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与筛选论文-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

分离与筛选论文-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离与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铬污染,耐受菌,筛选,鉴定

分离与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1](2019)在《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本文以分离并获得具有Cr(VI)耐受、还原能力的微生物为目标,[方法]从受污染土壤提取液中富集Cr(Ⅵ)耐受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实验共筛选出四株具有Cr(VI)耐受、还原菌株,其中2株菌株的Cr(VI)耐受能力较好,W1菌株和W3菌株。这两株菌株均能在铬浓度为100mg/L的培养液中生存,且具有一定的还原Cr的能力。[意义]这两株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丰富了处理铬污染微生物的生物资料,对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2期)

高亚敏,姚拓,李海云,罗慧琴,张建贵[2](2019)在《高寒草甸嵩草、珠芽蓼根际优良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促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高寒草甸优势牧草(蒿草、珠芽蓼)根际筛选具有优良促生特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探寻其根际分布规律,并为后期生产应用提供支撑。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法筛选根表土(RS)、根表面(RP)和根内(HP)细菌,用点接种法在选择培养基(Pikovaskaia′s培养基、蒙金娜、无氮培养基)中复筛具溶磷、固氮特性菌株;采用钼蓝比色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菌株溶磷量、固氮酶活性和分泌植物激素[PHs: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反式玉米素(t-Z)]含量。结果表明:共筛出细菌68株,复筛出溶磷固氮PGPR 43株;其中,溶解无机磷菌17株(溶磷量:9.39~94.79μg·mL~(-1)),溶解有机磷菌22株(溶磷量:10.37~72.82μg·mL~(-1)),固氮菌30株[固氮酶活性:3.79~3193.07 nmol (C_2H_4)·h~(-1)·mL~(-1)];分泌IAA菌26株(IAA含量:0.24~69.98μg·mL~(-1)),分泌GA_3菌32株(GA_3含量:0.34~68.87μg·mL~(-1))和36株分泌t-Z菌(t-Z含量:0.11~47.59μg·mL~(-1))。植株根际促生菌PGPR均表现出根表面RP区细菌数显着高于根表土RS和根内HP区,珠芽蓼根际筛选出的PGPR多于嵩草根际;蒿草PGPR溶解有机磷能力强于珠芽蓼根际PGPR,但溶无机磷PGPR数目和能力相反。分泌植物激素PHs菌株在能力和数量上均表现出t-Z>GA_3>IAA的趋势。因此,优良溶磷菌(ZNRS2、SNRP2、ZKHP3、ZKRP1),优良固氮菌株(SKRP2、SNHP1、ZNRS3)和优良产植物激素PHs菌(SKHP3、ZNHP2、ZKRS2、ZKRP1、ZKRP2)可用于后期微生物肥料制作和相关研究,其中ZKRS2的促生功能较多,可进行深入挖掘。(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费诗萱,张敏,王迎,杨苗,余旋[3](2019)在《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红枣根际促生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向富集法从红枣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同时检测其产生长素(IAA)、固氮和解磷等促生特性。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验证3株高效产ACC脱氨酶的根际促生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Pseudomonas putida和Serratia plymuthica对红枣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红枣根际共分离出10株产ACC脱氨酶的菌株,其ACC脱氨酶活性在14.23~433.05μmol/(mg·h)。这些菌株都具有产IAA、固氮和解无机磷能力。2)经鉴定,10株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3)接种Pseudomonas putida菌剂和Serratia plymuthica菌剂均可显着促进红枣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株高、生物量、叶片氮及磷含量。2种菌株的接种效应明显优于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剂,且复合菌株应用促生效果优于单一菌株。(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程超,马晓红,王春颖,马跃英,李可[4](2019)在《一株源自人体阴道抗真菌的优势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并鉴定出可以抗真菌且益生特性优良的乳杆菌菌株,为研制预防和治疗人体真菌性阴道炎症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经典的微生物方法,将健康人体阴道内乳杆菌分离出来;利用发酵工程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药理学方法,将分离出的乳杆菌中益生特性优良且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优势菌株筛选出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筛选出的优良乳杆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1株产酸性能优良,产过氧化氢,具有较强黏附能力,且能够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优势乳杆菌菌株,此菌株经鉴定为Lactobacillus crispatus。结论本实验从健康人体阴道内分离、筛选并鉴定出的1株可抗真菌性能优良乳杆菌菌株SQ004,具有制备预防和治疗人体真菌性阴道炎症微生态制剂主要菌株的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史玉蕊,谢静,王梦雪,陈荣达,刘桂明[5](2019)在《红土茯苓抑制5-LOX活性成分的筛选与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5-脂氧合酶为靶点,利用超滤液质联用技术筛选并鉴定红土茯苓中抑制5-脂氧合酶活性成分。结果表明,红土茯苓中白藜芦醇对5-脂氧合酶的抑制活性最强,其次为落新妇苷、黄杞苷、异黄杞苷和异落新妇苷。在此基础上首次采用高效逆流色谱技术,以正己烷∶正丁醇∶水(1∶2∶3∶v/v/v)为溶剂体系,从红土茯苓中分离得到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黄杞苷、异黄杞苷和白藜芦醇,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8.39%,86.23%,97.15%,90.28%和99.29%。应用液-质联用技术,通过与标准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分子量,对分离得到五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李陈晨,赖凤羲,夏永军,艾连中,张汇[6](2019)在《正红菇免疫活性多糖的筛选及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正红菇不同部位多糖的细胞免疫活性,筛选出最优多糖组分并进行分离纯化。方法:依次采用热水和碱液分别提取正红菇菌盖和菌柄多糖,通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评价并筛选出免疫活性最优的多糖,对其采用乙醇分级,从中分离出叁种纯多糖RF-1,RF-2和RF-3,通过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红外光谱表征多糖结构。结果:水提红菇菌盖和菌柄多糖均显着地增强了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并促进NO、TNF-α和IL-1β的产生,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活性。分离纯化的结果表明,RF-1分子量(Mw)为719 kDa,由葡萄糖(95.6%)和少量半乳糖(4.4%)组成。RF-2的Mw为3947 kDa,由葡萄糖(64.6%)、半乳糖(32.9%)和少量甘露糖(2.5%)组成。RF-3的Mw为65 kDa,由葡萄糖(50.4%)、半乳糖(45.3%)和少量甘露糖(4.3%)组成。此外,RF-1,RF-2和RF-3都具有多糖的典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特征。讨论:红菇多糖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活性,有希望作为新型免疫调节剂添加在药物或功能性食品中,作用机理可能与多糖的分子量、化学结构等有关,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乔健敏,郑重,岳林芳,成立新,李子健[7](2019)在《湿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更高效地分解堆肥中纤维素成分的细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土壤样品中初步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对已分离保存的菌株做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41株,进一步筛选到具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6株,6株菌中可以更好地降解滤纸条的有3株,分别为XQ-8、XQ-10和XQ-11,经16S rDNA鉴定该3株菌中有2株为吉氏纤维素菌(Cellulomonas gilvus),1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且该3株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28.95±1.48)、(54.70±1.56)、(58.85±3.75)U/mL。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3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细菌,可以作为有效降解纤维素的潜力菌株进行粪污堆肥发酵剂的研制。(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陈丽娥,孙盛,俞赟霞,李理,陈彩玲[8](2019)在《西北传统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提高免疫力菌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疆、西藏、青海等地采集的泡菜、酸奶酪、酥油等样品中,进行了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纯化和16s鉴定,共分离到乳酸菌232株。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12和IL-10的检测,初步筛选出4株可能具有免疫力相关功能的菌株。通过环磷酰胺造模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饲喂乳酸菌,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一株发酵乳杆菌691,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增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1),脾淋巴细胞增殖OD570值从0.197提高到0.322(P<0.001),NK细胞活性从51.9%提高77.6%(P<0.01),碳廓清指数从3.371提高到4.250(P<0.01)和吞噬实验OD540值从0.136提高到0.162(P<0.05)。表明这株发酵乳杆菌具有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力的功能,可用于相关食品中。(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舒梅,钟婵,吴国平,郭道初,林丽萍[9](2019)在《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富硒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丰城市富硒地区的农家酸菜为原料,分离筛选出2株产酸和富硒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经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这2株细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和类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CFC001、LCFC002。在MRS培养基37℃培养,2株乳酸菌的延滞期约4 h,培养18 h左右到达稳定期,浓度达2.5×10~(10)CFU/mL,培养基pH值则从起始的6.3降至3.0。在MRS液体培养时,2株乳酸菌可耐终浓度320μg/mL亚硒酸钠;当培养液含亚硒酸钠浓度为20μg/mL时,菌株对硒的转化率可达74.5%。研究表明,分离的2株乳酸菌具有优良的无机硒耐受和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冯春明,杨笑谈,马德利[10](2019)在《丹东地区常见鱼类水霉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拮抗菌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霉病是一类全球分布的鱼类疾病,目前池塘养殖尚没有有效、安全的防治方法。为探究水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丹东地区发生水霉病的鱼体分离出的水霉致病菌为指示菌,对从土壤、水样中分离纯化获得的62株放线菌、17株细菌进行平板对峙实验,获得2株对水霉致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拮抗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淡紫灰链霉菌(S.lavendulae)及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均对鱼类无毒力。(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9年10期)

分离与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从高寒草甸优势牧草(蒿草、珠芽蓼)根际筛选具有优良促生特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探寻其根际分布规律,并为后期生产应用提供支撑。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法筛选根表土(RS)、根表面(RP)和根内(HP)细菌,用点接种法在选择培养基(Pikovaskaia′s培养基、蒙金娜、无氮培养基)中复筛具溶磷、固氮特性菌株;采用钼蓝比色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菌株溶磷量、固氮酶活性和分泌植物激素[PHs: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反式玉米素(t-Z)]含量。结果表明:共筛出细菌68株,复筛出溶磷固氮PGPR 43株;其中,溶解无机磷菌17株(溶磷量:9.39~94.79μg·mL~(-1)),溶解有机磷菌22株(溶磷量:10.37~72.82μg·mL~(-1)),固氮菌30株[固氮酶活性:3.79~3193.07 nmol (C_2H_4)·h~(-1)·mL~(-1)];分泌IAA菌26株(IAA含量:0.24~69.98μg·mL~(-1)),分泌GA_3菌32株(GA_3含量:0.34~68.87μg·mL~(-1))和36株分泌t-Z菌(t-Z含量:0.11~47.59μg·mL~(-1))。植株根际促生菌PGPR均表现出根表面RP区细菌数显着高于根表土RS和根内HP区,珠芽蓼根际筛选出的PGPR多于嵩草根际;蒿草PGPR溶解有机磷能力强于珠芽蓼根际PGPR,但溶无机磷PGPR数目和能力相反。分泌植物激素PHs菌株在能力和数量上均表现出t-Z>GA_3>IAA的趋势。因此,优良溶磷菌(ZNRS2、SNRP2、ZKHP3、ZKRP1),优良固氮菌株(SKRP2、SNHP1、ZNRS3)和优良产植物激素PHs菌(SKHP3、ZNHP2、ZKRS2、ZKRP1、ZKRP2)可用于后期微生物肥料制作和相关研究,其中ZKRS2的促生功能较多,可进行深入挖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离与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J].科技风.2019

[2].高亚敏,姚拓,李海云,罗慧琴,张建贵.高寒草甸嵩草、珠芽蓼根际优良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促生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9

[3].费诗萱,张敏,王迎,杨苗,余旋.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红枣根际促生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效果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4].程超,马晓红,王春颖,马跃英,李可.一株源自人体阴道抗真菌的优势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5].史玉蕊,谢静,王梦雪,陈荣达,刘桂明.红土茯苓抑制5-LOX活性成分的筛选与分离[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6].李陈晨,赖凤羲,夏永军,艾连中,张汇.正红菇免疫活性多糖的筛选及分离纯化[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7].乔健敏,郑重,岳林芳,成立新,李子健.湿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8].陈丽娥,孙盛,俞赟霞,李理,陈彩玲.西北传统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提高免疫力菌株的筛选[J].中国乳品工业.2019

[9].舒梅,钟婵,吴国平,郭道初,林丽萍.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富硒性能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10].冯春明,杨笑谈,马德利.丹东地区常见鱼类水霉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拮抗菌的筛选[J].河北渔业.2019

标签:;  ;  ;  ;  

分离与筛选论文-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