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方式论文-朱晓涛,葛永刚

育苗方式论文-朱晓涛,葛永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育苗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甜叶菊,育苗,产量效益,对比

育苗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涛,葛永刚[1](2019)在《甜叶菊不同育苗方式对产量效益影响的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甜叶菊常规拱棚育苗方式播种晚、苗龄短、木质化程度低,造成移栽成活率下降,人工补种费工费时。通过试验显示,采用温室撒播育苗方式培育的种苗,木质化程度较高,移栽成活率达到94%,提高9.6%,增产13.5%,节本增效5 130元/hm~2,而且可将移栽时间提前至4月下旬,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李春亮,李永育,陈涛,林水良,王似璇[2](2019)在《育苗方式和基追肥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不同育苗方式及基追肥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改进现行育苗方式和栽培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湿润育苗方式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产值和较好的原烟外观质量;基追肥比例为8∶2处理田间肥料的释放规律与烟株需肥特性更符合,对叶片干物质的积累较为有利,能够获得较高的产质量;各处理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均有一定差异但无较优处理,但减少基肥的施入会使得上部、下部烤后烟烟碱含量降低。因此,建议在烟叶生产中采用湿润育苗的育苗方式,以基追肥比例8∶2为基础,根据地方气候条件以及起垄时的土壤含水量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获得较高的产质量。(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苟开礼,李士敏[3](2019)在《不同育苗方式对高粱红缨子产量及其紫斑病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高粱产量并减少紫斑病的发生,对比直播与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对红缨子产量及紫斑病的影响,进而选择最优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直播、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平均产量分别为234.78公斤/亩、277.47公斤/亩和288.14公斤/亩,营养块育苗与漂浮育苗分别较直播单产提高18.2%和22.7%。从紫斑病病情指数看,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发病最轻的均为漂浮育苗,且在成熟期漂浮育苗与直播达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9年10期)

林传宝[4](2019)在《草珊瑚种子不同方式育苗技术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草珊瑚种子采用不同方式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种子采用清水和吲哚丁酸溶液不同方式浸种,育苗试验地Ⅰ、Ⅱ、Ⅲ容器育苗,营养土配置采用不同的营养土,红壤、农田土,家禽粪、牛大便、钙镁磷等配置,经过一个月的发酵成了有机质肥料。采用容器袋育苗结果显示:应用吲哚丁酸溶液浸种播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比清水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能提高5.64%。不同原料配置容器袋育苗,试验地Ⅰ一年生的容器袋苗木生长高大、径粗壮,苗高、苗径粗分别比试验地Ⅱ、试验地Ⅲ一年生的容器苗木平均苗高大提高6.86%、9.00%。平均地径粗大7.89%,10.81%。(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钟平,邵文奇,孙春梅,纪力,董玉兵[5](2019)在《托盘育苗方法中不同育苗介质及出苗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托盘育苗是一种新型的机插水稻育苗方法,本文探明适合此方法的育苗介质和出苗方式。[方法]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营养土和草木灰育苗基质2种育苗介质及托盘内露天出苗、托盘内覆膜出苗、暗化迭放出苗等3种出苗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草木灰育苗基质,营养土育苗能显着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缩小叶鞘高度差及叶片长度差,使株型更紧凑;株高、茎基宽、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等性状得到显着改善,秧苗素质显着提高。3种出苗方式对秧苗形态均无显着影响,秧苗素质一致,但托盘内覆膜出苗方式和暗化迭放出苗方式相较于托盘内露天出苗方式能显着提高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结论]营养土作为托盘育苗方法的育苗介质具有较好的育苗效果,考虑到生产中的具体情况,建议使用暗化迭放出苗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弭宝彬,周火强,谢玲玲,梁成亮,刘峰[6](2019)在《育苗基质配比及育苗方式对辣椒成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旨在通过验证食用菌菌渣作为育苗基质用于替代不可再生的草炭资源的可行性,促进产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商用育苗基质(A)、草炭:优质黄土:珍珠岩=1:1:1(B)、食用菌菌渣:珍珠岩:优质黄土=1:1:1(C)、食用菌菌渣:优质黄土:珍珠岩:复合肥=1:1:1:0.005(D)、优质黄土:火土灰=1:1(E)5种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分别应用穴盘、漂浮及潮汐式育苗3种方式,对辣椒出苗率、幼苗株高和茎粗、幼苗的整齐度、幼苗的真叶数、幼苗的根冠鲜重比、壮苗指数及定植后缓苗期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育苗基质A效果最为理想,除基质E外,其余基质均可满足生产需求。基质C、D与基质B差异不显着,但存在管理较繁复问题。育苗基质E出苗率及壮苗指数与其他育苗基质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育苗方式对比,潮汐式育苗整体优于另2种育苗方式,漂浮育苗定植后缓苗期较长,育苗期间存在部分黄化现象,穴盘育苗相较于漂浮和潮汐育苗单位面积播种株数少,株间差异较大,同时存在管理较为繁复问题。食用菌菌渣用作育苗基质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不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8期)

陈必琴[7](2019)在《干旱半干旱区当归不同育苗方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区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设施秸秆育苗和露地秸秆育苗2种技术对当归种苗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播种量及土壤处理方式相同的条件下,设施秸秆育苗方式所育种苗的根长、芦头径粗、侧根数等质量指标均优于露地秸秆育苗方式。推广该种育苗方式,既可提高种苗产量和质量,又可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王典,李洪亮,刘林洲,姚健,商慧文[8](2019)在《新型育苗方式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传统育苗盘进行改造,研究新型育苗方式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型育苗方式在烟苗移栽前14 d进行多次断水炼苗,所育烟苗的壮苗率提高了10.6个百分点,根尖数增加了61.36%,烟苗的农艺性状有较大提高,其中茎粗、根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了45%、144%和150%,烟苗的缓苗期缩短了3.1 d,补苗量降低10.4个百分点;同时,烤烟的经济性状增加显着,产量、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24.0%、38.4%、15.0%和15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严光彬[9](2019)在《水稻育苗播种时间及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播种作为水稻种植流程中的第一操作程序,与水稻秧苗素质、插秧返青速率、后期生长发育以及最终产量形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播种时间。水稻种子萌发需要的最低温度为10-12℃,而水稻育苗大棚对于温度的提升效果为外界温度的2倍左右。因此当春季外界温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农村报》期刊2019-05-17)

钱一萍[10](2019)在《鸢尾属植物两种育苗方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鸢尾属观赏价值高、应用形式多样,可在乌鲁木齐地区越冬,是一种较好的园林绿化材料。通过对鸢尾属植物两种育苗方式的研究,掌握其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主要通过杂交、分株的方式对鸢尾属植物育苗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育苗可获得不同性状的子代,但生产周期较长,环节较多,可能造成成苗率低。分株育苗方式具有周期短、性状稳定的特点,但无法获得新性状。应在实际生产应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育苗方式。(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育苗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比不同育苗方式及基追肥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改进现行育苗方式和栽培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湿润育苗方式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产值和较好的原烟外观质量;基追肥比例为8∶2处理田间肥料的释放规律与烟株需肥特性更符合,对叶片干物质的积累较为有利,能够获得较高的产质量;各处理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均有一定差异但无较优处理,但减少基肥的施入会使得上部、下部烤后烟烟碱含量降低。因此,建议在烟叶生产中采用湿润育苗的育苗方式,以基追肥比例8∶2为基础,根据地方气候条件以及起垄时的土壤含水量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获得较高的产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育苗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朱晓涛,葛永刚.甜叶菊不同育苗方式对产量效益影响的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2].李春亮,李永育,陈涛,林水良,王似璇.育苗方式和基追肥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苟开礼,李士敏.不同育苗方式对高粱红缨子产量及其紫斑病发生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9

[4].林传宝.草珊瑚种子不同方式育苗技术试验[J].绿色科技.2019

[5].钟平,邵文奇,孙春梅,纪力,董玉兵.托盘育苗方法中不同育苗介质及出苗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6].弭宝彬,周火强,谢玲玲,梁成亮,刘峰.育苗基质配比及育苗方式对辣椒成苗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7].陈必琴.干旱半干旱区当归不同育苗方式对比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9

[8].王典,李洪亮,刘林洲,姚健,商慧文.新型育苗方式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9].严光彬.水稻育苗播种时间及方式[N].吉林农村报.2019

[10].钱一萍.鸢尾属植物两种育苗方式对比研究[J].绿色科技.2019

标签:;  ;  ;  ;  

育苗方式论文-朱晓涛,葛永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