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第一人民医院ICU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ICU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住院天数、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8.36±0.78)d,短于对照组(11.76±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6.18±0.62)d,短于对照组(9.41±0.81)d;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5.45%低于对照组16.07%(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效果明显,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对ICU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血流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75-02
中心静脉导管是治疗ICU病人的一个重要措施,常应用于ICU病人输液、标本采集、肠外营养、经静脉治疗、中心静脉监测、透析治疗等多个方面,是ICU病人不得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之一。然而随着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因其导致的血流感染率也逐步上升,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1]。集束化护理是护理干预措施的集合,其所有护理干预都经过了临床验证,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由此,选取本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ICU患者112例,对其中56例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现将所得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ICU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中心静脉导管位置、APACHEⅡ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详情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有:(1)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成立维护小组,对组员进行专业培训,由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集束化护理各项措施。(2)手部卫生: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要求进行手部卫生清洁,并使用规定的消毒液。(3)穿刺位置的选择:穿刺点首选锁骨下的静脉,其次选择颈内静脉的位置,尽量避免股静脉位置[3]。(4)严格皮肤消毒:在行插管前,对皮肤使用氯己定进行消毒。(5)导管维护:使用抗菌导管;用乙醇棉片擦拭导管接口,并用2%氯己定的贴膜固定导管;在穿刺后的24h内需维护1次,且穿刺点使用无菌敷料也需要在24h内进行更换。(6)导管监测:主要监测体温、血像、降钙素原、CRP等指标,及时发现有无感染者,如确定感染,应立即对症治疗,并及时上报情况[4]。
1.3观察指标
按照中华医学会的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关于CR-BSI的诊断标准[5],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住院天数及插管天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运用版本为SPSS19.0的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n(%)]表示,经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后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45%,对照组为16.0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以及插管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实验的感染率、住院天数、插管天数进行对比,结果说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有显著效果,详情见表2、3。
2.1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3.讨论
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自身免疫力下降,常伴有潜在性疾病,加上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侵入性操作,患者容易发生相关血流感染,将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因此,如何有效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是当前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有研究指出,集束化护理能明显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使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6]。
集束化护理干预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护理模式,通过开展全面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工作,包括人员培训、手部卫生清洁、规范化导管穿刺、导管维护、导管监测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可有效地降低其感染的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的康复[7]。由于集束化护理实施效果与护理人员的依从性息息相关,若护理人员对集束化护理的认知不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主动性,否则违背了该护理模式的精神,同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集束化护理工作前,需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工作的目的与要求,明确该护理决策后,由护士长向全体护士详细讲解集束化护理执行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质控标准,由ICU护士加强监督和管理,并定期对护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评价,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改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减少ICU感染率[8]。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注重强调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及连续性,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并加强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置管操作、检查及维护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感染率,同时也能减少住院天数及插管时间,有助于病人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玲,唐晟,刘辉,等.集束干预策略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189-190.
[2]陆蕾,吴蕾,刘琼,等.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9(22):5548-5550.
[3]梁月圆.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2(8):32-33.
[4]郑艳,吴君,李莉,等.中心静脉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Meta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8):56-60.
[5]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413-421.
[6]王子龙.集束化方案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238-239.
[7]曾旭芬.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4,13(21):73-74.
[8]李静.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4,27(5):1246-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