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答语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赞扬答语策略,英语水平,中国大学生
答语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徐馨文[1](2013)在《中国大学生赞扬答语回应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赞扬言语行为是人类言语行为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需要赞扬别人和回应别人的赞扬的情形。这种语言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者的关注。本文是从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赞扬言语行为出发,通过寻找其赞扬答语策略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探索英语水平的高低与英语学习者对赞扬言语行为的做出的策略是否有相关性。本研究的零假设是语言使用者的赞扬答语策略与他们的英语水平存在相关性。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收集中国大学生的赞扬应答语反应,总结归纳该群体采用的赞扬答语的策略,进而对比不同群体在赞扬言语行为这一领域内的群体性反应。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叁:(1)收集归纳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赞扬应答语的基本种类以及分布情况;(2)对比不同英语水平组的赞扬应答语的异同;(3)揭示中国大学生英语赞扬应答语的分布与其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对比以汉语为母语,以英语为第二外语的语言使用者的赞扬应答语。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大学四年级的学生,随机选取90名学生进行测试。根据问卷上学生们所提供的大学英语六级的成绩进行分组。根据学生们的成绩进行排序,前30名学生组成高分组,后30名学生组成低分组,共有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使用补全对话法(DCT)问卷和试后采访两个部分。问卷用英文给出4种常见的赞扬话题,共提供8个情景,要求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用英语给出赞扬答语。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将问卷中出现的赞扬答语策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接受和拒绝两大类,即四个主策略:显性接受和隐性接受,隐性拒绝和显性拒绝。针对具体的情境,一共可以划分出14个次策略。两组使用的赞扬策略模式的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分别为:组合型策略,单一策略和零策略。两组使用的赞扬主策略的分布情况为显性接受,隐性接受,隐性拒绝,显性拒绝。这种分布趋势正好可以吻合之前所提出的连续体。在次策略的使用上,感谢标志语策略使用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回赞和转移策略。使用的较少的策略是玩笑和不同意策略。玩笑策略每组仅使用了两次。两组都多次使用新策略,在叁种新策略中,声音符号策略使用较多。(2)尽管从赞扬策略分布情况的百分比来看,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在通过卡方检验后,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赞扬策略模式的卡方检验的结果是X2=6(P=0.306>0.01);两组赞扬主策略的卡方检验结果为X2=8(P=0.333>0.01);两组赞扬词策略的卡方检验结果为X2=23.333(P=0.441>0.01)。因此,对比两组在使用赞扬策略模式、赞扬主策略以及赞扬次策略方面都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由此,可进一步推出受试者的英语水平与他们采用何种赞扬答语之间没有关系。研究结果拒绝了零假设。(3)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英语赞扬应答语的分布与其英语水平之间没有关系。结合试后采访的结果,产生组间的相似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过度概括性和语用迁移以及中国式礼貌的保守性和谦虚的特征。此次研究得出的分布类型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这两组没有差异。而此次研究成果与前人研究的不同可能是由于此次的受试者都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本研究审视了当代大学生对赞扬言语行为的反应,从一个时代的新角度给出对赞扬答语进行解读,其研究结果对英语语言教学以及二语习得有一定的启示,然而该研究由于时间有限,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也存在缺陷,仍有待完盖(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3-05-01)
侯佩[2](2008)在《L1与L2使用者是非问答对中答语使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力研究母语使用者和目标语使用者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中在是非问答对中答语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数据样本包括叁个电视访谈节目:新闻会客厅作为L1母语为汉语的样本,拉里金直播作为L1母语为英语的样本,对话为目标语为英语的样本。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在Pomerantz偏好结构理论框架,尝试探讨在该理论框架下L1与L2使用者在发出偏好,非偏好和非明确答语时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的目的是参照叁方样本寻找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中采用的主要答语策略以及策略使用的相似点。同时本研究关注是非问答对中答语的组织结构以及答语对对话主题的作用力情况。研究发现L1英语使用者较之其他两类使用者,非偏好答语使用较高,但是L1与L2使用者采用的主要答语策略形式在叁方样本中均有体现,呈现出大致相同的态势。在答语组织结构上,叁方样本均出现统一性结构和混合型结构。统一性结构主要体现在强化型偏好和非偏好答语中,出现的位置通常占据整个答语位置,不出现其他混合使用的情况。混合型结构包括弱化型偏好和非偏好答语中,突出体现在宏观上偏好答语中的非偏好成份以及非偏好结构中的偏好成份的出现,在微观上包括各种答语策略的混合使用。前者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后者,而混合型结构在叁方样本中均是分布最为普遍的结构。非明确答语结构由于未回答是非问句的提问,不具备偏好或非偏好成份而自成一种结构,主要包括非明确答语。答语对整体话题发展产生叁种作用力:向上的作用力,向下的作用力和向前的作用力。L1母语为汉语的使用者和L2目标语为英文的使用者,在答语的策略使用上更倾向于对话题发展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用于完成是非问句的提问,而L1母语为英语的使用者在向下作用力上有明显体现,表现为转移话题或争夺话题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04-01)
谢芳[3](2006)在《英汉称赞答语中“同意”应答策略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Herbert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参照,结合我们搜集的818例汉语同意类称赞答语实例,对比分析旨在阐述英汉文化背景下人们在称赞答语中“同意”应答策略的使用方面体现出的共性与异性,并提出了叁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同意”应答策略:赞扬降级、假问以及原因性接受。(本文来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秦蕾[4](2003)在《“赞美”答语之英汉对比及语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法与问卷分析法,研究了美国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对于“赞美”的答语策略的异同,得出了后者比前者更倾向于拒绝赞美的结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两种答语的差异及由此造成的语用失误,并将研究结果充分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教学之中。(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答语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着力研究母语使用者和目标语使用者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中在是非问答对中答语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数据样本包括叁个电视访谈节目:新闻会客厅作为L1母语为汉语的样本,拉里金直播作为L1母语为英语的样本,对话为目标语为英语的样本。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在Pomerantz偏好结构理论框架,尝试探讨在该理论框架下L1与L2使用者在发出偏好,非偏好和非明确答语时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的目的是参照叁方样本寻找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中采用的主要答语策略以及策略使用的相似点。同时本研究关注是非问答对中答语的组织结构以及答语对对话主题的作用力情况。研究发现L1英语使用者较之其他两类使用者,非偏好答语使用较高,但是L1与L2使用者采用的主要答语策略形式在叁方样本中均有体现,呈现出大致相同的态势。在答语组织结构上,叁方样本均出现统一性结构和混合型结构。统一性结构主要体现在强化型偏好和非偏好答语中,出现的位置通常占据整个答语位置,不出现其他混合使用的情况。混合型结构包括弱化型偏好和非偏好答语中,突出体现在宏观上偏好答语中的非偏好成份以及非偏好结构中的偏好成份的出现,在微观上包括各种答语策略的混合使用。前者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后者,而混合型结构在叁方样本中均是分布最为普遍的结构。非明确答语结构由于未回答是非问句的提问,不具备偏好或非偏好成份而自成一种结构,主要包括非明确答语。答语对整体话题发展产生叁种作用力:向上的作用力,向下的作用力和向前的作用力。L1母语为汉语的使用者和L2目标语为英文的使用者,在答语的策略使用上更倾向于对话题发展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用于完成是非问句的提问,而L1母语为英语的使用者在向下作用力上有明显体现,表现为转移话题或争夺话题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答语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徐馨文.中国大学生赞扬答语回应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3
[2].侯佩.L1与L2使用者是非问答对中答语使用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3].谢芳.英汉称赞答语中“同意”应答策略的对比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4].秦蕾.“赞美”答语之英汉对比及语用策略[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