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奥尔森派琴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奥尔森派琴虫,北海派琴虫,ITS基因,同源性分析
奥尔森派琴虫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林,陈垚,陈信忠,龚艳清,杨俊萍[1](2014)在《奥尔森派琴虫和北海派琴虫ITS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能扩增奥尔森派琴虫和北海派琴虫ITS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我国东南沿海8个地区养殖牡蛎中常见的两种派琴虫相应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国内不同地区奥尔森派琴虫ITS序列的同源性超过99.3%,与国外分离株的同源性也在98.8%以上;种间同源性分析发现,奥尔森派琴虫与海水派琴虫和P.honshuensis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4.2%和95.0%,与P.qugwadi的同源性最低,仅62.9%。深圳和叁亚分离的北海派琴虫ITS序列有18个碱基存在差异,其中ITS-1有3个碱基差异,ITS-2有15个碱基差异,而5.8S高度保守,没有碱基差异;北海派琴虫与其他种类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ITS-1和ITS-2区域;同源性比较发现,北海派琴虫的同源性在100%-97.9%之间,其中深圳北海派琴虫的同源性较低,为97.9%。种间同源性分析表明,北海派琴虫与奥尔森派琴虫的同源性较高,为89.4%,其次为海水派琴虫和P.honshuensis,与P.qugwadi同源性最低,仅71.9%。(本文来源于《检验检疫学刊》期刊2014年01期)
陈爱平,江育林,钱冬,陈昌福,李安兴[2](2012)在《奥尔森派琴虫病》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农业部兽医局委托动物流行病学中心组织专家编写动物疫病释义,为便于解读水生动物的疫病,本刊现将《一、二、叁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水生动物疫病种类的分类及各病的释义分期进行刊登。(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期刊2012年03期)
庞耀珊,谢芝勋,谢丽基,谢志勤,邓显文[3](2012)在《贝类奥尔森派琴虫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原理,针对奥尔森派琴虫(Perkinsus olseni)的5.8 S核糖体RNA与内转录2间隔区序列,设计了6条特异性LAMP扩增引物,分别为两条外引物F3和B3、两条内引物FIP和BIP、两条环引物LF和LB。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贝类奥尔森派琴虫的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该技术只对奥尔森派琴虫发生扩增反应,产生黄绿色荧光扩增产物,对其他对照DNA样品无扩增反应,不产生黄绿色荧光。对F3和B3外引物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其序列与Gen-Bank中奥尔森派琴虫序列一致,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特异性。对奥尔森派琴虫质粒DNA的最低检测量为100 fg。用该项LAMP技术与OIE公布的派琴虫PCR检测技术分别对50份分别来自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的牡蛎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LAMP检测到2份奥尔森派琴虫,PCR方法检测到9份派琴虫。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CR方法检测到的9份派琴虫阳性样品中有2份为奥尔森派琴虫,其结果与LAMP检测结果相符,说明该技术适用于贝类样品奥尔森派琴虫的检测。(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谢丽基,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4](2009)在《贝类奥尔森派琴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基因库中奥尔森派琴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奥尔森派琴虫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与实验设计相符的596bp的PCR扩增条带,而对其他贝类疾病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PCR技术最低能检测到各1 pg的奥尔森派琴虫DNA.用该PCR对广西沿海的104份牡蛎、49份贻贝和20份文蛤病料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为分别为14.6%,10.6%和15%,结果提示了奥尔森派琴虫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沿海的养殖贝类中,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贝类奥尔森派琴虫的临床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9-09-01)
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谢志勤,庞耀珊[5](2009)在《贝类奥尔森派琴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用于检测贝类奥尔森派琴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基因库中奥尔森派琴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自广西沿海的49份贻贝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PCR比较。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可达20个拷贝,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49份贻贝标本的阳性率为16.3%,检测的奥尔森派琴虫基因组DNA含量为2.38×106~9.21×102拷贝/μl。结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用于贝类奥尔森派琴虫感染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09年07期)
奥尔森派琴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农业部兽医局委托动物流行病学中心组织专家编写动物疫病释义,为便于解读水生动物的疫病,本刊现将《一、二、叁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水生动物疫病种类的分类及各病的释义分期进行刊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奥尔森派琴虫论文参考文献
[1].郭书林,陈垚,陈信忠,龚艳清,杨俊萍.奥尔森派琴虫和北海派琴虫ITS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分析[J].检验检疫学刊.2014
[2].陈爱平,江育林,钱冬,陈昌福,李安兴.奥尔森派琴虫病[J].中国水产.2012
[3].庞耀珊,谢芝勋,谢丽基,谢志勤,邓显文.贝类奥尔森派琴虫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12
[4].谢丽基,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贝类奥尔森派琴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9
[5].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谢志勤,庞耀珊.贝类奥尔森派琴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