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自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芦乡庄口小学730618
摘要:如何切实抓好小学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保证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校长的角色如何转变,才能适应小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适合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呢?本文以个人的日常管理经验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转变校长角色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校长角色转变
随着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校长应该有怎样的角色定位?如何引导教师投身课程改革?面对诸如此类的系列问题,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以及准确定位至关重要,关系到小学阶段课程是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宽,关系到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校长应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1.建立和完善“以培训为本”的考评机制。扎实抓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落实考评管理,使全体教师通过培训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意义,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建立与新课程相一致的课堂教学目标,校长要以“首席教师”和“首席学习者”的身份与广大教师一起构建共同愿景,坦诚交流,在浓厚的学习与进取的氛围中,使教师职业生命力得到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得到不断丰富,心理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个体价值得到不断显现。校长应该努力促使教师成为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自我教育者,为教师的发展构筑可操作的平台、可施展的舞台。
3.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人的发展。因此,校长一个更重要的职责就是以自己的努力去为教师的发展开发资源、创造条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校长应成为课改研讨活动的组织者与研讨者
作为小学校长,应根据新课改的实际,对课改研讨活动进行重新定位,积极组织研讨活动,积极参加新课改研讨活动,把课改研讨的“立足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深入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不断完善学校课改研讨活动制度,保证研讨活动时间,落实研讨活动内容,以教师教学反思、教学后记研讨为重点,通过扎实的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课改主题月活动,课改开放日活动以及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活动,保证课改研讨活动的质量。
三、小学校长应成为课程资源的提供者与开发者
1.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要舍得花精力、财力和物力把信息资源建设好,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一经建设起来,就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校长要重视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小学教育发展的走向是逐步实现校本管理。这既为校长确立具有自己学校办学理念和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充分的余地。校长应该抓住这次学校发展的机遇,积极建设和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
2.塑造“个性化课程”。校长应积极引导教师大胆、自觉地突破课程中的各种清规戒律,以创新者的姿态去塑造“个性化课程”。
3.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就课程的动态生成而言,校长应主动建构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努力开发各学科颇具特色的课程资源,从而使鲜活的事实与既有教材同化为课程统一体。为此,校长要有眼光和胆识撤除无形的课程栅栏,使教师走向广阔的课程创造空间。
四、小学校长应成为教师素质工程的指导者与引导者
1.要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理念的教师。今后的教师不是单凭教材来讲课,而要凭科研、凭自己对学科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来教学。校长必须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关注教师的研究型素质的培养。校长要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设置了综合课程和安排了实践活动,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必将涉及多门学科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足科学、艺术等其他领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开放式课堂和综合性学习的需要。
2.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好学校不是被管出来的,而是靠领导方式、创业型文化发展起来的。可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管理制度和措施本身却成了目标,为了制度和措施的实现而管理,本未倒置。要让师生意识到领导、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是他们展示风采的场所。校长要解放师生的手脚,把尊严和自主还给他们。
3.狠抓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推动策略,决定了校长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通过认真学习,弄清弄懂新课改的一系列问题,把握方向,统揽全局,从而引导教师抓住课改的根,使教师明确国家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思路。
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小学校长只有把握时代的潮流,用具备的专业知识、清醒的头脑和敢于创新的勇气,积极地参与课改实践,深层次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与肩负的重任,才能促使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不断走向民主、开放、富有活力的创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