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鼻腔内窥镜检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鼻腔,鼻窦,术后,鼻内窥镜检查术
鼻腔内窥镜检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松[1](2002)在《鼻腔鼻窦术后鼻内窥镜检查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术后鼻内窥镜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 1 2 0例各种鼻腔鼻窦术后病人 ,在术后 1~ 6个月内行鼻内窦镜检查术。结果 鼻腔鼻窦术后 30 %病人存在鼻道粘连、鼻息肉及其他新生物残留或复发 ,上颌窦自然开口堵塞 ,新的造孔狭窄及鼻窦仍有脓性分泌物。结论 鼻腔鼻窦术后鼻内窥镜检查有助于了解手术效果及疾病转归 ,尽早发现各种并发症 ,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本文来源于《中国基层医药》期刊2002年06期)
郭荥,史大鹏,王广科,杨振岭,郭安齐[2](2002)在《鼻腔鼻窦病变CT扫描与鼻内窥镜检查的对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CT和鼻内窥镜 (nasalendoscope ,NE)对鼻腔和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 ,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80例同一时期内具有鼻腔鼻窦区CT和鼻内窥镜检查结果 ,并得到病理证实的病例 ,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NE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 ,鼻窦炎、鼻窦肿瘤诊断正确率相似 ,鼻腔、鼻窦息肉、鼻腔肿瘤、鼻甲肥大NE诊断正确率高于CT ,副鼻窦体的解剖变异、鼻窦囊肿CT高于NE。结论 NE可以了解病变的形状、质地、颜色 ,并可在镜下活检 ,有助于病变的定性。CT可以了解病变的大小、形状和病变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 ,两者互补可更全面诊断病变(本文来源于《实用放射学杂志》期刊2002年06期)
周潮明,姚亦群[3](1997)在《鼻内窥镜检查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援外医疗队工作期间,眼、耳鼻喉科合作,开展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17例(19眼)进行术前、后的检查和随访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期刊1997年02期)
[4](1994)在《鼻窦疾病术前用鼻腔内窥镜检查的重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年来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渐趋普及,鼻内窥镜在鼻和鼻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多用鼻内窥镜辅以CT扫描来评估鼻、鼻窦疾病及其手术效果。文章通过100例鼻窦疾病的CT和电鼻内窥镜检查的对比,阐述了鼻窦疾病术前使用鼻腔内窥(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1994年02期)
鼻腔内窥镜检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比较CT和鼻内窥镜 (nasalendoscope ,NE)对鼻腔和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 ,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80例同一时期内具有鼻腔鼻窦区CT和鼻内窥镜检查结果 ,并得到病理证实的病例 ,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NE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 ,鼻窦炎、鼻窦肿瘤诊断正确率相似 ,鼻腔、鼻窦息肉、鼻腔肿瘤、鼻甲肥大NE诊断正确率高于CT ,副鼻窦体的解剖变异、鼻窦囊肿CT高于NE。结论 NE可以了解病变的形状、质地、颜色 ,并可在镜下活检 ,有助于病变的定性。CT可以了解病变的大小、形状和病变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 ,两者互补可更全面诊断病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鼻腔内窥镜检查论文参考文献
[1].赵松.鼻腔鼻窦术后鼻内窥镜检查的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02
[2].郭荥,史大鹏,王广科,杨振岭,郭安齐.鼻腔鼻窦病变CT扫描与鼻内窥镜检查的对照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
[3].周潮明,姚亦群.鼻内窥镜检查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价值[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7
[4]..鼻窦疾病术前用鼻腔内窥镜检查的重要意义[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