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体肝移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体肝移植,肝泡型包虫病,围手术护理
自体肝移植论文文献综述
吴丽春[1](2019)在《分析自体肝移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自体肝移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的84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总有效率值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39例和30例,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各项数据资料对比差异突出。结论对于自体肝移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指导,有重要的作用,符合当前实际护理要求,需要做好术前评估和术中护理指导等,提升整体存活率,降低并发症的几率。(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8期)
史雪红[2](2019)在《13家医院跨国跨省同步直播资源共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史雪红)医疗行业全国远程直播较为平常,但实现跨国的直播却不多见。9月2日7时30分,在伊犁州友谊医院手术室内,新疆医科大学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温浩,率领手术团队,与该院普外科手术团队联合开展新疆首例复杂肝泡型包虫病(本文来源于《伊犁日报(汉)》期刊2019-09-06)
彭玉娇,刘惠蓉,王月月,伍沁,杨婷婷[3](2019)在《1例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地区。肝泡型包虫病作为其中一种分型,呈浸润性生长,晚期似肝癌样转移,其致死率极高,临床手术方式有根治性肝切除、肝移植术[1]等。目前针对晚期肝泡型包虫病采用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2]。我科于2017年7月收治1例晚期肝包(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24期)
张宇,杨冲,王燚,唐几超,杨洪吉[4](2019)在《原位保留部分残余肝脏的离体肝切除联合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位保留部分残余肝脏在体的离体肝切除联合离体残余肝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术在复杂肝泡型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收治的1例术中切除右叁肝、原位保留左肝S2、S3段在体内、离体切除中肝S4、S5、S8段泡型包虫、联合右肝S6、S7段残余肝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前评估及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包虫主要位于中肝S4、S5、S8段并紧贴第一肝门,第二、叁肝门肝静脉系统广泛受侵,肝后下腔静脉前壁受侵,侵蚀肝中静脉,包绕侵蚀肝右静脉背侧支及腹侧支根部,侵蚀左肝静脉根部右侧壁。根据"在体优先"原则,先循镰状韧带平面在体劈裂包虫左侧肝实质,修补肝左静脉,原位保留左肝外叶;循肝右叶间裂平面在体劈裂包虫右侧肝实质至受侵肝静脉流出道处,分别离断右肝动脉、门静脉右支及右肝管,将右叁肝及尾叶整体切除;继续离体切除中肝的包虫病灶,利用异体血管重建右肝流出道,将重建储囊式流出道与下腔静脉前壁行广口侧侧吻合,并行右肝残余肝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患者手术时间为12 h,术中出血量约800 mL。肝切除术后行常规治疗,患者随访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术在实施离体肝切除阶段原位保留了部分功能肝脏在体内,能够维护体循环和门静脉系统循环稳定,维持术中部分肝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肝脏,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风险,可作为治疗终末期肝包虫病的有效尝试。(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王燚,张宇,邓绍平,杨冲,杨洪吉[5](2019)在《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16例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体肝移植技术在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6例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半离体肝切除和8例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分析患者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手术时间(11. 5±3. 1) h,术中输血(8. 2±8) UU,术中失血(2253±842. 5) ml,术后住院时间(15±13) d。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死亡1例;术后15例均随访,随访期间14例患者未见包虫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术后5月死亡。结论自体肝移植是治疗晚期泡型包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中肝脏劈裂及个体化管道重建是手术的关键步骤,术前的精确评估、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方式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罗德[6](2019)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大鼠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情况目的:学习大鼠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研究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奠定模型基础。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只,第二阶段30只。分析手术成功率,24h大鼠存活率及建模失败原因。结果:第一阶段手术成功率70%,24h存活率60%;第二阶段手术成功率93.3%,24h存活率90%。其中建模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出血、血管缝合失败、麻醉意外、气胸。结论:建立大鼠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需要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才能获得稳定的动物模型。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28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Sham+Dex)、胆道缺血再灌注组(IRI)和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IRI+Dex),每组32只。Sham+Dex组和IRI+Dex组于术前30min经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0ug/Kg(右美托咪定浓度10ug/ml),Sham组和IRI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手术方式:Sham和Sham+Dex组开腹后离断肝周韧带,游离肝门,结扎左膈下静脉及右肾上腺静脉;IRI组和IRI+Dex组行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操作,均经历15min冷灌注时间,25min无肝期,胆道缺血时间为1h。再灌注后3、6、12、24h各时间点每组处死8只大鼠。生化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直接胆红素(DBIL)浓度。取24h点肝内外胆管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对胆道损伤程度进行评分。取24h点胆总管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24h点血液标本炎症因子:TNF-α及IL-10水平。Tunel法测定24h点胆管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24h点肝外胆管组织GRP78、p-PERK、p-e IF2α、CHOP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量。结果:1.与Sham组和Sham+Dex组相比,IRI组血清ALT、ALP、DBIL及病理评分明显增加;IRI+Dex组较IRI组血清ALT、ALP、DBIL及病理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RI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和Sham+Dex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和Sham+Dex组;IRI+Dex组较IRI组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RI组MDA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和Sham+Dex组,SOD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和Sham+Dex组;IRI+Dex组较IRI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RI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ham组和Sham+Dex组;IRI+Dex组较IRI组凋亡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IRI组GRP78、p-PERK、p-e IF2α、CHOP以及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和Sham+Dex组;IRI+Dex组较IRI组GRP78、p-PERK、p-e IF2α、CHOP以及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右美托咪定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水平及胆管细胞凋亡实现对移植肝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PERK-e IF2α-CHOP凋亡信号通路实现对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燚[7](2019)在《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是一种人畜(兽)共患寄生疾病,多发生在一些畜牧业地区。仅2016年我国就有5000多万人困与此病,国民患病率达0.34%,在我国新疆、青海、甘孜州等地区患病率高达94%,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30亿元。HAE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有如恶性肿瘤一样生长的特性,常常侵犯重要脉管及解剖结构,且容易远处转移复发,故有“虫癌”、“第二癌症”之称。目前对于HAE治疗手段主要是行根治性肝切除,因为它具有安全有效、病灶残留率低、术后低复发率的特点,是治疗肝包虫病的理想方式。由于患者多来自于藏区,经济困难、特殊的宗教信仰、临床诊断困难等综合因素导致很多患者错失行根治性肝切除的机会,此时多数只能行药物治疗和姑息性治疗。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及肝移植技术的普及,同种异体肝移植成为治疗晚期HAE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其肝源短缺、术后排斥反应、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低下易导致包虫复发、高额的费用等原因限制了此技术在晚期泡型包虫病的应用。自2010年温浩团队首次采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成功治疗一例晚期HAE以来,国内外多个中心开始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疗晚期HAE,因此自体肝移植技术可能是治疗晚期泡型包虫病一种有效方式。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采取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自体肝移植技术在晚期HAE患者应用的安全性、疗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自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应用自体肝移植术治疗晚期HA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探讨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自体肝移植术,其中8例行半离体肝切除,12例行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术中无1例死亡。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2.08±2.61)h;手术平均失血量:(2253±842)ml;平均输红细胞悬液量:(9.5±7.5)U;输入新鲜冰冻血浆:(1053±983)ml。围手术期内死亡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7人,胆漏2例、胸腔积液3例、黄疸3例。术后18人康复出院,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于术后5月死亡;余患者均康复未见复发。结论:1.自体肝移植技术是治疗晚期HAE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2.在体优先原则对自体肝移植术非常重要。3.术中肝脏肝脏劈裂,个体化管道是手术的关键步骤。4.术前的精确评估、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5.对于长期有黄疸病史、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患者,应充分充分评估改善肝功能,谨慎实施自体肝移植术。(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赵海蓉[8](2019)在《高原地区2例终末期泡型肝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术围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完全离体部分肝切除余肝自体肝移植患者围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两例自体肝移植患者围无肝期生命体征、尿量、凝血生化指标的监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各项监护指标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结果术前24 h、术后24 h至48 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腔引流液、尿量、凝血及生化指标的改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2例自体肝移植患者围无肝期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通过观察患者围无肝期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强自体肝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艾力希热[9](2019)在《MRCP对于肝泡型包虫自体肝移植术前胆道评估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CP对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自体肝移植手术前对胆道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由病理证实为HAE,并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自体肝移植手术的53名患者。患者手术方式基于临床研究分为Type1-5。目标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以手术所见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MRCP中诊断胆道受侵的定位准确率及定性准确率,由两名医生分析检查结果,同时分析MRCP中胆道受侵及相关的影像特征。结果:MRCP检查对type1-5手术的定位准确率为94.33%,定性准确率为86.79%。MRCP对于胆道受侵并无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结论:MRCP检查对于自体肝移植术前对胆道评价的定位诊断价值非常高,定性诊断价值则相对较低。MRCP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对于术前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段帅[10](2019)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总结ELRA术后EA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E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通过评估和预测EAD的发生,改善ELRA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8年10月实施的59例EL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EAD分为EAD组和非E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肝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肝期时间、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下腔静脉阻断时间、移植功能肝体积与受体标准肝体积百分比、术中红细胞输入量、术中血浆输入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ELRA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5.59%(21/59)。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的受体累计存活率分别为94.70%与90.90%、89.50%与65.60%(P=0.038);3年的移植物累计存活率分别为72.70%与46.80%(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冷缺血时间(OR=1.09,95%CI=1.005-1.033,P=0.008)和移植功能肝体积与受体标准肝体积百分比(OR=0.952,95%CI=0.91-0.997,P=0.038)是ELRA术后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EAD的发生与术后出现原发性移植物失功存在显着相关性(P<0.001)。结论:ELRA术后EAD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冷缺血时间和移植功能肝体积与受体标准肝体积百分比是ELRA术后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AD的发生将显着增加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的发生概率。(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自体肝移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史雪红)医疗行业全国远程直播较为平常,但实现跨国的直播却不多见。9月2日7时30分,在伊犁州友谊医院手术室内,新疆医科大学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温浩,率领手术团队,与该院普外科手术团队联合开展新疆首例复杂肝泡型包虫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体肝移植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丽春.分析自体肝移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史雪红.13家医院跨国跨省同步直播资源共享[N].伊犁日报(汉).2019
[3].彭玉娇,刘惠蓉,王月月,伍沁,杨婷婷.1例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9
[4].张宇,杨冲,王燚,唐几超,杨洪吉.原位保留部分残余肝脏的离体肝切除联合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
[5].王燚,张宇,邓绍平,杨冲,杨洪吉.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16例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6].罗德.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
[7].王燚.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应用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
[8].赵海蓉.高原地区2例终末期泡型肝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术围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贵州医药.2019
[9].艾力希热.MRCP对于肝泡型包虫自体肝移植术前胆道评估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9
[10].段帅.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