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文学论文-孙艳平

隐语文学论文-孙艳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魏六朝,隐语,溯源

隐语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艳平[1](2012)在《汉魏六朝隐语文学溯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隐语文学在汉魏六朝的蓬勃发展与隐语文学创作者的心理机制、汉魏六朝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先秦隐语的发展状况又为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孙艳平[2](2010)在《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六朝隐语文学作品因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题材的广泛、语言的"回互其辞"、结构的灵活多样、文体的简洁等,使读者在阅读欣赏时甘心沉入"好奇——豁然大悟——惊赞——欢慰"的审美世界之中。(本文来源于《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孙艳平[3](2009)在《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六朝隐语文学作品存在多种类型,它们虽然隐的程度不同,却呈现出隐语的特性,在汉魏六朝时期大量出现。同时,汉魏六朝隐语文学作品在传统文学中属于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的种类。(本文来源于《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孙艳平[4](2006)在《汉魏六朝隐语文学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汉魏六朝的隐语文学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类文学作出深入、系统的论述。 全文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隐语文学”概念进行重新界定。以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中对隐语特征的揭示为依据,辨析在此问题上的四种理解,进而为隐语文学确定义界。指出所谓隐语文学指的是具有隐语性质的文学。 第二部分对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类型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的隐语文学作品,按体裁划分,主要有民谣中的一些谶语;诗歌中的字谜诗、离合诗、风人诗;散文中的连珠文以及附载于史传中的一些人物言语。 第叁部分对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特征进行分析。它们主要呈现出题材的广泛、语言的“回互其辞”、结构的灵活、文体的简洁等特征。 第四部分对汉魏六朝隐语文学功能进行探讨。首先是政治功能,包括谲谏;协调政治关系;对政治生活的看法。其次是娱乐功能,包括测智和嘲戏两个方面。再次是抒情功能,包括抒发男女婚恋过程中的各种不愿明说的感情、人生经历中各种不便明说的感悟之情、抒发人们的某些不敢明说的愤懑之情等。 第五部分对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流变进行揭示。指出这类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叁个阶段:两汉时期,隐语文学作品种类不多,创作主体以宫廷俳优为主,是一种不自觉地创作。叁国时期,隐语文学种类渐趋增多,艺术渐趋精巧,创作主体多是自觉的文人,可谓是隐语文学史上的一次转型。两晋南北朝时期,隐语文学种类繁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9-01)

隐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魏六朝隐语文学作品因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题材的广泛、语言的"回互其辞"、结构的灵活多样、文体的简洁等,使读者在阅读欣赏时甘心沉入"好奇——豁然大悟——惊赞——欢慰"的审美世界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语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孙艳平.汉魏六朝隐语文学溯源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

[2].孙艳平.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特征[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

[3].孙艳平.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类型[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

[4].孙艳平.汉魏六朝隐语文学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隐语文学论文-孙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