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乡关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乡对立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分析
城乡关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宥澈[1](2019)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我国城乡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是以生产方式为大前提,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产生的实际矛盾,深入到城乡之间去进行矛盾的原因分析和讨论。想要协调城乡关系,第一个关键要素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水平,将农业进行现代化发展,提高人们教育、医疗建设水平,极大程度地保障农民社会整体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之间的稳定发展,使得中国城乡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趋势。(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6期)
陈婷婷[2](2019)在《城乡关系理论视阈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逻辑与落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新时代新矛盾,党和国家提出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强调重建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渊源。本文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视角,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无论是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还是现实逻辑来分析都具有必然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明确的乡村振兴思想前提、物质基础、内在动力、外部支撑和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程明[3](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渊源和历史嬗变探析——以城乡关系演变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构建的行动纲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叁农"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维度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演变轨迹进行探究,对新时代深刻把握城乡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战略实施以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许彩玲,李建建[4](2019)在《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党中央用"城乡融合"来界定和推动城乡关系的发展,是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选择,既符合历史的逻辑,也符合理论的逻辑。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把城乡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放在开放的、公平的、公正的发展环境中,让城乡资源要素对流畅通、产业联系紧密、功能互补互促,推动城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向一体化方向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乡融合发展不是城市的单极发展,而是城乡两极的协同交融发展。因而,城乡融合发展不能只依靠城市的单向带动,而是需要城乡双向共同推进。(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9年01期)
安娜[5](2018)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城乡兼顾到城乡互动、城乡协调、城乡统筹,最后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定位根本上由生产力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本文来源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晖[6](2018)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实践与探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演进的历程,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由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融合理论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动能;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逐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农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8年12期)
李建建,许彩玲[7](2018)在《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是对"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的继承、发展和深化,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对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着眼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实际和未来城乡进一步发展需要做出的战略部署,是未来我国城乡关系调整与重塑的行动指南。准确把(本文来源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8):----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期刊2018-12-01)
廖桂村[8](2018)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双重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中包含城乡关系演变和人的发展这两条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过程中,考察了不同生产方式下城乡关系的演变,包括城乡分离、对立与尖锐化,分析了具体城乡关系是如何影响人的发展,论证了城乡分离与对立阻碍人的发展,科学判断了城乡关系最终将走向融合,人类将从城乡对立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演变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人的发展则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追求。准确把握双重线索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本文来源于《城市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赵秋成,孙佳伶,杨秀凌[9](2018)在《中国城乡联动发展:基于现实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视角,从分析中国城乡关系及城乡能级差异入手,对中国城乡关系的现实状态及城乡联动的内涵、机制和模式进行深入讨论。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社会生产力的不均衡发展及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既导致了城乡间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距,也割裂了城乡关系,使城市和农村长期在具有巨大落差的两个能级层次上分体式发展,巨大的能级落差使得城乡间很难形成平等的良性互动关系。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着眼,国家应通过制度创新及政策性激励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城乡逐步建立起平等互助、优势互补的城乡联动发展机制,促进城乡互利共赢与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吕萍[10](2018)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新时代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城乡关系从分离到融合演进的总体趋势,既为新时代我国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提供理论支撑;又为加快推进黑龙江农业大省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明方向。一、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19世纪(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8-06-19)
城乡关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新时代新矛盾,党和国家提出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强调重建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渊源。本文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视角,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无论是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还是现实逻辑来分析都具有必然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明确的乡村振兴思想前提、物质基础、内在动力、外部支撑和有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乡关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宥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我国城乡关系研究进展[J].青年与社会.2019
[2].陈婷婷.城乡关系理论视阈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逻辑与落地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程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渊源和历史嬗变探析——以城乡关系演变为视角[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9
[4].许彩玲,李建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J].经济学家.2019
[5].安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与实践[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
[6].张晖.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路径[J].学术交流.2018
[7].李建建,许彩玲.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C].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8):----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2018
[8].廖桂村.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双重线索[J].城市学刊.2018
[9].赵秋成,孙佳伶,杨秀凌.中国城乡联动发展:基于现实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
[10].吕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新时代的启示[N].黑龙江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