 基于社会公平的拆迁安置政策
        7.3.4 棚户区改造中资金政策的优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棚户区类型与社会空间差异
        8.1.2 南京棚户区时空演变与改造特征
        8.1.3 南京棚改的驱动机理与正负效应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基于改造的棚户区治理研究是综合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8.3.2 基于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拆迁安置居民居住迁移情况电话访谈记录表
附录B 棚户区改造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1.2 题目解析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创新之处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3.3.2 研究过程设计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5.1 理论回顾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2 研究方法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5.4“拆”与“留”的矛盾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5.5 讨论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7.3.1 价值观念转型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7.4 局限性与展望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绅士化现象研究 ——以成都市洛带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对象选取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1 绅士化起源与概念界定
        2.1.2 绅士化出现的原因之争
        2.1.3 绅士化相关理论的变迁
        2.1.4 针对绅士化中负面现象的评判
    2.2 旅游绅士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3 旅游绅士化产生特点的划分
第三章 旅游绅士化现象分析的数据采集
    3.1 洛带古镇的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旅游发展情况
        3.1.3 文化历史发展情况
    3.2 数据来源
        3.2.1 调查方式与地点选择
        3.2.2 访谈内容设计
        3.2.3 问卷调查设计
    3.3 数据编码
        3.3.1 数据汇总
        3.3.2 数据编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带古镇的旅游绅士化现象发展历程
    4.1 旅游绅士化发生区域的界定
    4.2 洛带古镇的旅游绅士化特征表现
    4.3 洛带古镇旅游绅士化发展历程划分
        4.3.1 萌芽阶段
        4.3.2 复兴阶段
        4.3.3 绅士化阶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带古镇的旅游绅士化表现诊断
    5.1 旅游绅士化表现诊断的理论依据
        5.1.1 街区主体内涵解析
        5.1.2 商业消费内涵解析
        5.1.3 生活空间内涵解析
    5.2 基于HBS的旅游绅士化表现
        5.2.1 街区主体居民结构及居民的感知
        5.2.2 商业与消费模式
        5.2.3 居住空间与院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洛带古镇旅游绅士化现象的推动力及影响分析
    6.1 洛带古镇旅游绅士化背后的推动力
        6.1.1 政府是旅游绅士化的主导推动力
        6.1.2 房地产商是旅游绅士化的直接推动力
        6.1.3 文化消费是间接推动力
    6.2 洛带古镇旅游绅士化的正面影响
        6.2.1 街区的快速复兴
        6.2.2 文化学习与融合
        6.2.3 空间环境提升
    6.3 洛带古镇旅游绅士化的负面影响
        6.3.1 原住民旅游参与度低
        6.3.2 居民出现阶层化
        6.3.3 消费习惯的置换与文化疏离
        6.3.4 原真文化的丧失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洛带古镇的旅游绅士化表现诊断结果
        7.1.2 洛带古镇的旅游绅士化社会效应总体趋于正面
        7.1.3 洛带古镇的旅游绅士化负面问题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角度
        7.2.2 社区居民角度
        7.2.3 投资商角度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一
附录二

(6)成都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产阶级壮大与社会分化
        1.1.2 城市更新中绅士化现象频发
        1.1.3 消费时代下商业空间重要性凸显
    1.2 基本概念
        1.2.1 绅士化
        1.2.2 商业绅士化
        1.2.3 中产阶层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1.3.4 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案例选取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综述研究
    2.1 绅士化相关研究
        2.1.1 绅士化的发展与阶段
        2.1.2 绅士化的类型与特征
        2.1.3 绅士化的产生机制
        2.1.4 绅士化的影响
    2.2 国外商业绅士化相关研究
        2.2.1 商业绅士化与绅士化的关系
        2.2.2 商业绅士化的过程与特征
        2.2.3 商业绅士化的产生机制
        2.2.4 商业绅士化的影响
    2.3 国内商业绅士化相关研究
        2.3.1 消费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
        2.3.2 绅士化中的商业消费相关研究
        2.3.3 商业绅士化的实证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城市更新背景与历程
    3.1 成都市城市更新背景
        3.1.1 政策:“经营城市”导向的发展规划与策略
        3.1.2 经济:零售、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3.1.3 社会:新兴中产阶级引领人口结构转型
    3.2 成都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3.2.1 第一阶段:以改善住房为导向的旧城改造
        3.2.2 第二阶段: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再开发
        3.2.3 第三阶段:以调整优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发展特征
    4.1 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过程
        4.1.1 阶段一:商业绅士化的孕育期
        4.1.2 阶段二:商业绅士化的尝试期
        4.1.3 阶段三:商业绅士化的发展期
        4.1.4 阶段四:商业绅士化的延续期
    4.2 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的主要特征
        4.2.1 土地利用
        4.2.2 商业业态
        4.2.3 社会阶层
        4.2.4 景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产生机制
    5.1 政府:商业绅士化的推手
        5.1.1 政府的动机
        5.1.2 政府的推动作用
    5.2 开发者:商业绅士化的生产者
        5.2.1 开发者的动机
        5.2.2 开发者的推动作用
    5.3 中产阶级消费者:商业绅士化的追随者
        5.3.1 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动机
        5.3.2 中产阶级消费者的推动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对老旧小区影响
    6.1 社会人口结构
        6.1.1 居民的社会属性
        6.1.2 居民人口结构变化
    6.2 住房与拆迁
        6.2.1 住房
        6.2.2 模拟拆迁
    6.3 商业及其他设施
        6.3.1 传统商业及其他设施减少或升级的影响
        6.3.2 高档商业及其他设施增加的影响
    6.4 社会互动与情感特征
        6.4.1 社会互动
        6.4.2 情感特征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思考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网络调研问卷
    附录2 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一览
    附录3 访谈提纲
    附录4 受访者编号及个人属性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产化驱动的英国城市更新策略研究及经验借鉴 ——以伦敦金丝雀码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产阶层的快速崛起
        1.1.2 中产化作为全球城市发展战略
        1.1.3 城市空间的更新与再开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中产化相关研究
        2.1.1 概念界定及客观表征
        2.1.2 国外中产化发展相关研究
        2.1.3 国内中产化发展相关研究
    2.2 城市更新相关研究
        2.2.1 概念界定
        2.2.2 国外城市更新相关研究
        2.2.3 国内城市更新相关研究
    2.3 中产化与城市更新
        2.3.1 城市更新是中产化发展的载体
        2.3.2 中产化是城市更新的一种策略与趋势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英国城市更新策略的驱动机制演变
    3.1 城市更新的背景
    3.2 城市更新策略的发展历程
        3.2.1 20世纪60-70年代: 社会与社区福利为重点的物质更新:
        3.2.2 20世纪80年代: 以地产开发为导向的企业式更新
        3.2.3 20世纪90年代: 基于竞争与可持续性的城市更新
        3.2.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 关注社会公平的需求导向式更新
        3.2.5 2010年以来: 促进经济与偏爱地方主义的城市更新
    3.3 城市更新策略中的中产化机制“渗透”
        3.3.1 从福利主义到市场与社会利益相结合
        3.3.2 从激励引导到管控调整的中产化更新
第四章 中产化驱动的伦敦金丝雀码头更新策略
    4.1 金丝雀码头概况
        4.1.1 概况简介
        4.1.2 更新背景
    4.2 金丝雀码头中产化驱动的更新历程
        4.2.1 更新尝试阶段: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投资
        4.2.2 更新准备阶段: 公共政策激励私人投资
        4.2.3 飞速发展阶段: 私人投资与管理行为主导
        4.2.4 发展放缓阶段: 私人管理下的政府干预
        4.2.5 综合发展阶段: 基于可持续性的公私合作
    4.3 金丝雀码头中产化驱动的更新策略
        4.3.1 产业经济策略
        4.3.2 社会文化策略
        4.3.3 物质环境策略
        4.3.4 治理管控策略
        4.3.5 其他发展策略
    4.4 金丝雀码头中产化更新的策略逻辑
        4.4.1 政府的城市经营与土地价值挖潜
        4.4.2 市场的资源配置与空间非均衡化
        4.4.3 市场“促进”与政府“管控”的合作伙伴关系
    4.5 小结
        4.5.1 投资与引流:中产化发展前期的“促进”策略
        4.5.2 公平与共享:中产化发展后期的“管控”策略
        4.5.3 警惕性问题
第五章 英国中产化驱动的城市更新策略对我国的启示
    5.1 我国中产化驱动的城市更新发展
        5.1.1 中产化驱动更新的普遍性与特征
        5.1.2 中产化驱动更新的积极意义
        5.1.3 中产化驱动更新有待解决的问题
    5.2 中英中产化驱动的城市更新发展比较
        5.2.1 差异性分析
        5.2.2 相似性分析
    5.3 中产化驱动的更新策略价值定位
        5.3.1 “效率本位”转向“公平正义”
        5.3.2 “精英主导”走向“多元参与”
    5.4 基于“促进”与“管控”的中产化更新策略
        5.4.1 建立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促进私人资本参与更新
        5.4.2 改善城市形象与投资环境,吸引人流和资本流入驻
        5.4.3 重视地方政府与社区的全过程参与,管控更新流程公平
        5.4.4 平衡中产阶层新来者与原住民的利益,实现融合与共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要点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及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特征、机制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不老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乡村衰落现象频现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1.2 绅士群体引领乡村复兴热潮
        1.1.3 政府在我国乡村绅士化中扮演了主导角色
        1.1.4 我国乡村绅士化的趋势明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案例区概况
        1.3.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1.1 乡村绅士化研究进展
        1.1.1 绅士化理论
        1.1.2 乡村绅士化理论
        1.1.3 研究评述
        1.1.4 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1.2.1 中产阶层
        1.2.2 乡村复兴
第三章 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进程与特征
    3.1 不老村乡村建设与乡村绅士化
        3.1.1 准备阶段:村民搬迁与空间更新
        3.1.2 导向阶段:明确规划方案
        3.1.3 实现阶段:绅士群体大规模迁入
        3.1.4 反馈阶段:旅游业兴起与乡村转型
    3.2 基于“结果—过程”的绅士化现象特征判别
        3.2.1 结果特征相似
        3.2.2 过程表现特殊
第四章 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机制
    4.1 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主体构成与角色
        4.1.1 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中的增长联盟
        4.1.2 政府:绅士化的操控者
        4.1.3 中介:政府的辅助者
        4.1.4 绅士群体:被引导的迁入者
        4.1.5 原住民:政策性的迁出者
    4.2 基于“主观—客观”的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形成机制演绎
        4.2.1 政府主导乡村绅士化的主观动因
        4.2.2 政府主导乡村绅士化的客观环境
    4.3 政府主导乡村绅士化的作用方式
        4.3.1 生产端:创造投资和收益环境
        4.3.2 消费端:满足体验和消费需求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效应探讨
    5.1 微观视角:原住民发展转型与社会矛盾规避
        5.1.1 城镇化意愿的落实
        5.1.2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
        5.1.3 社会矛盾的规避
    5.2 宏观视角:城乡关系重构与乡村复兴
        5.2.1 城市要素回流与多元反哺
        5.2.2 乡村价值回归与动力内生
        5.2.3 城乡关系重构与乡村复兴
    5.3 需要警惕的问题与应对
        5.3.1 政府主导乡村绅士化需要警惕的问题
        5.3.2 规划策略与政策应对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及附表清单
附录一: 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3 2010年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特征及亚类划分
    3.1 中产阶层聚居区特征
        3.1.1 职业类型主要以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为主
        3.1.2 教育程度以高层次教育水平为主
        3.1.3 住房来源主要以购买原公有住房和商品房为主
    3.2 中产阶层聚居区亚类划分
        3.2.1 教育中产阶层聚居区
        3.2.2 职业中产阶层聚居区
        3.2.3 收入中产阶层聚居区
        3.2.4 混合中产阶层聚居区
4 2000-2010年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与地域类型演变
    4.1 中产阶层聚居区区域范围有所扩大,呈现郊区化与向中心性并存现象
    4.2 老城区外围、珠江两岸及经济开发区是中产阶层集中分布的区域
    4.3 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的集聚促使中产阶层的外迁
    4.4 中产阶层聚居区亚类发生变化
        4.4.1 4个亚类中产阶层聚居区呈现街道数目变化和类型转换
        3.4.2中产阶层聚居区呈现强稳定型、弱稳定型、衰减型和增长型4种不同地域类型演变
5 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5.1 社会阶层分化促进了中产阶层群体的出现
    5.2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中产阶层集聚区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5.3 全球化下的个体响应与地方响应促进了中产阶层聚居区的发展
    5.4 传统社会空间的历史延续是中产阶层聚居区形成的稳定基础
    5.5 个体力量和城市规划建设促使中产阶层聚居区类型及空间转变
6 结论

四、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中产阶层化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从“绅士化”到“超级绅士化”——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更新“奢侈化”趋势研究[J]. 胡小武,何平. 河北学刊, 2021(02)
  • [3]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D]. 袁亚琦. 南京大学, 2020(12)
  •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5]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绅士化现象研究 ——以成都市洛带古镇为例[D]. 何梓曜. 广西大学, 2020(07)
  • [6]成都大慈寺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研究[D]. 石美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中产化驱动的英国城市更新策略研究及经验借鉴 ——以伦敦金丝雀码头为例[D]. 王晨. 南京大学, 2019(07)
  • [8]转型期城市居住用地更新的空间加密化研究——广州市金花街改造再考[J]. 郭友良,李郇. 地理科学, 2018(02)
  • [9]政府主导型乡村绅士化的特征、机制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不老村为例[D]. 刘蕾. 南京大学, 2017(06)
  • [10]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J]. 周春山,边艳,张国俊,胡锦灿. 地理学报, 2016(12)

标签:;  ;  ;  ;  ;  

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绅士化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