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价值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经济协调度,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价值量论文文献综述
胡其玉,陈松林[1](2019)在《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探究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成为热点。运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城乡建设用地年均扩展强度指数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并基于有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环境效应状况。结果表明:福州市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41.53, 2009—2015年变化率0.011,处于稳定状态,而各县(市、区)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2009—2015年福州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为0.983,各县(市、区)皆低于但接近1,表明研究期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有微弱的消极影响。此外,结合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判定福州市及各县(市、区)生态、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建设扩张中需优先考虑其生态脆弱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黄璜,张林波,郑晓冬,刘尹[2](2019)在《我市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获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统一规范填报数据,在此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在2018年试点形成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全国“沿海样本”的基础上,自主开展生态系统价值业务化核算。截至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已初步完成了2018年度全市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本文来源于《厦门日报》期刊2019-07-25)
庞博[3](2019)在《基于价值量的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生态安全评价及分区》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耕文明发源地,其对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属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区,具有基础条件好、现状水平高、增产潜力较大,集中连片的特点,又处于粮食核心区的主体范围,是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重点区域。受其形成原因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态安全程度较低,不利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且鲜有针对背河洼地区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正确认识背河洼地区资源的重要性,将对促进该地区发展,提升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该地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背河洼地生态安全为研究对象,以构建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评价区域生态安全为目的,对1990、2001、2008和2016年四个时间点的背河洼地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背河洼地区(开封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生态风险损失量、整体生态安全程度以及人居适宜度等。在了解区域生态安全现状及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在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不退化、生态安全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对区域生态安全程度进行分区,为促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建立合理的区域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且整体价值较低,均值为48.52×10~8元。保护土地面积价值、土壤营养保持价值、减少泥沙淤积价值、防止土地沙化废弃价值分别占研究区土壤保持服务价值的86.58%、4.39%、0.06%、8.97%。且不同服务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价值量差异较大。2)研究期间,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植被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趋势,滞尘净化空气价值空间分布则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相一致,价值量均值分别为73.47×10~4元、17.58×10~6元,且不同用地类型固碳释氧价值、滞尘净化空气价值存在所差异,不同植被类型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3)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水源涵养价值均值为2.37×10~6元,且水源涵养能力主要受到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水源涵养价值受土地利用类型制约,且水域面积的变动及自然降雨的充沛程度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具有极大影响,林地相比不透水面而言,其水源涵养价值更高4)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景观干扰度在存在时空变动情况,景观脆弱性明显上升,且呈扩大趋势。1990、2001、2008和2016污染生态风险与灾害生态风险损失价值量之和分别为7.58×10~8元、8.84×10~8元、7.95×10~8元、8.94×10~8元,且空间上呈现不对称扩张和集中连片的发展态势。5)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人居适宜度与生态安全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依据逐步生态规划原理,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沿黄生态保护区、常用耕地后备区、耕地资源保护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区、行政核心功能区。其中,耕地资源保护区与常用耕地后备区占比为74.50%,而区域整体生态保护区占比为77.67%,以满足区域未来发展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瑞璋[4](2019)在《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营养元素及价值量评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目前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评估及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较为明确,但缺乏对于同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观测,且对不同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评估方法采用的数学模型不尽相同,缺少对全球范围或全国范围统一的神经网络模型。过去的研究将研究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小班的价值量评估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上。前人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不同的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均占有主导地位;对于生物圈内的固碳固硫效果均高于其他生态循环;产生的价值略低于水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过去研究的成果之上,总结了其经验,探讨了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方向提供思路及建议。(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李瑞,邓嘉琳[5](2018)在《我国生态价值量测度及空间收敛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生态价值量,结果表明生态价值量呈现"东-中-西"递增趋势,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等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生态价值量要远高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随后在考虑空间外溢条件下分析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生态价值量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收敛性,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性也存在异质性。(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24期)
孙永红,李婷婷[6](2018)在《我省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孙永红、李婷婷报道: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正式向社会发布。评估结果显示,2016年我省森林生态总价值量为3172.64亿元,每公顷森林的价值量为6.37万元。发布会还同时进(本文来源于《山西政协报》期刊2018-07-04)
张丽媛[7](2018)在《我省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张丽媛)6月28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正式向社会发布。评估结果显示,2016年我省森林生态总价值量为3172.64亿元,每公顷森林的价值量为6.37万元。发布会还同时进行了(本文来源于《山西日报》期刊2018-06-29)
张娅莉[8](2017)在《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价值量与生态补偿研究——以宁夏中部干旱带8县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谢高地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对宁夏中部干旱带8县区的生态价值量进行核算,从而确定该研究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沙坡头区、灵武县、中宁县、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生态价值量大,是重要的生态产益区,应该得到补偿。建议采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相关法规明确补偿责任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促进受偿方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李晓燕[9](2017)在《基于生态价值量和支付能力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以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在区域间转移的测度,并结合区域的支付能力,构建了基于生态价值量和支付能力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经过测算,认为:(1)2014年,河南省18个市都属于生态价值盈余区,都应获得生态补偿;(2)2014年河南省整体向外输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应获得1 417.2亿元的耕地生态补偿费用;(3)2014年河南省豫东、豫西、豫中、豫北、豫南分别获得209.88、26.85、54.48、95.58;1 027.35亿元的生态补偿,特别是豫南地区,获得的生态补偿额高达1 027.35亿元,约占河南省生态补偿总量的72%。(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7年02期)
李晓燕[10](2016)在《关于区域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探究——基于生态价值量和支付能力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耕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后果,认为耕地资源要得到有效保护,必须对耕地区域进行生态补偿,而确定合适可行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是实施耕地生态补偿的重点,文章综合考虑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量、超载指数以及居民支付能力,确定了耕地的生态补偿标准,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针对提出的补偿标准,提出了完善的措施。(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12期)
生态价值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统一规范填报数据,在此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在2018年试点形成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全国“沿海样本”的基础上,自主开展生态系统价值业务化核算。截至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已初步完成了2018年度全市生态系统价值核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价值量论文参考文献
[1].胡其玉,陈松林.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J].生态科学.2019
[2].黄璜,张林波,郑晓冬,刘尹.我市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获突破[N].厦门日报.2019
[3].庞博.基于价值量的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生态安全评价及分区[D].河南大学.2019
[4].王瑞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营养元素及价值量评估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9
[5].李瑞,邓嘉琳.我国生态价值量测度及空间收敛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
[6].孙永红,李婷婷.我省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N].山西政协报.2018
[7].张丽媛.我省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N].山西日报.2018
[8].张娅莉.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价值量与生态补偿研究——以宁夏中部干旱带8县区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7
[9].李晓燕.基于生态价值量和支付能力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7
[10].李晓燕.关于区域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探究——基于生态价值量和支付能力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