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重构服务包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面向服务,制造单元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可重构服务包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斌,奚立峰[1](2011)在《面向服务的可重构制造单元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制造单元控制系统的动态重构性能,本研究通过面向服务的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分布式控制软件。在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可重构制造单元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在WebServices平台下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基于IEC61499功能块标准和MMS概念的控制软件设计方法。为了验证所提出的面向服务的制造单元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有效性,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Web Based Business Management(WBM2011)》期刊2011-09-24)
柯树旺[2](2011)在《面向服务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经济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取决于其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车间是制造企业管理和生产的基础环节,是企业管理与生产制造的结合部位,也是企业信息流与物流的交汇点。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现代管理思想有效地运用于车间组织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连接企业计划管理层和底层控制层之间的桥梁,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MES大多是针对具体企业的特定需求而定制开发的,每次的系统开发都要经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等过程,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软件的可靠性差,系统的可重构性和可集成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可重构MES的开发模式,基于多层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以组件组装构件,这些构件可按一定的业务规则进行重组形成满足业务需求的服务,进而通过服务或服务的组合实现用户所要求的功能。本文首先论述了MES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传统MES软件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制造业开发和实施MES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把SOA、组件技术和构件技术应用到MES软件开发中的思想,实现以组件组装构件、以构件重组服务的方式开发MES软件的目的。在分析MES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给出一套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可快速重构和部署的ME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利用组件组成构件,用构件快速组装新服务的方法,将业务流程各活动以服务进行封装,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将企业内部系统中的数据以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lkup Language,XML)的形式进行标准化,为企业提供一个标准的、松耦合的信息系统来适应企业的“敏捷制造”战略,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协作。本文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可重构性和“关注分离”的设计思想进行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针对传统的系统体系结构的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所面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当未来业务发生变化时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能够快速实施和低成本部署等难题,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可重构MES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模型驱动的系统建模方法实现系统建模,并利用企业服务总线,组件和构件的划分、设计、管理和组装,数据集成和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和维度划分的策略为实现系统以及系统的可重构性提供支持。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实现方法,基于Java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的软件体系结构和XML语言实现可重构的功能组件、功能构件和服务的封装,并设计开发了适合制造企业的MES软件的原型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5-22)
王玻[3](2010)在《支持动态交互的可重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服务业中的服务是一个由具有高度协同和分布特性的复杂行为构成的社会化系统。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系统的重构特性变成可能,这种可能性源于知识的传递,重复利用和重组能力及从表象中分离出来的快速流动的有效信息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服务的分解,即服务的组件化。本研究试图通过归纳服务过程及相关要素,寻求和建立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支持动态交互的可重构服务系统。通过对服务系统可重构的系统结构静态模式及定制化的动态交互形式两方面的研究设计,在对象专业化和过程专业化间取得平衡,从而为解决服务特性带来的标准化服务的规模优势与定制化服务的个性化优势无法兼得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构建服务系统可重构结构模式分两种形式:基本形式和结构形式。服务系统设计基本形式:基于服务系统要素的服务系统设计规划框架研究,需要定义客户需求、开发服务过程、设计调用和配置服务系统组件。服务系统可重构结构形式:基于服务系统功能属性的结构体系研究,构建了适用于服务系统的X列表(BOX)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从功能视图、行为视图和组织视图叁个方面构建了反应结构过程特征的服务过程行为列表。还从两方面探索了服务系统定制化动态交互模式:运作形式和实现形式。服务系统动态交互运作形式:基于元服务中心模型的服务中心运行系统研究。首先基于目标本体论,将客户的定制需求转化为高层次的元服务中心模型;然后研究服务中心的运行调度系统——动态配置组件的智能服务中心运作系统,并通过自适应动态分布式结构的研究构建了智能服务中心运作系统框架及其重构管理系统。服务系统定制化交互实现形式:服务定制化实现方法与重构模式结构选择机制研究。首先进行了定制化实现方法研究,设计了客户定制服务界面,基于元服务中心模型的ECA过程引擎,通过决策树模型及决策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了过程组件搜索策略。然后进行了支持动态交互的服务系统重构模式选择机制研究,以排队论原理作为理论基础,根据服务客户请求的实际操作过程构建了可选重构模式的四种结构,并提供了比较模型及选择策略。本研究将实现:可重构服务系统体系结构,服务动态交互运作系统及重构设计方法系统的多角度发展。(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0-04-01)
慕懋[4](2010)在《基于Java组件和S2SH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的数控系统功能已经非常强大,而加工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数控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网络通讯的普及化、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实用化,数控技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数控技术正朝向开放、集成、智能、可重构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基于Web的数控服务系统对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数控加工提供远程支持技术,实现对数控程序进行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Web模式设计的数控服务系统可以真正做到完全分布式和开放式,Web是实现WWW(World Wide Web)的基本框架,是高度模块化和完全分布式。只要使用浏览器并与Internet连接都可以使用这种应用程序。同时,为满足敏捷制造的需求,数控服务系统应该具有可重构可配置的功能,能够根据用户对机床加工的新需求快速组建新成的应用系统。为了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数控服务系统应该维护方便,升级容易。为此,系统应该保证模块耦合性小,组件关系基于XML进行配置,对模块的增加删除及更改只需要对XML文件进行更改即可。机床加工对实时性要求高,应保证系统与机床通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系统作为Web系统,面对的是机床操作用户,应保证用户界面良好,人性化。本文对数控服务系统进行了功能设计,阐述了可重构数控系统相关理论及实现技术。该数控服务系统基于B/S结构,用户只需要使用浏览器即可使用该系统,易于系统纠错与维护,减轻用户负担。系统严格遵从J2EE分层思想,系统分为叁层,即表示层、业务层及持久层,层次清晰,易于维护及升级。本文采用Java技术,基于Struts2+Spring+Hibernate开源框架,使得系统成本低、性能稳定、技术资料丰富,且易于扩展升级。与下位机通信根据现场要求进行选择采用UDP或TCP或无线。服务器及数据库采用开源的Tomcat和MySql。系统通过Dom4j技术对struts.xml和applicatonContext.xml进行自动解析,从而达到机床的可重构和模块组件的可配置,用户能够根据工厂实际需求快速地对机床信息进行更改和增加,从而满足敏捷开发的要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0-04-01)
赵维萍[5](2010)在《基于Java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服务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六个部分:用户管理模块,日志审计模块,机床操作处理模块,加工状态显示模块,加工代码输入和编译模块,通信模块。本文主要运用Java技术实现了对机床控制的业务逻辑,机床加工信息的实时显示以及可重构技术。(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0年03期)
龙毅宏,周祖德,刘泉,王明朝[6](2009)在《面向服务的可配置可重构网络数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可配置可重构网络数控系统。在该系统中每台机床只配备少量的、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数控现场执行单元,这些执行单元只具备部分数控功能,它们通过网络与一数控服务器相连,由服务器完成对多台机床的数控加工控制。系统采用组件技术,数控服务器软件由具有预定义接口的组件通过配置而构成,且可根据需要而重构。(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20期)
顾丽,林宏,乔佩利[7](2009)在《面向服务的可重构ERP系统体系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开发出来的ERP系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系统投资大、开发周期长、复用度低、难于移植和维护等方面。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和软件构件技术的可重构ERP系统体系结构,并结合Web Service技术给出了面向服务架构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采用SOA、软件构件和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满足企业迅速便捷地构建开放的、模块化、可重用、与平台无关、可扩展的ERP系统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09年06期)
王翱翔[8](2009)在《基于.NET组件技术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目前,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WEB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传统的数控系统向网络化、开放性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数控市场的产品需求不断变化。为更好地应对迅速更新的市场需求,数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重构性。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以微软的.NET平台为基础,研究并实现了基于.NET组件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系统不仅能够集中为多台数控机床提供多种非实时性的数控服务,而且具有很好的可重构性。本文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分析了课题的重要意义和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然后在现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数控服务系统的可重构框架,通过在系统界面层和业务逻辑组件层之间引入控制层来实现。基于本框架开发的数控服务系统,其业务逻辑组件具有可配置、可装载的特性。在系统运行期间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对现有组件进行重组,便可以迅速重构成一个全新的系统。另一方面,本文概括出一个基于WEB的数控服务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模块,并详细介绍了各模块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其中,数控代码检错编译模块能够有效地对用户编辑的数控代码进行格式检查和编译;数控机床远程操作模块和坐标动态显示模块采用UDP协议,分别实现了数控WEB服务器向机床端DSP运动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数控代码等信息和机床各轴坐标的动态显示;数控代码管理模块实现了数控代码的上传和下载;用户管理模块实现了对本系统用户的管理;系统日志审计模块实现了对系统运行状态以及用户操作的记录。最后,本文搭建了测试平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测试表明,本系统能够在有保障的网络环境中同时接收多个数控用户的服务请求,为多台异构的数控机床提供稳定性高、实时性强的数控服务,并具有灵活的可重构性,符合数控加工工业需求。(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程建刚[9](2009)在《现代服务业可重构服务包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加剧,现代服务业从传统服务业中分离并快速成长,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现代服务系统不再是由单一的个人或企业所提供的简单活动,而是由多个企业的协作服务环节所构成的复杂产业链,是具有高度协同和分布特性的复杂行为构成的社会化系统。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求现代服务系统具有可重构性,通过功能集成、过程重构和体系再造,创新性地满足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可重构性是现代服务系统中成功实施创新性服务创意、服务模式、服务战略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提出可重构服务包(RSP)系统的概念,RSP系统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形式、随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重构的品质、支持企业协同服务的特征、融服务创新与系统结构于一体的内生机制,这对于现代服务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保持企业长久竞争力都具有有益的启示。论文首先对RSP系统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系统、系统模块化以及系统重构的含义;在分析服务包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RSP系统的概念;讨论了RSP系统的划分问题,重点论述了服务模块、服务构件以及接口等的含义和形式化表述方式;讨论了服务构件的模块化聚类方法,提出了用DSM进行服务构件的模块化聚类;对RSP系统的模块化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SP系统进行模块化之后价值要大于非模块化的价值。其次,对RSP系统优化协调模型进行了研究。对RSP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其过程主要包括:服务任务分解、服务资源配置、服务包系统重构、服务装配平衡、服务装配调度和服务装配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对RSP系统优化协调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系列RSP系统指标的定义,描述了数学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集合,提出多目标优化的方法来优化RSP系统,具体的优化目标为成本最小化、服务交付期最小化和服务质量最大化。建立了系统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并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服务供应链进行了讨论,服务供应链是一个与RSP系统优化协调具有密切关系的概念。然后,对RSP系统服务产品配置方法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可配置产品的概念,并对服务产品的可配置性进行了论证;根据客户参与程度的不同,将服务产品配置方式分为顾客引导型配置和设定执行型配置两种方式。对于顾客引导型配置模式,提出了基于ECA规则的服务产品配置方法,满足了顾客在消费过程中,服务程序受随机事件影响而需灵活变更的要求;对于设定执行型配置模式,提出了基于QFD的服务产品配置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从服务需求出发,到服务产品组装完毕整个过程中服务定制化的要求。最后,对RSP系统服务创新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服务创新的概念、内涵及类型;分析了RSP系统服务创新的特点;论述了RSP系统服务创新的过程,提出RSP系统服务创新过程包括服务概念、服务设计、服务外包、新模块开发、RSP系统集成和运营与完善共计6个步骤,创新过程的参与者包括服务供应商、服务集成商和客户群共计3个相关的利益主体。(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4-01)
王明朝[10](2009)在《基于Java技术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制造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控服务系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组织结构相对固定,制造资源相对集中,以面向产品为特征的制造模式已与之不相适应。基于Web的数控服务系统对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数控加工提供远程支持技术,实现对数控程序进行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Web模式设计的数控服务系统可以真正做到完全分布式和开放式,Web是实现WWW的基本框架,是高度模块化和完全分布式。对于现代数控机床的控制来说,需要一种完全以微机为基础的、和谐的、标准化的软件环境,从而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在缩短加工时间的同时,提高加工质量和柔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基于Java技术的数控服务系统的研究,提出了B/S结构和MVC设计模式,分析了基于Java技术的数控服务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及系统的工作流程,运用Java技术实现了对机床控制的业务逻辑,机床加工信息的实时显示以及可重构技术。数控服务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六个部分:用户管理模块,日志审计模块,机床操作处理模块,加工状态显示模块,加工代码输入和编译模块,通信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日志审计模块的实现,是系统使用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控服务系统的用户信息和日志信息,机床操作处理模块和加工代码输入编译模块的实现,是系统使用java编写接口实现机床的手动操作和自动加工,加工状态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的实现,是系统提供java接口以供其他模块调用。在技术上,本文运用java技术对数控服务系统实现了可重构。随着需求的变更,该系统基于可配置,可装载的特性,能通过改变组件和配置属性来对系统进行更新换代。经测试,本文实现的数控服务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人性化,实现了用户利用基于Web的数控服务系统对数控机床的远程控制。数控服务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后续版本的开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9-04-01)
可重构服务包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经济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取决于其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车间是制造企业管理和生产的基础环节,是企业管理与生产制造的结合部位,也是企业信息流与物流的交汇点。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现代管理思想有效地运用于车间组织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连接企业计划管理层和底层控制层之间的桥梁,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MES大多是针对具体企业的特定需求而定制开发的,每次的系统开发都要经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等过程,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软件的可靠性差,系统的可重构性和可集成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可重构MES的开发模式,基于多层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以组件组装构件,这些构件可按一定的业务规则进行重组形成满足业务需求的服务,进而通过服务或服务的组合实现用户所要求的功能。本文首先论述了MES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传统MES软件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制造业开发和实施MES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把SOA、组件技术和构件技术应用到MES软件开发中的思想,实现以组件组装构件、以构件重组服务的方式开发MES软件的目的。在分析MES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给出一套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可快速重构和部署的ME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利用组件组成构件,用构件快速组装新服务的方法,将业务流程各活动以服务进行封装,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将企业内部系统中的数据以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lkup Language,XML)的形式进行标准化,为企业提供一个标准的、松耦合的信息系统来适应企业的“敏捷制造”战略,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协作。本文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可重构性和“关注分离”的设计思想进行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针对传统的系统体系结构的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所面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当未来业务发生变化时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能够快速实施和低成本部署等难题,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可重构MES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模型驱动的系统建模方法实现系统建模,并利用企业服务总线,组件和构件的划分、设计、管理和组装,数据集成和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和维度划分的策略为实现系统以及系统的可重构性提供支持。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实现方法,基于Java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的软件体系结构和XML语言实现可重构的功能组件、功能构件和服务的封装,并设计开发了适合制造企业的MES软件的原型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重构服务包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斌,奚立峰.面向服务的可重构制造单元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C].ProceedingsofConferenceonWebBasedBusinessManagement(WBM2011).2011
[2].柯树旺.面向服务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3].王玻.支持动态交互的可重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慕懋.基于Java组件和S2SH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5].赵维萍.基于Java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的开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
[6].龙毅宏,周祖德,刘泉,王明朝.面向服务的可配置可重构网络数控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
[7].顾丽,林宏,乔佩利.面向服务的可重构ERP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信息技术.2009
[8].王翱翔.基于.NET组件技术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9].程建刚.现代服务业可重构服务包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
[10].王明朝.基于Java技术的可重构数控服务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