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论文-富永年,丁亚鸽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论文-富永年,丁亚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武威市,区域循环经济,投融资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富永年,丁亚鸽[1](2019)在《武威市区域生态循环经济投融资体系改革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区域生态循环经济是针对某一区域而言的。区域循环经济对于某一地区而言,是一个地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武威市的发展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依托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总图规划,武威市区域循环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应看到,在武威市区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投融资问题是其中之一,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当代会计》期刊2019年05期)

王雅宣,周靖[2](2018)在《探讨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了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近几百年的逐渐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现代农业的新阶段。我国现在的农业发展从原来的粗放型变更为集约型,主要理念也变成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类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已经向生态化发展,近些年来"绿色环保农业"已经被提上了议程。本文主要以循环性农业经济为研究中心,结合现有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提出建议,为以后的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8年18期)

胡彪,张旭东[3](2018)在《基于需求驱动的区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区域的资源环境特点、循环经济产业现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标准现状进行分析后,运用程序分析法、模块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构建以基础标准和专业标准为主体,以技术、工作、管理叁类基础标准子体系和企业、园区、其他叁类专业子体系为主要内容的"4+6"模块化区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王静[4](2018)在《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完善并趋于成熟。依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了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出绩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近五年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循环经济水平有大幅度提升,资源利用率、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增长方面成果显着,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陕西各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环境监管,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绿色发展等发展对策,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张旭东[5](2018)在《区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经济标准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循环经济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其标准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愈来愈多。又由于循环经济发展涉及领域众多,对象结构复杂,这就需要对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引导。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作为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以区域协同发展为背景,以省市级层面的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说明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图,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通过资料查阅,归纳分析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发展脉络。借助标准文献共享平台,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了多角度、全方面的内容分析。其次,进行了标准体系构建机理分析。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和提高循环经济标准化水平叁个方面进行了标准需求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标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了阶段分析并就标准的更新问题进行了预测研究。以霍尔叁维结构为基础,运用过程分析法,构建了适用于标准体系结构设计和内容构建的六维空间结构模型,为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方法。再次,在明确标准体系构建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的资源环境特点、循环经济产业现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标准现状进行分析后,运用过程管理理论、模块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构建了以基础标准和专业标准为主体,以技术、工作、管理叁类基础标准子体系和企业、园区、其他叁类专业子体系为主要内容的“4+6”模块化区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并对标准体系框架内容进行了说明。最后,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对天津市循环经济标准化现状和天津市典型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分析研究,以区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为基础构建了适合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并从支撑条件、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和实施客体四方面系统的阐释了循环经济实施过程。(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8-02-01)

李泽红[6](2017)在《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经济全称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传统的线性经济。有别于线性经济的"源"与"库"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循环经济的内部的线性物质流关系不大,避免了"源"的消耗速度大于其补充速度,"库"的清空速度小于其充填速度,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优点。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得以从源头改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大多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建立区域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另辟蹊径的提出一条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方法。(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12期)

范琳[7](2017)在《基于MFA的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以“3R”为发展原则,在实现资源节约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定量评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已在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等层面做过相关研究;然而在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及改进。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结合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根据物质流分析方法的特点,分为物质输入层、物质消耗层、物质输出层和物质利用效率层4个层次,包含24个指标;力争在物质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内实现对物质的全面分析。其中,在指标性质栏中,将各项指标划分为资源指标及环境安全指标;环境安全指标表征循环经济在资源及环境安全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2005-2014年间循环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分析;并参照日本环境省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05年、2009年、2014年进行了物质流全景分析。通过对山东省2005年、2009年及2014年物质流的全景分析,可以得出山东省的物质投入量在逐年增加,在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山东省2005-2014年循环经济指标的核算,发现:(1)在物质输入方面,2005-2014年山东省直接物质投入量和物质需求总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能源进口和金属矿物生投入量的增长。(2)在物质消耗方面,山东省物质消耗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与物质投入趋势基本保持一致。(3)在物质输出方面,2005-2014年山东省物质输出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呈现利好态势,此外能源出口、废水中COD和氨氮排放增长是促使物质输出总量增长的重要因素。(4)在物质利用效率方面,2005-2014年,山东省资源产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85.75元/吨增长到97.69元/吨,年均增幅1.55%;水资源产出率由88.45元/吨增加到103.30元/吨,年均增长1.78%;但建筑用地产出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跌幅为7.89%,人均物质消耗量与人均废弃物排放量呈增长态势,物质消耗的增长速度、废弃物排放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总体而言,山东省物质消耗速率快于经济增长速率,资源投入及资源消耗仍较大;并且各环境安全类指标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故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仍是经济发展中关注的重点。(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7-04-20)

孙晓梅,王艳艳[8](2016)在《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置及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模式。在系统查阅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思路及指标筛选方法,构建了由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特征和管理组成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标准及评价模型——线性加权和法。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应用于国内某园区,结果表明,该园区循环经济处于中等偏上发展水平,识别了影响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期刊2016年09期)

俞金香[9](2016)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兰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体系,构建了生态效率类、物质流状况类及人类发展类叁大类指标为基础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市2000—2012年统计数据年鉴为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兰州市各生产要素生态效率提高明显,输入端和输出端物质流总量增长,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升明显,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逐渐提升。但整体上兰州市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仍较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期刊2016年01期)

周小红[10](2015)在《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产业,在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特别是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提出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有原本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由环境换取经济发展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近年来,"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得到提出,也标志着农业发展趋于生态化。而循环农业则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一个流程。而建设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除了需要政策的扶植,还需要长期的宣传和教育。(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5年16期)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了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近几百年的逐渐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现代农业的新阶段。我国现在的农业发展从原来的粗放型变更为集约型,主要理念也变成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类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已经向生态化发展,近些年来"绿色环保农业"已经被提上了议程。本文主要以循环性农业经济为研究中心,结合现有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提出建议,为以后的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奠定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富永年,丁亚鸽.武威市区域生态循环经济投融资体系改革探究[J].当代会计.2019

[2].王雅宣,周靖.探讨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8

[3].胡彪,张旭东.基于需求驱动的区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

[4].王静.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张旭东.区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

[6].李泽红.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智富时代.2017

[7].范琳.基于MFA的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

[8].孙晓梅,王艳艳.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置及评价方法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6

[9].俞金香.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6

[10].周小红.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

标签:;  ;  ;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论文-富永年,丁亚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