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螺旋推力作用在草粉机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辛垚谕[1](2020)在《基于离散元法双螺旋输送机物料输送特性及磨损机理》文中提出双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物料输送及混合机械,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运输过程,一般适用于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煤炭、食品、医疗等行业。现今阶段国内外多以单螺杆输送机为研究对象,而双螺杆输送机与单螺杆输送机相比,由于多了一个螺杆作用,导致内部颗粒之间的碰撞冲击更加复杂,其中两螺旋叶片轴距的相互作用,对颗粒的输送特性影响较大。双螺杆输送机和单螺杆输送机两者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输送效率,受力和磨损等方面均有不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应用离散元法,研究了双螺旋输送机物料颗粒运送特性及在不同参数的影响因素下颗粒受力和螺旋叶片磨损情况。应用Hertz接触理论,分析了双螺旋输送机两轴轴距、倾斜角度等因素对物料输送特性的影响规律。再此基础上,研究了物料在输送机内部输送时颗粒在各个部位所受接触力的情况。然后运用Hertz-Mindlin with Archard Wear接触模型,对设备磨损的区域给出近似的几何体表面磨损深度值,研究输送机不同结构影响下,输送机叶片的磨损情况。其主要工作与内容如下:(1)运用EDEM软件对双螺旋输送机物料输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同时,考虑双螺杆之间的轴距、输送机倾斜角度、螺距大小及速度大小对物料运输过程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和螺距的增大,物料的平均质量流速率增大,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变强;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由于双螺旋输送机受轴距大小的影响出现回流现象,导致物料的平均质量流速率剧烈下降,因此非啮合型双螺旋输送机不适用于倾斜角度过大的运输工作环境。(2)通过仿真对输送机内颗粒受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颗粒与颗粒之间接触切向力及法向力情况,并对不同结构影响下输送机内部颗粒受力进行分析。得到随着轴距的增大中心区域颗粒受力逐渐减小,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双螺旋输送机两叶片中心位置颗粒受力同样会越来越大,而输送机上半部位颗粒受力会逐渐变小。这些参数一般在实验无法得到,可以为双螺旋输送机工况选用提供一定参考。(3)研究双螺杆在不同轴距以及倾斜角度的情况下,物料对叶片磨损深度和磨损力积累量的分析,并通过对不同叶片区域进行仿真,得到叶片磨损主要集中在叶片外缘,随着输送机轴距的增大,螺旋叶片磨损深度逐渐减小,啮合型输送机叶片磨损受倾斜角度的改变影响较大,非啮合型叶片磨损速率输送机受倾斜角度改变影响较小,可以为双螺旋输送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罗强军[2](2020)在《麦秸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设计与优化》文中认为中国秸秆产量大,离田利用是秸秆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手段之一,秸秆机械化收储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目前国内的秸秆收集机具主要有秸秆打捆机、秸秆捡拾运输车等,其中圆捆机没有打结器、结构简单。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圆捆机是间歇性作业,秸秆在成型后需要停机缠网(绳)和卸捆,影响圆捆打捆机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以小麦秸秆为作业对象的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技术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利用三维设计和仿真软件,结合响应面以及正交试验方法,针对多功能暂存仓以及其他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结构设计、仿真优化以及参数的优化,最终实现圆捆打捆机连续作业的功能,提高打捆效率。本课题主要工作以及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万能试验台对小麦秸秆压缩和弯曲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不同含水率的麦秸秆在不同加载速度下的力学特性和相关曲线,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模型,得到影响秸秆打捆过程的重要因素。(2)确定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的结构方案并建立三维模型,对其关键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机架进行了模态特性分析,验证其稳定性。(3)基于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其进行运动学和力学分析,用EDEM软件模拟秸秆在多功能暂存仓内运动过程,通过Box-Behnken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下皮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秸秆输送机构输出口与多功能暂存仓间的竖直和水平相对距离3个因素对多功能暂存仓内秸秆颗粒间的平均压力峰值、秸秆颗粒填满成型室的时间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回归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当秸秆输送机构与多功能暂存仓间的竖直相对距离X1=92 mm,水平相对距离X2=150 mm,下皮带与水平面的夹角X3=30.95°,此时颗粒间的平均压力峰值Y1=23.0625N,秸秆颗粒填满成型室的时间Y2=28.028 s,满足秸秆颗粒间密实度最大和成捆时间最短的约束条件。(4)以小麦秸秆为试验对象,采用正交设计方案,以秸秆含水率、机器前进速度、多功能暂存仓下皮带主动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单个捆包打捆时间为评价指标,通过场地试验找出连续作业圆捆打捆机的最优工作参数,得出秸秆含水率为10.7%,机具前进速度为4 km/h,下皮带主动辊转速为510 r/min时,单个草捆所需成捆时间最短。此外在同一田地,对连续作业与非连续作业两种作业模式进行对比,发现连续作业打捆效率要比非连续作业高约22%,通过田间试验对连续作业圆捆打捆机进行性能验证,可靠性较好。
徐易恒[3](2019)在《苜蓿青贮打捆包膜一体化圆捆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苜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苜蓿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畜牧业发展常常受到冬春季节缺乏饲料的制约,一般由青贮苜蓿的方式解决。针对苜蓿青贮存在的工艺繁琐、机械化水平低和苜蓿收获中物料松散,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在对苜蓿生物学特性、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集捡拾、切割、压捆、缠网、包膜等功能于一体的苜蓿青贮打捆机,并完成了样机试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整机设计方案。针对青贮苜蓿收获时,打捆与包膜往往分开作业的问题,根据苜蓿青贮要求和力学特性,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基础上,制定青贮苜蓿打捆包膜一体机的总体设计方案。(2)苜蓿青贮打捆包膜一体机关键零部件设计。首先,针对苜蓿收获时,切割在捡拾之后的特殊流程,通过在“人字型”断续螺旋式喂料机构上增加刀片,实现对苜蓿物料的切割;其次,通过对压缩腔内滚筒进行受力分析,保证了压缩腔的正常作业;再次,针对打捆机压缩草捆体积较小,压缩腔侧壁空间相对较小的问题,缠网机构采用离合系统,精简缠网机构中零部件在压缩腔侧壁上的布置,使缠网动力来源于滚筒,无需外加动力源;最后,包膜机构采用托辊机架转动的方式,减小包膜作业空间,使托辊机构能够靠近压缩腔位置,实现小体积草捆,能够从压缩腔滚落到托辊机构的正确位置。(3)样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捆满足苜蓿青贮要求。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得到影响苜蓿草捆密度的最优因素组合为作业速度在1.55m/s左右,切割长度在6.7cm左右,此时苜蓿草捆密度接近550kg/m3。
李叶龙[4](2018)在《辊盘式卷捆机构卷捆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秸秆年产量大且分布分散,加之秸秆结构疏松,导致其收获(收贮运)成本较高,而对秸秆打捆收获是降低其收获成本的必要措施。我国研发的秸秆收获打捆机主要为中小型打捆机,其中钢辊式圆捆机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得到较广泛应用。在利用现有国产钢辊式圆捆机收获完整稻秆(由应用较普遍的半喂入式水稻收获机获得)时易堵塞。为此,本文在对其核心卷捆机构——钢辊式卷捆机构卷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辊盘式卷捆机构,并对辊盘式卷捆机构展开了卷捆机理与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稻秆卷捆过程相关的基础研究。利用万能试验机、自制压缩装置及摩擦因数测量装置等,对稻秆的弯曲特性、摩擦特性、稻秆压缩过程中力的传导规律、圆草捆(由钢辊式圆捆机获得)密度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得出稻秆抗弯刚度及弯曲强度随稻秆含水率及稻秆直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稻秆压缩过程中,压力沿稻秆压缩方向传导过程中被不断消耗而递减的规律;稻秆与钢板间摩擦因数总体上随稻秆含水率增大而增加、钢辊表面结构及稻秆物理性状对稻秆与转动钢辊间摩擦因数具有显着影响等规律;以及圆草捆的密度分布规律。(2)钢辊式卷捆机构卷捆过程分析。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钢辊式卷捆机构卷捆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现有国产钢辊式圆捆机收获完整稻秆时,旋转草芯无法及时形成是导致堵塞的主要原因,完整稻秆与卷捆室侧壁间摩擦阻力较大及其与钢辊间摩擦作用力较小是阻碍旋转草芯形成的直接原因。(3)辊盘式卷捆机构设计。基于TRIZ理论中的物-场模型法,确定与旋转草芯形成直接相关联的5个量(依据阻碍旋转草芯形成的直接原因),以此建立2个物-场模型,进而得出两套解决问题方案,结合两套方案提出了一种辊盘式卷捆机构,并对辊盘式卷捆机构进行设计,进而以辊盘式卷捆机构为主体建立了辊盘式卷捆机构试验装置。(4)辊盘式卷捆机构卷捆机理研究。卷捆机构卷捆时旋转草芯的及时形成是顺利成捆的关键,故其卷捆机理主要体现为旋转草芯的形成机理,为此本研究利用高速摄像、试验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辊盘式卷捆机构卷捆过程中旋转草芯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旋转草芯形成过程中,圆盘的摩擦带动作用使初始稻秆的运动变得流畅,从而迅速进入草芯累积进程;在草芯累积过程中,圆盘的摩擦带动作用强化了草芯与钢辊间的接触,继而加大了钢辊对草芯的摩擦作用,在圆盘摩擦力与钢辊摩擦力的组合作用下,草芯累积进程缩短,累积草芯较快的转为旋转草芯,进而避免了堵塞现象的发生。(5)辊盘式卷捆机构试验研究。草捆形成率及卷捆功耗是评价辊盘式卷捆机构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影响草捆形成率及卷捆功耗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因素——圆盘直径、钢辊转速、喂入量及长宽比为试验因素,以草捆形成率和卷捆功耗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各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各因素影响草捆形成率的主次顺序为圆盘直径?喂入量?钢辊转速?长宽比,影响卷捆功耗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钢辊转速?长宽比?圆盘直径;在保证草捆形成率的前提下(草捆形成率100%),寻求辊盘式卷捆机构所能适应的最大长宽比,得出最大长宽比为1.2,此时对应的其他参数值为圆盘直径380mm,钢辊转速269 r/min、喂入量1.7 kg/s。样机田间试验表明,辊盘式圆捆机收获完整稻秆时,草捆形成率得到显着提高,无堵塞现象发生。
方志超[5](2017)在《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喷菌多功能一体机的改进及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的两熟地区,作物超高产导致秸秆量过大而采用秸秆集中入沟还田的处理方式。本课题组所研制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以下简称多功能一体机)较好地解决了收割、开沟和填草等复式作业。但实践表明,该多功能一体机作业时直线行走稳定性和整机综合性能较差;另外置于沟内的秸秆短期内难以腐解,对免耕直播模式下沟边作物的出苗及生长带来了消极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该多功能一体机为平台,以集沟还田的秸秆为研究对象,以微生物秸秆腐解菌的生物特性为研究手段。首先依据横向轴流式滚筒对秸秆的传递导流作用和二次复脱功能,通过增设辅助滚筒的方法改变出草口位置使开沟器中移,改善整机直线行走性能,并提高谷物脱粒质量。其次通过对辅助滚筒和整机其他部件进行改进,提高整机综合性能。最后设计了喷菌装置与改进后的多功能一体机集成,通过多季大田试验考察微生物菌对入沟秸秆的腐解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的设计及改进针对多功能一体机易跑偏,直线行走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增设辅助滚筒利用其对秸秆的传递导流功能改变出草口位置使开沟器中移消除了偏向力,不同工况下行走偏移度分别下降了 93.9%、94.4%和93.3%,直线行走性能显着提高。且二次复脱提高了谷物脱粒质量,损失率、含杂率等均有所降低。针对辅助滚筒易于堵草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如下改进:单根齿杆杆齿数目为7,按螺旋线排列分布原则杆齿间距为34 cm和74 cm交错排列,并将杆齿与凹板间隙调整为25 mm。同时导流角通过计算取24。。改进后利用Adams软件对辅助滚筒进行仿真,分析其动态平衡性和稳定性,并通过排草性能试验探讨滚筒不同转速和喂入量间的关系,田间试验表明对于小麦秸秆辅助滚筒排草性能良好,对于水稻秸秆辅助滚筒堵塞率较也有一定的效果。(2)多功能一体机其他部件的改进及田间试验针对多功能一体机综合作业性能较差的问题,在上章对辅助滚筒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功能一体机其他部件进行改进。对导草槽进行理论分析和改进,预留高度H设计为34 cm,并利用EDEM软件对秸秆在改进后的导草槽内的运动进行仿真验证了其排草通畅性,确保秸秆运动状态不受影响。对开沟器进行改进,通过增加开沟器强度和刚度提高其在硬质土壤的适应性。对分土板进行改进来控制所抛土块的运动轨迹。田间综合试验表明改进后多功能一体机整机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3)喷菌装置与改进后的多功能一体机集成以喷菌装置的作业要求和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特点为依据,喷菌装置位于辅助滚筒出草口处。喷头安装于导草槽上端口,延长菌液与秸秆在导草槽内的接触和混合时间。采用双喷头布置,其中,直喷、顶喷、斜喷和对喷4种喷施方式中,秸秆表层覆盖率均在70%左右,差异不显着(p>0.05)。但底层覆盖率斜喷和顶喷分别为52.26%和73.75%,远高于直喷的20.66%和对喷的23.67%。建议采用斜喷和顶喷的安装方式;结合整机作业速度和喷菌的流量要求,按2亩/次的加菌频率设计菌液箱容积为80 L,菌液箱结构与安装位置相适应。实践表明:喷施雾滴连续,不影响秸秆在导草槽内的正常排出。通过丽春红染色剂的模拟追踪,当机器作业速度为0.30 m·s-1时,与相同速度下普通背负式喷雾作业相比,喷菌装置在不同秸秆层(0、5、10、15、20 cm)的覆盖率分别为41.5%、27.4%、29.4%、24.2%、23.6%,优于背负式喷雾器的38.6%、4.8%、5.9%、4.0%、3.8%,雾液在秸秆上分布相对更为均匀,可满足喷菌作业要求。(4)微生物秸秆腐解菌对集沟秸秆的促腐试验秸秆入沟还田时进行菌液喷施作业。通过连续多季的田间试验,考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不同集沟条件等对沟内秸秆的腐解影响。研究表明:微生物菌能促进稻麦秸秆的快速腐解,对小麦秸秆而言,在2013年至2016年各年份里,随着逐年试验方法的改进,秸杆的腐解程度有明显提高,从最初2013年的37.26%到2016年的66.76%,提高了将近30个百分点。在不同微生物菌类型中秸秆腐解状况有明显差异,其中粉末状菌剂(PM)较液体菌剂(LM)在同一条件下腐解程度低,而浸泡水处理(JPS)由于其固有的天然适应性,相对促腐作用最佳,菌剂与氮素配施后对秸秆的腐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尽管总体腐解程度有限,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环境提供适宜条件时该方式是可行的;对水稻秸秆而言,从2013年的20.60%到2015年的29.25%,其增幅相对较小。尽管木霉(TD)、浸泡水(JPS)等不同类型菌剂对水稻秸秆的腐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有限,需进一步考虑在低温条件下适合微生物菌的生命活动的措施。另外,针对2013年水稻秸秆的两次试验而言,同一试验地点下未喷菌的对照组所体现出的秸秆腐解程度相似,均在20.0%左右。而液体菌剂喷施后的秸秆腐解状况却差异较大,第一次试验中依然保持在20.0%左右,而第二次试验可达37.0%,表明试验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可能会导致菌剂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总体而言,微生物菌对小麦秸秆的腐解效果要优于水稻秸秆,这可能与温度有较大关系,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在不同地区,盐城黄海农场和姜堰宏昌农场的试验对比中可知,相同处理的秸秆腐解状况也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姜堰的腐解程度要略高于盐城,这可能与气温、土壤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综上所述,微生物菌对秸秆的促腐是在多因素的共同参与作用下进行和完成的。
李博[6](2017)在《基于炼镁回转窑的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作为皮江法炼镁回转窑主要燃料的焦炉煤气出现资源短缺和价格走高,以及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的技术发展,金属镁行业更加关注炼镁回转窑采用煤粉作为燃料替代焦炉煤气的技术途径以及对增产提效所带来的经济性。调研发现,炼镁回转窑改烧煤粉的技术尝试多以效果不好而放弃。究其原因:一是制备的煤粉不合格,煤粉的含水率与均匀性存在问题;二是回转窑热工制度以及燃烧器设计不合理,有些炼镁回转窑直接采用水泥回转窑的煤粉燃烧器,造成参数不匹配,甚至出现了“脱火”烧坏除尘器的事故。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与焦作市丰创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合作项目《炼镁回转窑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工艺与装备研究》为工作背景,拟研究开发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适用于炼镁回转窑的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工艺及其配套装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与水泥工业中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炼镁回转窑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中煤粉质量、煤粉含水率和火焰形状要求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以立磨以及五通道煤粉燃烧器为主要设备的煤粉制备与喷烧工艺系统,特别是窑尾热风引入立磨,对降低成品煤粉含水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立磨的热平衡进行计算与分析;(2)在对燃烧器结构及理论的研究基础上,设计研发了一种带有涡流风通道的五通道煤粉燃烧器和燃烧器位姿调节装置,并对五通道煤粉燃烧器的节能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也对五通道煤粉燃烧器的配风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验证了五通道煤粉燃烧器具有一次风量低、节能的优点;(3)通过对棒条阀、平板闸阀和蝶阀的结构和优缺点分析,完成了手动多叶片原煤调节阀的研制,从结构上分析了其具有调节灵活和密封性好的特点,并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煤粉在水平管道中的气力输送规律,得出结论:当煤风速度大于25m/s,煤粉在水平管道内可均匀输送;当煤风速度小于25m/s,煤粉将在管道内发生沉积,不利于煤粉的输送。
沈杰[7](2016)在《平底仓桨叶取料过程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螺旋排料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粮食、化工、农业、污泥处理、电力、水泥、食品、船舶、物流等行业的散料处理设备。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更多的物料处理要求,螺旋主轴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其中,桨叶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散体和粉体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会表现出介于固体和流体之间的性质,其与螺旋和桨叶叶片相互作用过程的运动规律极其复杂,目前,对于桨叶和螺旋输送设备的取料机理认识还不够清晰,许多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的桨叶和螺旋排料设备都处于经验设计阶段,桨叶轴的修正质量输送率公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螺旋排料机因其具有连续给料、成本低、易控制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已成为众多行业中的基础设备,因此,针对桨叶和螺旋轴的取料机理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工程实际经验和公开发表文献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阶梯式变径变距三开槽桨叶轴。此外,为了对比新型桨叶轴性能并对其他工业常用桨叶、螺旋轴的取料性能研究,设计了9根不同类型的主轴,分别为:等径等距实体螺旋轴、槽口中心角度由20°-80°变化的桨叶轴、阶梯式变径变距实体螺旋轴、阶梯式变径变距变槽口桨叶轴、等径等距等槽口桨叶-螺旋轴和等径等距变槽口桨叶-螺旋轴。其次,采用离散元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各轴的取料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颗粒示踪的方法直观地观察到了各轴在取料时平底仓内的物料流动情况并通过搭建的数据采集系统得到了质量输送率、扭矩和转速数据。通过对比各轴的仿真和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等径等距实体螺旋轴作为料仓取料机构时会发生严重的单侧下料和喉口挤压现象;桨叶和螺旋主轴在下料段的尺寸设计越偏离“等量递增”的原则,则仓内排料性能越差,出料段的平均填充系数越高。阶梯式变径变距桨叶轴具有较好的取料特性,在要求不高且物料流动性较好的情况下采用等径等距变槽口桨叶轴可降低成本;桨叶槽口的存在使得主轴除具有增强搅拌的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下料速率调节功能,但在输送流动性极好的物料时要考虑自流现象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三开槽桨叶轴关于槽口中心角度的修正质量输送率计算公式,并通过某电站给粉机改造项目验证了桨叶排料机的优异性能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樊金柱[8](2013)在《双螺旋直旋作动器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旋作动器是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直旋转换机构,本文设计的双螺旋直旋作动器是一种具有大螺旋升角的直旋转换机构,应用于飞机襟翼摆动、直升机旋翼高低位调节及舰船、飞行器舱门的启闭等。该作动器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输出扭矩大的优点。介绍了双螺旋直旋作动器的工作原理,计算了主要结构参数,设计了双螺旋直旋作动器详细结构,推导了输入压力与输出转矩的算式。针对双螺旋结构的设计,运用ADAMS软件分析了输出螺杆及活动螺母的角速度、位移等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运动关系的正确性。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在螺纹副接触处添加了接触力,建立了两级螺旋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所给驱动载荷下活动螺母及输出螺杆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及受力情况等。对输出螺杆及固定螺杆在受到最大载荷下的变形状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预测了零件受力状态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并对螺纹副接触区的接触应力和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为双螺旋直旋作动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运用有限元法对双螺旋直旋作动器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结构的前六阶模态,得到了各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利用ABAQUS/Explicit对直旋作动器进行了显式动态分析,研究了在瞬时冲击载荷下双螺旋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
綦海军[9](2012)在《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数值模拟与节能改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高能耗的水泥粉磨设备成为节能改造的重点对象。立磨是广泛应用于水泥行业的粉磨设备,立磨选粉机又是立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立磨选粉机的分级性能和改善其节能效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立磨选粉机内部的分级流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各种节能改造工况下的流场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立磨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首先,在分析当前国内外涡轮选粉机数值模拟现状的前提下,介绍了立磨与立磨选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入磨物料特性、入磨风量、喂料浓度、选粉浓度、转笼转速等工艺参数对选粉机分级效率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分级粒径、功率、产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各种网格划分方法、湍流模型、离散格式、压力插补格式、压力速度耦合格式、离散相模型的优缺点,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其次,以立磨选粉机分级结构和涡流分级原理为基础,对立磨选粉机进行了整机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立磨选粉机的气相压力场、速度场、湍流结构等流场特性,并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场的耦合计算;基于此,对颗粒轨迹进行了模拟跟踪,得出了立磨选粉机的分级效率;最后,研究了转笼转速和系统风量对分级室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立磨选粉机的最佳参数匹配。同时,研究了立磨选粉机导流圈、分级环间距、转子叶片形状、叶片数目等参数对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的速度场、压力场、颗粒运动轨迹和分级效率等数据,确定了立磨选粉机的最佳改造方案;同时对选粉机改造前后的能耗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改造前后的转笼电机功率,验证了节能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参照数值模拟的结果,在借鉴相关选粉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了SMG5500立磨选粉机,并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其分级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经SMG5500立磨选粉机改造后的立磨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80μm筛余小于15%的前提下,其产量可提升12%以上,同时其单位能耗可降低11%。
亓俊国[10](2012)在《螺旋桨式增氧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渔业、工业等领域普遍使用的增氧机在溶氧效率较低,搅水水域面积较小和曝气水域的面积有限的问题,设计出了具有溶氧效率高,搅水面积大,溶解氧扩散速度快,水体快速均匀充氧面积大的螺旋桨式增氧机。本设计在渔业、工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前景,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空气碎成微小的高密度雾状气泡扩散至水体的中下层,增加了气—液传质界面,使得空气能与水体充分混合,同时,气泡暴烈时产生大量负离子,起到充分溶氧和净化水质的作用;其次,能形成模拟生态水流,将富氧水送至水体的各个角落,使死水变成活水;最主要的一方面是他可以实现智能控制,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促使增氧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使水产养殖增收等。目前,在水产养殖业应用较多的是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和射流式增氧机等,这几种增氧机在增氧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但是以上几种增氧机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叶轮式增氧机在运转中产生的噪声很大,水车式增氧机和射流式增氧机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少,前者主要应用于养虾、养鳗等水产品养殖中,后者主要是在特种水产品的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中应用的较多,主要的缺点表现在增氧能力方面与动力效率方面功效较差。螺旋桨式增氧机就是在以上几种增氧机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充分利用增氧机上的机械部件搅动水体,以此来促进水体内底层氧与高层氧的对流交换和上下界面更新;其次是通过利用某种部件或原理把水分散为细小水滴,以此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最后是通过产生负压来吸气,令吸入的气体分散为若干个微气泡,压入水中,使之达到增氧的效果。它的原理是将空气通过螺旋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负压吸入水中,并在高速水流的冲击下破碎成微小的高密度雾状气泡扩散至水体的中下层,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气—液传质界面,且使气泡在水中停留的时间长,溶氧时间增加,使得空气能与水体充分混合,同时,气泡暴烈时产生大量负离子,起到充分溶氧和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螺旋桨的强大的推力,水流可将氧气送到35米开外的水中,形成动态富氧水流环绕整个水体,大流量的过饱和水流既促成水体中的高效率氧气交换,又形成模拟生态水流,将富氧水送至水体的各个角落,使死水变成活水。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七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螺旋式增氧机设计背景、以及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等,然后简单讲述了目前市场常用几种增氧机的缺点与不足等,并详细阐明了课题研究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内容。第二章为目前市场用的增氧机的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增氧机在工业、渔业等应用领域,机械增氧的重要性,增氧机在促进水循环方面的作用,增氧机对改善水塘底部土质方面的应用,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目前市场用的增氧机的类型及适用范围,重点介绍了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的机构特点、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第四章介绍了螺旋桨式增氧机。首先介绍了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它是由电动机、浮筒体、调整支架、空心轴、支承套筒、导流罩、螺旋桨和导流管八部分组成。然后介绍了它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第五章为螺旋桨式增氧机设计计算。本章的内容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论述了电动机的选择、螺旋桨的计算、空心轴的计算、密封圈的选择、支架的选择、螺旋桨与空心轴和导流管的联接和螺旋桨式增氧机的智能控制。其中智能控制部分是创新点。它的增氧控制箱由控制器,传感器,外置接触器以及外置报警器等组成。控制箱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能直观地设置上、下限,当溶氧低于下限时自动启动增氧机,当溶氧高于上限时自动停止增氧机,避免缺氧和盲目增氧。增氧控制箱适用于各种鱼、虾塘的溶解氧连续测量和增氧机自动控制。控制板主要实现对现场溶氧量的检测、对电机运行状态检测以及自动完成对电机启动停止控制。现场溶氧量信号经过信号隔离送到单片机的AD采样单元,实现对溶氧量的信号采集,同时通过数码管进行显示实时溶氧量。用户可以通过按键实现电机的手动启停、溶氧量设定、自诊断等功能,也可以通过按键设置1-4个不同时段的时间进行交差或循环自动控制增氧,合理设置,达到省时、省电、提高效益的效果。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螺旋桨式增氧机的合理使用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做到“六开三不开”。即,“六开”:(1)晴天时午后2—3点开机,开机一个小时左右;(2)阴天时次日清晨7—8点开机,开机一个小时左右;(3)阴雨连绵时半夜0—2点开机,大约需要开机两个小时;(4)下暴雨时上半夜22—24点开机,大约要开机两个小时;(5)温差大时视情况及时开机[7];(6)特殊情况下视情况随时开机。“三不开”:(1)早上日出后(各个地方不尽相同,具体视情况而定)不宜开机;(2)傍晚时分不宜开机;(3)阴雨天气白天不宜开机。第七章介绍了螺旋桨式增氧机的安装、操作、维护与保养。确保使用过程中能安全操作,并能正确的维护与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其最大限度的为我们发挥效能,提高经济利益。
二、螺旋推力作用在草粉机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旋推力作用在草粉机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离散元法双螺旋输送机物料输送特性及磨损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螺旋输送机仿真现状研究 |
1.2.2 离散单元法简介及发展历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双螺旋输送机的模型参数设置 |
2.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 |
2.2 离散元法的颗粒模型 |
2.3 接触判断算法网格单元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EDEM软件双螺旋输送机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
3.1 EDEM简介 |
3.2 双螺旋输送机模型的建立 |
3.3 仿真试验参数设定 |
3.3.1 材料参数设定 |
3.3.2 接触模型的设置 |
3.3.3 仿真条件参数设定 |
3.4 不同因素下仿真的结果 |
3.4.1 输送机内颗粒运动轨迹 |
3.4.2 轴距对物料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3 转速对物料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4 倾斜角对物料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5 螺距对物料输送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双螺旋输送机内部物料受力分析 |
4.1 输送机颗粒与颗粒的受力分析 |
4.1.1 不同轴距下输送机颗粒与颗粒之间受力分析 |
4.1.2 不同倾斜角度下输送机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受力分析 |
4.2 颗粒对输送机外壳的受力分析 |
4.2.1 不同轴距下输送机外壳受力分析 |
4.2.2 不同倾斜角度下输送机外壳受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双螺旋输送机叶片磨损的仿真分析 |
5.1 螺旋输送机叶片的磨损机理 |
5.2 磨损接触模型 |
5.3 螺旋叶片磨损仿真及因素影响分析 |
5.3.1 不同倾斜角度下螺旋叶片的磨损仿真分析 |
5.3.2 不同轴距下螺旋叶片的磨损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
(2)麦秸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圆捆打捆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圆捆打捆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圆捆打捆机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麦秸秆压缩弯曲特性试验研究 |
2.1 麦秸秆的力学模型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弯曲试验 |
2.3.2 压缩试验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麦秸秆弯曲过程分析 |
2.4.2 麦秸秆弯曲试验数据分析 |
2.4.3 麦秸秆压缩过程分析 |
2.4.4 麦秸秆压缩试验数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总体设计 |
3.1 自走式连续作业圆捆打捆机总体结构设计 |
3.2 多功能暂存仓结构参数设计 |
3.3 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机架的模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的优化研究 |
4.1 连续打圆捆作业过程运动学分析与受力分析研究 |
4.1.1 秸秆在连续打圆捆关键装置中运动过程运动学分析 |
4.1.2 秸秆在连续打圆捆关键装置中运动过程受力分析 |
4.2 秸秆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结构参数优化 |
4.2.1 三维仿真试验的设计 |
4.2.2 结果分析 |
4.2.3 参数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作业圆捆打捆机的相关试验 |
5.1 连续作业圆捆打捆机场地试验 |
5.1.1 试验条件及现场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5.2 连续作业圆捆打捆机对比试验与性能验证试验 |
5.2.1 试验基本条件 |
5.2.2 试验方法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苜蓿青贮打捆包膜一体化圆捆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苜蓿青贮 |
1.1.1 苜蓿青贮方式 |
1.1.2 苜蓿青贮条件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圆捆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圆捆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圆捆机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苜蓿圆捆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苜蓿的生物学特性 |
2.2 苜蓿的剪切特性 |
2.2.1 苜蓿的剪切过程 |
2.2.2 苜蓿的剪切力 |
2.3 苜蓿的压缩特性 |
2.3.1 压缩密度对可压缩性的影响 |
2.3.2 初始密度对可压缩性的影响 |
2.3.3 压缩速度对可压缩性的影响 |
2.4 苜蓿的蠕变特性 |
2.4.1 初始密度对瞬时弹性系数的影响 |
2.4.2 初始密度对延时弹性系数的影响 |
2.4.3 初始密度对粘性系数的影响 |
2.5 整机总体结构 |
2.6 主要技术参数 |
2.7 小结 |
3 苜蓿青贮一体化圆捆机关键零部件设计 |
3.1 捡拾切碎机构 |
3.1.1 捡拾器设计 |
3.1.2 捡拾效率计算 |
3.1.3 切割喂入机构设计 |
3.2 输送机构 |
3.2.1 输送机构整体设计 |
3.2.2 输送带选型 |
3.3 压缩机构 |
3.3.1 打捆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成捆室滚筒设计 |
3.3.3 气缸卸载装置设计 |
3.3.4 打捆机成型室主要参数 |
3.3.5 电机选型 |
3.4 缠网机构 |
3.4.1 送网机构动力设计 |
3.4.2 缠网计数装置 |
3.4.3 切网装置 |
3.5 包膜机构 |
3.5.1 拉伸膜拉伸特性 |
3.5.2 包膜机构总体结构 |
3.5.3 托辊机构 |
3.5.4 拉伸膜供膜机构 |
3.5.5 夹膜机构 |
3.6 小结 |
4 样机试验 |
4.1 试验条件 |
4.2 试验样机作业性能的测定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辊盘式卷捆机构卷捆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稻秆卷捆过程相关的基础研究 |
2.1 稻秆物理性状测定 |
2.1.1 测量方法 |
2.1.2 测量结果 |
2.2 稻秆弯曲特性研究 |
2.2.1 设备与仪器 |
2.2.2 测量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3 稻秆摩擦特性研究 |
2.3.1 稻秆与钢板间摩擦因数 |
2.3.2 稻秆与转动钢辊间滑动摩擦因数 |
2.4 稻秆压缩过程中力的传导规律研究 |
2.4.1 试验装置与仪器 |
2.4.2 试验方案 |
2.4.3 结果与分析 |
2.5 圆草捆密度特征分析 |
2.5.1 测量样本 |
2.5.2 草捆密度测量 |
2.5.3 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钢辊式卷捆机构卷捆过程分析 |
3.1 卷捆过程分析 |
3.1.1 卷捆过程的高速摄像分析 |
3.1.2 卷捆过程理论分析 |
3.2 卷捆过程中堵塞现象分析 |
3.2.1 堵塞现象发生原因分析 |
3.2.2 缠辊现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辊盘式卷捆机构及其试验装置设计 |
4.1 基于TRIZ理论的辊盘式卷捆机构方案设计 |
4.1.1 建立本研究问题的物-场模型 |
4.1.2 方案设计 |
4.2 辊盘式卷捆机构设计 |
4.2.1 总体结构设计 |
4.2.2 钢辊系统设计 |
4.2.3 圆盘设计 |
4.3 基于ADAMS的辊盘式卷捆机构运动仿真 |
4.4 辊盘式卷捆机构试验装置设计 |
4.4.1 总体结构设计 |
4.4.2 辅助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辊盘式卷捆机构卷捆机理研究 |
5.1 旋转草芯形成过程的高速摄像分析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高速摄像观测结果与理论分析 |
5.2 旋转草芯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 |
5.2.1 试验准备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辊盘式卷捆机构试验研究 |
6.1 卷捆机构性能试验 |
6.1.1 试验准备 |
6.1.2 结果与分析 |
6.1.3 参数优化及验证 |
6.2 田间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喷菌多功能一体机的改进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还田及相关机具的研究现状 |
1.2.1.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3 主要问题 |
1.2.2 微生物菌对秸秆促腐的研究现状 |
1.2.2.1 微生物菌对秸秆促腐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2 微生物菌对秸秆促腐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3 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的设计及改进 |
2.1 多功能一体机结构特点分析及辅助滚筒的设计 |
2.1.1 多功能一体机结构特点及受力分析 |
2.1.2 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的设计及堵塞原因分析 |
2.1.2.1 辅助滚筒主要工作部件 |
2.1.2.2 辅助滚筒堵塞原因分析 |
2.2 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改进 |
2.2.1 横向轴流式滚筒设计理论及运转稳定性分析 |
2.2.1.1 横向轴流式滚筒设计理论分析 |
2.2.1.2 横向轴流式滚筒运转稳定性分析 |
2.2.2 辅助滚筒相关部件的改进 |
2.2.2.1 杆齿数目的确定及排列 |
2.2.2.2 杆齿与凹板间隙的调整 |
2.2.2.3 螺旋导板的改进 |
2.2.3 基于ADAMS的辅助滚筒运动仿真 |
2.2.3.1 软件简介及脱粒滚筒工作原理 |
2.2.3.2 基于ADAMS/View整机动力学建模 |
2.2.3.3 仿真结果分析 |
2.2.4 不同喂入量和转速对滚筒排草性能影响试验 |
2.2.4.1 试验概述 |
2.2.4.2 试验方法 |
2.2.4.3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一体机部件的优化及田间试验 |
3.1 多功能一体机其他部件改进 |
3.1.1 导草槽 |
3.1.1.1 导草槽结构特点及堵草原因分析 |
3.1.1.2 导草槽内秸秆运动理论分析 |
3.1.1.3 导草槽结构的改进 |
3.1.1.4 基于EDEM的导草槽内秸秆运动仿真 |
3.1.2 开沟装置 |
3.1.2.1 开沟器 |
3.1.2.2 分土板 |
3.1.3 链条保护罩壳 |
3.2 田间试验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概述 |
3.2.3 试验方法 |
Ⅰ 直线行走稳定性测试 |
Ⅱ 堵塞率测试 |
Ⅲ 脱粒质量 |
Ⅳ 开沟质量 |
3.2.4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生物菌的选择及多功能一体机喷菌装置的设计 |
4.1 微生物菌的选择 |
4.1.1 微生物菌类型的选择 |
4.1.2 微生物菌用量的确定 |
4.1.2.1 试验概述 |
4.1.2.2 测试方法 |
4.1.2.3 试验结果 |
4.2 喷菌装置的设计 |
4.2.1 总体方案 |
4.2.2 喷菌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及选型 |
4.2.2.1 喷菌喷头 |
4.2.2.2 其他部件 |
4.2.2.3 喷菌控制系统 |
4.3 喷菌装置性能测试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菌喷施对集沟稻麦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概述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3.1 测试指标 |
5.1.3.2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黄海农场秸秆腐解状况分析 |
5.2.1.1 秸秆外观分析 |
5.2.1.2 稻麦秸秆力学性能分析 |
5.2.1.3 秸秆干质量腐解率变化分析 |
5.2.2 宏昌农场秸秆腐解状况分析 |
5.2.2.1 秸秆外观分析 |
5.2.2.2 秸秆干质量腐解率变化分析 |
5.2.3 不同分析方式下的水稻秸秆腐解效果 |
5.3 讨论及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2013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Ⅱ 2014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Ⅲ 2015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Ⅳ 2016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Ⅴ 2013年黄海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Ⅵ 2014年黄海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Ⅶ 2015年黄海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Ⅷ 2015年宏昌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Ⅸ 2016年宏昌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附录Ⅹ 2015年宏昌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炼镁回转窑的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金属镁生产工艺研究状况 |
1.2.2 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研究状况 |
1.2.3 煤粉燃烧器研究状况 |
1.3 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工艺研究 |
2.1 水泥工业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工艺及分析 |
2.2 炼镁回转窑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工艺要求 |
2.3 炼镁回转窑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工艺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装备研究 |
3.1 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主要组成装备 |
3.2 粉磨设备的比较与分析 |
3.3 立磨系统构成 |
3.3.1 立磨工作原理 |
3.3.2 立磨系统热平衡计算 |
3.4 煤粉集料系统 |
3.5 燃烧器位姿调节装置 |
3.6 原煤流量调节装置 |
3.7 小结 |
4 五通道煤粉燃烧器研究 |
4.1 回转窑煤粉燃烧器基本理论 |
4.2 回转窑煤粉燃烧器推力分析 |
4.2.1 一次风分析 |
4.2.2 燃烧推力分析 |
4.3 回转窑煤粉燃烧器配风分析 |
4.3.1 回转窑煤粉燃烧器风量分析 |
4.3.2 回转窑煤粉燃烧器压力分析 |
4.4 回转窑煤粉燃烧器的配风计算 |
4.4.1 风量的选择 |
4.4.2 风压的选择 |
4.4.3 料气比和煤风的合理确定 |
4.5 燃烧器主要组成 |
4.6 HJ型五通道煤粉燃烧器设计依据 |
4.7 HJ型五通道煤粉燃烧器性能分析 |
4.7.1 各层风道性能分析 |
4.7.2 燃烧器整体性能分析 |
4.7.3 HJ型五通道煤粉燃烧器节能分析 |
4.7.4 HJ型五通道煤粉燃烧器结构特点 |
4.8 小结 |
5 煤粉管道输送数值模拟 |
5.1 基本方程 |
5.1.1 气固两相流基本方程 |
5.1.2 双流体模型 |
5.1.3 湍流模型 |
5.2 建立模型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煤粉浓度对比分析 |
5.3.2 煤粉速度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平底仓桨叶取料过程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螺旋代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桨叶螺旋排料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螺旋排料机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变径变距式螺旋排料机研究现状 |
1.2.3 螺旋排料机数值仿真领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2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取料过程数值模拟 |
2.1 离散元素法 |
2.1.1 离散元素法概述 |
2.1.2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 |
2.1.3 离散元素法的接触模型 |
2.1.4 离散元素法的网格检索原理 |
2.1.5 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介绍 |
2.2 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
2.2.1 通用离散元材料数据库(GEMM) |
2.2.2 颗粒综合特性测试 |
2.2.3 离散元模拟虚拟试验标定 |
2.2.4 关于离散元仿真参数的讨论 |
2.3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的取料过程离散元仿真 |
2.3.1 仿真描述 |
2.3.2 模型建立 |
2.3.3 仿真参数设置 |
2.4 离散元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水平颗粒层示踪分析 |
2.4.2 垂直颗粒层示踪分析 |
2.4.3 平底仓底截面下料速率分布 |
2.4.4 体积填充率分布 |
2.4.5 质量输送率 |
2.4.6 平均扭矩 |
2.4.7 排料过程力链分布 |
2.4.8 排料过程速度矢量云图 |
2.4.9 喉口段物料流动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取料过程试验 |
3.1 试验台结构设计 |
3.1.1 总体设计 |
3.1.2 桨叶-螺旋主轴 |
3.1.3 传动部 |
3.1.4 机壳 |
3.1.5 平底仓 |
3.1.6 机架 |
3.1.7 驱动端和非驱动端轴承座 |
3.2 试验原理及步骤 |
3.2.1 试验原理 |
3.2.2 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
3.2.3 试验步骤 |
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颗粒水平示踪分析 |
3.3.2 质量输送率 |
3.3.3 桨叶修正输送率公式 |
3.3.4 转速 |
3.3.5 瞬态扭矩 |
3.3.6 平均扭矩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底仓桨叶排料机的工业应用 |
4.1 背景介绍 |
4.2 方案设计 |
4.2.1 初步方案 |
4.2.2 中试试验方案 |
4.2.3 中试试验后方案 |
4.2.4 整体安装方案 |
4.3 电站实际运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双螺旋直旋作动器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直旋转换机构 |
1.2 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技术 |
1.3 有限元技术发展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螺旋直旋作动器结构设计 |
2.1 双螺旋直旋作动器工作原理 |
2.1.1 直旋作动器结构 |
2.1.2 直旋作动器工作原理 |
2.2 双螺旋直旋作动器主要参数 |
2.2.1 运动参数 |
2.2.2 输出转矩 |
2.3 螺旋副结构设计 |
2.4 双螺旋直旋作动器设计实例 |
2.4.1 参数计算 |
2.4.2 零件建模 |
2.4.3 整体装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级螺旋结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3.1 ADAMS 软件介绍 |
3.2 动态仿真分析理论基础 |
3.2.1 机械系统自由度 |
3.2.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3.3 螺旋结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3.3.1 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3.3.2 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 |
3.3.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4 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零件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 |
4.1.1 有限元法求解过程 |
4.1.2 有限元法计算机程序实现 |
4.1.3 ABAQUS 软件介绍 |
4.2 零件受力变形有限元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4.3 螺纹副接触区变形分析 |
4.3.1 接触问题有限元法的求解原理 |
4.3.2 接触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3 接触区变形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级螺旋结构有限元动力学分析 |
5.1 螺旋结构模态分析 |
5.1.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5.1.2 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3 模态结果分析 |
5.2 冲击载荷下螺旋结构显式动态分析 |
5.2.1 显式动态分析基本理论 |
5.2.2 显式动态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3 显式动态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内容概括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数值模拟与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2 粉体分级概述 |
1.2.1 粉体分级原理 |
1.2.2 粉体分级分类和设备 |
1.2.3 立磨与立磨选粉机的发展概况 |
1.3 选粉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选粉机分级流场的研究现状 |
1.3.2 立磨选粉机流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3 选粉机在立磨改造中的应用 |
1.4 立磨选粉机流场分析软件介绍 |
1.4.1 建模软件 ANSYS DesignModeler 简介 |
1.4.2 网格划分软件 ANSYS Meshing 简介 |
1.4.3 流体分析软件 FLUENT 12.0 简介 |
2 立磨选粉机结构与工艺参数分析 |
2.1 立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
2.1.1 立磨结构及组成 |
2.1.2 立磨工作原理 |
2.2 立磨选粉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结构组成 |
2.2.2 工作原理 |
2.2.3 选粉机的性能指标 |
2.3 影响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工艺参数 |
2.3.1 入磨物料特性 |
2.3.2 入磨热风 |
2.3.3 喂料浓度和选粉浓度 |
2.3.4 转子转速 |
2.4 选粉机参数计算及分析 |
2.4.1 产量计算 |
2.4.2 电机功率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3.1 网格划分方法 |
3.1.1 自由网格划分 |
3.1.2 映射网格划分 |
3.1.3 扫描划分 |
3.1.4 混合网格划分 |
3.1.5 自适应网格划分 |
3.2 气相流场模拟方法 |
3.2.1 湍流模型 |
3.2.2 离散格式 |
3.2.3 压力插补格式 |
3.2.4 压力与速度耦合格式 |
3.3 颗粒相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3.1 单颗粒运动控制方程 |
3.3.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
3.3.3 气体相与颗粒相的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立磨选粉机整机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选粉机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4.1.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设置 |
4.1.2 流场的速度分布 |
4.1.3 流场的湍流结构 |
4.1.4 选粉机压力场的研究 |
4.2 选粉机气固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4.2.1 两相流模型建立及计算 |
4.2.2 颗粒轨迹的跟踪 |
4.2.3 选粉机分级效率的数值模拟 |
4.3 操作参数对分级流场的影响 |
4.3.1 转子转速对分级流场的影响 |
4.3.2 进风量对分级流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立磨选粉机节能改造工况数值模拟分析 |
5.1 导流圈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1 导流圈结构与流场模型 |
5.1.2 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 |
5.1.3 导流圈对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 |
5.1.4 对颗粒轨迹和分级效率的影响 |
5.2 分级环间距的数值模拟 |
5.2.1 分级环的定义与流场模型 |
5.2.2 边界条件与求解方法 |
5.2.3 间距大小对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 |
5.2.4 对颗粒轨迹和分级效率的影响 |
5.3 转子叶片形状的数值模拟 |
5.3.1 流场模型与边界条件设置 |
5.3.2 转子叶片形状对速度场的影响 |
5.3.3 转子叶片形状对分级区速度梯度的影响 |
5.4 转子叶片数目的数值模拟 |
5.4.1 流场模型与边界条件设置 |
5.4.2 转子叶片数目对速度场的影响 |
5.4.3 转子叶片数目对分级效率的影响 |
5.5 节能效果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SMG5500 选粉机的实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
6.1 SMG5500 选粉机参数 |
6.2 立磨选粉机实验研究 |
6.2.1 实验装置及平台 |
6.2.2 实验物料 |
6.2.3 实验方法 |
6.2.4 实验结果分析 |
6.3 SMG5500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螺旋桨式增氧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增氧机简介 |
2.1 增氧机在工业、渔业方面的应用领域 |
2.2 机械增氧的重要性 |
2.3 增氧机应用程度的重要性 |
2.4 增氧机在促进水循环方面的作用 |
2.5 增氧机对改善水塘底部土质方面的应用 |
2.6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3 增氧机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
3.1 叶轮式增氧机 |
3.2 水车式增氧机 |
3.3 喷水式增氧机 |
3.4 充气式增氧机 |
3.5 射流式增氧机 |
4 螺旋桨式增氧机 |
4.1 结构与原理 |
4.2 螺旋桨式增氧机的性能特点 |
4.3 应用领域 |
5 螺旋桨式增氧机设计计算 |
5.1 电动机的选择 |
5.2 螺旋桨的计算 |
5.3 空心轴的计算 |
5.4 密封圈的选择 |
5.5 轴承的选择 |
5.6 支架的选择 |
5.7 螺旋桨与空心轴和导流管的联接 |
5.8 支承套筒和电动机的联接 |
5.9 联轴器的选用 |
5.10 螺旋桨式增氧机的智能控制 |
6 螺旋桨式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
6.1 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
6.2 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
6.3 养殖户错误使用实例 |
7 螺旋桨式增氧机的安装、操作、维护与保养 |
7.1 螺旋桨式增氧机的安装位置 |
7.2 螺旋桨式增氧机在池塘中的安装方法 |
7.3 螺旋桨式增氧机安全操作方法 |
7.4 螺旋桨式增氧机的维护与保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四、螺旋推力作用在草粉机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离散元法双螺旋输送机物料输送特性及磨损机理[D]. 辛垚谕.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2]麦秸打圆捆连续作业关键装置设计与优化[D]. 罗强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苜蓿青贮打捆包膜一体化圆捆机设计[D]. 徐易恒.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4]辊盘式卷捆机构卷捆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D]. 李叶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5]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喷菌多功能一体机的改进及试验[D]. 方志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基于炼镁回转窑的煤粉制备与喷烧系统研究[D]. 李博. 河南理工大学, 2017(12)
- [7]平底仓桨叶取料过程分析与试验研究[D]. 沈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8]双螺旋直旋作动器设计与仿真分析[D]. 樊金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6)
- [9]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数值模拟与节能改造研究[D]. 綦海军. 西南科技大学, 2012(01)
- [10]螺旋桨式增氧机的设计与研究[D]. 亓俊国. 长江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