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贯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氯离子扩散,混凝土结构,裂缝,寿命预测
非贯通论文文献综述
李镜培,李亮,李林,谢峰[1](2019)在《裂缝非贯通条件下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扩散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混凝土裂缝的非贯通条件,根据裂缝深度将带裂缝混凝土结构分为裂缝区和无裂缝区.依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氯离子在带裂缝混凝土结构中的扩散方程,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采用Laplace变换法得到带裂缝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扩散方程的解析解,并分析裂缝宽度和深度对氯离子分布规律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影响.结果表明,裂缝的深度越小、宽度越大,则裂缝非贯通条件下的氯离子浓度与裂缝贯通条件下的氯离子浓度差异越大.随着裂缝深度与保护层厚度之比d_(cr)/d_c增大,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d_(cr)/d_c=1.0时,结构耐久寿命取得最小值;当d_(cr)/d_c>1.6时,结构耐久寿命可近似按裂缝贯通时的情况计算.(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李凯,刘红岩,何健[2](2019)在《渗压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损伤变量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渗压环境下节理引起的岩体损伤变量,首先基于损伤力学损伤应变能释放率与断裂力学附加应变能增量相关联的原理,推导了渗压环境下节理岩体损伤变量计算公式;其次,根据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渗压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尖端Ⅰ、Ⅱ型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进而建立了渗压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损伤变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对该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分析,渗压环境下损伤变量随节理半长的增大逐渐增大;随渗透水压的增大,损伤变量逐渐增大;随节理内摩擦角及节理面软化系数的增大,损伤变量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7期)
欧阳和平[3](2019)在《基于sym4小波分析的含非贯通裂缝钢梁损伤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工程结构中连续梁常出现的不均匀非贯通表面裂缝,提出以有限元计算分析为基础,研究裂缝梁模态参数(曲率),通过sym4小波信号,得到其小波变换图峰值来识别连续梁中裂缝位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19期)
赵国彦,李振阳,吴浩,王恩杰,刘雷磊[4](2019)在《含非贯通裂隙砂岩的动力破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动载作用下非贯通裂隙对岩石破坏特性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含不同裂隙数量及深度非贯通裂隙砂岩进行冲击试验,并基于分形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其动力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峰值应力随裂隙数量及深度变化情况较复杂;峰值应变随裂隙数量增加而增加,随裂隙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动态弹性模量随裂隙数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裂隙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工况试样的破坏模式分为张应变破坏、张应变-剪切复合破坏和压碎破坏3种,且裂隙数量对破坏模式的影响较裂隙深度大;试样破坏后的分形维数、单位体积耗散能和能量吸收率均随裂隙数量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分形维数与单位体积耗散能和能量吸收率均近似正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陈庆芝[5](2019)在《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机理及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桥力学性质弱化及对非贯通节理岩体强度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562005),采用物理模型直剪试验、叁轴试验、PFC数值模拟试验叁种试验方法结合的方式研究在受剪切作用时非贯通节理岩体内裂纹发展变化、扩展贯通规律等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机理,研究非贯通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变化,分析非贯通节理岩体在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扩展贯通机理及强度特性。经过试验研究,能够得出下述结论。1.通过物理模型直剪试验研究表明(1)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方式受法向应力的影响显着,法向应力越大,岩体受破坏程度越大。法向应力越大,非贯通节理岩体的不稳定强度、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增大,岩体抗剪强度增大。(2)对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进行直剪试验直至岩体完全破坏,证明岩体破坏呈TTTS破坏模式。(3)随着法向应力增大,直剪试验时岩体中部岩桥破损面积增大,裂纹发育程度变大,剥离物增多,岩体受破坏程度变大。2.通过物理模型叁轴试验研究表明非贯通节理岩体在达到峰值剪切应力时与处于不稳定扩展阶段时比较,岩体的C值减小,ψ值增大,说明非贯通节理岩体黏聚力发生弱化,但摩擦角增大,黏聚力与摩擦角变化趋势不一致。3.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表明(1)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的扩展贯通机理及强度特性受法向应力、节理连通率、节理起伏角、剪切速率的影响显着;不同工况的直剪试验时,非贯通节理岩体主要是因受张拉作用导致破坏,且共面非贯通节理岩体的直剪破坏模式符合TTTS模式。(2)异面非贯通节理岩体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异面非贯通节理岩体的扩展贯通及强度特性受法向应力、节理连通率、节理起伏角、节理倾斜角、剪切速率的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本鑫,金爱兵,赵怡晴,王贺,孙浩[6](2019)在《基于CT扫描的含非贯通节理3D打印试件破裂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岩石钻孔取芯制备的试件存在同批次内部结构不明确、力学性质差异大等缺点,而插缝法制备试件存在预制节理产状不易控制、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3D打印技术克服了传统试件制备方法的不足,但试件存在强度低、塑性高的缺点。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无节理完整试件A-1-1和非贯通平行四节理试件B-1-1,并进行了真空干燥处理和单轴压缩试验,对试件B-1-1进行了CT扫描试验和内部裂隙叁维重构。获得了单轴压缩后该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表观破裂模式和试件B-1-1内部裂隙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件A-1-1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未干燥试件的对比说明真空干燥可提高试件强度减小塑性变形,为3D打印试件在岩石力学领域的适用性研究提供参考;试件A-1-1的应力-应变曲线与煤岩对比,表观破裂模式与中砂岩的对比均相似,说明3D打印试件可用于类似岩石的力学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翼形扁颈漏斗状"破裂模式是使非贯通平行四节理试件失去承载能力的主要破裂模式,其裂隙产生、扩展、贯通演化规律表现为复杂的拉剪组合演化,且内部破裂模式与表观破裂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表观破裂模式不能准确表征内部破裂模式。(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贾平虎[7](2019)在《非贯通裂隙混凝土损伤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裂隙倾角、连通率对混凝土力学行为及微观损伤特性的影响,采用岩石力学及声发射配套系统,对17组相同配合比、不同裂隙倾角和连通率的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及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变形破坏及内部损伤等与裂隙倾角和连通率密切相关,且均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征。相同倾角下,连通率越大,混凝土的延性和峰值当量强度越低,连通率一定时,延性和峰值当量强度呈先减后增的整体趋势;无裂隙时,声发射主要集中于峰值应力前后,表现为脆性破坏特征,大/小倾角及小连通率时,声发射表现为脆延性破坏形式,大/小倾角及大连通率时,声发射信号主要表现为"S"型的3阶段延性特征,主要集中于屈服至峰值应力阶段。基于声发射损伤模型计算得到的损伤演化过程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混凝土内部的损伤演化随着倾角和连通率的变化而表现各异,连通率越大时,损伤发展越平缓,越充分。(本文来源于《甘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路瑞利[8](2019)在《含非贯通软弱结构面岩质边坡渐进破坏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非贯通软弱结构面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涉及到岩体从连续转变为非连续状态的过程,是岩石边坡工程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数值流形方法研究了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数值流形方法模拟裂隙扩展的优势在于其数学覆盖和物理覆盖两套网格系统,不连续面切割数学覆盖后生成相互分离的物理覆盖,数值流形方法则通过物理覆盖来形成不连续面两侧相互独立的流形单元。通过在裂纹尖端引入粘结裂纹扩展模型以及岩体起裂和扩展判断准则,发展了可模拟岩体裂隙扩展的数值流形方法。最后,采用该方法模拟了西南地区某水电站高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从裂隙扩展角度研究了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邓正定,向帅,周尖荣,王观石,王月梅[9](2019)在《非贯通裂隙岩体损伤演化率相关性及变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非贯通裂隙岩体是自然界中岩体的主要赋存形式,其裂隙几何特征对岩体的强度及变形均产生显着影响。应变率对岩体的损伤演化及黏滞效应也具有显着的率相关性。首先,运用模型元件的方法,将非贯通裂隙岩体动态破坏过程视为具复合损伤、静态弹性特性、动态黏滞特性的非均质点组成,对黏弹性响应的Maxwell体进行改进,将细观损伤体与裂隙损伤演化的宏观损伤体根据等效应变假设并联组成宏细观复合损伤体,构建综合考虑岩体宏细观缺陷的动态损伤模型;其次,基于断裂力学及应变能理论,对岩体宏观裂隙动态扩展的能量机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初始裂隙应变能、裂隙动态损伤演化过程应变能、裂隙闭合应变能,得到裂隙岩体宏观动态损伤变量计算公式;最后,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利用模型讨论了裂隙倾角、应变率、岩石性质对岩体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8期)
宋洋,任萌,张维东,王贺平,李征[10](2019)在《非贯通非共面凝灰岩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及其能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预制平行非贯穿节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系统研究在节理倾角和节理间距组合形式下,对岩石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变形参数、能量特征等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1)平行节理岩体强度和变形曲线随节理倾角都呈现U型,当节理倾角为60°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取得最小值,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随着节理间距的增大,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增大;(2)试件破坏模式主要与节理倾角有关,在倾角为30°、45°时为张拉破坏或者张剪破坏特征,在倾角为60°时表现出剪切破坏特征,倾角为75°时为张剪破坏;(3)岩石在变形各阶段中吸收能量与耗散能成非线性增长,弹性应变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能量曲线随节理间距成指数增加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非贯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渗压环境下节理引起的岩体损伤变量,首先基于损伤力学损伤应变能释放率与断裂力学附加应变能增量相关联的原理,推导了渗压环境下节理岩体损伤变量计算公式;其次,根据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渗压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尖端Ⅰ、Ⅱ型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进而建立了渗压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损伤变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对该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分析,渗压环境下损伤变量随节理半长的增大逐渐增大;随渗透水压的增大,损伤变量逐渐增大;随节理内摩擦角及节理面软化系数的增大,损伤变量逐渐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贯通论文参考文献
[1].李镜培,李亮,李林,谢峰.裂缝非贯通条件下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扩散解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凯,刘红岩,何健.渗压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损伤变量计算方法[J].煤矿安全.2019
[3].欧阳和平.基于sym4小波分析的含非贯通裂缝钢梁损伤识别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4].赵国彦,李振阳,吴浩,王恩杰,刘雷磊.含非贯通裂隙砂岩的动力破坏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9
[5].陈庆芝.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机理及强度研究[D].贵州大学.2019
[6].王本鑫,金爱兵,赵怡晴,王贺,孙浩.基于CT扫描的含非贯通节理3D打印试件破裂规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9
[7].贾平虎.非贯通裂隙混凝土损伤特性试验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9
[8].路瑞利.含非贯通软弱结构面岩质边坡渐进破坏过程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
[9].邓正定,向帅,周尖荣,王观石,王月梅.非贯通裂隙岩体损伤演化率相关性及变形特征[J].爆炸与冲击.2019
[10].宋洋,任萌,张维东,王贺平,李征.非贯通非共面凝灰岩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及其能量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