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1399)

【摘要】目的:讨论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本院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配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就抑郁水平改变情况和睡眠治疗质量改变两个方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从睡眠质量和抑郁水平来看,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抗抑郁剂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抑郁水平趋向正常值,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变等均有赖于联合治疗方案的实施,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积极推行。

【关键词】抗抑郁剂;认知行为治疗;抑郁水平;睡眠质量;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284-02

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负担的加重及精神压力的增大,在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男性患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女性患者,可能的原因为男性需要承担的责任及压力要大于女性;引起抑郁症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三点: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可能与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浓度下降有关、还有社会压力因素;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等进行抑郁症的治疗[1-2]。本文主要就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有资料来源于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0例抑郁症患者,平均年龄在(35.5±2.13)岁,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两组基本情况相差无几,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患者选择标准

(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和检查结果均符合高血压抑郁症疾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未有其他重要器官病变,无全身性慢性疾病及认知障碍;(3)所有患者无精神疾病史;(4)本实验经医院伦理会批准通过,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所选药物为西酞普兰,其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为抑制5-羟色胺的吸收,从而增加5-羟色胺在体内的含量;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基本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用药安全指导;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精神病态症状,通过多种方式指导患者找出自身行为、逻辑间的矛盾悖论,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人际交往,让患者家属参与治疗过程,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增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为患者制定全面有效的锻炼,包括认知锻炼、语言及运动锻炼,帮助患者学会情绪转移、意向转移等情绪调节方法,尽量减少负性情绪的出现几率。

1.4观察指标和质量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进行重点考察,所有患者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与正常水平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χ2进行相应检测;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本次实验方法发放90份问卷,回收90份,回收率100%。

2.1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两组进行对比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得分情况(x-±s)

注:上述两表中,前两组患者与正常水平比较,aP<0.05表示统计学比较有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正常水平比较,bP<0.05表示统计学比较有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cP<0.05表示有意义;治疗前后两组进行比较,d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一种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相互影响造成的,抑郁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失衡状态,同时抑郁症又是一种心理性疾病,发病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但是负性的心理情绪变化发作用于疾病形成恶性循环;遗传基因、来源于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婚姻关系的不和谐、较简单的人际交往关系以及恶劣的居住环境都是诱发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范围最广,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的抗抑郁药,其预后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可靠、高效快速的特点[3-5]。

本实验中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辅助于部分心理疏导措施,从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进行有效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重拾对生活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抑郁水平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明显增强;该种治疗方法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积极推行。

【参考文献】

[1]谢新凤.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4):57-58.

[2]赵明丽,徐璐,顾谦等.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6):521-522.

[3]罗飙.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8):56-58.

[4]吕园园,许律琴,钟明洁等.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0):2551-2552.

[5]伍轶群.药物疗法并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2,14(03):461-462.

标签:;  ;  ;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