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间攻击性论文-张嫔

个体间攻击性论文-张嫔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间攻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权力感,自尊,攻击性,注意偏向

个体间攻击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嫔[1](2019)在《权力感启动下高低两种自尊个体的攻击性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攻击行为是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攻击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人的攻击性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含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权力感作为一种情境变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且研究发现权力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关注的是个体权力感启动会对攻击性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尊与攻击性的研究也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热门之一,自尊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一种保护性结构,具有一定的防御或保护功能,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外界威胁,高低自尊不同的个体应对威胁的反应也不尽一致。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在不同的权力感启动下,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的攻击性差异,以及低自尊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筛选出高、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被试。实验一采用词语搜素任务启动被试的权力感,用Buss-Perry攻击性问卷测量被试的外显攻击性。实验二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大学生被试的内隐攻击性。实验叁采用空间线索任务,探讨权力感启动下低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特点。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高权力感启动下,个体的攻击性差异不显着;低权力感启动下,低自尊大学生比高自尊大学生的外显、内隐攻击性更高,更有可能攻击他人。(2)低权力感启动下,低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信息存在注意偏向,其成分为注意解脱困难。(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崔佳伟[2](2019)在《低自尊个体对攻击性线索的注意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攻击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典型社会心理现象,过高的攻击性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往的研究证明,一个人自身的自尊特性与其攻击性特性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即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伤害他人、攻击他人的几率会更大。目前,大多数针对低自尊个体的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研究中,经常采用点探测范式、空间线索任务等,相对而言,视觉搜索任务的利用率比较少。在视觉搜索任务中,个体的注意系统对其顺利识别物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视觉搜索背景线索效应研究中,注意的引导过程对背景线索效应具有重要影响:视觉搜索过程中,某些因素对注意引导过程的不同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抑制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因此,本研究拟从攻击性的认知层面入手,结合背景线索效应的相关研究,在进一步验证低自尊大学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的同时,探讨当个体对搜索靶刺激或分心刺激存在注意偏向时,是否会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学习产生不同影响,并为背景线索效应内在加工机制——注意引导理论提供新的论据。本研究通过向大学生被试群体发放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并根据量表得分筛选出高、低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被试。该研究包括叁个实验:实验一采用背景线索效应的经典研究范式,并进一步将攻击性词汇与靶刺激进行绑定操作,将实验分为基线条件(所有刺激均与中性词进行绑定)和靶刺激-攻击词条件(靶刺激绑定攻击词,分心刺激绑定中性词),进而探讨低自尊大学生的这种特殊的注意偏向是否会对其学习背景线索效应造成困难;实验二采用背景线索效应研究范式,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基线条件变为靶刺激-中性词条件(靶刺激绑定中性词,分心刺激绑定攻击词),将搜索刺激与注意偏向绑定关系上完全相反的两种条件进行比较,最大程度地观察不同刺激注意偏向对背景线索效应造成的影响。此外,为了验证高低自尊水平大学生对攻击性线索的不同注意偏向程度,在实验二中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部分高自尊大学生,探讨攻击性线索对高自尊水平大学生背景线索效应学习的影响;实验叁采用空间提示背景线索效应范式,探讨低自尊大学生攻击性注意偏向影响背景线索效应的深层机制。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低自尊大学生对攻击词靶刺激的注意警觉能够较微弱地易化背景线索效应的学习。(2)当攻击性线索与分心刺激绑定时,低自尊水平大学生无法习得背景线索效应;通过筛选出高自尊水平大学生重复实验发现,高自尊大学生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学习不易受到攻击性线索的影响。(3)对分心刺激的注意脱离困难可能是导致低自尊大学生在靶刺激-中性词条件下无法习得背景线索效应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宇超,周玲玲,杨群[3](2018)在《叁领域厌恶情绪的时程加工模式:攻击性个体差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结合内隐任务范式探究了叁领域厌恶情绪的加工过程,同时测量了个体的攻击水平,以期找到加工厌恶情绪的个体差异。在加工早期,生理厌恶刺激和道德厌恶刺激均可得到识别;在加工中期,叁种厌恶情绪之间得到了区分;在加工晚期,个体则对性厌恶刺激最为敏感;不同攻击水平个体在加工厌恶刺激的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显着的个体差异。结果表明,在神经层面上,叁维结构下的厌恶情绪确实能够得到识别与区分。(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许羚仪[4](2017)在《大学生网络依赖与网络攻击性行为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网络兴起至今,网络早已从单纯的信息交换场所进化成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交场合,原有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转型甚至是重构。网络空间中的个体行为也早已成为现实社会形态及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在研究“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时候,除了应当关注网络特性外,更应当从用户在线下的个体特性着手。然而现有的研究往往过分放大了“网络”在此类事件中的负面作用,而忽视了个体特征这一客观原因。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社会学习理论及责备归因理论为支撑,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后,提出“H1:较之女性,男性的网络攻击性行为更高发”、“H2:个体的网络依赖性与网络攻击性行为显着正相关”和“H3:个体攻击性对网络依赖性与网络攻击性行为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叁个主要研究假设,并使用SPSS 17.0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本研究采用具有高信度的自测问卷进行测量。针对自变量“网络依赖度”,本研究选取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并综合网络使用时长得分,测量用户的网络依赖度(α=0.87);“个体攻击性”量表则采用了Buss-Perry的攻击性量表(α≈0.89),并综合考虑因子分析结果和原有量表分类抽取了四个维度:身体攻击(α=0.813)、言语攻击(α=0.765)、愤怒(α=0.774)和敌意(α=0.823);因变量“网络攻击性行为量表”根据“青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dolescent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Scale,AOABS)”改编而成,最后生成一份新的量表,共计7个问项(α=0.926),并分为“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α=0.874)”和“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α=0.743)”两个维度。本研究通过分别对上述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及调节效应检测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网络依赖性、攻击性以及网络攻击性行为水平区别不大。(2)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依赖程度不受到网络接触类别的影响,但个体攻击性(F=2.86,sig<0.05)和网络攻击性行为(F=2.973,sig<0.05)受到网络接触类别的影响却十分显着。(3)网络依赖性越高的受访者,网络攻击性行为也越高发。此外,个体攻击性越强的受访者,其网络攻击性行为也更高发。(4)网络依赖性强的大学生,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的高发率大于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同样,在个体攻击性的强弱上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5)个体攻击性对网络依赖程度与网络攻击性行为的调节效应显着,且言语攻击和愤怒两个维度对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的调节效应较强。(6)个体攻击性的愤怒维度和言语攻击维度对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的调节效应显着,而身体攻击维度和敌意维度对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的调节效应不显着。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叁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具有实证意义的探究,引导公众对“网络”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最终实现为政府防范治理网络暴力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后续学术研究做出铺垫。(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6-01)

潘玮[5](2017)在《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个体攻击性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暴力电子游戏引发暴力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暴力电子游戏成为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争相探讨的热点之一,相应的研究也十分丰富。大量行为学研究已经证实,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暴力电子游戏包含的大量对人物的射击,刀刺,拳击,脚踢等行为,并由此促使个体产生攻击性信念,态度,以及低水平的亲社会行为和助人行为。很多研究者已经开始探查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攻击性的神经方面的证据。以往有关暴力电子游戏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面的研究往往通过两种方法来考察接触电子游戏暴力对个体脑区的影响:一种是前期筛选出分别具有高、低暴力电子游戏经验的个体,考察他们在认知或情感任务时收集f MRI数据;另一种则通过随机筛选被试的方式,将个体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暴力电子游戏和非暴力电子游戏,考察个体在两种游戏时或者游戏后认知相关任务时的脑区激活的差异。以往暴力电子游戏的脑机制研究较少进一步从影响个体习得暴力电子游戏的具体因素的角度来考察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个体的脑机制,比如游戏中杀戮的道德特点可能影响了玩家的道德判断从而发生道德歪曲;另一方面,研究者们更倾向于采用任务态的方式来考察暴力电子游戏带来的影响,而从静息态的角度考察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后个体脑区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还很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为揭示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所带来的长时的脑区自发活动的变化带来技术支持。因此,本研究从静息态与任务态相结合的角度探究长时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个体神经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考察两个问题:(1)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个体攻击性的神经机制;(2)从神经机制的角度考察游戏中杀戮行为的道德特征对玩家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一采用静息态磁共振扫描技术对52名被试(26名为高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26名为无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进行了静息态磁共振扫描,考察暴力电子游戏玩家与非玩家静息态脑网络的差异。f ALFF指标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力电子游戏玩家组在眶额皮层,海马旁回,颞叶中回与颞叶下回等区域发生了自发活动的减弱;而在双侧脑岛,颞上回,尾状核等区域发生了自发活动的增强。表明暴力电子游戏会影响玩家大脑的部分“默认网络”,双侧脑岛等脑区,产生异常的自发活动。进一步采用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分析(ROI-wise),将所得数据与Buss-Perry攻击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背外侧前额叶与楔前叶之间的功能连接,腹内侧前额叶与眶额皮层的功能连接,前扣带皮层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以及左侧梭状回与左侧脑岛之间的功能连接均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攻击水平;而杏仁核与左侧梭状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左右侧眶额皮层与舌回的功能连接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攻击水平。这些结果为暴力电子游戏游戏会影响个体攻击性提供了静息态脑网络方面的证据。研究二采用2(被试类型:暴力电子游戏玩家、非玩家)*3(射杀行为:正义、非正义、基线)的实验设计,考察个体在想象自己是暴力视频片段中的施暴者时脑区的相应变化。利用射杀平民条件减去射杀士兵条件,即得到射杀平民相对于射杀士兵单独激活的脑区。结果显示,射杀平民与射杀士兵相比,在暴力游戏玩家中,激活的脑区主要有梭状回,枕叶下回,顶叶下回。而在非玩家组激活的脑区主要有梭状回,额下回(包括眶额皮层),颞顶联合区,以及额上回中部。二者比较发现,暴力游戏玩家相对非暴力游戏玩家没有明显的激活增强,而在颞上回,并在额叶的广泛区域存在激活的减弱。脑与行为的相关分析发现,射杀平民时,与控制组相比,暴力游戏玩家在射杀平民时的内疚程度与这些脑区相关均不显着,非暴力游戏玩家在射杀平民时的内疚水平与右侧颞中回具有显着相关,且右侧颞中回能够预测个体在射杀平民时的内疚水平。而与个体Buss-Perry攻击量表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暴力游戏玩家的额下回与个体的攻击水平均具有显着负相关,且额下回的激活可以显着负向预测个体的外显攻击水平。总的来说,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个体产生一定的道德歪曲,表现出对暴力的脱敏,从而导致个体产生相对强烈的攻击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2)

潘玮,高雪梅[6](2016)在《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个体攻击性的神经机制:一项静息态f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暴力电子游戏引发暴力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量行为学研究已经证实,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暴力电子游戏包含的大量对人物的射击,刀刺,拳击,脚踢等行为,由此促使个体产生攻击性信念,态度,并导致低水平的亲社会行为。先前对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攻击性的神经机制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探究了个体在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之后所发生的脑区的短时变化。然而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影响攻击性的神经机制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比率低频振幅(fALFF)为指标,考察了50名分别具有高低暴力游戏经验的大学生静息态脑网络的差异。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力电子游戏玩家组在眶额皮质,海马旁回,颞中回与颞下回,内侧额叶及角回等脑区的活动更弱;而双侧脑岛,颞上回,尾状核等脑区的活动更加活跃。结果表明暴力电子游戏会影响玩家大脑的"默认网络",双侧脑岛等脑区的活动。脑与行为的关系的分析表明,背外侧前额叶与楔前叶之间的功能连接,腹内侧前额叶与眶额皮层的功能连接,前扣带皮层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以及左侧梭状回与左侧脑岛之间的功能连接均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攻击水平;而杏仁核与左侧梭状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左侧眶额皮层与舌回之间的功能连接以及右侧眶额皮层与舌回的功能连接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攻击水平。这些结果为暴力电子游戏游戏会影响个体攻击性提供了静息态脑网络方面的证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邱方晖,罗跃嘉,贾世伟[7](2016)在《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加工中反应偏向和敏感性的影响。使用愤怒、恐惧原型生成表情连续体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类别知觉实验范式考察了高、低攻击个体识别和辨别愤怒—恐惧连续体的类别转折点和斜率。结果发现,与低攻击个体相比,高攻击个体识别愤怒—恐惧连续体类别界线处的曲线斜率更大;高攻击个体具有类别界线向恐惧一端偏移的倾向,但并没有达到统计显着。这表明,高攻击个体不存在敌意归因偏向,而是对愤怒和恐惧表情的转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兰姣[8](2016)在《信任博弈中高攻击性个体的行为决策及积极情绪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任可以减少互动的代价,便于联盟,通常被认为是把社会连接在一起的胶水。它在几乎所有类型的社交互动和组织互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者认为,普遍信任倾向受到个体特征、情绪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随着攻击行为与暴力行为越来越严重,它们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个体的攻击性应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高攻击性个体独有的认知特点和特质因素在其信任决策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将攻击性作为个体差异因素研究信任决策是有必要的。此外,研究者普遍认为情绪也会影响个体的信任决策,但是积极情绪与信任的关系存在争议,主要表现为情绪一致性模型和启发式依赖模型之间的争议。因此,研究积极情绪对信任决策的影响以及攻击性和积极情绪的交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攻击问卷和行为实验相结合,分两个研究考察不同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决策。研究一采用信任博弈(Trust Game)和投资博弈(Investment Game)分析高攻击性个体与低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决策差异;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加入情绪因素,探究积极情绪对不同攻击性个体信任决策的影响。所得结果概况如下:1.在信任博弈中,高攻击性个体的信任率显着低于低攻击性个体的信任率;高攻击性个体的不信任反应时显着短于低攻击性个体的不信任反应时,低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反应时边缘显着短于高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反应时。2.在投资博弈中,高攻击性个体的平均投资额显着低于低攻击性个体的平均投资额。3.高攻击性个体在积极情绪条件下的信任率与中性情绪条件下的信任率无显着差异,低攻击性个体在积极情绪条件下的信任率显着高于中性情绪条件下的信任率。4.高攻击性个体在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平均投资额与中性情绪条件下的平均投资额之间无显着差异,低攻击性个体在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平均投资额显着高于中性情绪条件下的平均投资额。综上所述,不同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决策有显着差异,高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倾向及信任水平较低攻击性个体低;积极情绪对信任决策的影响受到攻击性的制约,相比中性情绪,积极情绪显着提高低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倾向及信任水平,但对高攻击性个体的信任倾向及信任水平没有显着提高,研究结果支持了情绪的启发式依赖模型。(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赵陵波,蒋宇婧,任志洪[9](2016)在《个体共情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个体共情能力与攻击性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选择2000-2014年对共情与攻击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的27篇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共情与攻击性呈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系数的效应值r=-0.296,为中等强度的效应量。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文化之间,共情能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性别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可见,培养个体的共情能力对降低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王玉龙,钟振[10](2015)在《挫折情境对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挫折情境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是否会受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2(挫折情境:有/无)×2(心理弹性:高/低)×2(词汇:攻击性/非攻击性)叁因素混合设计,以254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挫折情境对低心理弹性者的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显着,而对高心理弹性者的启动效应不显着。结论:在挫折情境下,低心理弹性者比高心理弹性者更容易启动内隐攻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个体间攻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攻击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典型社会心理现象,过高的攻击性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往的研究证明,一个人自身的自尊特性与其攻击性特性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即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伤害他人、攻击他人的几率会更大。目前,大多数针对低自尊个体的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研究中,经常采用点探测范式、空间线索任务等,相对而言,视觉搜索任务的利用率比较少。在视觉搜索任务中,个体的注意系统对其顺利识别物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视觉搜索背景线索效应研究中,注意的引导过程对背景线索效应具有重要影响:视觉搜索过程中,某些因素对注意引导过程的不同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抑制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因此,本研究拟从攻击性的认知层面入手,结合背景线索效应的相关研究,在进一步验证低自尊大学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的同时,探讨当个体对搜索靶刺激或分心刺激存在注意偏向时,是否会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学习产生不同影响,并为背景线索效应内在加工机制——注意引导理论提供新的论据。本研究通过向大学生被试群体发放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并根据量表得分筛选出高、低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被试。该研究包括叁个实验:实验一采用背景线索效应的经典研究范式,并进一步将攻击性词汇与靶刺激进行绑定操作,将实验分为基线条件(所有刺激均与中性词进行绑定)和靶刺激-攻击词条件(靶刺激绑定攻击词,分心刺激绑定中性词),进而探讨低自尊大学生的这种特殊的注意偏向是否会对其学习背景线索效应造成困难;实验二采用背景线索效应研究范式,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基线条件变为靶刺激-中性词条件(靶刺激绑定中性词,分心刺激绑定攻击词),将搜索刺激与注意偏向绑定关系上完全相反的两种条件进行比较,最大程度地观察不同刺激注意偏向对背景线索效应造成的影响。此外,为了验证高低自尊水平大学生对攻击性线索的不同注意偏向程度,在实验二中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部分高自尊大学生,探讨攻击性线索对高自尊水平大学生背景线索效应学习的影响;实验叁采用空间提示背景线索效应范式,探讨低自尊大学生攻击性注意偏向影响背景线索效应的深层机制。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低自尊大学生对攻击词靶刺激的注意警觉能够较微弱地易化背景线索效应的学习。(2)当攻击性线索与分心刺激绑定时,低自尊水平大学生无法习得背景线索效应;通过筛选出高自尊水平大学生重复实验发现,高自尊大学生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学习不易受到攻击性线索的影响。(3)对分心刺激的注意脱离困难可能是导致低自尊大学生在靶刺激-中性词条件下无法习得背景线索效应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间攻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嫔.权力感启动下高低两种自尊个体的攻击性差异[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崔佳伟.低自尊个体对攻击性线索的注意偏向[D].辽宁师范大学.2019

[3].王宇超,周玲玲,杨群.叁领域厌恶情绪的时程加工模式:攻击性个体差异的视角[J].心理科学.2018

[4].许羚仪.大学生网络依赖与网络攻击性行为关系探究[D].重庆大学.2017

[5].潘玮.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个体攻击性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7

[6].潘玮,高雪梅.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个体攻击性的神经机制:一项静息态fMRI研究[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7].邱方晖,罗跃嘉,贾世伟.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

[8].兰姣.信任博弈中高攻击性个体的行为决策及积极情绪的调控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6

[9].赵陵波,蒋宇婧,任志洪.个体共情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元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10].王玉龙,钟振.挫折情境对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

标签:;  ;  ;  ;  

个体间攻击性论文-张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