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星座论文-谭娟,于君娜,李贝贝

小卫星星座论文-谭娟,于君娜,李贝贝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卫星星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业联盟,雷达卫星,小卫星星座,发展模式

小卫星星座论文文献综述

谭娟,于君娜,李贝贝[1](2019)在《基于商业联盟的雷达小卫星星座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瞄准迅速形成我国自主能力,抢占国际市场,在分析国内外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商业联盟的国家雷达小卫星星座发展模式建议,包括卫星及星座设计、地面系统建设、运营模式以及应用预测,可为后续商业航天发展和完善我国雷达卫星体系能力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第六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09-20)

陈川,杨武霖,余谦,李明,龚自正[2](2019)在《激光驱动接力移除空间碎片的小卫星星座及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众多空间碎片移除技术中,天基激光烧蚀驱动是一种高效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移除技术,特别是针对移除海量的、尺寸在1~10 cm的危险碎片而言,更是具有独特优势。然而,这一技术对高能激光器单脉冲能量、光束质量、发射镜口径等要求很高,目前的硬件水平还达不到实用指标要求,制约了其天基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硬件技术障碍,本文另辟蹊径,利用小卫星概念,提出了由不同轨道高度小卫星平台组成小卫星星座,通过在每个小卫星平台上的激光驱动接力来逐步降低碎片轨道高度,最终达到移除空间碎片的小卫星接力移除星座的构想。基于现有的激光器性能参数,根据激光烧蚀驱动碎片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单个卫星平台的移除能力,结果显示,10 J单脉冲能量激光器和0.5 m直径发射镜,能够对20 km范围内、尺寸小于10 cm碎片进行有效驱动。进而,针对空间碎片密集度高而应用最广的800 km轨道高度区域,设计了由分布在不同轨道高度的30颗小卫星组成接力驱动移除星座系统方案,通过仿真模拟计算验证了星座系统的移除碎片的可行性。该研究利用目前热门的小卫星星座,降低了天基激光移除空间碎片技术对硬件的性能要求,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所提出的小卫星接力驱动星座系统方案也有工程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白照广[3](2018)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运行与发展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简称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发射入轨,到2018年9月已经运行十年。十年来,作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首个专用卫星星座,双星一直在为我国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及其他行业提供连续不断的可见光、红外及超光谱遥感数据信息。文章分析整理了十年来双星在轨星座运行情况、卫星供电情况及其他卫星主要功能状态,简述了成像任务及应用情况,分析提出了星座主要技术成果,总结了双星设计与在轨运行的成功经验,并对环境减灾后续卫星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陶成华,李延东[4](2018)在《小卫星星座系统级EMC设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小卫星星座系统级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和验证的难度大、风险高等问题,从星座系统级EMC统筹设计和频率规划、星座系统EMC测试验证等方面,介绍小卫星星座系统级EMC设计及验证过程,提出基于最小资源占用的星座系统级EMC设计理念,以及基于模拟边界条件的逐级分步式EMC验证策略。小卫星星座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理念可以显着降低星座频率资源、设备资源,减小EMC设计的频域隔离、空域隔离等难度;该验证策略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EMC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工程研制风险。设计理念和验证策略可行有效,可为复杂航天器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庞宝君,王东方,肖伟科[5](2018)在《小卫星星座爆炸解体对空间碎片环境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LEO大型小卫星星座系统在轨爆炸解体事件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并分析了爆炸解体事件对邻近轨道空间碎片环境的影响。基于哈工大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2015研究成果,结合公开发表的OneWeb星座相关资料,本文侧重对大型小卫星星座爆炸解体事件产生的大尺寸空间物体对星座中其他卫星,以及邻近轨道飞行器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大型小卫星星座中卫星数目众多,为保障系统整体不发生爆炸解体事件,单个卫星爆炸概率必须严格限制。一旦星座中某卫星发生爆炸解体事件,解体初期解体碎片集中在母体轨道平面;在轨道摄动因素的影响下,几年后解体碎片将逐步扩散到其他轨道平面,对整个星座系统构成威胁。OneWeb星座运行轨道高度较高,生成的大尺寸解体碎片寿命可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星座中卫星轨道分布集中,单个卫星发生爆炸事件生成的解体碎片群与星座中其他卫星发生二次碰撞解体事件的频率接近0. 002次/年,这将有可能导致二次碰撞的发生,造成邻近轨道空间难以逆转的链式反应,甚至导致雪崩效应。(本文来源于《空间碎片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6](2017)在《“丽水一号”小卫星星座:民企怎样控制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1月10日,"丽水一号"商业遥感微小卫星星座首批卫星成功搭载长征十一号火箭一箭多星发射入轨。该星座由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总装、测试,预计将由80~120颗卫星组成。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民营商业卫星公司。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成本效益"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然而众所周知,要想投资航天(本文来源于《太空探索》期刊2017年01期)

刘勇,王赤,徐寄遥,李小玉[7](2016)在《“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背景型号任务研究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月,中国科学院遴选出5个空间科学卫星项目,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MIT)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该计划对于深入理解空间天气的一些重要物理过程有着重要意义,与国际同领域的任务相比,他具有独特的切入点和创新思想。(本文来源于《国际太空》期刊2016年09期)

贠敏[8](2015)在《小卫星、大星座,改变未来空间游戏规则——第叁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2015)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9月25日,"第叁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2015)"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创新与融合",南中国宇航学会主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总装备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白照广主持。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致开幕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葛玉君总经理致欢迎辞。《美国空军全球科技愿景(2013-2027)》中提到,"小(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5年10期)

俞盈帆[9](2015)在《小卫星星座正在回潮吗?》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一些国外企业和投资机构提出了建设低轨小卫星星座,用于提供全球互联网接入。这使人们想起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星座浪潮。当时同样有一批通信企业提出了多个小卫星星座概念,其中包括着名的铱星系统。但经过运作,多数系统没有进入工程研制,只有铱星系统、全球星和轨道通信系统叁个星座发射升空。叁个星座的经营状况一度低迷,都经历了破产保护和重组阶段,数年之后才实现收支平衡乃至赢利。直至近年才开始部署下一代星座。那么,这一轮小卫星星座浪潮会不会重蹈覆辙?(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5年05期)

杜锋,李广侠,朱宏鹏,云飞龙[10](2015)在《下一代小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开始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以全球无缝卫星覆盖、可手持终端和大容量为主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尤为迅速。随着全球陆海空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卫星使用年限将满,从2007年开始,各主要小卫星星座运营公司开始了第二代系统的研制。而新兴的03b网络公司、外联网(Outemet)项目也在此时加入进来,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小卫星星座通信系统。第二代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性能上较之前有很大提升,主要表现在通信容量更大、通信质量高更可靠、应用范围更广、(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5年05期)

小卫星星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众多空间碎片移除技术中,天基激光烧蚀驱动是一种高效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移除技术,特别是针对移除海量的、尺寸在1~10 cm的危险碎片而言,更是具有独特优势。然而,这一技术对高能激光器单脉冲能量、光束质量、发射镜口径等要求很高,目前的硬件水平还达不到实用指标要求,制约了其天基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硬件技术障碍,本文另辟蹊径,利用小卫星概念,提出了由不同轨道高度小卫星平台组成小卫星星座,通过在每个小卫星平台上的激光驱动接力来逐步降低碎片轨道高度,最终达到移除空间碎片的小卫星接力移除星座的构想。基于现有的激光器性能参数,根据激光烧蚀驱动碎片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单个卫星平台的移除能力,结果显示,10 J单脉冲能量激光器和0.5 m直径发射镜,能够对20 km范围内、尺寸小于10 cm碎片进行有效驱动。进而,针对空间碎片密集度高而应用最广的800 km轨道高度区域,设计了由分布在不同轨道高度的30颗小卫星组成接力驱动移除星座系统方案,通过仿真模拟计算验证了星座系统的移除碎片的可行性。该研究利用目前热门的小卫星星座,降低了天基激光移除空间碎片技术对硬件的性能要求,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所提出的小卫星接力驱动星座系统方案也有工程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卫星星座论文参考文献

[1].谭娟,于君娜,李贝贝.基于商业联盟的雷达小卫星星座发展模式研究[C].第六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19

[2].陈川,杨武霖,余谦,李明,龚自正.激光驱动接力移除空间碎片的小卫星星座及可行性研究[J].宇航学报.2019

[3].白照广.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运行与发展展望[J].航天器工程.2018

[4].陶成华,李延东.小卫星星座系统级EMC设计与验证[J].航天器工程.2018

[5].庞宝君,王东方,肖伟科.小卫星星座爆炸解体对空间碎片环境影响分析[J].空间碎片研究.2018

[6]..“丽水一号”小卫星星座:民企怎样控制成本[J].太空探索.2017

[7].刘勇,王赤,徐寄遥,李小玉.“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背景型号任务研究简介[J].国际太空.2016

[8].贠敏.小卫星、大星座,改变未来空间游戏规则——第叁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2015)召开[J].卫星应用.2015

[9].俞盈帆.小卫星星座正在回潮吗?[J].卫星应用.2015

[10].杜锋,李广侠,朱宏鹏,云飞龙.下一代小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发展综述[J].卫星应用.2015

标签:;  ;  ;  ;  

小卫星星座论文-谭娟,于君娜,李贝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