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骨近端型骨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髋骨折,股骨粗隆间反斜形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
股骨近端型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姚雪峰,刘力伟,孙宝硕,赵彦普[1](2019)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反斜型骨折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反斜形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保定第七医院采用PFNA和InterTAN两种髓内钉治疗股骨反转子间斜行骨折共6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PFNA组39例,InterTAN组2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受伤前活动水平以及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完全负重时间。结果两组术前ASA分级、受伤前活动状态及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手术时间(59.3±7.6)min、术中失血量(167.6±96.2)mL方面,优于InterTAN组(76.1±9.4)min、(249.1±87.3)m L(P<0.05);在完全负重时间方面,InterTAN组(8.7±3.4)周优于PFNA组(11.3±2.7)周(P<0.05)。结论 PFNA和InterTAN两种髓内钉均有出血较少、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又各有优势。PFNA髓内钉技术较为成熟、操作方便、组织损伤小,临床应用广泛;而InterTAN髓内钉稳定性较高,为近年新发展的术式,临床应用前景更为广阔。(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白尚,王珏[2](2019)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骨水泥灌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骨水泥灌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PFNA+骨水泥灌注组(实验组)30例,和单纯PFNA组(对照组)30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术后并发症、Harris近期评分,两组数据进行比(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胡勇[3](2018)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2015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髋部骨密度以及Harris评分均显着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上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程度,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62期)
蒋志康,黄永森,李晓,罗冬,罗超[4](2017)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结合钢丝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2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结合钢丝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07月至201 6年06月共收治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0例,均为Vancouver B1型,假体无松动,全部病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结合钢丝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9~25)个月。采用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3例,可1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结合钢丝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手术操作简单,价廉物优,固定牢靠,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9-21)
张乃栋,陈方民[5](2016)在《微创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创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6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空心加压螺丝钉组36例和PFNA组24例。对这两种不同术式所显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心加压螺丝钉组相比,PFNA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其中PFNA组较空心加压螺丝钉组相比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P<0.05)。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显着,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滨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宪,杨镇,郑江[6](2015)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56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DHS组(28例)和PFN组(28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8个月。术后并发症:DHS组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压疮3例,伤口感染2例,肺炎2例,内固定松动1例,骨不连后髋内翻畸形2例,发生率13/28;PFN组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压疮2例,肺炎1例,骨不连1例,发生率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DHS组优18例,良2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20/28;PFN组优24例,良2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26/28;PFN组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结论 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较DHS有更好的优良率、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张哲[7](2015)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动力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FF),也称为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且骨折多为移位粉碎不稳定型。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Shao等[1]报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占东南亚地区髋部骨折的51.6%,统计其发病率为30人/万/年,且呈明显上升趋势。股骨粗隆间骨折既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非手(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5年06期)
雷仕林[8](2015)在《动力髋螺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疗效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关节囊外骨折,发生在患者的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下方区域内,多因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后股骨受到撞击而引起~([1])。老年患者若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可因卧床时间过久而导致肺炎、褥疮及髋关节畸形等各种并发症,且致残率增加,严重者甚至死亡。近年来,动力髋螺钉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改进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其疗效得到了广泛(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5年11期)
杨新波,罗洪磊[9](2015)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35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Gamma钉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57%)明显小于对照组(22.86%),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髋关节的功能评分、骨折的愈合时间等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临床效果较好,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5年06期)
吕良庆,韦向东,蒙世远,苏义生[10](2014)在《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采用PFNA术治疗65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设为PFNA组,将采用DHS术治疗的63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设为DHS组,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治疗情况。结果: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与时间等状况、术后住院与承重所需天数均明显较DHS组更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不大(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该评分差异较大,且PFNA组更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DHS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08%与14.29%。结论:将PFNA术应用于对具有不稳定性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具微创、疗效确切与并发症低等临床优势,该法深具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4年36期)
股骨近端型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骨水泥灌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PFNA+骨水泥灌注组(实验组)30例,和单纯PFNA组(对照组)30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术后并发症、Harris近期评分,两组数据进行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骨近端型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1].姚雪峰,刘力伟,孙宝硕,赵彦普.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反斜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9
[2].白尚,王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骨水泥灌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胡勇.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4].蒋志康,黄永森,李晓,罗冬,罗超.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结合钢丝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B1型骨折20例[C].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5].张乃栋,陈方民.微创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6
[6].张宪,杨镇,郑江.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5
[7].张哲.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动力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
[8].雷仕林.动力髋螺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疗效的比较[J].浙江医学.2015
[9].杨新波,罗洪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3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
[10].吕良庆,韦向东,蒙世远,苏义生.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
标签:髋骨折; 股骨粗隆间反斜形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InterTAN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