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柏格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柏格理,云南传教,基督教中国化
柏格理论文文献综述
严锡禹[1](2018)在《传教士研究与基督教中国化思考——以柏格理早期在云南传教尝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柏格理在云南传教的尝试为例,论述了柏格理在对云南社会文化了解的基础上,逐渐调整既定的传教策略,采取适应中国社会的方法。本文认为个人的品质与修养,意志与信心,是任何时代想要有所作为的人必备的素质,这一点从柏格理身上已经得到印证;此外,了解社会、融入文化,这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任务,也是基督教为中国人民真正接受的前提。(本文来源于《金陵神学志》期刊2018年Z1期)
何嵩昱,杜晓华[2](2018)在《柏格理石门坎办学经验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启示——以课程与教材教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贵州威宁石门坎学校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应苗族和黔滇川民族地区实际的路子。石门坎学校创办者柏格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育模式,全面拓展教育对象的认知,将石门坎的教育推向了辉煌,塑造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成功范例。在教育结构、专业设置、学制、教材、办学形式等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路子。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农村服务,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也主要是为民族地区的农村服务,为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和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发展服务。对大部分西部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在完成学业之后主要的就业空间仍然还是在西部农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的制定应该紧紧围绕为民族地区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04期)
杨昌能[3](2018)在《传教士柏格理对贵州体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从柏格理来石门坎的历史背景;柏格理传播的体育思想;柏格理对贵州体育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揭开柏格理来贵州所传播的体育思想和做所的体育工作,并肯定柏格理为贵州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所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04期)
陶冬[4](2018)在《柏格理中国书写中的“幽默”价值及意义——以《中国历险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之交,英籍传教士柏格理漂洋过海,远赴位处边陲的中国西南,见证了这里的种种。柏格理在《中国历险记》中用了大量的幽默手法来对西南边陲的汉族及少数民族群体进行言说。独特的言说方式背后浓缩的是他对中国西南甚至整个中国的看法。(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江[5](2018)在《柏格理笔下的近代西南地区“鸦片人”形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及文化研究视域出发,主要以英籍传教士柏格理着述中对鸦片吸食及买卖者的形象书写为文本,分析他笔下的鸦片吸食及买卖者——蒙昧无知、缺失人性却又可怜的形象,以及隐含的书写策略——言说"他者",关照"自我",凸显个人"医者"形象同时,对自身文化的隐喻性表达也得以扩展。(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朱永新[6](2018)在《石门坎的故事——柏格理先生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6月,在去贵州威宁的路上,毕节地委的李文德秘书长给我讲了很多关于石门坎的故事,他说他最敬佩的就是传教士柏格理。晚上,他又专门给我送来了一些关于石门坎的材料,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后来又从网上找到了电子版的《在未知的中国》,里面收录了许多柏格理的文章。作为一个教育人,柏格理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石门坎是威宁县的一个乡,到了威宁,我心里就(本文来源于《新教师》期刊2018年03期)
班红梅[7](2018)在《柏格理笔下近代西南汉彝葬俗及其生态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以塞缪尔·柏格理为代表的循道公会传教士以大量笔墨记述了我国西南地区汉彝丧葬习俗见闻和感受。检视相关着述中汉彝丧葬习俗书写文本,探求殊异文化下柏格理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从而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可帮助我们在生存现实中反思自我,修正和改进生存生活方式。(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金荣慧[8](2017)在《柏格理笔下的近代西南妇女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教士柏格理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西南地区传播基督福音,在和花苗与汉族妇女的近距离接触中,形成了喜爱与批判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造成这种反差极大的书写策略与认知态度的原因,与柏格理传教士身份定位、文化属性及叙述者身份紧密相关。(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何小红[9](2017)在《论柏格理在促进苗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深刻地阐述了在清末民初,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的牧师、传教士柏格理来到中国,并以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为中心,进行布道传教,他通过兴办学校、创立医院以及创制苗族文字"伯格理苗文"(又称老苗文)等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 (ESE 2017) V76》期刊2017-07-01)
杨箫羽[10](2016)在《石门坎民族教育的接力拓荒者——柏格理与朱焕章》一文中研究指出石门坎,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曾经是中国最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旧时,生活在这里的大花苗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没有土地、财产和地位,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直到清末民初,大花苗中依然无人接受过教育。他们不通汉语、不会算数,整个寨子只有两个老者略懂汉语和(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6-08-23)
柏格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的贵州威宁石门坎学校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应苗族和黔滇川民族地区实际的路子。石门坎学校创办者柏格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育模式,全面拓展教育对象的认知,将石门坎的教育推向了辉煌,塑造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成功范例。在教育结构、专业设置、学制、教材、办学形式等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路子。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农村服务,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也主要是为民族地区的农村服务,为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和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发展服务。对大部分西部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在完成学业之后主要的就业空间仍然还是在西部农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的制定应该紧紧围绕为民族地区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建设的需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柏格理论文参考文献
[1].严锡禹.传教士研究与基督教中国化思考——以柏格理早期在云南传教尝试为例[J].金陵神学志.2018
[2].何嵩昱,杜晓华.柏格理石门坎办学经验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启示——以课程与教材教法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8
[3].杨昌能.传教士柏格理对贵州体育的影响[J].教育文化论坛.2018
[4].陶冬.柏格理中国书写中的“幽默”价值及意义——以《中国历险记》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18
[5].王江.柏格理笔下的近代西南地区“鸦片人”形象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8
[6].朱永新.石门坎的故事——柏格理先生印象[J].新教师.2018
[7].班红梅.柏格理笔下近代西南汉彝葬俗及其生态观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8
[8].金荣慧.柏格理笔下的近代西南妇女形象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7
[9].何小红.论柏格理在促进苗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C].Proceedingsof2017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andSportsEducation(ESE2017)V76.2017
[10].杨箫羽.石门坎民族教育的接力拓荒者——柏格理与朱焕章[N].中国民族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