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换热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场试验,换流阀阀冷系统,结垢,对比分析
换热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重强,文玉良,吴安兵,李志道[1](2019)在《换流阀外冷却系统冷却塔换热盘管结垢试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从换热功率、弃水量、内循环水温度、喷淋水流量等4个方面研究了冷却塔换热盘管结垢的原因,通过结垢试验与水质分析相互验证的方法,找出这4个因素对换热盘管表面结垢速率的影响趋势及程度,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直流阀冷却系统的运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赵松田,陈华,李玉婷[2](2019)在《微通道换热器结露工况下换热特性及其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换热器因体积小、制冷剂充注量少、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汽车空调和空调系统的冷凝器,但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会因换热器表面空气结露而影响换热性能。以微通道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结露条件下,不同的入口空气湿度、风速和微通道换热器布置倾角等参数对微通道换热器的出口空气温度、空气侧压降、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空气入口湿度对微通道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影响较大,相对湿度提高10%,出口温度约提高1.3℃;迎面风速对换热器空气侧压降影响很大,风速从1.5 m/s提高到3.0 m/s,压降增加一倍以上,风速大小为2.5 m/s时,换热器换热效果最佳;换热器倾角较入口相对湿度和迎面风速对微通道换热性能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10期)
兰海强,曹航,柏汉松[3](2019)在《航空发动机换热器强度试验标准分析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航空发动机换热器特殊的工作环境(高温、高压、振动环境恶劣),因此要求在研制阶段进行充分的强度试验考核,以保证可靠性。目前对航空发动机换热器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强度试验要求,为此对多个换热器强度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研究、对比、解读,对耐压试验中关键的试验载荷值、试验时间等进行确认,确定了对航空发动机换热器需要开展的强度试验的项目及顺序。(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9年10期)
徐剑,滕世政,王利春,蒙永云,程小爱[4](2019)在《换热器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系统及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家电行业的发展,铝管铝翅片换热器产品向"小管径、内齿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铝管液压胀管是其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为了研究铝管在液压胀管后相关尺寸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本文研制了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系统,并进行了液压胀管试验。结果表明:当液压胀管压力值增加至20MPa时,φ6.35mm×0.8mm圆铝管管径增大8.8%,壁厚减小7.5%。当液胀压力值增加至14MPa时,φ6.35mm内齿铝管管径和齿底宽分别增大8.5%和1.2%,齿高减小2.4%,壁厚保持不变。φ6.35mm圆铝管和内齿铝管液压胀管压力值的选取范围分别为17~18MPa和10~12MPa。该液压胀管试验系统能够满足铝管液压胀管的需要,可为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1)
李云山[5](2019)在《LNG紧凑高效换热器低温试验模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LNG紧凑高效换热器是天然气液化及再气化装置的关键设备,本文研究了基于增材技术制造的LNG紧凑高效换热器(PCHE)的低温试验模拟系统。采用丙烷作为中间流体,利用HYSYS模拟软件搭建了两种不同的低温试验的工艺流程。对比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两种换流程的差异及优缺点,为紧凑高效换热器的工业试验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李淑勇,夏才初,朱建龙,程晓辉[6](2019)在《地连墙换热对其土压力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地铁车站以及围护结构中常用的地下连续墙作为研究对象,对砂土地基中地下连续墙的热响应进行离心机模型试验,探究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周围土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在50g离心加速场内模拟地埋管换热升温,对模型中的温度和土压力进行了监测,得到了温度和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分析得到了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对地下连续墙周围土体压力带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升温状态下,土压力值有着明显增大的趋势,并且被动土压力的增量明显大于主动土压力的增量。在温差相近的情况下,土压力的增量沿深度方向呈增长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霏旸,李新龙,李家骐,刘明侯,徐庶民[7](2019)在《微细槽道隔热器流动及换热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采用经过特别设计的微细槽道在高温热源面和外界环境之间实现隔热,旨在实现冷热面大温差的同时,提升冷面的温度均匀性。试验首先探究了不同进出口方式(C型、Z型、Y型、I型、)对冷面温度均匀性及冷热面温差的影响,发现I型进出口时隔热效果最好。同时选择I型进出口条件下,在微细槽道散热器的槽道与密封盖中间增加空腔的隔热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流阻及传热和隔热特性。与传统槽道对比发现,带空腔的微细槽道隔热器流阻降低,且冷热两侧温差变大,冷面温度更均匀。(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9年09期)
郑强[8](2019)在《奥氏体管板+双相钢换热管胀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换热器胀管通常要求管板材料的硬度应大于管子材料硬度30HB左右,但在某些特殊工况条件下,二者硬度状况可能相反。现管板材料为304S,换热管材料为00Cr22Ni5Mo3N的管板胀接接头,换热管材料硬度远大于管板材料硬度,与通常的胀接工艺要求不相符。经模拟试验,优化胀接工艺,经过水压试验,强度和密封性均满足要求,最终应用于产品设备的制造。(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9年09期)
杨霄,袁益超[9](2019)在《单排管空冷散热器换热与阻力特性试验及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模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单排管空冷散热器翅片侧的换热与阻力特性,并拟合出换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散热器翅片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流动阻力均随迎面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且换热系数增幅随迎面风速的升高而减小;流动阻力与迎面风速基本呈线性关系。同时,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二者换热特性的无量纲准则数Nu相对误差为1.47%~8.68%,阻力特性的无量纲准则数Eu相对误差为1.69%~2.46%,且上述准则数在所研究的雷诺数Re范围内变化的趋势一致,吻合性较好,相对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谭蔚,姜淞元,贾占斌,苏桐,张天保[10](2019)在《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水为换热介质,采用某型号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流体流动状态、温度变化、压降和总换热系数对两种操作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时增加冷热流体流速的方式能够提升湍流度,并且可以将换热效率提高16. 35%,但是该操作方式升温效果较差,而且当冷热流体流速比值大于1时压降大、能耗也大。同时,通过等流速法计算获得换热准则方程和阻力准则方程,并计算获得梯形波纹板冷热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当2 000 <Re <12 000时,冷侧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热侧的对流换热系数;此外,与其他类型的换热器相比,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的摩擦阻力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9年08期)
换热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通道换热器因体积小、制冷剂充注量少、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汽车空调和空调系统的冷凝器,但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会因换热器表面空气结露而影响换热性能。以微通道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结露条件下,不同的入口空气湿度、风速和微通道换热器布置倾角等参数对微通道换热器的出口空气温度、空气侧压降、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空气入口湿度对微通道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影响较大,相对湿度提高10%,出口温度约提高1.3℃;迎面风速对换热器空气侧压降影响很大,风速从1.5 m/s提高到3.0 m/s,压降增加一倍以上,风速大小为2.5 m/s时,换热器换热效果最佳;换热器倾角较入口相对湿度和迎面风速对微通道换热性能影响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换热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重强,文玉良,吴安兵,李志道.换流阀外冷却系统冷却塔换热盘管结垢试验的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9
[2].赵松田,陈华,李玉婷.微通道换热器结露工况下换热特性及其影响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9
[3].兰海强,曹航,柏汉松.航空发动机换热器强度试验标准分析解读[J].压力容器.2019
[4].徐剑,滕世政,王利春,蒙永云,程小爱.换热器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系统及工艺[C].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5].李云山.LNG紧凑高效换热器低温试验模拟系统[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6].李淑勇,夏才初,朱建龙,程晓辉.地连墙换热对其土压力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7].孙霏旸,李新龙,李家骐,刘明侯,徐庶民.微细槽道隔热器流动及换热特性试验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9
[8].郑强.奥氏体管板+双相钢换热管胀接试验研究[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
[9].杨霄,袁益超.单排管空冷散热器换热与阻力特性试验及数值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9
[10].谭蔚,姜淞元,贾占斌,苏桐,张天保.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