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协作论文-齐嘉杰,胡斌杰

车辆协作论文-齐嘉杰,胡斌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车辆协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车联网,频谱感知,协作节点,数据融合

车辆协作论文文献综述

齐嘉杰,胡斌杰[1](2019)在《基于车辆位置和相关性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对认知车辆接收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位置和相关性的协作感知算法。所提算法在保证感知性能的同时,尽可能选取较少的感知节点参与协作,接着提出一种介于硬判决融合和软判决融合之间的数据融合方法,参与协作的认知车辆上传2bit的本地感知信息到路侧单元进行线性加权融合判决。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现有频谱感知算法相比有了很好的改进,取得了感知性能和感知开销的折中。(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9年11期)

赵子文,叶阿勇,金俊林,孟玲玉[2](2019)在《基于车辆协作的混淆路径轨迹隐私保护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车联网中,车辆通过和第叁方共享位置信息获得基于位置的服务,这可能会导致车辆轨迹隐私泄露。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车辆协作的混淆路径轨迹保护机制。首先,车辆轨迹熵达到自定义的轨迹保护阈值后,减少车辆混淆,解决了路径混淆开销大的问题。然后,设计路径混淆算法来增加车辆在路口路径混淆的机会,提高了车辆轨迹保护程度。最后,仿真实验从轨迹熵和轨迹跟踪成功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饶卫振,段忠菲,王炳成,于灏[3](2019)在《协作车辆路径问题距离和能耗节约量理论边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角度研究协作车辆路径中能够节约的配送距离和能耗量,对协作配送的实际运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提出了低碳协作车辆路径问题(LCCVRP)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在完全不协作状态下LCCVRP的最优解与完全协作状态下相比,前者的最优路径长度为后者的ρ倍,■为所有配送中心总数量),由于能耗量与路径长度高度正相关,故能耗量指标具有类似规律。另外,设计了由贪婪算法和大邻域算法构成的两阶段算法。最后,基于多配送中心VRP (MDVRP)的标准算例,设计了33个LCCVRP算例,并采用设计的两阶段算法求解,得到的求解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证明的合理性和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设计的两阶段算法求解质量与已知最优解的平均偏差仅为0.1%左右。(本文来源于《系统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巩健,曹进德,赵园[4](2019)在《一种领队车输入未知的多车辆纵向协作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虑了领队车控制输入未知的情况,提出一种多车辆纵向协作控制方法.首先,通过采用精确反馈线性化技术,得到了线性的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双向领队跟随通信策略,基于邻居车辆的状态信息,为每辆跟随车设计分布式控制律.考虑在领队车输入有界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车辆协作控制算法,能够保证多车辆系统以最大的收敛速率达到内部稳定.最后,仿真结果展示了所提出控制器设计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文世喜,郭戈,苏晓鹭[5](2019)在《考虑行车能见度状况的车辆队列协作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虑了能见度状况影响下的车辆队列协作控制问题.针对车辆行驶中可能出现的3种(正常、低以及超低)能见度状况,分析了其对距离传感器测量输出的影响,并建立了具有切换结构的车辆控制模型.基于平均驻留时间技术以及分段Lyapunov函数方法,在不同能见度状况下,得到了能够保证车辆列队跟踪误差稳定的车辆控制器存在条件以及控制器增益求解方法.通过对车辆控制器增加限制条件,得到了能够保证队列稳定性要求以及实现零稳态距离跟踪误差的车辆协作控制算法.通过MATLAB仿真实验以及Ardunio智能小车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李永明[6](2019)在《无线紫外光协作车辆编队中继通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紫外光(Ultraviolet,UV)通信技术具有低窃听率、高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车辆编队在复杂战场环境中执行隐秘通信任务。中继通信技术协助源节点转发信息,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传输可靠性,还可以降低通信网络的通信中断概率,并延长有效通信距离。将中继技术应用到无线紫外光通信中,既增强编队间通信链路的抗毁性,又通过中继通信的多跳传输特点,满足了无线紫外光长距离通信的需求。本文以紫外光非直视单次散射通信链路模型为基础,对无线紫外光中继通信中串行中继模型的最优跳数和并行中继模型的最佳中继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车辆编队在串行模型下的等距离分布(Equidistant Distribution,ED)和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RD)两种行驶模型的紫外光最优多跳中继。根据紫外光通信信道容量和路径损耗模型,得到车载紫外光通信在ED和RD模型下,紫外光收发仰角与最优跳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仿真分析了两种模型下收发角度对最优跳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收发角度都对应特定最优跳数,小发射仰角和大接收仰角的中继几何结构,能够使多跳中继通信系统获得较高的传输能力。紫外光长距离通信时,系统性能并不随着协作中继数的增加而提高。在ED模型下,当发射功率小于25mW时,与最优能量计算方法相比,最大频谱效率计算方法的信息传输能力高出约7%,同时也可以达到节约功率的需求。(2)针对作战车辆编队并行中继模型下的最佳中继通信链路选择问题,利用门限决策和信道状态信息,研究了无线紫外光单源多中继的最佳中继选择算法,仿真分析了信噪比、中继节点数、中继位置和中继几何结构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信噪比门限可选择最佳中继节点建立稳定可靠的紫外光非直视中继通信链路。在不同中继几何结构下,系统获得最佳通信性能的中继节点位于靠近源节点的位置。最后对最佳中继位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刘振朋[7](2019)在《无信号灯交叉路口特定工况车辆协作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数量也在不断递增,使得道路交通状况变得十分复杂,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对人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造成了危害。在道路交通网中,交叉口是交通枢纽,是车辆与车辆聚集、发生转向和疏散交通流的唯一场所,在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因交叉路口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0%。加快城市智能运输系统建设,加强智能交叉路口管理迫在眉睫。因此,出现了将车辆和道路相结合以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的想法,即智能交通系统(ITS)。21世纪的ITS是一种利用自动控制、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形成车辆和道路高度智能系的信息技术。它主要控制交通流量,避免交通堵塞,逐步实现自动安全行驶。针对车辆在无信号灯交叉路口的交通主动安全问题,论文进行基于无线通信的车车协作控制研究。本文依托于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P2017006)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当前流行的车联网通信方式—车辆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并设计系统参考架构。根据GB/T31024《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专用短途通信》给出DSRC的WAVE协议栈框图,设计了基于PanoSim的通信协议和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通信模型,通过ControlDesk对其正确性进行测试。其次,分析了十字交叉路口的交通流和冲突点的分布,并将冲突点分类为合并冲突和分流冲突,然后给出了十字交叉路口冲突的检测方法、判断模型以及冲突严重程度判断方法。在建立十字路口两车冲突检测方之后,又对消除两车冲突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建立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消除两车冲突的策略。最后给出了无信号灯十字路口多车协作冲突消解逻辑并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验证。然后对整车受力分析做了理想化假设,建立一个九自由度整车模型。利用“魔术公式”建立轮胎模型,解决轮胎与地面接触力,并利用单轴模型建立制动动力的车轮滑移动力学一阶模型。建立模糊PID制动与转向控制器,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通过PanoSim搭建十字路口交通场景,并联合MATLAB/Simulink与PanoSim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将两车通过十字路口按照合流冲突消解、分流冲突消解分别进行硬件在环测试仿真,并给出相应工况下的曲线。经验证证明所建立的十字路口主动避让冲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饶卫振,朱庆华,金淳,刘从虎[8](2019)在《协作车辆路径成本分摊问题的B-T Shapley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个企业协作配送能显着地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减少尾气排放,研究协作配送模型与成本分摊方法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经典成本分摊方法需要计算所有子联盟的协作成本,在本问题中等价于需要求解2N-1个(N为企业数量)复杂的车辆路径问题.本文建立了多方协作车辆路径问题模型,分析了协作配送成本分摊问题的属性.基于经典的Shapley成本分摊方法,提出了B-T (Binary Tree) Shapley近似方法,不仅将成本分摊本身计算复杂度由O(N22N)降为O(N2log2N),而且将需要求解的车辆路径问题数量由2N-1个锐减至2N-1个,从而能够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协作配送问题的成本分摊.通过求解算例和实际案例,计算结果表明,B-T Shapley的耗时与Shapley方法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重要的是B-T Shapley与Shapley的成本分摊结果之间仅有细微的偏差,其平均准确度可以达到95%左右.(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文亮,郑九洲,里一峰,曾凡超,刘春廷[9](2018)在《无信号灯十字交叉口车辆协作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车联网、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打造更加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无信号灯十字路口的车辆协作控制问题,文章探索在无人驾驶技术和车联网的基础上,融合区块链技术在车辆协作方面的可行性。主要包括区块链网络的搭建和车辆的控制,车辆之间通过共识算法产生区块,共享实时车辆信息,最后通过实车搭建实验平台初步验证了区块链网络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22期)

刘浩[10](2018)在《面向车载云的车辆协作激励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辆配备了各种日益强大的车载资源,如计算、通信、存储和传感资源,因此,很自然地把车辆作为一个“车轮上的计算机”。然而这种丰富的车载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利用这些车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车载云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技术是通过收集道路上未充分利用的车载资源形成的。在车载云形成过程中,由于车辆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私性,比如提供较少的车载资源而索要更高的收益,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对车载资源的进行有效利用以及对车辆收益进行适当分配,则会降低车载云整体网络性能。本文研究分析了车载云相关特点以及车辆协作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车载云车辆协作的激励机制,旨在激励车辆协作参与形成车载云,充分利用每辆车闲置的车载资源。该机制采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来对车载云中领导者车辆与跟随者车辆之间的交互进行建模,能够有效地利用车载云中车辆的车载资源,从而提高了整个车载云系统的性能。该激励机制能够使领导者车辆与跟随者车辆的效用值均为最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自私车辆的自私性,降低对车载云网络性能的影响。此外,本文着重考虑车辆的移动性,为了保证车载云服务任务的完成率,重新分析讨论在车辆链路时延限制下该激励机制,使车载云在链路时延限制下仍能够有效充分利用车载资源,证明该机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为了验证所提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采用NS3和SUMO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激励机制在车辆协作形成车载云上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在抑制车辆自私性上能够达到良好效果,以及在车辆链路时延限制下仍能够较好的完成云服务任务。(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6)

车辆协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车联网中,车辆通过和第叁方共享位置信息获得基于位置的服务,这可能会导致车辆轨迹隐私泄露。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车辆协作的混淆路径轨迹保护机制。首先,车辆轨迹熵达到自定义的轨迹保护阈值后,减少车辆混淆,解决了路径混淆开销大的问题。然后,设计路径混淆算法来增加车辆在路口路径混淆的机会,提高了车辆轨迹保护程度。最后,仿真实验从轨迹熵和轨迹跟踪成功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辆协作论文参考文献

[1].齐嘉杰,胡斌杰.基于车辆位置和相关性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J].移动通信.2019

[2].赵子文,叶阿勇,金俊林,孟玲玉.基于车辆协作的混淆路径轨迹隐私保护机制[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9

[3].饶卫振,段忠菲,王炳成,于灏.协作车辆路径问题距离和能耗节约量理论边界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9

[4].巩健,曹进德,赵园.一种领队车输入未知的多车辆纵向协作控制方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文世喜,郭戈,苏晓鹭.考虑行车能见度状况的车辆队列协作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9

[6].李永明.无线紫外光协作车辆编队中继通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7].刘振朋.无信号灯交叉路口特定工况车辆协作控制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

[8].饶卫振,朱庆华,金淳,刘从虎.协作车辆路径成本分摊问题的B-TShapley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19

[9].张文亮,郑九洲,里一峰,曾凡超,刘春廷.无信号灯十字交叉口车辆协作控制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10].刘浩.面向车载云的车辆协作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标签:;  ;  ;  ;  

车辆协作论文-齐嘉杰,胡斌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