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石漠化论文-陈浒,金道超,林丹丹,王鹏举,周政

中度石漠化论文-陈浒,金道超,林丹丹,王鹏举,周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度石漠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螨类,群落动态,生态指示,生态修复

中度石漠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浒,金道超,林丹丹,王鹏举,周政[1](2018)在《中度石漠化生态修复初期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螨类群落监测是生态恢复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退化环境生态恢复的效果.2014年按季节对贵州省毕节市朝营小流域中度石漠化生态修复区的土壤螨类进行调查,并与原生栓皮栎林和中度石漠化区的土壤螨类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度石漠化生态修复区土壤螨类计有3目35科58属,以单翼甲螨属和威单翼甲螨属为优势属;土壤上层具有较高的属数、个体数量和个体密度;捕食性革螨群落以r对策者为主,甲螨群落结构以有翅孔背甲螨型(P型)为主.中度石漠化生态恢复区土壤螨类个体数量与个体密度分别高于中度石漠化区和栓皮栎林,属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高于中度石漠化区,但低于栓皮栎林;该区在对照区基础上恢复和新增螨类共32属,占该区螨类总属数的55.2%.在研究区,螨类属数与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度指数与有机碳含量具有显着相关性,个体数量、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分别与速效钾含量以及丰富度指数与有机质含量具有显着相关性.表明石漠化的植被修复有利于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恢复和土壤环境的改善,且螨类优势类群、新增类群和恢复类群能对环境变化进行较好地指示,但土壤螨类群落结构与修复区植被和土壤理化因子变化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熊华,刘济明,于飞,李丽霞[2](2017)在《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自然障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度石漠化是石漠化类型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为探求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的自然障碍因子,以喀斯特中度石漠化的典型分布地——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和梨树镇作为研究地点,以不同小生境及生境因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个生境因子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及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重要性分析,综合探讨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的自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小生境中的各障碍因子及作用机理不同,影响植被恢复的障碍因子在不同的小生境中的主导程度不同。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容量呈极显着相关,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及氮、磷素含量表现为显着相关,植株的高度主要与土壤容量、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氮素含量呈极显着相关。植被恢复的主要自然障碍因子为土壤容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有效氮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其中土壤容量因子和土壤水分因子是中度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自然障碍因子,土壤容量因子是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自然障碍因子。研究结果对探索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机制、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6期)

熊华,于飞[3](2013)在《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不同生境小气候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小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和限制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为客观定量地认识中度石漠化区域不同生境小气候特点及差异,对典型中度石漠化区域开展实地小气候观测,统计分析不同生境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石面小生境中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均最高,且日变化剧烈;石洞小生境中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均最低,土壤含水量最高,属于小气候最为极端的两种小生境。各小生境中乔灌草群落的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均明显低于藤刺灌草群落,表明乔灌草群落对于小气候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甘华军,王震洪,张丝菊,杨成波[4](2009)在《不同降雨强度中度石漠化地区氮、磷、钾流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式,研究了中度石漠化山地N、P、K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下,径流中N、P、K流失浓度,K>N>P,且径流中N和K的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P流失没有明显下降。随着降雨历时,径流中的N、K浓度波动性较小,而P波动性较大。不同雨强,营养元素间关系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袁莉[5](2009)在《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首次对中度石漠化山地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种子库进行调查研究,划分为草丛Ⅰ、草丛Ⅱ、灌草丛Ⅰ、灌草丛Ⅱ、藤刺灌丛、灌木林、次生乔木林、原生林8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植被特征、种子库特征以及幼苗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叁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贵州中部中度石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利用土壤种子库进行植被恢复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理论。结果如下:1.黔中中度石漠化地区,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演替初期,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存在,随着演替进行,物种多样性增加,到灌木林阶段,达到稳定状态。2.贵州中部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有丰富的种子存在,其中最大值在2月份的草本Ⅱ阶段,最大值为3755粒/m~2,最小值为5月份的次生林阶段,密度值为1042.2粒/m~2。演替影响种子库的大小,随着演替进行,种子库密度减小,在2月份相邻演替阶段中,除了草丛Ⅰ和草丛Ⅱ之间,藤刺灌丛和灌木林之间的差异性不显着外,其余群落与相邻两个群落的差异性显着;5月份差异不明显,相邻两个阶段差异值最低的在原生林和次生乔木林,为44.5粒/m~2。在检测出所有种子植物中,以草本植物占优势,木本植物种类较少,种子密度也较低。2月份和5月份两次检测值之间的差异较大,方差分析差异性显着,差异值最大出现在草丛Ⅱ阶段,相差2105粒/m~2。此外,演替影响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相似性,对2月份和5月份来说,地表植被与种子库的相似性规律一致。随着演替进行,相似性越来越小,相似性系数最大的为2月份的草丛Ⅰ,Cj系数为56.5%,相似性最小的为2月份的原生林,Cj系数为11.1%。3.演替后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间的相关系数较低,不利于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正常更新。4.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含有丰富的幼苗数量,对灌丛以后的6个阶段的幼苗调查中共检测到32种397株实生木本植物,这些幼苗保证了群落更新的需要。(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4-01)

熊华,刘济明,谢元贵,于飞,蒙朝阳[6](2008)在《中度石漠化小生境特征及分布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省毕节鸭池中度石漠化示范区为例,根据小生境的形成原因、外部形态特征、面积比例的量化指标等将中度石漠化生境划分成石面、石沟、石隙、台地、石洞、土面6种小生境类型。分别测定了各样地中各小生境的数量和面积比例,并绘制了小生境类型图。利用不同面积比例的样地,研究了不同小生境的分布格局、破碎化、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丰富度以及不同小生境之间的相关关系等;阐明了中度石漠化地区小生境的类型特征及空间格局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34期)

杨成波[7](2008)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喀斯特中度石漠化灌丛水土流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省位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该省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耦合,大量的土地资源流失,出现大量的石漠化景观。由于贵州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区,降雨量十分丰富,而降雨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暴雨频繁发生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生产力下降是限制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器设置不同降雨强度,研究贵州中度石漠化灌丛水土流失,以及用Hood入渗仪对中度石漠化地区灌丛的入渗过程进行研究,其主要结论如下:(1)在5个不同雨强条件下,3个不同岩石裸露率小区的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大致是开始径流量逐渐增加,以后逐渐下降。整个曲线呈波动变化。在相同的雨强下,岩石裸露率相差大的小区,产生的径流量较大,岩石裸露率相差不大的2个小区,产生的径流量相差不大。岩石裸露率相差不大的2个灌丛生态系统,其累积径流量非常接近。岩石裸露率相差大的灌丛生态系统,累积径流量变化曲线相差大:累积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增大。岩石裸露率为70%的灌丛生态系统的累积径流量比岩石裸露率分别为42%、32%的灌丛生态系统的累积径流量都大。岩石裸露率相差不大的灌丛生态系统的累积径流量比较接近。而3种不同岩石裸露率的灌丛生态系统都遵循二次函数方程分布。所有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着水准p<0.01,相关系数R~2都大于0.93以上。(2)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开始的泥沙浓度逐渐增大。在相同雨强下,泥沙浓度变化过程并不稳定,开始泥沙浓度较高,以后泥沙浓度在波动中逐渐降低。总体来看,岩石裸露率为32%灌丛生态系统的泥沙浓度比其他2个灌丛生态系统都要高。在相同雨强下,泥沙量逐渐增加,当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随着雨强的增大,泥沙量也增大。3种不同岩石裸露率的灌丛生态系统在不同的降雨强度下泥沙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二次函数方程R=bo+b_1t+b_2t~2。3种不同岩石裸露率的灌丛生态系统累积径流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正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R=ax+b。(3)通过灰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地表径流系数的主次关系,即植被状况参数的灰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灌木层叶面积指数>植物高度>灌草层叶面积指数>草本层叶面积指数。(4)对3个经验土壤入渗模型进行比较表明:Kostiakov方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拟合精度高于Horton方程和Philip方程,其中,Philip方程的精度最低,可以判断,对于喀斯特石漠化灌丛生态系统土壤,Kostiakov方程拟合效果最好。3个小区中的累积入渗量都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3个小区的土壤入渗能力降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Hood入渗仪测定土壤入渗特征表明稳渗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少。(5)相同雨强下径流中养分含量开始比较高,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总氮、总钾、总氮浓度变化不明显.径流水溶液中流失的养分没有明显反映出与雨强的相关性,小雨强时有近似于高雨强下的流失浓度。在相同的雨强下,随着岩石裸露率的增大,径流养分流失量逐渐的增加;径流养分累积流失量与累积径流量之间可以用线形方程y=ax+b表示。即径流养分累积流失量随着累积径流量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营养流失量流失越多,土地生产力逐渐降低,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8-06-01)

中度石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度石漠化是石漠化类型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为探求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的自然障碍因子,以喀斯特中度石漠化的典型分布地——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和梨树镇作为研究地点,以不同小生境及生境因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个生境因子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及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重要性分析,综合探讨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的自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小生境中的各障碍因子及作用机理不同,影响植被恢复的障碍因子在不同的小生境中的主导程度不同。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容量呈极显着相关,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及氮、磷素含量表现为显着相关,植株的高度主要与土壤容量、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氮素含量呈极显着相关。植被恢复的主要自然障碍因子为土壤容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有效氮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其中土壤容量因子和土壤水分因子是中度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自然障碍因子,土壤容量因子是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自然障碍因子。研究结果对探索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机制、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度石漠化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浒,金道超,林丹丹,王鹏举,周政.中度石漠化生态修复初期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8

[2].熊华,刘济明,于飞,李丽霞.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自然障碍因子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

[3].熊华,于飞.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不同生境小气候变化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13

[4].甘华军,王震洪,张丝菊,杨成波.不同降雨强度中度石漠化地区氮、磷、钾流失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09

[5].袁莉.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D].贵州大学.2009

[6].熊华,刘济明,谢元贵,于飞,蒙朝阳.中度石漠化小生境特征及分布格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7].杨成波.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喀斯特中度石漠化灌丛水土流失研究[D].贵州大学.2008

标签:;  ;  ;  ;  

中度石漠化论文-陈浒,金道超,林丹丹,王鹏举,周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