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治验

泄泻治验

程显忠1曲栋梁2

烟台桃村中心医院山东栖霞265301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泄泻的发病机理及证治特点,作者通过对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证时参考借鉴。

【关键词】泄泻;治验

一、概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比正常增多,大便溏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它是临床较多见的一种病证。中医历代典籍,对泻泄一证都有专门论述,但名称上颇不一致。《内经》称“泄”、“洞泄”、“注泄”等。汉唐医籍中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现在中医院校教材亦沿称“泄泻”。

“泄”与“泻”大多数人都相提并论,但严格来说两者有别。泄者,大便溏薄,或作或止;泻者,大便直下,水去如注,即所谓“暴注”。两者轻重有不同,成因亦不一样。《内经》云:“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泄”属下,“泻”属热。但只凭一些非典型之见证是很难划分的。

现代医学所称的“腹泻”与中医称“泄泻”的内容虽有相同,但又互有出入。因此不能将两者理解为是同一概念。例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等属腹泻范畴而不能列入泄泻。反之,部分大便成形而不烂的五更泻、中气下陷泻等虽属泄泻范畴,而按《中医内科学》:“大便次数虽增加,而粪便成形正常,不应称为腹泻”。因此现代医学所指的“腹泻”,与祖国医学传统所称的“泄泻”,不应互相混称,以免造成混乱。

二、病因和病机

病因有内外之分。内因多为脾胃虚寒、肾阳虚衰、脾虚肝乘;外因多以六淫之邪,其中以寒、湿、暑、热、等邪引起的较为多见。脾喜燥而恶湿,湿邪最能引起泄泻。饮食过量,致宿食停滞;或误食不洁之品,伤及脾胃者,亦常造成泄泻。总之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机也比较复杂,但总离不开脾胃功能的障碍。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果脾胃受病,对饮食的消化吸收,都发生障碍,致使清浊不分,杂混而下,并走大肠,则成泄泻。

三、临证分类

泄泻种类很多,分类亦不一致。有医家将泄泻分为两大类:1.暴泄,其中包括寒泄、湿泄、热泻、暑泄、伤食泄等;2.久泄,其中包括脾泄、肾泄、滑泄等。亦有将泄泻作如下分类:1.从大便的性质和形状去分有餐泄、溏泻、鹜泄、濡泄、滑泄;2.从脏腑去分有脾泄、肾泄、肝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3.从外泻所致去分有痰泄、食泄、滑泄、暴泄。大多将泻泄分为五大类型:1.感受外邪泄泻;2.饮食所伤泄泻;3.脾胃虚弱泄泻;4.命门火衰泄泻;5.肝气乘脾泄泻。这些分类方法,很值得临床辨证上的参考。

四、诊断概述

临床辨证要点如下:第一、辨证时要注意与其他类似泄泻的疾病相鉴别;第二、辨证时要找出各种不同泄泻的特有见症。一是要弄清是不是泄泻,二是辨别清楚是什么成因引起的泄泻。

在临床实践中,我是有过教训的。如有些病人患的不是泄泻,而作泄泻去治;有些明知就是泄泻,但由于抓不住其特有见症,而无法辨证论治,结果延误时间,加重了患者痛苦。故辨证时应注意与痢疾、湿温、霍乱、痰饮、热结旁流等进行鉴别。

1.与痢疾鉴别:泄泻与痢疾都有腹痛,排便次数增多,多发生在夏秋之间等共同点。而痢疾的腹痛伴有里急后重,排便又以赤白脓血为特征,作为区别于泄泻的重要根据。

2.与湿温鉴别:湿温之属于湿邪偏重者,就有大便或水泻,易与泄泻相混淆。不过,湿温必有一派湿象见症:如头痛如裹、舌苔白滑或黄腻而厚、胸膈痞满、四肢倦怠酸痛、身重难以转侧、身热不扬、午后尤甚、脉缓等。而泄泻虽兼湿象,但其症较轻。

3.与热结旁流鉴别:阳明温病的热结旁流,亦泻下稀水,常以腹痛、大便次数增多而就诊。区别之点,要视其是否有粪便排出。热结旁流是“纯利稀水而无粪”;泄泻,尽管是水泻,多少总会有一些大便的残渣。前者属于便秘之列,再加上腹部触诊,就不难辨别了。

4.与痰饮鉴别:痰饮(指狭义)与泄泻都有排便次数增多。但前者其人一般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心下极冷,短气心悸见症。

5.与霍乱鉴别:霍乱排便次数亦增多。但其起病急骤,上吐下泻,病情凶险,下利清稀如米泔水,不甚臭秽。因此不难与鉴别。

总之,各种不同类型的泄泻,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矛盾,其表现形式就是机体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同的症状。只要充分掌握,就能准确地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五、临床治验

1.感受寒湿泄泻:这种泄泻既有恶寒、发热、四肢倦怠的表证;又有恶心呕吐,舌苔白滑等湿困肠胃的里证,且有起病较急的特点。治法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之。

2.湿热泄泻:湿热泄泻既有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泻下灼肛,粪色黄褐等邪热炽盛之候;又有舌苔黄而厚腻,脉滑而数等湿象见症。且有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的表现。以邪热见证为主又有湿象表露为其特证。故治法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之。

3.食滞泄泻:暴饮暴食以后,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胀暖气。辨证时视其有否暴食。治法就消食导滞,用保和丸加减治之。

4.脾虚泄泻:多见于小儿。每餐后作泻,便溏色黄白,不甚臭或完谷不化,腹满不渴,面黄形瘦,肢体倦怠,夜则虚汗。久之则脸浮足肿、肢冷,舌淡苔白,脉缓虚细。脾虚则湿困,治法健脾化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之。

5.湿邪泄泻:是指既不是寒湿,又不是湿热,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个类型。它既没有湿热泄泻那种泻下灼肛、心烦口渴的热象,又无寒湿泄泻那样发热恶寒、舌苔白滑之寒象。其特点是:胸腹痞满而不痛,大便多水,小便短少。由于湿为阴邪,非湿不化。故治法宜温中分利,胃苓汤主之。

6.中寒泄泻:常伴有畏寒肢冷等类外感先驱之象,以腹痛肠鸣、大便频作,后期多为水样(残渣甚少),小便反而清白,舌色、面色淡白为特点。治法温中除寒,可用理中汤。此证如早期治疗得当,很快痊愈,若失治而病延日久,脾阳、肾阳两伤,出现脸色淡白,四肢厥冷,汗出不温,畏寒,舌淡无华,脉沉细等一派阴寒证象,而产生土败木旺的恶候时,必须急急益气回阳救逆,用人参四逆汤加肉桂。否则最易亡阳而虚脱。

7.湿阻热郁泄泻:多见于小儿。症见腹痛,呕吐,渴不引饮,小便短赤不利,泄泻之势如喷射状,而又有里急后重之感,粪便如蛋花样。此证与湿热泄泻颇为相似,但呕恶频作、渴不引饮等湿阻见证及暴注下迫之势更甚,则可与湿热泄泻鉴别。治用蚕矢汤加减。

8.中气下陷泄泻:此证多见于久泻之后的老年人。一般泄泻次数不甚多,每日3-5次不等。其大便溏而不甚清稀;或大便成形而粪边有小量鼻涕样粘腻之物;甚则久泻脱肛。其特点:便意频而肛坠。治法宜补气升提,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9.脾虚肝乘泄泻:此属七情泄泻之一。其特点:泻前腹必痛,泻后痛不减,甚则呕逆脉弦。治法应肝脾两调,抑肝补脾,用痛泻要方治之。

10.五更泄泻:黎明之前,脐下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舌淡苔白,大便次数不多,有时一天排便二、三次。辨证时要抓住时间性的特点。正如程钟龄说“五更天明,依时作泻”。此为肾阳虚衰之泄泻,“火为土母”,命门火一衰,脾土亦弱,不能熟腐水谷而作泻也。所以用通利、健运非其所宜,而温补命门,兼温脾阳为共治法。治用四神丸加减。

11.秋后伏暑泄泻:秋后,发热恶寒,午后尤甚,无汗,频频泄泻,势如水样。若失治,长期不愈而夹便脓血,此为伏暑之泄泻。治法宜解暑清热、渗湿并进。方用黄连香薷饮加味。

12.经行泄泻:妇女月经期间,经来即泻,经净即止。月月如此,甚则年复一年。此类泄泻,不是脾虚便肾虚,均以脾肾论治。有脾虚见证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升举下陷之脾气,再加香附、白芍等理气调经。如肾阳虚为主,以脾肾兼顾,用四神丸合四君子汤治之。

六、讨论

总之,泄泻原因虽多,但主要还是脾、肾、肝三脏功能的障碍,暑、湿、寒、热四邪之扰,又以脾虚、湿困为重点。辨证时既要注意泄泻的新久、病势、所在时间,且要注意粪便的气味、颜色、形状。治法初宜调中分利,继用健脾燥湿。久必升提、固涩,随证施治,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9—236.

[2]朱进忠.中医临证五十年心得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6—379.

[3]张年顺等.李东垣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标签:;  ;  ;  

泄泻治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