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洲人权保护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洲人权保护机制,可能,困境,路径
亚洲人权保护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韩洋[1](2015)在《论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美洲、非洲都已经建立各自的区域性国际人权法体系,唯独亚洲则属例外。究其内外因素可知,亚洲一个魅丽而又神秘的区域,孕育着46个国家,42.99亿人口,1000多个民族,百余种宗教,先天复杂的文化宗教环境,注定了在该区域一时间难以形成统一的人权价值观。历史上亚洲曾受到欧美等帝国主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被动的权利认知概念,压制了亚洲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各国开始争取自身民族的解放,人民自决权由此提出,这一阶段多是民族国家为争取自身权利而奋斗。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亚洲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全球化大背景的推动下,亚洲人民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为争取自身权利而奋斗。但是权利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建立更是困难重重。那么亚洲是否有建立人权保护机制的可能呢?随着亚洲次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蓬勃发展,亚洲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人权组织的推进,可以看出亚洲国家也已经将建立区域人权保护机制提上了日程。然而亚洲国家经济、文化与宗教认同感的缺失,各国间政治互信与安全的缺失,区域综合组织的缺失以及亚洲人民人权保护意识的缺失,都成为了亚洲建立区域人权保障机制的艰难因素。亚洲各国惟有始终坚持人权的普遍性与不可分性,清晰界定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以及确立安全、互信以及合作的观念,方可突破人权领域的桎梏,加快本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建设。最后,笔者分析了亚洲人权保护机制建设的路径,以期对亚洲人权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新思路。诚然,亚洲建立区域人权保护体制有其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但是笔者认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性人权保护体系,不仅惠利于亚洲人民,更为世界人权保护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李霖[2](2014)在《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补充,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众多年头,也取得相当的成绩。其中,与欧洲、美洲及非洲相比,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实际上步履蹒跚,但值得欣慰的是亚洲次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却较为迅速。本文通过对亚洲区域及次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思考,力图探索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与完善之路。(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李玉东[3](2013)在《亚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构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亚洲地区尚无符合其实际发展的人权保护机制,而近几年亚洲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就使得其人权保护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可以说,在当今亚洲有很多人权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而亚洲却仍未建立一个区域性的人权保护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展开初步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建议。亚洲现有人权机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应在亚洲未来人权机制建设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结合欧洲、非洲和美洲区域人权机制的经验和缺陷,创建和完善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路径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中旬刊)》期刊2013年08期)
张艳丽[4](2009)在《亚洲人权保护机制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相比,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更具多样性和可行性。区域性人权保护是国际人权保护的有效途径。根据相关区域性人权公约,欧、美、非叁大区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和比较有效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然而,亚洲目前尚无自己的人权保护机制。这与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严重不协调,而且,亚洲存在的大量人权问题也亟待解决。笔者以此为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展开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一方面期望能在理论上为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期望能从实践上对亚洲人权保护的发展提供建议。因而,这一探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比较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演绎、比较及案例等方法进行研究。以人权国际保护为研究背景,以亚洲人权保护状况为切入点,得出亚洲国家人权状况不容乐观的结论,指出在亚洲有必要建立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然后,通过分析亚洲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在促进人权保护方面的活动,指出亚洲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促进亚洲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次区域人权机制的建立使得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出现了曙光,再加上欧、美、非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所起到的表率作用,这些因素都为在亚洲建立人权保护机制提供了可能性。然而,由于亚洲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建立还存在一些困难。最后,笔者对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建立进行了展望,指出亚洲国家在构建人权保护机制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构建的具体模式。尽管在亚洲建立一个区域人权保护机制尚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亚洲有必要并且有可能建立这样的机制。它将有助于亚洲各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从而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苏凯[5](2008)在《进入人权保护的盲区——论亚洲专职人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当前人权保护的区域化现象入手,引出了"亚洲专职人权保障机制建立"的论题。以欧洲,美洲、非洲等人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作为参照,分析亚洲人权专职机制建立的"制约因素"与"可行性",还对亚洲区域人权合作的制度性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消费导刊》期刊2008年23期)
杨柳[6](2004)在《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从现在的欧洲到未来的亚洲》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权国际保护是十九世纪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最显着的标志之一。虽然人权真正走入国际法领域的时间较晚,但人权国际保护的发展非常迅速,且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世界人权状况的整体水平已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尊重人权、保障人权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对人权国际(区域)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也成为了人权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人权国际保护形成了两个层次:全球性保护和区域性保护。从目前的经验来看,与全球机制相比,区域机制的有效性更加明显、成绩更加突出。本文以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对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的代表——欧洲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重点论述,目的主要在于为尚未建立区域人权机构的亚洲提供借鉴。全文共叁万六千字左右,除序言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叁章:第一章:区域性人权保护概述。作者首先对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的含义和特点、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做了简要的评述,然后对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与世界人权保护机构的关系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章的最后作者阐述了对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欧洲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一直以来,欧洲人民的人权受<WP=4>到了双重的保护,即欧洲理事会建立的人权保护机制的保护和欧盟体系内人权法律监督机制的保护。它们都对促进和保护欧洲人权做出了贡献。本章从欧洲理事会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的人权保护机构的产生及发展谈起,之后对以上两个欧洲人权保护机构的组成及其职能以及它们与缔约国关系的协调等内容作了阐述。本章的最后作者对现行欧洲人权保护机构及其机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欧洲人权机构的优点及有待改善的方面,肯定了欧洲机制对完善和发展人权国际(区域)保护机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叁章:建立亚洲人权保护机构的设想。本章作者首先分析了在亚洲建立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然后指出了在亚洲建立人权保护机构可能面对的现实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作者在借鉴欧洲人权机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亚洲特定的情况,对亚洲可能建立的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的主要意义在于,作者肯定了区域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对促进、保护和发展人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为寻求亚洲人权保护的出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学院》期刊2004-04-29)
亚洲人权保护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补充,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众多年头,也取得相当的成绩。其中,与欧洲、美洲及非洲相比,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实际上步履蹒跚,但值得欣慰的是亚洲次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却较为迅速。本文通过对亚洲区域及次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思考,力图探索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与完善之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洲人权保护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韩洋.论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D].吉林大学.2015
[2].李霖.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李玉东.亚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构建探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
[4].张艳丽.亚洲人权保护机制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苏凯.进入人权保护的盲区——论亚洲专职人权保障机制的建立[J].消费导刊.2008
[6].杨柳.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从现在的欧洲到未来的亚洲[D].华东政法学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