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耦合论文-代继刚,梁小亮

后门耦合论文-代继刚,梁小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门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ED,后门耦合,电场强度,感应电流

后门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代继刚,梁小亮[1](2015)在《一种新的PED对机载系统后门耦合干扰测试方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航客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PED)的使用已经成为干扰机载电子电气系统/设备不可忽视的潜在干扰源,因此,在民航客机研制过程中需要对其带来的潜在干扰进行有效的评估。该文提出了PED有意辐射对机载系统后门耦合干扰的低电平测试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5年24期)

徐逸飞,牛臻弋[2](2015)在《民用客机舱内无线接入点天线后门耦合特性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民用客机客舱内安装的无线接入点天线与机载敏感设备及其互连线缆间的后门耦合特性。以945MHz的无线接入点天线为例,对其在各舱室内的耦合电场和线缆耦合电流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与DO-160G第20节中规定的射频敏感度要求进行对比,给出了该天线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限值。这项工作同样可用于分析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无线接入点天线的射频安全性。(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5-30)

刘峰[3](2014)在《基于电磁拓扑的后门耦合特性建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现代电子设备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外部电磁场通过设备外接线缆和非理想屏蔽壳进入舱室内部,与舱内设备发生耦合称为后门耦合。其中通过非理想屏蔽壳的耦合主要包括屏蔽壳体上的各种开孔、开缝等不连续处造成的孔缝耦合,壳体材料非理想导电造成的透射以及低频情况下接地不完善导致的屏蔽失效。后门耦合广泛存在于电子系统中,产生的场分布在整个系统内部,会在腔体内形成复杂的电磁场分布。因此,建立一种分析系统后门耦合问题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围绕设备后门耦合中的孔缝耦合和线缆耦合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1.采用基于腔体并矢格林函数的矩量法分析了外部平面波照射下开缝腔体的电磁耦合问题。首先根据等效原理,将矩形腔体上的缝隙等效为一个等效磁流,腔体内部的耦合场可以看作是等效磁流在腔体内的辐射场。等效磁流通过叁角函数和脉冲函数来确定,进而利用矩形腔的并矢格林函数计算出腔体内部的耦合场。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厚壁矩形腔的孔缝耦合问题,通过在孔缝内外两侧引入两个等效磁流计算了腔体内部的耦合场。2.相对于多缝腔体耦合场的直接迭加计算,应用迭代技术对孔缝处的等效磁流和腔内耦合场进行了修正。计算结果表明,是否应用迭代技术进行修正对耦合场的计算有较大影响,因而不能随意忽略多个孔缝间的互相耦合。然后,同样运用迭代技术对厚壁多缝腔体内的耦合场计算进行了修正,验证了迭代技术在厚壁腔体情况下的有效性。3.研究了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线缆耦合和孔缝耦合问题的联合建模。首先分析了开缝腔体内置传输线的电磁耦合问题,采用基于腔体并矢格林函数的矩量法计算了腔体内部的耦合场,将耦合场当作激励源,应用传输线BLT(Baum-Liu-Tesche)方程求解了负载上的电流响应。然后,分析了传输线为贯通单线和贯通屏蔽线两种情况下开缝腔体的电磁耦合问题,计算了线缆负载上的电流响应。(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4-12-01)

黄隽,费奇志,张浩然,胡云安,金焱[4](2011)在《电磁脉冲武器对军机座舱后门耦合效应及软杀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机电磁脉冲武器软杀伤和座舱耦合效应缺乏定量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建立了一套电磁脉冲后门耦合效应建模与软杀伤分析流程,并以某作战飞机为例,开展了低频(0~100 MHz)电磁脉冲武器的座舱耦合效应仿真试验,获取和分析了软杀伤数据,从而提出了一种采用座舱玻璃导电膜的低频电磁脉冲武器软杀伤防护方法。软杀伤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功率密度的软杀伤易损性分析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而且防护方法对低频电磁脉冲武器具有较好的屏蔽效能。(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谢鹏浩,谭志良,张荣奇[5](2008)在《对某电子设备典型后门耦合效应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某型电子设备的电磁耦合规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建立了设备模型和所需的电磁场环境.研究表明:无内部设备,当频率在400 MHz以上时设备内部准中心位置呈现中心聚集效应和明显的窗口耦合;有内部设备,当频率在50 MHz时门缝处电磁耦合明显,明显的耦合现象发生在500 MHz以上频率,内部设备附近产生强耦合场;在平面电磁波作用下,设备内部电场强度随频率增加逐渐均匀化且数值增大,后门窗口处效应呈现明显增强,内部电磁场发生畸变;仿真结果为实际试验和具有类似尺寸孔隙的设备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程煜[6](2005)在《电子系统后门耦合效应的FDTD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功率微波是一种应用功率大于1GW 的脉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正在发展一种介于电子战和高功率微波之间的中间方案,称为灵巧微波或中功率微波(MPM),其功率量级为数兆瓦至千兆瓦级。在中功率微波的基础上再加上幅度调制、频率调制以及其它形式调制,就构成了“超级干扰机”。鉴于后门耦合对系统危害较大,也不好防护的实际情况,本论文主要针对后门耦合,一是研究高功率微波采用何种瞬态脉冲波形耦合入目标腔体内的能量较大;二是研究“超级干扰机”采用何种波形、何种调制方式才能达到较好的干扰效果,耦合入目标腔体内的能量较大。本论文以目标腔体后门耦合效应为研究对象,以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为研究手段,通过二维和叁维FDTD 仿真建模,进行了多种电子信号波形对电子系统后门耦合效应的FDTD 仿真研究,在不同的脉宽、不同的波形对于耦合入腔体的相对能量大小有何影响方面,得出了一些结论。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二维FDTD 仿真模型和叁维FDTD 仿真模型的建立,主要分析入射波在连接边界的引入、PML 吸收层的设置及散射体的引入如何在FDTD 模型中实现等几个关键问题;2 按已建立好的二维FDTD 仿真模型和叁维FDTD 仿真模型编制仿真程序,进行数值试验验证模型是否建立成功;3 进行多种电子信号波形对电子系统后门耦合效应的FDTD 数值仿真研究,得出结论。通过数值仿真得出的结论有:各种波形的相对能量与距入口距离的关系、不同入射波耦合入腔体内的相对能量的比较、不同脉冲在腔体内的相对能量与脉冲宽度的关系、已研究过的波形里的最佳信号波形。这些结论在提高微波辐射对电子系统的干扰能力及电子系统对微波辐射的抗干扰能力(包括电子系统的抗辐射及加固方面)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研究的结果不仅为大功率干扰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仿真数据,对不同信号波形对后门耦合效应的评估具有参考意义,而且对于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小后门耦合带来的损失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5-01-01)

后门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民用客机客舱内安装的无线接入点天线与机载敏感设备及其互连线缆间的后门耦合特性。以945MHz的无线接入点天线为例,对其在各舱室内的耦合电场和线缆耦合电流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与DO-160G第20节中规定的射频敏感度要求进行对比,给出了该天线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限值。这项工作同样可用于分析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无线接入点天线的射频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门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代继刚,梁小亮.一种新的PED对机载系统后门耦合干扰测试方法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

[2].徐逸飞,牛臻弋.民用客机舱内无线接入点天线后门耦合特性仿真研究[C].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5

[3].刘峰.基于电磁拓扑的后门耦合特性建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4].黄隽,费奇志,张浩然,胡云安,金焱.电磁脉冲武器对军机座舱后门耦合效应及软杀伤分析[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

[5].谢鹏浩,谭志良,张荣奇.对某电子设备典型后门耦合效应的仿真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程煜.电子系统后门耦合效应的FDTD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

标签:;  ;  ;  ;  

后门耦合论文-代继刚,梁小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