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下部支承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跨度钢屋盖结构,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工作
下部支承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韩午玮,经哲文[1](2019)在《大跨度钢屋盖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工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水平不断上升的今天,人们给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要求相关的大跨度的场馆以及展厅等工程数量逐渐上升。通常情况下这种项目的上部分都是使用大跨度的钢屋盖结构,其下部分使用的是支承结构。因为在设计的时候其结构都是相互分开的,所以经常就会把上部分与下部分的内容分开考虑,一般都是使用固定铰支座来对桁架结构的支撑进行模拟,这种方式明显是存在弊端的,不仅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还会使得成本投入加大。基于此,本文将会以某一工程为例对其模型进行分析,确定出适合的方式模拟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住宅设施》期刊2019年04期)
李鑫[2](2018)在《热电厂大跨度储煤棚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体系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在形式众多的复杂结构中,网架结构的发展非常迅速。结构的轻型化特征使得网架结构可以跨越越来越大的空间,与此同时其受力性能良好,又美观经济的特点,使得此种结构在储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储煤棚网架的受力性能、抗震性能及其下部支撑结构实际检测试验与力学模型的对比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ANSYS软件中的APDL参数化建模语言建立了叁维储煤棚网架结构的模型。分析了叁心圆柱面网架结构在自重荷载、静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雪荷载等多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静力学特性分析。总结了储煤棚网架在多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特征,为实际修建方案提供参考依据。(2)对叁心圆柱面网架的动力特性和自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网架结构抗震的一些基本假定,借助网架振动方程分析自振频率与地震波的联系。之后通过网架自振模态分析与地震谱分析以及时程分析法研究了网架在地震波作用下的运动规律。(3)大型网架的结构基础的稳定是实现结构设计的前提。为此,本文进行了网架支承结构实际检测数据与力学模型数据的对比分析,以验证是否能利用原有基础支承结构实现网架结构的设计,并根据最终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对比确定是否进行加固处理。(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8-05-01)
李红梅,路维,王军林,任小强,孙建恒[3](2016)在《考虑下部支承结构的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进行设计和分析时,动力稳定性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本研究将上部的单层球面网壳与下部支承结构作为整体,研究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在分析计算时,考虑了网壳的初始几何缺陷以及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研究了下部支承结构的刚度对网壳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杆件的塑性发展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下部支承结构的刚度对网壳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网壳进行地震分析或动力稳定分析时,应将上部的网壳与下部支承结构作为整体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陈文辉[4](2016)在《下部支承结构对网架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对比了网架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混凝土框架-钢网架混合结构常用简化分析方法。结合某办公楼工程实例分别建立上部钢网架结构的单独计算模型和混凝土框架-钢网架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对两种计算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对上部网架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期刊2016年03期)
刘登明[5](2016)在《大跨度钢屋盖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工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更高的追求,大跨度场馆、展厅等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此类工程一般上部采用大跨度钢结构屋盖,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结构设计分工的缘故,常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的支承体系分开考虑,用固定铰支座模拟桁架结构的支承,这显然是不妥的。由此造成的结果将是结构安全上的不可靠或者经济上的巨大浪费。本文以某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对下部支承结构的叁种简化模型(铰接支座、弹性支座、考虑下部支承结构质量及刚度的支座)进行分析,得出钢屋盖上、下弦杆的轴力及节点竖向位移随跨度的变化情况并与整体模型对比;对整体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研究其下部支承刚度的变化及考虑不同阻尼比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力荷载工况组合对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有限,下部支承结构的刚度对桁架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很大,因此不可简单把下部支承简化为铰接支座及弹性支座,否则设计偏于不安全;由于组合结构的材料阻尼不同,计算中采用“组阻尼比”方式输入,得出整体等效综合阻尼比,确定合适的结构阻尼比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分析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万翔,尹志伟,王健[6](2015)在《某局部叁层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整体工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架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建筑,结构整体一般为混合结构体系,即上部为钢结构网架体系,下部为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体系.目前大多数设计将两种体系分开设计,为避免与实际结构的受力差别,在空间网格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上下结构的相互作用,从结构的整体性进行结构设计正得到越来越多设计者的重视.本文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对局部叁层网架和下部混凝土框架支承结构进行整体建模,验算和完善上下部结构的单独设计,分析思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15年03期)
张乘,刘涛涛,袁从森[7](2015)在《考虑桩土作用对下部支承结构的抗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一个上部为多曲面异型网架、下部为部分框架结构的大跨空间结构为例,选用ANSYS有限元软件,选取下部支承结构的各项指标,对有无考虑桩-土作用的两种模型各指标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引入了折减系数,为今后对考虑桩-土作用后的结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下部支承结构指标是否应该进行折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5年05期)
刘红波,陈志华,王哲,周翠竹,张智升[8](2015)在《考虑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变形的椭圆形弦支穹顶结构温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结构周边约束刚度是影响结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周边约束刚度与支座刚度、下部支承结构侧向刚度有关,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中忽略了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侧向刚度的影响,使得分析结果不能准确反映结构的实际状态。以天津宝坻体育馆椭球形弦支穹顶结构为背景,建立包含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的整体模型,研究了下部支承结构侧向刚度对结构温度效应的影响,发现合理考虑下部支承结构的侧向刚度可有效降低结构的温度应力、温度变形和支座反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5年05期)
赵永全,任玉贺,任源[9](2014)在《大跨度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结构体系为钢网架-钢筋混凝土框剪混合结构的实际工程项目,充分考虑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的协同作用,采用MIDAS/Gen软件建立钢网架与下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分析模型,进行反应谱分析与弹性时程分析,并对两次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及包络设计,精确提取网架各支座节点的内力与位移。将各节点力和位移精确地施加在由SATWE软件建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体模型和由MIDAS/Gen软件建立的单独网架模型上,对单体模型和单独网架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将整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单体模型和单独网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单体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而网架设计需采用整体模型以体现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的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4年23期)
张慧武,周学军[10](2013)在《网架下部支承结构不同简化模型的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网架结构依靠其自重轻、受跨度限制小、造型优美等优势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我国,无论网架结构的总体数量还是个体规模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空间网架结构的设计方法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类:分离式和整体式。本文采用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PKPM软件的分析计算程序PMSAP,并结合叁维建模程序SpasCAD,完成了在一个集成CAD软件内对上下部分为不同材料的空间网架结构进行整体建模分析,采用PMSAP&SpasCAD设计方法实现了对空间结构整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本文采用的整体设计方法与往常的分离设计方法设计的建筑产品在稳定性、自振特性、动力性能进行了考察,并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作为基准模型,从而得出各种模型差距的大小,并得出了一些关于网架结构设计的建议和意见。(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7-19)
下部支承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十年来,在形式众多的复杂结构中,网架结构的发展非常迅速。结构的轻型化特征使得网架结构可以跨越越来越大的空间,与此同时其受力性能良好,又美观经济的特点,使得此种结构在储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储煤棚网架的受力性能、抗震性能及其下部支撑结构实际检测试验与力学模型的对比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ANSYS软件中的APDL参数化建模语言建立了叁维储煤棚网架结构的模型。分析了叁心圆柱面网架结构在自重荷载、静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雪荷载等多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静力学特性分析。总结了储煤棚网架在多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特征,为实际修建方案提供参考依据。(2)对叁心圆柱面网架的动力特性和自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网架结构抗震的一些基本假定,借助网架振动方程分析自振频率与地震波的联系。之后通过网架自振模态分析与地震谱分析以及时程分析法研究了网架在地震波作用下的运动规律。(3)大型网架的结构基础的稳定是实现结构设计的前提。为此,本文进行了网架支承结构实际检测数据与力学模型数据的对比分析,以验证是否能利用原有基础支承结构实现网架结构的设计,并根据最终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对比确定是否进行加固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部支承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韩午玮,经哲文.大跨度钢屋盖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工作的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
[2].李鑫.热电厂大跨度储煤棚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体系分析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3].李红梅,路维,王军林,任小强,孙建恒.考虑下部支承结构的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稳定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
[4].陈文辉.下部支承结构对网架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6
[5].刘登明.大跨度钢屋盖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工作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6].万翔,尹志伟,王健.某局部叁层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整体工作分析[J].空间结构.2015
[7].张乘,刘涛涛,袁从森.考虑桩土作用对下部支承结构的抗震研究[J].重庆建筑.2015
[8].刘红波,陈志华,王哲,周翠竹,张智升.考虑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变形的椭圆形弦支穹顶结构温度效应研究[J].建筑结构.2015
[9].赵永全,任玉贺,任源.大跨度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作用分析[J].建筑结构.2014
[10].张慧武,周学军.网架下部支承结构不同简化模型的对比分析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