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超速保护论文-陈辉,曾宪平,王胜虎

电超速保护论文-陈辉,曾宪平,王胜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超速保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轮机,SPPA-T3000系统,电超速保护装置,旁路改造

电超速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曾宪平,王胜虎[1](2017)在《SPPA-T3000 DEH系统电超速保护装置旁路改造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某发电厂660 MW汽轮机组SPPA-T3000 DEH系统由于测速卡故障引发的超速保护动作,以及对电超速保护系统BRAUN卡自检故障的处理。针对故障处理过程中电超速保护无法退出的情况,提出电超速保护系统旁路改造方案,确保机组运行中,当转速探头或BRAUN卡件故障时,能退出1套超速保护,进行故障处理。(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7年05期)

周爱军[2](2015)在《ALSTOM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在常规火电厂项目中,ALSTOM生产的汽轮机通常配置了一套机械超速保护系统和两套电超速保护系统。机械超速保护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危急遮断器,当汽机转速达到110%额定转速时,危急遮断器动作遮断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是两套独立的系统,每套均至少有3个来自于现场的转速探头,其中一套送入DEH中进行转速调节;另一套送入TSI并在TSI内进行阈值设定后送出3路开关量跳机信号进入ETS中进行叁取二保护跳机。(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5年21期)

仵华南,郝德兴[3](2012)在《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电超速保护控制单元及其调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电超速保护控制单元包括110%超速遮断、升程控制(TAB)测试、自动巡检测试和故障报警等功能。介绍了电超速保护控制单元的各种功能,提出了其调试的重点和方法,如接线回路、E16装置参数设置、110%超速遮断、升速程序控制测试、自动巡检测试、故障报警、可靠性联合试验等。(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2年03期)

王凤杰,孙俊丰[4](2008)在《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1号汽轮机在一次甩负荷试验中,该机组甩全负荷时转速飞升过快,其动态特性超标。主要原因是电超速保护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高压油动机动作延迟。针对这种情况,对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进行了改造,即在高压油动机两侧机底各加装两个电磁阀,加快了甩负荷过程中汽门的关闭速度,同时在电超速系统上增加了甩负荷发信点和快速保护电磁阀,既提高了反应速度、又增强了负载能力。该系统改造后,通过几年的运行,没有出现机组甩全负荷时转速飞升过快,动态特性超标现象,使1号汽轮机安全运行,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电气开关》期刊2008年03期)

王琰,郭建雄[5](2006)在《某煤气化电厂1号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煤气化电厂1#汽轮机在一次甩负荷试验中发现该机组甩全负荷动态特性不合格,转速飞升过高。主要原因是电超速保护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高压油动机动作延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在高压油动机两侧机底各加装2个电磁阀,加快了甩负荷过程中汽门的关闭。改造后,运行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电力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付新河[6](2003)在《广州发电厂1号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发电厂1号汽轮机在一次甩负荷试验中发现该机组甩全负荷动态特性不合格,转速飞升过高。主要原因是电超速保护系统的设计存有缺陷,高压油动机动作延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在高压油动机两侧机底各加装两个电磁阀,加快了甩负荷过程中汽门的关闭。改造后,经过多年的考验,运行稳定可靠。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同类型机组中。(本文来源于《广东电力》期刊2003年02期)

姚家玲,刘士平,毛忠建[7](2003)在《电超速保护回路的分析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电超速保护电路改造前、后对供热机组安全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站辅机》期刊2003年01期)

田丰,张俊杰[8](2001)在《大型机组电超速保护装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轮机控制系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防止汽轮机超速,现代化大型机组普遍具有电超速保护控制系统(OPC—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机组甩负荷后转子的飞升特性是由调节系统和OPC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论述国内外几种典型机组实现数字电液控制(DEH—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OPC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特色。认为OPC的快速性、可靠性及其与调节系统的协调性是抑制超速并快速将转速稳定在同步转速继续接带负荷的关键,并推荐在机组大修后应测量发电机断路器跳闸回路的动作时间,使之成为一个例行试验。(本文来源于《国际电力》期刊2001年04期)

王家玉,刘雁杰[9](1999)在《妈湾发电总厂1、2号机组电超速保护动作后抗燃油压力大幅降低原因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妈湾发电总厂1 、2 号机组自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电超速保护动作后抗燃油压力大幅度下降,并导致汽轮机跳闸问题,汽轮机电超速保护功能得不到实现。经过试验分析,认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卸载阀和伺服阀在汽轮机电超速保护动作时,关闭不及时,不到位,致使抗燃油大量泄放,并导致抗燃油压大幅下降。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1999年06期)

张镇一,朱程滨[10](1995)在《电超速保护装置的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仿真技术系统地分析了电超速保护装置在不门条件下的工作,在甩负荷时电超速保护,装置能降低机组的动态超速约3%,优干微分器。电超速保护装置与微分器相比结构比较完善.工作比较可靠。建议采同电超速保护装置取代微分器。(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1995年06期)

电超速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前言在常规火电厂项目中,ALSTOM生产的汽轮机通常配置了一套机械超速保护系统和两套电超速保护系统。机械超速保护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危急遮断器,当汽机转速达到110%额定转速时,危急遮断器动作遮断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是两套独立的系统,每套均至少有3个来自于现场的转速探头,其中一套送入DEH中进行转速调节;另一套送入TSI并在TSI内进行阈值设定后送出3路开关量跳机信号进入ETS中进行叁取二保护跳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超速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1].陈辉,曾宪平,王胜虎.SPPA-T3000DEH系统电超速保护装置旁路改造与分析[J].浙江电力.2017

[2].周爱军.ALSTOM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进[J].科技与企业.2015

[3].仵华南,郝德兴.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电超速保护控制单元及其调试方法[J].热力发电.2012

[4].王凤杰,孙俊丰.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造[J].电气开关.2008

[5].王琰,郭建雄.某煤气化电厂1号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进[J].电力学报.2006

[6].付新河.广州发电厂1号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进[J].广东电力.2003

[7].姚家玲,刘士平,毛忠建.电超速保护回路的分析与改进[J].电站辅机.2003

[8].田丰,张俊杰.大型机组电超速保护装置综述[J].国际电力.2001

[9].王家玉,刘雁杰.妈湾发电总厂1、2号机组电超速保护动作后抗燃油压力大幅降低原因试验分析[J].热力发电.1999

[10].张镇一,朱程滨.电超速保护装置的分析与评价[J].汽轮机技术.1995

标签:;  ;  ;  ;  

电超速保护论文-陈辉,曾宪平,王胜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