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蒸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水蒸发,影响因素,保水
土壤水蒸发论文文献综述
何凤鸣,贾帅[1](2018)在《浅谈土壤水的蒸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其它水源不可替代的,而且在土壤中具有比较稳固的位置,即使是人工也很难将其水分转移。一般来说该水分都是藏在包气带土壤中的,在渗透作用下,由在负压环境中,因此它不是饱和水分。土壤蒸发是土壤损失水分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土壤水分蒸发过程和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途径对于破解和寻找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农村科学实验》期刊2018年13期)
刘战东,秦安振,宁东峰,赵犇,刘祖贵[2](2016)在《降雨级别对农田蒸发和土壤水再分布的影响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野外人工模拟了6级降雨强度(小雨P1、中雨P2、大雨P3、暴雨P4、大暴雨P5和特大暴雨P6),通过分析麦田0~100 cm土壤含水率在3个时期的变化,旨在探讨不同降雨强度土壤蒸发和雨水入渗土壤后的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一致时,不同降雨级别处理的土壤蒸发过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土壤日蒸发量随降雨级别的增加均呈对数函数方式增长;不同处理白天土壤蒸发有显着的差异,晚上土壤蒸发差异不显着;冬小麦各生育期日均土壤蒸发量及阶段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在3个生育期,不同降雨级别冬小麦土壤蒸发占降雨量的比例(E/P)大小排序相同,均为P1处理>P2处理>P3处理>P4>处理P5处理>P6处理。降雨入渗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相似,供水结束后,表层0~20 cm内土壤含水率急剧降低,大雨级别以上处理20~60 cm土层的含水率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60 cm以下土层的含水率变化较小。降雨级别越大,土壤水再分布影响的土层就越深,同时水分再分配过程所需的时间越长。另外,同一降雨级别,土壤初始含水率较低时,土壤水分运移再分布较慢。受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影响,返青期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不如拔节期、灌浆期变化明显。降雨级别越大,转化成土壤水的水量越多,大雨和暴雨转化效率最高。(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黄远洋,陈喜,张志才,郑健[3](2015)在《地下水作用下土壤水蓄量变化及其对蒸发通量影响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基于数值积分的土壤水平衡计算与稳态蒸发通量解析解相耦合,提出一种逼近Richards方程的迭代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地下水位下土壤水蓄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水蒸发量和潜水蒸发量的影响。采用Hydrus-1D模型对迭代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并将模型应用于安徽五道沟实验站地下水埋深分别为0.4 m、0.6 m和1.5 m的3个蒸渗仪的土壤水蓄量变化及蒸发通量的模拟。结果表明,迭代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较好地模拟受地下水位以上毛细管力作用的土壤水蓄量动态过程及蒸发通量,还能反演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渗透系数和孔径分布系数。(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张骜,王振华,王久龙,李文昊[4](2015)在《蒸发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是盐分运移的载体,蒸发条件下地下水会对土壤盐碱化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在白炽灯(275W)模拟稳定蒸发和土柱模拟50 cm地下水位的条件下,设置4组重复,试验中水温盐传感器每隔1 h采集一组数据,测定土柱中5~50 cm的土壤水、盐含量,观察表层析出盐分。结果表明:蒸发条件下盐分聚集过程中,距地表30cm处土壤水、盐含量在蒸发进行3 d左右出现峰值;距地表30 cm处含水率的定值略低于距地表50 cm处含水率定值,而含盐量定值与距地表50 cm处含水率定值相近。距地表10 cm处土层水盐含量在蒸发进行第7天左右时间出现峰值,然后水分逐渐降低并趋近一个定值;说明距地表30 cm以下土体作为一个通道起到盐分的传递作用,土柱蒸发结束后,形成"浅集表聚"的分布特征。K+、Na+和Mg2+的含量从纵剖面分析都呈现自下而上50~25 cm逐渐减小、25~0 cm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叁种离子都在25 cm埋深即土柱的1/2处产生一个最小值;除去表层由于反盐堆积的离子外,CO32-、SO42-在蒸发过程中无太大波动。蒸发结束后,4种阴离子除HCO3-含量大于初始值外,其它3种离子均小于初始值。(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翟鹏辉,杨丽晶,李素艳,孙向阳,谭德远[5](2014)在《蒸发条件下不同夹层土壤水盐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一维土柱蒸发实验,以沸石、陶粒、蛭石、海泡石绒和河砂作为夹层,从毛管水的上升速率、表层土壤盐分特征离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研究5种材料的阻盐效果。结果表明:在蒸发过程中,5种夹层对水分的蒸发均具有抑制作用。经过550h后,除了沸石外,蛭石、河砂、陶粒、海泡石绒和CK处理的湿润峰均达到土壤表层。毛管水上升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沸石<蛭石<河砂<陶粒<海泡石绒<CK;在30d实验中,除沸石外,其他4种处理的盐分特征离子均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且表层盐分含量的大小与毛管水的上升速率成正比;蒸发结束后,整个土壤剖面只有沸石夹层处理的表层土壤未发生积盐且下界面有明显的积盐效应,进一步表明沸石夹层具有明显的阻水隔盐效果。(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商放泽,任树梅,邹添,杨培岭[6](2013)在《再生水及盐溶液入渗与蒸发对土壤水盐和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再生水利用对土壤盐碱性影响的特殊性,采用室内大型土槽试验,对比研究了清水、再生水和钠吸附比(sodium adsorption ratio,SAR)分别为3、10和20(mmolc/L)0.5的盐溶液入渗与蒸发10次(模拟灌溉2a)期间对土壤及土壤溶液盐分迁移累积和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相比,再生水和SAR值为20(mmolc/L)0.5的盐溶液处理中0~40cm深度壤土含水率较高,80~120cm砂土含水率的增加产生滞后现象;再生水和盐溶液入渗与蒸发后土壤中盐分产生累积,累积量为9.54%~51.83%,而再生水处理中淋洗液带出的盐分最多,是其他处理的1.09~1.42倍。清水、再生水和盐溶液处理土壤溶液钠吸附比(SAR)<3(mmolc/L)0.5,土壤pH值<8.5,再生水和盐溶液入渗与蒸发引起土壤碱化的风险较低。再生水入渗与蒸发后土壤溶液中K+和Ca2+在土体中的迁移分布与清水和盐溶液处理不同,再生水对土壤中Cl-有较强的淋洗作用,长期再生水灌溉过程中土壤K+、Ca2+和Cl-的迁移和淋洗需要引起重视。试验结果对农业中长期安全合理利用再生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14期)
秦新强,师远,王全九,苏李君[7](2011)在《蒸发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方程的楔形基配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模拟大田试验的水分分布,对蒸发条件下含根系吸水项的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采用新的数值方法--楔形基配点法进行数值模拟。与传统的差分格式和有限元相比,计算格式简单、方便、实用,并在计算时间和计算误差方面更具有优势。应用土壤剖面含水率的实测值与本文算法的模拟值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拟合效果好,模拟精度在98%以上,表明所建模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情况。(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陈世平,李毅,高金芳[8](2011)在《覆膜开孔入渗-蒸发条件下夹砂层土壤水、盐、热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入渗-覆膜开孔蒸发条件下砂夹层影响水、盐、热运动的方式和规律尚不清楚。通过不同埋深砂夹层土体室内入渗-蒸发试验,分析了3个不同埋深砂夹层和覆膜开孔影响下土体水、盐、热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夹砂层土体在整个积水入渗过程中经历非线性、线性两个过程;砂夹层对水流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同时对盐分的淋洗不利;不同覆膜开孔率蒸发条件下,任意时刻剖面温度分布均为表层0cm最高,土体底部最低,25cm为土体温度变化的影响深度;25cm以上不同砂夹层埋深土体剖面温度梯度规律表现为T(5~10cm埋深)>T(10~15cm埋深)>T(20~25cm埋深)。(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1年11期)
刘晓艳,陈建生[9](2011)在《蒸发过程中土壤水同位素变化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前人在土壤蒸发过程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发展变化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过程主要以理论发展为主线,按照考虑单一因素向多因素发展过程进行。随后,总结分析了盐分、植物及分层土质对土壤水同位素剖面发展过程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土壤水δD、δ~(18)O剖面在获取相关的水文信息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期刊2011-08-02)
陈世平,李毅,高金芳[10](2011)在《覆膜开孔蒸发条件下斥水土壤水盐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不同斥水度土壤覆膜开孔下的室内蒸发试验,分析了3种土壤不同斥水度和覆膜开孔影响下,土壤水分和盐分的运动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开孔条件下不同斥水度土壤累积蒸发量与时间平方根呈正比,土壤斥水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单位膜孔面积的单位深度累积蒸发量(Er)随覆膜开孔率增大而急剧减小,与覆膜开孔率的变化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随着土壤斥水度增大,剖面水分蒸发幅度减小;开孔率越大,剖面含盐量变化幅度越大,而斥水度对剖面含盐量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土壤水蒸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野外人工模拟了6级降雨强度(小雨P1、中雨P2、大雨P3、暴雨P4、大暴雨P5和特大暴雨P6),通过分析麦田0~100 cm土壤含水率在3个时期的变化,旨在探讨不同降雨强度土壤蒸发和雨水入渗土壤后的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一致时,不同降雨级别处理的土壤蒸发过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土壤日蒸发量随降雨级别的增加均呈对数函数方式增长;不同处理白天土壤蒸发有显着的差异,晚上土壤蒸发差异不显着;冬小麦各生育期日均土壤蒸发量及阶段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在3个生育期,不同降雨级别冬小麦土壤蒸发占降雨量的比例(E/P)大小排序相同,均为P1处理>P2处理>P3处理>P4>处理P5处理>P6处理。降雨入渗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相似,供水结束后,表层0~20 cm内土壤含水率急剧降低,大雨级别以上处理20~60 cm土层的含水率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60 cm以下土层的含水率变化较小。降雨级别越大,土壤水再分布影响的土层就越深,同时水分再分配过程所需的时间越长。另外,同一降雨级别,土壤初始含水率较低时,土壤水分运移再分布较慢。受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影响,返青期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不如拔节期、灌浆期变化明显。降雨级别越大,转化成土壤水的水量越多,大雨和暴雨转化效率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蒸发论文参考文献
[1].何凤鸣,贾帅.浅谈土壤水的蒸发[J].农村科学实验.2018
[2].刘战东,秦安振,宁东峰,赵犇,刘祖贵.降雨级别对农田蒸发和土壤水再分布的影响模拟[J].灌溉排水学报.2016
[3].黄远洋,陈喜,张志才,郑健.地下水作用下土壤水蓄量变化及其对蒸发通量影响的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张骜,王振华,王久龙,李文昊.蒸发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
[5].翟鹏辉,杨丽晶,李素艳,孙向阳,谭德远.蒸发条件下不同夹层土壤水盐动态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4
[6].商放泽,任树梅,邹添,杨培岭.再生水及盐溶液入渗与蒸发对土壤水盐和碱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3
[7].秦新强,师远,王全九,苏李君.蒸发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方程的楔形基配点法[J].灌溉排水学报.2011
[8].陈世平,李毅,高金芳.覆膜开孔入渗-蒸发条件下夹砂层土壤水、盐、热变化规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
[9].刘晓艳,陈建生.蒸发过程中土壤水同位素变化研究现状[C].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2011
[10].陈世平,李毅,高金芳.覆膜开孔蒸发条件下斥水土壤水盐变化规律[J].农业机械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