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杆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间隙,曲柄滑块机构,接触碰撞,构件柔性
柔性杆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邓培生,原大宁,刘宏昭,王庚祥[1](2016)在《考虑杆件柔性的间隙机构系统磨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含多间隙曲柄滑块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冲击函数理论模拟间隙处的接触碰撞作用,详细研究了构件柔性和铰链间隙对机构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应用Archard磨损模型对间隙运动副的磨损进行了预测。当考虑杆件柔性时,应用ANSYS程序创建连杆的有限元模型,取连杆的前五阶模态导入ADAMS中建立含柔性连杆的多间隙机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发现,考虑杆件柔性时的间隙机构系统动态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趋于理想机构,在曲柄转动一个周期的过程中间隙运动副除在几个特定的位置处发生了较大的碰撞外,轴销与轴套均保持连续接触,且预测所得的磨损量也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肖国伟,李光[2](2009)在《柔性杆件系统虚拟样机设计及其动力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杆件设计轻型化和杆件运动高速化发展,杆件系统中轻质杆件的柔性显着增加,在ADAMS环境中设计柔性杆件系统虚拟样机,并进行其动力学仿真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杆件柔性对系统运动精度和寿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杆件系统设计时应予以考虑这种影响,提高设计精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肖国伟[3](2009)在《柔性杆件系统动力学及其符号演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杆件设计轻型化和杆件运动的高速化发展,轻质柔性杆件固有的弹性和振动特性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包含整体运动和柔性变形的柔性杆件系统动力学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已成为高精度、高性能的现代机械设计所要求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广泛应用的柔性杆件系统(柔性曲柄滑块机构作为算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建立了这一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合适的数值方法求取其动态响应,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推导、仿真和相关的实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了有限元与拉格朗日方程相结合的综合建模方法,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到柔性杆件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各系数矩阵,并给出柔性曲柄滑块机构算例作系统建模研究;针对柔性杆件系统的时变性和非线性,对算例柔性曲柄滑块机构的动态响应采用不直接求解微分方程的QDA法进行求解,并用数值上可靠的直接积分方法—Newmark法求解作比较。结果表明:QDA法在求解的结果与Newmark法一致,但是求解速度和方便性得到大为提高。同时在机械动力学虚拟仿真分析软件ADAMS上进行柔性杆件系统动态响应可视化求解研究,为柔性杆件系统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更简便的方法;提出了在计算机软件MATLAB环境下对柔性杆件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符号演算,完成了对柔性曲柄滑块机构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符号推演,结果表明这种思路在柔性杆件系统动力学研究中是可行的,而且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低效率、不可靠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设计了研究柔性杆件系统的柔性曲柄滑块机构实验台,通过相关测试获得可靠数据,为前面柔性杆件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算例提供参量,并验证了文中动力学建模和动态响应求解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09-03-10)
李美之[4](2004)在《柔性多杆件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多体系统是由多个刚体和柔性体相互连接而组成的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高速机械、机器人和航天结构的发展,对包含整体运动和弹性变形的柔性多体系统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硕士学位论文是参加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项目——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中心内容是应用有限元和模态分析方法研究柔性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主要内容是1、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导出了柔性多体系统的控制方程,发展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和模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柔性体的动力响应。2、在应用有限元方法时,通过连续梁的模态分析导出了形函数,该形函数称为精确模态形函数。进而采用精确模态形函数导出了欧拉-伯努利梁单元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3、在用应变能求刚度矩阵时,使用了非线性几何关系,将刚度矩阵分为常规的线性刚度矩阵和非线性的几何刚度矩阵。本文的工作考虑了整体位移和弹性变形耦合,同时考虑了梁的纵向刚化效应。4、由于柔性多体系统快变的弹性变形和相对慢变的刚体运动相耦合,动力方程离散成一组非线性刚性微分代数方程组。为了求解这种方程组,本文基于欧拉积分法提出了一种的非线性积分方法,将柔性体的控制方程降为一阶。为了避免积分累积误差,引入违约修正来校正位移和速度。5、对旋转梁、双连杆机构和曲臂连杆机构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和已有的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的方法是有效的,具有优越性,能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4-01)
陈滨,潘寒萌[5](1997)在《含铰接间隙与杆件柔性的空间伸展机构单元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模拟──第二部分 : 系统动态特性的计算模拟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文献1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根据,对于伸展机构典型单元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得到了伸展机构关节力,伸展中的振动和摇摆以及间隙和其他非理想因素的耦合效应等如何依赖于铰接间隙及杆件柔性的一系列典型结果。(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1997年03期)
冯德兴,陈波,丁中海[6](1989)在《单杆件柔性机器人系统的振型分析和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近几年来,柔性机器人的建模与控制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参见[1][2][3]的参考文献),这是因为它与刚性臂相比较具有重量轻,易于机动,耗能少等特点.但是这种柔性臂的末端定位精度严重地受到柔性杆件结构变形的影响,而且关节传动装置如杆件之间是非常复杂的动态耦合,因此,柔性机器人的控制是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刚性机器人的建模与控制问题已经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完整的动力学模型是一组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而对于具有柔性杆件的机器人,可以想象,其动力学模型是一组彼此耦合的偏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本文来源于《1989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期刊1989-11-01)
柔性杆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杆件设计轻型化和杆件运动高速化发展,杆件系统中轻质杆件的柔性显着增加,在ADAMS环境中设计柔性杆件系统虚拟样机,并进行其动力学仿真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杆件柔性对系统运动精度和寿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杆件系统设计时应予以考虑这种影响,提高设计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杆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邓培生,原大宁,刘宏昭,王庚祥.考虑杆件柔性的间隙机构系统磨损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6
[2].肖国伟,李光.柔性杆件系统虚拟样机设计及其动力学仿真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
[3].肖国伟.柔性杆件系统动力学及其符号演算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
[4].李美之.柔性多杆件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5].陈滨,潘寒萌.含铰接间隙与杆件柔性的空间伸展机构单元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模拟──第二部分:系统动态特性的计算模拟结果[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7
[6].冯德兴,陈波,丁中海.单杆件柔性机器人系统的振型分析和最优控制[C].1989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1989