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读写能力论文-林静娴

文字读写能力论文-林静娴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字读写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文字读写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林静娴[1](2018)在《找准读写结合点 培养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什么是"核心素养"呢?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姚守梅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核心素养则包含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现在,这个界定也被大家普遍接受。笔者认为最能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3期)

张珂[2](2014)在《紧扣课程内容 借助读写结合 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花大量时间对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长期低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以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己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走读写结合的道路,以此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4年12期)

王晓玲[3](2014)在《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就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有效途径训练点上看,读写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据小学中段现行阅读教材特点看,寻求以阅读带动写作的练笔点,如引导学生在感知领悟文本后进行想象、思考、改创,通过语言表达形式的模仿、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有效指导、表达方式的规则指导等设计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叁者融为一体,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培养提升。(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4年12期)

杜明辉[4](2013)在《在读写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选准读写结合点,创新读写结合形式,让学生在读写互动中产生兴趣、锻炼思维、乐于阅读、善于表达,从而切实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一条扎实而有效的途径。一、选准读写结合点读写结合点可能是深刻的立意、精巧的构思,也可能是优(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教学版)》期刊2013年09期)

陈海燕[5](2012)在《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语文课堂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核心任务。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是以"阅读"为本的编写体系,如何有效使用教材,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本文来源于《广东教育(综合版)》期刊2012年10期)

连向灿[6](2012)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谈对新课标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与落实》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并在"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建议"等多处提到"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可见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四兄弟",应并驾齐驱,不可偏废。近年来,在教育报刊上曾有过"阅读本位""写作本位"(或"表达本位")等观点的争论,笔者以为(本文来源于《新教师》期刊2012年06期)

傅晓彪[7](2010)在《浅析文字绘写能力的设计创意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字的绘写练习是对文字基本特征的深入掌握,文字的基本特征是文字创意的基础,因此这种绘写能力影响着设计师文字创意的能力。文字绘写与文字创意产生了密切联系,它直接影响着文字设计的形式与神韵。(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0年05期)

吴晓君[8](2009)在《幼儿文字读写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对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字是书面语言的表现载体,文字读写是幼儿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已有研究也显示,幼儿早期读写能力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且深受到家庭教育、家长特征的影响。但纵观这些研究,关注文字读写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关注中文幼儿文字读写的研究成果更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中文幼儿文字读写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家长的读写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对其的影响,望以此能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并为家庭读写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本研究选取了上海某区七所幼儿园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的文字读写能力以及其家长相关的教育观念与行为表现,并试图从以下叁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幼儿的文字读写能力与家长的读写教育观念和行为分别呈现怎样的状况与特点,以及家长的读写教育观念与行为如何影响幼儿文字读写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在学前期就有文字读写的萌发,且文字读写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家长多重视阅读的作用,且其读写教育观念与行为较少受到幼儿年龄与性别的影响。3、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文字读写能力受家长影响越少;年龄越大,受家长影响越大。且小年龄幼儿的读写更易受家长观念的影响,大年龄的则相对更易受家长行为的影响。4、就文字读写的不同方面来说,识字能力较书写能力更早也更易受家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文字读写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花大量时间对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长期低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以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己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走读写结合的道路,以此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字读写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林静娴.找准读写结合点培养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J].文存阅刊.2018

[2].张珂.紧扣课程内容借助读写结合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J].新课程(上).2014

[3].王晓玲.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J].课外语文.2014

[4].杜明辉.在读写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

[5].陈海燕.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

[6].连向灿.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谈对新课标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与落实[J].新教师.2012

[7].傅晓彪.浅析文字绘写能力的设计创意性[J].装饰.2010

[8].吴晓君.幼儿文字读写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对其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  

文字读写能力论文-林静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