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贾欣雨[1](2021)在《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建成环境中的采煤塌陷区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景观化的土地利用是能够让该区域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方法之一,并且能促进城市区域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现已建成的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设计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且现已建成的景观再生空间的质量良莠不齐。针对现下的问题文章以城市采煤塌陷区已实现景观再生后的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来量化研究其再生空间的质量,对于该类采煤塌陷区以后的景观再生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能够推动循证设计的发展。首先,阐述了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等相关概念及特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整理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通过前期的研究,借鉴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综合考虑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后的特殊性和使用者的需求,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主要从使用者需求和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后环境空间的特殊性入手来确立评价指标,做到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景观构成要素展开评价,构建了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场地价值、景观环境、功能设施、文化价值、综合管理5个一级指标和采矿地貌典型性、矿业遗产保护利用、植物绿化、水体景观、公共休闲服务设施、文娱活动种类及参与性、人工设施维护等21个二级指标。通过专家问卷应用AHP法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分析得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排序为:景观环境B2>文化价值B4>场地价值B1>功能设施B3>综合管理B5。其次,对具体研究对象唐山南湖公园展开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景观再生设计策略后,针对性的选定了主要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北园为研究范围,之后制作使用者调查问卷对园内使用者进行访问,对所有问卷的评价结果通过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和信效度检验。研究发现使用者对于唐山南湖公园的使用后评分为4.58,评价等级为很好,说明使用者对唐山南湖公园是比较满意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满意度排序为:综合管理B5(4.71)>场地价值B1(4.70)>景观环境B2(4.53)>功能设施B3(4.48)>文化价值B4(4.44)。最后,对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结果根据评价体系中的具体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当前唐山南湖公园景观环境的优缺点,并依据该评价结果为其他相同类型的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设计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王晗[2](2021)在《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设“海绵城市”,但现行体系实施时间较短,且脱胎于国外研究与实践,在本土化上还有提高的余地。反观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先民秉承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理念,在与水抗争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雨洪管理方法。本文从构建因地制宜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出发,选取西安古城西周、秦、汉、隋唐时期的雨洪管理体系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借助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水系格局、园林绿化和水文化几个方面对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功能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安古城构建了一个完整、综合、生态、立体的雨洪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历史记载,运用这一体系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的,城市内涝问题还是存在,本文创新地运用水文分析软件SWMM对唐长安的内涝原因进行定量研究,得出防洪设施规模设置不到位的原因。取长补短,将上述研究的古代体系与现代海绵城市研究结合,古代体系在地形处理、雨洪格局塑造、多元功能构建、因地制宜方面能够为现代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现代手段能提升设计科学性。继承创新,探索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针对西安基础情况、城市建设现状,梳理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难点,基于前文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规划原则,确立技术路线,并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设计策略。宏观视角,通过溯源历史海绵格局和生态条件,避开对于城市建设不利因素。分析生态本底条件,保护维护修复对于区域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生态要素,构建适合地区自然环境的海绵生态格局;中观层面,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中两大主要自然体系——城市水体系统和绿化系统,落实上层次提出的海绵格局;微观设计,关注本区突出的湿陷性黄土问题和历史遗迹保护问题,综合类似区域既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提出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方法,以及水文化传承策略。最后将这一体系实践于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设计中,着重对本区的历史海绵格局进行梳理,并运用多因子分析法,辅以Arc GIS软件分析,得出宏观层面海绵格局指导建设。并提出复原黄渠-曲江池相伴相生的历史场景的构想,恢复黄渠能够有效提升本区雨洪调节能力,碍于城市建设和历史遗迹消亡的现状,采取自然系统辅助人工设施的方法代替黄渠的水文功能。微观层面通过实例提出海绵型公园、道路的设计方式。文章最后对完善海绵城市理论、发展海绵城市技术的未来方向有所建议。
王楠[3](2021)在《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之始,景观规划实践便开始了从单个目标到多个目标、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规划、传统美学提升到多个学科应用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度综合的实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是景观规划师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景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有必要关系。景观是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 Harg)眼中的垂直要素结构、是R·理查德·T·T·福曼(Richard T.T.Forman)眼中的土地镶嵌体......景观规划师们对景观有不同的认知,对应的认知框架也是有所差别,但学界没有对现有的认知思路进行总结,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与无序,规划实践和理论上的混乱。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也没有完整的被提出。认知框架的研究为统一更多的决策者的认知提供了机会,对场地清楚的认知、协调多方决策提出适合的规划方法提供了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对以上景观规划师的方法、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总结出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分析景观所运用到的多学科知识及存在的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提供建议。本文研究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问题提出、梳理国内外景观认知框架、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等相关综述研究,然后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最终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文献对景观、景观认知、景观认知框架和景观生态规划等概念进行界定,从认知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系统学、知识论等邻域出发梳理,景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知识可视化、图示激活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三章多学科知识介入LP历程梳理,纵向梳理国内外多学科介入的规划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各学科理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各阶段对景观认识上的变化。第四章为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代表性的景观规划师,并从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他们的理论及代表性案例,总结各认知框架的类型(结构性或程序性认知框架)及形成原因。第五章为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首先在第三、四章的研究基础上阐明几位景观规划师的主要思路和景观认知框架,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各底层认知的差异,然后总结各景观认知框架的使用途径。最终综合多个既有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景观生态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提出建议并尝试构建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第一,笔者总结了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信息加工阶段的多学科知识框架构建;第二,总结了既有多学科结构性、程序性景观认知框架;第三,构建了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
马歆如[4](2021)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常熟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湿地研究的逐步深入,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应用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为一种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独特公园类型,对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区域生态保护、科普知识教育、休闲观光游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之中,以期在营造优质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的同时,考虑其后续的持久发展。论文首先通过对与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的一系列文献进行研究,其次分析包括沙家浜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以及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这些优秀的实际案例,阐述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功分区等,并提炼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在设计时将协调周边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协同产业发展纳入考虑。最后以常熟南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所在地理区位环境气候特征、水资源、交通状况、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而分析场地区域的水文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并对场地景观资源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场地现存的湿地滩涂岛屿减少、植物种类与景观层次单一、游览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以可持续发展建设为核心的可持续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概念。
曹源[5](2021)在《秦岭违建别墅整治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废弃地的存在不但占用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环境、经济问题。随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我国城市废弃地改造项目开始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废弃地开始焕发新生,更新重建后的场地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户外休闲游憩活动的场所,还为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风貌的提升做出了贡献。本文以城市废弃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废弃地相关概念的梳理以及整理城市废弃地实践项目当中所运用到的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基础理论,探讨将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公正理论应用于城市废弃地改造的可能性,随后对相关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城市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当中应遵循的设计思路及设计原则,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改造模式。最后以秦岭违建别墅区为例进行实践,基于场地现状利用GIS技术对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以及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挖掘现存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关策略并展开景观规划设计,以期在今后为城市更新进程中存留的城市废弃地的景观改造提供借鉴与参照。具体研究结果:1.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城市废弃地景观的四大类型特征(工业废弃地、矿区废弃地、垃圾处理场地、违规建设用地)及相关理论的应用,包括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公正等。2.分析国内外城市废弃地改造典型案例,总结设计亮点并结合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区域环境实际特征,提出以河道生态系统重建、植物群落营造、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文化体系重建的改造策略。3.基于GIS技术,处理场地范围内的DEM模型以及Globeland30数据,完成场地高程、坡度、坡向、水文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制定秦岭违建别墅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具体方案。4.完成大尺度下的秦岭违建别墅区复耕复绿规划,以及小尺度范围内的景观改造示范区的七大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胡庭浩[6](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金华[7](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煤矿开采推动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却也为城市生态系统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恶劣的影响,随着资源渐渐枯竭,矿井逐一关闭,矿业城市生态矛盾逐渐加剧。以往的生态修复规划主要针对位于城市远郊中的矿业废弃地,对紧邻或位于建成区内、与人民生产生活空间高度交叉、对人民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直接影响的城市矿业废弃地却鲜有研究。现有的生态修复规划着眼于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主要关注土壤和植被修复等,忽视了与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的有机整合。因此,为推动解决闭矿后的生态问题,本文在提出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后,又提出基于该模型的修复规划方法。本文以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为基础,综合运用恢复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根据矿业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拓展生态健康内涵,从城市和矿业废弃地的综合视角出发,解析城市生态系统。选择了8个定量研究指标,从四个维度(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构建了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健康评价模型。一方面,模型重点关注了城市生态系统本身的健康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另一方面,模型关注生态系统为支持人类生产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生态保障,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将模型应用于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可分为四步:利用评价模型进行现状评估;确定生态修复目标;生态修复规划,在着重强调生态系统网络连接技术的同时,对不同等级的生态空间进行分区规划;再次利用模型进行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本文以鹤岗为例开展生态修复规划定量研究时发现,虽然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仅占12.3%,但“健康”面积提升了55.36%、“较健康”面积提升了153.99%,“亚健康”面积减少了14.72%,“不健康”面积减少了4.77%,“病态”面积减少了98.57%。可见,本研究为定量评估城市健康提供了方法。本文提出的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系统修复规划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城市主要生态问题,解决传统生态修复方法无法满足与城市相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更高效地寻求生态修复规划最优解,促进人民生活健康和城市发展,为人民提供生态宜居、健康美好、卫生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提供支持和保障。
李昂[8](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刘阔[9](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研究 ——以沈阳市辽河东滩自然保育示范区规划为例》文中认为水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不光担负着城市的生态景观功能,也为整个生态圈中的生物提供水源,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观以供欣赏。城市水系在城市不断进化进程中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城市水系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使得河岸景观带急需修复。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大量工业、产业、住区建设加快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由此产生了河道生态结构退化、水体污染问题严峻、洪灾泛滥情况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题,城市河道系统的损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而且,衰败的河道景观风貌也难以满足人民的功能需要。本文以生态修复为基础,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分析生态修复理论以及水系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总结归纳可借鉴的经验。结合“沈阳市辽河东滩自然保育示范区规划”项目,从生态修复的视角,对城市水系景观的营造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对相关成功案例的解读,总结归纳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是提出问题,对课题的缘起进行讨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与界定,分别是生态修复理论、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等。其次分析问题,通过前文的分析总结,基于城市生态修复理论,同时参考调研近年来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对于水系景观规划方面的观点进行系统的解读与整理。再有就是解决问题,对于水系景观方向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研究,结合上文的理论与实际项目经验,从而得出在生态修复理论指导下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整理设计思路与有效的设计策略。最后实际应用部分,结合“沈阳市辽河东滩自然保育示范区规划”项目,对前文总结得出的设计原则方法。在生态修复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未来辽河水系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包含19幅图,2张表,共有参考文献77篇。
宾贝丽[10](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自然生态的渴求也愈加强烈,“绿色发展”一词也被人们逐渐了解。因此,城市水系景观营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城市河道是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所在,其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美妙的景观风貌,这份独一无二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人们,美好的河道景观也是城市最鲜明和突出的标志名片。绿色发展理念下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国城市河道的开发建设,而且能够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要求,依据“绿色发展”理念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介绍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并通过分析与借鉴东西方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城市河道的实际情况,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实例科学剖析,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汇其中,从自然环境出发,基于人类活动,形成安全、生态、景观、文化四个背景层面研究,解决我国城市中心城区水利工程河道景观所存在的建设问题。初步得出城市河道景观如何进行规划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和策略方法,并为设计人员提供借鉴思路作用。为应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提供样本参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做出一定贡献。另外,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位于水系极为丰富的特大城市武汉,是大东湖水网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江湖连通水循环体系,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群,有其复杂性和难度,对沿江城市河道滨水景观带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在生态技术方面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是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它的规划设计具有开拓性,值得研究与总结。
二、城市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建成区 |
1.2.2 棕地 |
1.2.3 采煤塌陷区 |
1.2.4 景观再生理论 |
1.2.5 使用后评价(POE)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研究 |
1.3.3 唐山南湖公园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实例调查研究 |
2.1 唐山南湖公园研究实例的确定 |
2.2 唐山南湖公园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条件 |
2.2.3 发展历程 |
2.3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前现状问题 |
2.3.1 场地土壤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3.2 场地水体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3.3 场地生境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3.4 矿业遗产资源再生前存在的问题 |
2.4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设计措施 |
2.4.1 场地土壤污染治理 |
2.4.2 场地水体污染治理 |
2.4.3 场地生境恢复 |
2.4.4 场地矿业遗产活化利用 |
2.5 研究区域的选择和调研方案的制定 |
2.5.1 选定研究区域 |
2.5.2 使用后评价调研方案的制定 |
2.6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后现状总结 |
2.6.1 场地土壤治理后状况 |
2.6.2 场地水体治理后状况 |
2.6.3 场地生境恢复后状况 |
2.6.4 场地矿业遗产利用状况 |
2.6.5 场地景观设施状况 |
2.6.6 场地综合管理状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3.1 POE评价思路构建 |
3.1.1 POE评价目的 |
3.1.2 POE评价主体 |
3.1.3 POE评价方法 |
3.1.4 POE模型构建原则 |
3.1.5 POE评价流程 |
3.2 评价指标的确立 |
3.2.1 评价指标形成依据 |
3.2.2 评价指标集推导过程 |
3.2.3 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3.3 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3.1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3.3.2 计算指标权重 |
3.3.3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4.1 调查问卷设计 |
3.4.2 调查问卷发放 |
3.4.3 信、效度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结果 |
4.1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者问卷结果 |
4.1.1 使用者个人特征评价结果 |
4.1.2 使用者行为特征评价结果 |
4.2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后综合评价结果 |
4.2.1 场地价值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2 景观环境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3 功能设施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4 文化价值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5 综合管理指标层评价结果 |
4.2.6 使用者对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整体满意度评价结果 |
4.3 唐山南湖公园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总结 |
4.3.1 景观环境现下优点总结 |
4.3.2 景观环境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设计策略 |
5.1 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的目标与原则 |
5.1.1 景观再生的目标 |
5.1.2 景观再生的原则 |
5.2 对土壤自然过程的修复 |
5.2.1 土壤修复 |
5.2.2 地形塑造 |
5.3 对水体自然过程的修复 |
5.3.1 水体修复 |
5.3.2 水体景观营造 |
5.4 场地生境恢复 |
5.4.1 构建多样的植物群落 |
5.4.2 生物群体的动态完善 |
5.5 矿业遗产再利用 |
5.5.1 注重工矿业文化传承 |
5.5.2 打造矿业遗产旅游路线 |
5.6 完善景观空间和配套设施 |
5.6.1 景观空间设计 |
5.6.2 配套设施的完善 |
5.7 加强后期管理运营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 |
附录二 唐山南湖公园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
致谢 |
(2)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问题的日益严重 |
1.1.2 海绵城市规划的开展 |
1.1.3 古代城市雨洪防治与利用的智慧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雨洪管理体系 |
1.2.2 西安古城 |
1.2.3 海绵城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西安城市发展历史相关研究 |
1.4.2 当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4.3 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演变与功能 |
2.1 西安周边地理环境 |
2.1.1 南依秦岭,八水环绕 |
2.1.2 原隰相间,地面辽阔 |
2.2 西安城市选址的历史变迁 |
2.2.1 顺应依附——史前聚落 |
2.2.2 依水而居——周秦时期 |
2.2.3 引水而居——西汉时期 |
2.2.4 八水环都——隋唐时期 |
2.3 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 |
2.4 水系格局 |
2.4.1 河流水系 |
2.4.2 河渠水系 |
2.4.3 湖泊池沼 |
2.5 园林绿化 |
2.6 水文化 |
2.6.1 治水思想 |
2.6.2 亲水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经验总结 |
3.1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特征总结 |
3.2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不足之处 |
3.2.1 SWMM模型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体系构建 |
3.2.2 排水管渠概化 |
3.2.3 汇水分区划分 |
3.2.4 参数及断面设置 |
3.2.5 模拟结果分析 |
3.2.6 规划方案改善 |
3.2.7 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 |
3.3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与海绵城市的耦合 |
3.3.1 现行海绵城市体系的不足 |
3.3.2 西安市传承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3.3.3 古今体系对比研究 |
3.4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对海绵城市建设借鉴经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1 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
4.1.1 城市基本情况 |
4.1.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4.1.3 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 |
4.2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规划途径 |
4.2.1 总体思路 |
4.2.2 规划原则 |
4.2.3 技术路线 |
4.3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
4.3.1 宏观层面——构建完善的城市海绵格局 |
4.3.2 中观层面——构建循环的城市海绵体系 |
4.3.3 微观层面——构建众多的城市海绵斑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继承创新的当代曲江新区海绵规划实践 |
5.1 曲江新区概况 |
5.1.1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5.1.2 地质情况 |
5.1.3 气候特点 |
5.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5.2.1 城市建设现状 |
5.2.2 水系现状 |
5.2.3 绿地现状 |
5.2.4 现状水问题 |
5.3 相关规划要求 |
5.4 宏观层面——保障自然山水的海绵城市网络 |
5.4.1 溯源历史山水格局 |
5.4.2 评价生态本底要素 |
5.4.3 构建海绵生态格局 |
5.5 中观层面——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海绵体系 |
5.5.1 黄渠恢复可能性探究 |
5.5.2 “黄渠生态廊道”构建措施 |
5.6 微观层面——本土化布置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 |
5.6.1 曲江池生态改造工程 |
5.6.2 道路低影响开发改造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论文集 |
国家标准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学科问题凝练 |
1.1.3 学科问题拆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认知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综述 |
1.5.2 景观认知综述 |
1.5.3 图式研究综述 |
1.5.4 景观认知框架研究综述 |
1.5.5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学科及实践综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 |
2.1.2 认知 |
2.1.3 景观认知 |
2.1.4 景观认知框架 |
2.1.5 景观生态规划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2.2.3 图式激活理论 |
2.2.4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 |
2.3.1 分析框架 |
2.3.2 技术路线 |
3 多学科介入LP历史进程梳理 |
3.1 萌芽阶段(19 世纪至20 世纪初) |
3.1.1 生态学及叠图理论的提出 |
3.1.2 景观系统分析法 |
3.2 渗透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60 年代) |
3.2.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提出 |
3.2.2 叠图分析法——手工的地图分层叠加技术 |
3.3 生态学初探(20 世纪 60 年代至20 世纪 70 年代) |
3.3.1 生态理论的成熟及技术的发展 |
3.3.2 量化叠图技术——适宜性评价法 |
3.4 紧密合作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20 世纪 90 年代) |
3.4.1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日益完善——技术的革新 |
3.4.2 综合生态方法发展 |
3.5 成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
3.5.1 景观生态学理论全面发展 |
3.5.2 新实践的尝试 |
3.6 本章小结 |
4 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分析 |
4.1 代表性景观规划设计师判别与分类 |
4.1.1 统计分析法判别 |
4.1.2 层次分析法判别 |
4.1.3 景观认知框架分析思路 |
4.2 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2.1 “千层饼”模式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
4.2.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2.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3 R·理查德·T·T·福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3.1 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框架研究 |
4.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3.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4 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4.1 景观变化框架研究 |
4.4.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4.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5 俞孔坚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5.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 |
4.5.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5.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 |
5.1 多学科认知框架总结 |
5.1.1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类型总结 |
5.1.2 多学科知识的搜集 |
5.1.3 多学科知识转化与加工利用 |
5.2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常熟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
1.1.2 国家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2.1.1 湿地 |
2.1.2 湿地公园 |
2.1.3 城市湿地公园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生态恢复理论 |
2.2.4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5 城市规划学理论 |
2.2.6 社会学理论 |
2.2.7 游憩规划理论 |
3 城市湿地公园典型案例研究 |
3.1 常熟沙家浜湿地公园 |
3.1.1 案例概况 |
3.1.2 特色之处 |
3.1.3 可借鉴之处 |
3.2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3.2.1 案例概况 |
3.2.2 特色之处 |
3.2.3 可借鉴之处 |
3.3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 |
3.3.1 案例概况 |
3.3.2 特色之处 |
3.3.3 可借鉴之处 |
3.4 案例总结 |
4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4.1 设计目标 |
4.2 基本原则 |
4.2.1 系统保护原则 |
4.2.2 合理利用原则 |
4.2.3 协调建设原则 |
4.3 功能分区 |
4.3.1 概述 |
4.3.2 分区结构 |
4.4 专项规划设计 |
4.4.1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4.4.2 水环境规划设计 |
4.4.3 生物栖息地规划设计 |
4.4.4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5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宏观可持续发展理念 |
5.1.1 生态可持续发展 |
5.1.2 社会可持续发展 |
5.1.3 经济可持续发展 |
5.2 具体规划设计策略 |
5.2.1 协调周边环境策略 |
5.2.2 维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
5.2.3 提升景观效果策略 |
5.2.4 产业发展与湿地保护结合策略 |
6 常熟南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6.1 区位分析 |
6.1.1 地理区位分析 |
6.1.2 自然条件分析 |
6.2 场地分析 |
6.2.1 研究范围 |
6.2.2 上位分析 |
6.2.3 历史文化分析 |
6.2.4 场地现状分析 |
6.2.5 场地优劣势分析 |
6.3 景观规划设计 |
6.3.1 规划设计理念与定位 |
6.3.2 规划设计策略与构思 |
6.3.3 专项规划设计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秦岭违建别墅整治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秦岭生态屏障的发展背景 |
1.1.2 违建别墅场地带来的问题 |
1.1.3 城市废弃地景观改造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城市废弃地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2 景观生态学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3 景观公正理论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违建 |
2.1.2 城市废弃地 |
2.1.3 废弃地景观生态设计 |
2.1.4 生态修复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景观公正理论 |
第三章 实践案例分析 |
3.1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3.1.1 项目背景 |
3.1.2 设计理念与方案 |
3.1.3 总结与借鉴 |
3.2 纽约高线公园 |
3.2.1 项目背景 |
3.2.2 设计理念与方案 |
3.2.3 总结与借鉴 |
3.3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
3.3.1 项目背景 |
3.3.2 设计理念与方案 |
3.3.3 总结与借鉴 |
3.4 中山岐江公园 |
3.4.1 项目背景 |
3.4.2 设计理念与方案 |
3.4.3 总结与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区场地的城市废弃地景观改造策略探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基本概括 |
4.1.2 自然环境概况 |
4.1.3 拆除修复情况 |
4.2 秦岭违建别墅区景观生态更新改造策略 |
4.2.1 生态修复策略 |
4.2.2 景观改造策略 |
第五章 秦岭北麓违建拆除区景观规划改造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区位分析 |
5.1.2 上位规划 |
5.2 基于ArcGIS的场地特征分析 |
5.2.1 地形分析 |
5.2.2 水文分析 |
5.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
5.3 场地环境分析 |
5.3.1 规划用地分析 |
5.3.2 交通分析 |
5.3.3 驳岸分析 |
5.3.4 自然资源分析 |
5.3.5 周边人群及活动 |
5.4 设计目标 |
5.5 项目实践-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区景观规划设计 |
5.5.1 总体规划 |
5.5.2 具体设计 |
5.5.3 专项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纸目录及来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家政策指引 |
1.2.2 矿业城市生态问题 |
1.2.3 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恢复生态学研究综述 |
1.4.2 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综述 |
1.4.3 矿业废弃地生态系统评估方法 |
1.4.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综述 |
1.4.5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基础理论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2.2.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2.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3.1 评价模型构建 |
3.1.1 因子选择 |
3.1.2 权重设定 |
3.2 生态因子定量评估 |
3.2.1 生态系统活力 |
3.2.2 生态系统组织力 |
3.2.3 生态系统恢复力 |
3.2.4 生态系统服务 |
3.3 模型应用 |
3.3.1 现状生态评估 |
3.3.2 生态修复目标确定 |
3.3.3 生态修复规划 |
3.3.4 生态修复成效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鹤岗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 |
4.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4.1.2 煤矿开采概况 |
4.2 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2.1 生态系统活力评价结果分析 |
4.2.2 生态系统组织力评价结果分析 |
4.2.3 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结果分析 |
4.2.4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结果分析 |
4.2.5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3 研究区生态修复规划 |
4.3.1 生态修复目标确定 |
4.3.2 生态保护与优化区 |
4.3.3 生态集中治理区修复策略 |
4.3.4 生态空间优先修复与逐步修复区 |
4.3.5 整体生态修复规划 |
4.4 研究区生态修复成效分析 |
4.4.1 规划后生态系统活力评估 |
4.4.2 规划后生态系统组织力评估 |
4.4.3 规划后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估 |
4.4.4 规划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4.4.5 规划后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研究 ——以沈阳市辽河东滩自然保育示范区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解析 |
2.1 相关概念 |
2.2 生态修复相关基础理论 |
3 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3.1 新乡市水系连通生态规划 |
3.2 滨州市水体修复工程 |
3.3 南京市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规划 |
4 城市水系景观生态修复规划原则与设计方法 |
4.1 城市水系景观生态修复规划原则 |
4.2 基于生态修复下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5 辽河东滩自然保育示范区规划 |
5.1 背景概况 |
5.2 辽河东滩现状调研及分析 |
5.3 指导思想及规划定位 |
5.4 规划内容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城市河道景观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理念 |
2.1.1 绿色发展理念定义 |
2.1.2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基础 |
2.1.3 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演变 |
2.1.4 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
2.2 城市河道相关概念 |
2.2.1 城市河道的概念 |
2.2.2 城市河道的功能 |
2.2.3 城市河道对城市的影响 |
2.2.4 城市河道景观 |
2.2.5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
2.3 城市河道景观现状与发展趋势 |
2.3.1 我国城市河道现状分析 |
2.3.2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2.3.3 城市河道景观的发展趋势 |
2.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4.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2.4.4 国内外研究小结 |
第3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路径 |
3.1 规划设计思路的提出与形成 |
3.1.1 规划设计思路的提出 |
3.1.2 规划设计思路的形成 |
3.2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3.2.1 符合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规划原则 |
3.2.2 保障城市河道水利功能安全性原则 |
3.2.3 恢复与修复城市河道自然生态原则 |
3.2.4 保护和继承水系重要景观资源原则 |
3.3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
3.3.1 加强区域宏观景观思维的提升 |
3.3.2 强化城市河道复合功能的建设 |
3.3.3 增强多专业融合技术理论水平 |
3.4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3.4.1 策略一:建设城市生态友好型河道景观 |
3.4.2 策略二:建设城市功能安全型河道景观 |
3.4.3 策略三:营造城市高端品质型河道景观 |
3.4.4 策略四: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型河道景观 |
3.5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技术路线 |
第4章 武汉市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实例 |
4.1 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概况 |
4.1.1 工程背景 |
4.1.2 上位规划解析 |
4.2 现状问题及整治效果 |
4.2.1 港渠存在问题总结 |
4.2.2 整治效果 |
4.3 设计理念与目标 |
4.3.1 设计理念 |
4.3.2 设计目标 |
4.4 工程安全之河 |
4.4.1 河道平面设计 |
4.4.2 河道驳岸设计 |
4.4.3 河道断面设计 |
4.5 生态友好之河 |
4.5.1 生态廊道 |
4.5.2 水质提升 |
4.5.3 海绵设计 |
4.6 休闲景观之河 |
4.6.1 景观定位 |
4.6.2 设计分区 |
4.6.3 植物设计 |
4.7 文化传承之河 |
4.7.1 道路设计 |
4.7.2 桥梁设计 |
4.7.3 北洋桥文化园 |
4.8 工程实施效益分析 |
4.8.1 社会效益 |
4.8.2 经济效益 |
4.8.3 生态效益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城市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再生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D]. 贾欣雨.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王晗.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3]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D]. 王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常熟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D]. 马歆如.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5]秦岭违建别墅整治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曹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基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城市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D]. 金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研究 ——以沈阳市辽河东滩自然保育示范区规划为例[D]. 刘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10]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例[D]. 宾贝丽.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